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科学家在探究地理问题时一般从地理环境中的具体事项着眼,由特殊案例产生疑问→观察地理事象的时间、空间分布及变化→假定条件实验、模拟,探究规律→分析原因→得出结论。下面以"天气系统和气候"创新思维为例,追寻科学家的探究之路,全面提升学生地理技能,以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2.
史珊珊 《地理教学》2014,(17):29-30
正所谓探究就是探索研究。在教育层面上,探究是学生在学习情境中通过观察、阅读,发现问题,搜集数据,形成解释,获得答案并进行交流的学习活动,其一般步骤包括提出问题、猜想假设、设计实验方案、收集事实与证据、检验假设及表达交流。开展探究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建构科学知识体系,在学习和体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一、地理课堂教学中实施探究活动在地理课堂中实施探究活动,应给学生充足的时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板块构造学说"一课为例,还原魏格纳创立"大陆漂移学说"的历史真相,让学生感悟科学探究的艰难历程,创设问题链引导学生掌握地理原理并解释相关地理现象。  相似文献   

4.
针对高中区域地理复习教学中如何处理"点(重点)面(覆盖面)关系"这一教学难题,从区域地理教育"以原理阐释事实"这一本质入手,提出主题探究式区域地理教学策略——以区域问题为载体、以思维建构为导向、以原理应用为落脚,通过设置主题情境、寻找探究问题、引导探究思维、实施探究活动、展示探究结论、实施评价反馈等教学活动环节,让学生通过对区域"主题"的主动探究,达成对区域环境特征的正确把握,区域地理要素相互关系的辩证认识,以及区域特征对人类活动特征形成影响的感悟。  相似文献   

5.
正2001年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试行)》及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试行)》均强调"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明确提出倡导科学探究学习。全国第八次课程改革至今已有10余年时间,为了更好地了解广大中学地理教师实施地理科学探究学习的状况,从而深化课改,纠偏扶正,我们进行了"地理科学探究学习实施现状"的调查。一、问卷设计自编问卷"地理科学探究学习实施情况调查问卷",从被调查者基本情况、地理科学探究活动实施现状、教师实施地理科学探究活动的策略与形式、科学探  相似文献   

6.
一、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简述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是以问题解决为中心,仿照科学家探究未知知识领域的途径,根据教学内容及要求,由教师创设问题,以问题的出现、探究和解决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创造欲和主体意识,使学生自己发现知识,掌握技能,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问题探究教学模式是以问题探究为核心,学习者围绕科学性问题展开探究活动。  相似文献   

7.
黄嫣娜 《地理教学》2021,(12):61-64
青少年科学精神培育是我国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基础.培育科学精神可以将科学探究过程转化成一个个问题,层层推进,学生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逐渐感悟内化.指向科学精神培育的地理问题式教学设计的一般流程包括四个阶段:创设情境、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迁移."问题探究"阶段是本设计的核心,其关键在于如何通过问题设计将科学精神浸润其中.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通过课例研究、实验对比、调查问卷等方法,收集、分析相关数据,研究初中学生图文转换能力的现实状况,探究传统地图教学和"互联网+"条件下动态地图、影像地图教学对提高初中学生图文转换能力作用的区别,探究"互联网+"背景下提高初中学生图文转换能力的必要性和实现方法,从而为改进地理教学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地理知识主要包括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程序性知识以及元认知知识等,可以对应称作"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我会学"。作为教师,要使学生成为乐于学习和善于学习的学习者,有必要进行有效教学探究。实践证明,复述策略、直观教学策略、探究合作策略以及思维建模策略能较为圆满地解答上述四个维度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对于"大气环流",教师多采用"提出假设-推翻假设-逐步逼近-得出结论"的"推翻假设"式教学逻辑进行教学设计并实施教学。调查表明,"推翻假设"式教学逻辑在实际教学中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学生在学习时会遇到一系列思维障碍。科学家在对大气环流规律的探索过程中,采用的是"考虑新要素-提出新理论"的"要素增加"逻辑。经实践验证表明,对于"大气环流"部分内容,在教学中借鉴地理学家的发现逻辑,采用"要素增加"教学逻辑设计并实施教学,能更加接近科学家的思维方式,也更符合学生认知规律,能有效避免学生思维障碍的产生。  相似文献   

