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凯尔  少桦 《地理科学进展》1982,1(4):51-52
一多年来,在世界范围內人们探讨着一个问题:由于人类活动造成的大气中二氧化碳的不断增加是否会使大气低层溫度增高。现在,每年释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达5亿吨。  相似文献   

2.
极端干旱荒漠地区大气热力边界层厚度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张强 《中国沙漠》2007,27(4):614-620
通过对以往一些野外观测事实分析,发现在极端干旱荒漠区的晴天热力大气边界层厚度远远超出了以往在其他地区发现的热力大气边界层厚度,由此提出了荒漠地区超常厚度大气热力边界层现象。并且,讨论了控制大气热力边界层形成和发展的主要物理因素,还对极端干旱荒漠地区这种超常厚度大气热力边界层现象进行了理论分析和解释,初步认为地表白天强烈加热和夜间快速冷却是极端干旱荒漠区出现超常厚度大气热力边界层的最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3.
黄河三角洲芦苇湿地大气调节价值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黄河三角洲芦苇湿地为研究对象,利用野外监测数据对芦苇湿地的大气调节价值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表明:黄河三角洲芦苇湿地年均净固定二氧化碳(CO2)量为1 953.90 kg/hm2,年甲烷(CH4)排放CO2当量为390.78 kg/hm2。从整个生态系统碳平衡来看,黄河三角洲芦苇湿地年吸收CO2量为1 563.12 kg/hm2,表现为较强的碳汇,其大气调节总价值为8.46亿元,其中固碳总价值为1.84亿元,释氧总价值为6.62亿元,分别占大气调节总价值的22%和78%。  相似文献   

4.
《地理教学》2013,(7):60
正假如人类没有把事情搞得一团糟,那么总的来说,地球大气理应还可保持长达数百万年的"宜居性"——但是不会更长久了。太阳正在随着核心收缩和热量加剧而缓慢地变亮。到数亿年以后,它的亮度会比现今增强约10%,从而将整个星球加热到极不舒适的境地。蒸发自海洋的水会引发恶性温室效应,将地球变成一颗  相似文献   

5.
邻近绿洲的荒漠表层土壤逆湿和对水分"呼吸"过程的分析   总被引:17,自引:8,他引:9  
张强  卫国安 《中国沙漠》2003,23(4):379-384
利用"我国西北干旱区陆气相互作用试验"2000年8~9月在甘肃敦煌进行的野外观测资料,分析了临近绿洲的荒漠戈壁土壤湿度和大气湿度特征,发现:活动层内土壤空气湿度远离饱和状态,水分以气态和液态两种形态存在和输送;由于绿洲效应影响,临近绿洲的荒漠戈壁不仅近地层空气多为逆湿,而且这种空气逆湿在夜间较强时可以继续向土壤活动层延伸。土壤湿度日变化能清楚地被区分为湿维持(1~6时)、水分损失(7~11时)、干维持(12~18时)和水分补充(19~0时)等4个阶段,其中湿维持阶段的土壤逆湿是最主要的结构特征,这一土壤湿度结构表明夜间土壤可以通过凝结吸收大气水分,它与白天的土壤水分蒸发共同构成土壤对大气水分的"呼吸"过程;活动层土壤逆湿的形成与土壤温度状态、大气逆湿强度和大气稳定度都有关。  相似文献   

6.
正"我们青岛市南区海边几乎每天都有风,这里的风是海陆风还是季风?"每当学习了大气热力环流的知识后,学生总会产生这样的疑问。"海边的风较大""海边一年四季都有风"这是实际情况,在他们看来,海陆风与季风都是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造成的,好象是一回事。针对这种现象,我们可以对海陆风与季风做如下分析:一、细究成因有差异  相似文献   

7.
正"大气的水平运动"是高中地理必修1人教版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第二课时内容,该节内容学生掌握情况不是太好,表现为作业错误很多。笔者通过调查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思维认知困难的难点是气压、等压面、等压线及其相互关系。教材中文字、图像是学生主要的学习资料,以笔者手中的人教版教科书为例,仅在热力环流  相似文献   

8.
地基微波遥感具有反演大气水汽的能力,其具有的高时间分辨率,为分析降水过程的水汽含量变化提供了新的手段。用2005年6~7月的微波反演的水汽含量,分析了张掖降水过程的大气水汽含量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张掖甘州降水发生的前提是大气水汽含量需达到某一阈值(夏季为27 mm),而且雨强与大气水汽含量在时间上呈同步分布,这种分布结构与中国东部季风气候区的情况存在差异,后者雨强的峰值滞后于大气水汽含量几小时。  相似文献   