11.
褚军 《地理教学》2013,(18):22-24
正一、实验教学探究的操作过程(一)实验探究设计的原则1.实验探究的主题能有效体现教学主题,难点知识所选取的实验主题能直观有效地体现地理现象,突破学生传统认知和思维的困难,或培养学生动手、观察、运用等具体的能力。依据"地球运动"的实际教学内容和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了以下3种类型、5个实验教学探究的主题。  相似文献   

12.
有些教师认为,探究就是在课堂上给学生提出问题,然后给学生点时间,让学生三五成群地说一说、议一议,再让学生站起来谈一谈。其实,“课堂探究”只是探究的一种方式。根据不同探究内容,我们可以采用不同的探究方式。  相似文献   

13.
邱晨辉 《地理教学》2013,(14):22+61
正"转基因技术推广应用速度之快创造了近代农业科技史上的奇迹,这已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大势所趋,不可逆转。"在中国科协今天举办的"科学家与媒体面对面"活动上,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黄大昉说。黄大昉给出的第一组数据是转基因育种技术发展17年以来,相应农作物面积情况。根据国际农业生物  相似文献   

14.
高中地理“地质灾害”一课中关于地质灾害防御的内容,地理知识原理与人类生活实践紧密结合。在课堂教学中倡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能有效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利于学生正确认识人地关系,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作通过对案例一、二的不同教学方法进行比较和研究,认为精心组织课堂小组探究,进行角色设定在本节课的问题探究活动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新的课改理念对教学特别强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索知识的形成、规律的发现、问题的解决等过程。作为地理教师应该努力创设主动探究的空间,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生活体验,让学生有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动笔尝试、动口表达的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机会,鼓励指导学生去探究发现。  相似文献   

16.
崔迪 《地理教学》2012,(18):57-59,50
本活动选自中图版高中地理教材必修Ⅰ第一章P9-P10案例研究——"火星上是否有生命存在"。关于火星是否存在或曾经存在生命的争论由来已久。火星将是人类最理想的移民行星,这一信念激发人类对火星的探索。丰富的探索信息为本堂课的开展提供了可行性,各大网站火星专题开放性的资源为学生自主探究提供了可靠平台。人类探索火星不仅是寻找生命的迹象,还有更深远的意义——火星大气、地质的研究可与地球进行比较研究。设计此次学生探究活动,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探究活动,培养科学探索的精神,增强其学习地理学科的兴趣。一、探究活动设计本节课的活动设计环节分为:自选小组——分发学案及布置任务——组间活动——为所选命题辩论——评价。1.自选小组、分发学案及布置任务在前一课时布置完成,并说明PPT与数字星球相结合演示的制作方  相似文献   

17.
严哲伟 《地理教学》2010,(18):47-48
新课标“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探究过程强调以学生为主体,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的开始要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课堂教学的深入要保持学生的探究兴趣,课堂教学的收尾要再现学生的探究兴趣。教师可以尝试带领学生进入丰富多样的“剧情”之中,亲自经历和体验趣味的学习过程,以此唤起学生探索和创新的火花,培养学生尊重科学、不迷信权威的科学精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8.
印娟 《地理教学》2014,(21):40-42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地理》在教材的编排上重视地理观念和地理视角,紧密联系社会和学生的体验,在内容板块中选择了古今中外具有典型性的案例,并在课本中适时安排"活动",引导学生就某地理现象、事实或者原理进行探究,通过活动的探究加深对相关内容的认识和理解。新课程改革提出了"让活动贯穿课堂"的响亮口号,在现有课时的限制下,每章节的"活动"板块,是全盘利用还是有所选择?活动与问题研究能否相结合?设计怎样的探究活动才能更好的为课堂服务呢?  相似文献   

19.
黄雷 《地理教学》2016,(5):31-33
基于真问题探究教学,就是要跨越传统教学模式的障碍,凸显以"建构"为指导,以现实背景中的真问题为主线,以真实场景的活动为驱动,以合作学习为形式,以自主探究、参与体验为方法,以培养地理核心地理素养为目的的一种教学模式。该模式重点是"真",基于现实中的真问题;关键是"探",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核心是"做",实现做中学,达到在活动中发展、在参与中感悟、在合作中互惠,以此培养学生求  相似文献   

20.
为了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通过精心设计课堂问题来让学生主动地参与课堂。“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师的问题会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课堂上可以主动地进行课堂探究的目的。通过学生对于问题的探究,学生亲历了学习过程,在学生的大脑中就会形成深刻的认识,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