9.
陈继革  潘貌貌 《地理教学》2012,(17):44-47,54
一、考试要点与例题分析"大气"内容历来是各年高考的重点命题内容,2012年也不例外。"大气"是自然地理的核心知识,理性思维含量大,而且具有极强的再生性和辐射性,触及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人文地理涉及内容多。在以能力考查为主和突出主干知识考查的高考命题指导思想下,"大气"知识每年必考,分值高。试  相似文献   

10.
阿图什市城市化过程的大气环境污染效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典型的干旱区绿洲城市阿图什市为例,借助国内外城市化与大气环境污染方面的研究成果,分别选取7个城市化指标和4个大气环境污染指标,应用阿图什市1990-2008年的城市化与大气环境污染数据,计算各指标综合指数,建立城市化与大气环境污染的关系模型,分析阿图什市1990-2008年城市化过程的大气环境污染效应。结果表明:阿图什市1990-2008年城市化发展速度快,城市化综合指数呈现非线性增长趋势;阿图什市大气环境污染物质浓度的波动性变化比较显著,但还是以总悬浮微粒为主,阿图什市1990-2008年大气环境污染综合指数呈现倒"U"型变化趋势;利用1990-2008年阿图什市的时间序列数据,通过计算城市化综合指数与大气环境污染综合指数,构建三次多项式模型进行城市化与大气环境污染之间相互关系的分析发现,阿图什市1990-2008年城市化与大气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拟合曲线不符合环境库兹涅茨倒"U"型曲线,而呈现出环境库兹涅茨倒"U"型曲线的特殊格式"N"型曲线关系。通过完善公共交通体系,加强建筑施工管理,改善城市绿化系统以及推进新技术等方式解决城市化带来的大气环境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11.
新疆区域大气透明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列群  吉海燕 《中国沙漠》2008,28(2):332-337
在分析新疆区域大气透明度过程中,为克服福布斯(FORBERS)效应,即大气质量M对太阳光谱成分变化产生的干扰,将复合透明度系数Pm订正到相对大气质量M=2(H=90°)时所计算出来的积分透明度P2来进行描述。利用乌鲁木齐、喀什40多年长序列太阳辐射资料以及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及周边地区相关的辐射和气象资料,分析新疆区域大气透明度的年际、月际和日变化以及影响大气透明度的主要气象因子。结果表明,乌鲁木齐、喀什的大气透明度在40多年中,其年际变化特征主要表现为P2呈逐步下降的趋势,这种下降在20世纪90年代至今的近20 a里有加速的趋势;从季节角度分析,P2的这种逐年代下降的趋势在冬季(1月)和春季(4月)更为显著,而在夏季(7月)和秋季(10月),这种下降则较为温和,无论乌鲁木齐还是喀什,以十年段平均值的振幅来看,乌鲁木齐P2在1月和4月均在0.2以上,而7月和10月则均在0.2以下,表现的更为明显,喀什亦有类似特征;新疆大气透明度在一年中的变化,以冬季为最佳,秋季次之,春季最差,近年来,乌鲁木齐地区冬季大气透明度急剧下降,其最高值已出现在秋季,喀什也呈现出同样现象,这表明了在城市化情况下,以人类活动影响因素为主所导致的大气污染,使空气的透明状况越来越差;新疆大气透明度的日变化表现为早晚高、中午低的特点,其逐日变化则与天气过程相关联;新疆的下垫面多为沙漠、戈壁,大气中的尘埃含量和水汽压变化是新疆大气透明度的重要影响因子,尘埃含量的变化是塔里木盆地大气透明度变化的最重要影响因子,其与大气透明度的变化呈反相关,而水汽压的变化亦与大气透明度变化呈反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2.
资料集锦     
《地理教学》2011,(2):61-64,58
土卫五发现富含氧大气美国研究人员发现,土星第二大卫星土卫五上存在稀薄大气,其中氧气含量占大约70%,二氧化碳占30%。这是研究人员首次在土星的卫星上发现富含氧气的大气。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卡西尼"号轨道探测器在飞越土卫五北极的一次探测中发现,土卫五存在大气,经"卡西尼"质谱仪分析,确认其中含有氧气和二氧化碳。研究报告第一作者本?泰奥利斯说,先前研究发现,木星的卫星木卫二和木卫三大气中含有气态氧,现在又在土卫五上确认同样事实。  相似文献   

13.
对于"大气环流",教师多采用"提出假设-推翻假设-逐步逼近-得出结论"的"推翻假设"式教学逻辑进行教学设计并实施教学。调查表明,"推翻假设"式教学逻辑在实际教学中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学生在学习时会遇到一系列思维障碍。科学家在对大气环流规律的探索过程中,采用的是"考虑新要素-提出新理论"的"要素增加"逻辑。经实践验证表明,对于"大气环流"部分内容,在教学中借鉴地理学家的发现逻辑,采用"要素增加"教学逻辑设计并实施教学,能更加接近科学家的思维方式,也更符合学生认知规律,能有效避免学生思维障碍的产生。  相似文献   

14.
陈锋 《地理教学》2014,(19):23-24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解读》认为,大气的不均匀受热是大气运动的主要原因,大气热力环流则是理解许多大气运动类型的理论基础。小到城市热岛环流,大到全球性大气环流,都可以用大气热力环流的原理来解释。因此,热力环流在大气环境部分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笔者发现,因认知上的偏差,关于热力环流的内涵、外延,还存在着不少的错误观点及论断,且这种错误观点及论断还能自圆其说,形成悖论。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实践探究来剖析并纠正热力环流的内涵及外延在教学中的常见悖论。  相似文献   

15.
根据古气候记录的温度与大气CO2浓度变化的关系,结合近百年尺度陆地和海洋生态系统碳库对全球变暖的响应模式,探讨大气CO2浓度升高与全球变暖的关系.结果发现,不论是古气候记录的大气CO2浓度升高的时间滞后于升温的时间,还是古气候与近百年来大气CO2浓度升高幅度相近条件下,两者升温幅度存在约10倍差异的事实,均不支持"大气CO2浓度升高驱动了全球变暖"的观点.近百年尺度陆地和海洋生态系统碳汇功能随升温降低从而增大了大气CO2来源,这有可能是"温度升高促进了大气CO2浓度增加"的原因.陆地生态系统碳汇功能降低的驱动机制可能是由于升温降低了陆地生态系统的净初级生产力,增大了异氧呼吸和有机碳分解速率所致;而海洋CO2吸收能力的降低则可能与升温导致CO2溶解度、海水盐度降低以及海洋温盐环流削弱或破坏等有关.  相似文献   

16.
根据灰色系统理论,联系乌鲁木齐市大气环境的实际状况,建立了精度检验为一级的灰色预测模型,经模型检验其精度完全满足要求。并对乌鲁木齐大气中的SO2值进行了预测分析,结果表明,乌鲁木齐市大气中SO2值呈上升的趋势,在未来几年中,乌鲁木齐市大气中SO2的预测值超过国家三级标准值,即SO2年均值≤0.10mg/m^3,这种发展趋势应引起有关部门的关注。  相似文献   

17.
利用2010—2019年新疆14个探空气象站资料统计分析了近10 a大气最大混合层高度(下文简称混合层高度)、通风量、边界层平均风速及大气自净能力指数的时空分布特征,探讨了各物理参数与空气质量的关系.结果表明:(1)以上参数的逐月分布均呈倒"V"型,表现为夏半年大、冬半年小,即新疆的大气扩散能力在夏季最强、冬季最弱,其...  相似文献   

18.
北极大气中汞亏损与海冰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年来的观测结果显示北极对流层臭氧发生亏损的同时 ,大气中的气态汞浓度也急剧下降。这种现象的发生被认为是大气中活性卤素物种的增多而引起的。活性的卤素物种例如Br/Cl与臭氧作用 ,一方面导致臭氧亏损 ,同时 ,生成BrO/ClO氧化大气中的Hg0 ,使Hg0 转化为活性汞 (RGM)而沉降。北极地区大气中活性卤素物种主要来自海洋大型藻类释放的卤代烃分解和海盐的贡献。在过去的几十年里 ,随气候变暖 ,北极海冰变薄 ,面积减少 ,海洋排放的活性卤素物种浓度增加 ,从而使北极地区大气中的汞沉降通量增加 ,加剧了北极生物圈中的汞污染。由于北极海冰减少变薄趋势还在持续 ,因此 ,北极大气中汞亏损引起的沉降通量增加对生态圈的影响应该引起广泛重视。本文在综述这方面研究的最新进展基础上 ,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9.
黄婉庆 《地理教学》2012,(21):21-24
"人类活动与气候"是上海版高中第一册第三篇"大气与天气、气候"的最后专题,本篇前面四个专题都是阐述相关的大气原理及现象,围绕"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这一主线,到了该专题则笔锋一转改为"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体现了人地的相互关系,其编写目的是为了达到国家地理课程标准中  相似文献   

20.
植被富集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被富集环境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的途径有多种,其中以植物叶片富集大气POPs为主要的途径。因此,植被(地衣、苔藓、草地、松针和树皮)被广泛用作被动采样器,以动态地监测不同时间和空间尺度上大气POPs 的污染水平与特征。大气—植物的气体交换过程影响着POPs 的大气传输,进而影响POPs 在区域甚至全球尺度上的空间分布。研究发现,植被是POPs全球循环的"汇区"。植物富集的POPs会进入陆生食物链,并随食物链营养级的升高而产生生物放大效应,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的威胁。本文简要介绍了植被对POPs富集的研究进展,综述了地衣、苔藓和草地作为被动采样器监测大气POPs时空分布的研究,并指出了目前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及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