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中国水产学会、中国农学会和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联合主办的第二次全国水产优秀报刊评选暨全国渔业信息学术研讨会于1998年10月28日~11月2日在四川成都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水产报刊编辑部(社)的代表,有从事渔业科技情报、图书管理工作和网络建设方面的代表。中国水产学会秘书长胡复元,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张铭羽,四川省水产局副局长张凯,四川通威企业集团总裁刘汉元等出席了会议并讲话。会议期间,与会代表进行了学术研讨和工作经验交流,并就如何加强渔业信息产业的建设提出了有益的建议。代表们一致认为,信息不仅是…  相似文献   

2.
1999年11月22~25日由亚洲遥感协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科学技术部共同组织召开了第20届亚洲遥感会议。会议在香港国际会议展览中心举行。这是亚洲地区本世纪最后一次高水平的遥感学术讨论会。来自中国、香港、澳门、中国台北、日本、韩国、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孟加拉国、尼泊尔、菲律宾、蒙古、伊朗、斯里兰卡、越南、澳大利亚、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荷兰、波兰、德国、瑞士、阿塞拜疆等27个国家和地区的512位代表出席了会议。大会开幕式由第20届亚洲遥感会议秘书长、中国参加亚洲遥感协会全国委员会应届出席、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所长郭华东先生主持。  相似文献   

3.
会议的概况 国际欧亚科学院地球信息科学学术会议(The Geo-Informatics Conference of the International Eurasian Academy of Sciences,简称:IEAS'97,Beijing)和第四届国际地理信息系统学术讨论会(The Fourth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rn,Beiiing'97,简称:IWGIS'97,Beijing)于1997年8月18日至22日在北京召开。会议的主题是地球信息科学--科学预测、全球变化和区域持续发展研究。  相似文献   

4.
国际欧亚科学院地球信息科学学术会议将于1997年8月在北京举行。 北京国际地理信息系统(GIS)学术讨论会系由中国科学院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组织的周期性的国际地理信息系统讲坛,每三年一届,从1987年开始,已举行过3届,1997年的第四届会议将和国际欧亚科学院主办的地球信息科学学术会议联合举行。 会议由国际欧亚科学院、国际欧亚科学院中国科学中心、中国科学院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主办。  相似文献   

5.
祝辞     
21世纪迈入新的信息时代 ,我们即将迎来第 2 0届国际地图学协会学术讨论会。这次大会将于 2 0 0 1年 8月 6~ 1 0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我们热烈欢迎世界各国的代表光临北京 !这是新世纪国际地图学协会学术讨论会首次在亚洲举行 ,所以 ,这不仅是中国人民的光荣 ,也是亚洲人民的荣幸 !我们欢呼 ,并预祝大会圆满成功。这次大会正是地图学作为信息革命过程和产物的结果 ,经历着急剧变化时期 ,在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进行。这对我们来说既是一次难得的机遇 ,又是面临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6.
欧洲第48届地球动力学学术讨论会于1981年10月19日至21日在卢森堡大公国瓦尔弗当日召开。出席本届会议的有比利时、西德、法国、意大利、卢森堡等国代表20余人。正在比利时访问的国家地震局地震研究所的蔡惟鑫、李树德、谭适龄以及赵晓晨等四人作为中国代表应邀出席了会议。这次会议由西德波恩大  相似文献   

7.
1985年9月23至27日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召开第十届国际固体潮学术讨论会。出席会议的有22个国家共约140名代表,西欧代表较多。中国除了从国内派出参加会议的7位代表以外,还有6名在西欧和美国等地学习的中国留学生直接前往马德里出席这次会议,中国代表  相似文献   

8.
第二届国际地洼构造与成矿学学术讨论会于1991年8月27日至29日在苏联阿穆尔州的布拉戈维申斯克市举行。来自苏联、中国、日本、蒙古、匈牙利等国家的专家学者100多人出席了会议。这次大会由联合国教科学组织委员会远东分会和国际地洼构造与成矿研究中心共同主办。我国著名地质学家陈国达学部委员和苏联科学院杨申院士担任会议主席、大会回顾了”第一届国际地洼构造与成矿学讨论会’”之后,地洼学说理论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9.
由国际地理联合会(IGU)地理信息科学委员会(GISc)主持的第九届国际空间数据处理学术大会(SDH2000,Beijing)8月10日~12日在北京召开。国际空间数据处理学术大会是国际上在空间数据处理和地理信息系统领域内,被公认为学术水平最高的国际学术讲坛。自1984年创建以来,每两年一届,过去的16届全在西欧北美举行。本届是第一次在亚洲,并在北京举办,标志着亚洲特别是中国在这一领域内取得重大成就,为国际学术界所赞许。  相似文献   

10.
国际矿床沉积学学术讨论会于1988年8月31日至9月4日在北京友谊宾馆举行。这次学术讨论会是由国际沉积学家协会(IAS)提议,并得到“国际地质对比计划”(IGCP)219、226和254项目赞助召开的一次盛大学术性会议。会议由著名沉积矿床学家叶连俊教授主持,国际沉积学家协会副主席D.A.V.斯陀博士,许靖华教授、程裕淇教授、孙鸿烈教授、涂光炽教授、地矿部朱训部长、石油工业部王涛部长、冶金工业部徐大铨副部长等和来自27个国家和地区4O0余名代表出席了大会。会议有四个专门议题:  相似文献   

11.
我院古地教研室主任秦洪宾副教授于1983年7月27日至8月12日,参加了在美国华盛顿召开的第四届刺丝胞化石国际讨论会。 以武汉地质学院王鸿祯教授为团长的中国表团一行六人参加了会议。 来自20个国家的118位专家、学者欢聚一堂,相互探讨。会议上共宣读86篇论文。这些论文的内容广泛丰富,其中包括现代珊瑚分类方法及其古生物应用;晚前寒武及早古生代刺  相似文献   

12.
第五届欧洲国际牙形刺学术讨论会暨第一届国际潘德尔学会大会于1988年7月26日至28日在西德法兰克福森肯堡自然博物馆召开。参加这次会议的有来自西德、比利时、英国、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业及中国等28个国家和地区的牙形刺专家、教授共131人。大会由法兰克福森肯堡自然博物馆馆长齐格勒(W.Zieglel)教授及潘德尔学会老前辈——美国的艾利逊(S.P.Ellison.Jr.)教授主持。代表们在大会上共宣读了62篇学术论文,内容涉  相似文献   

13.
由中国科学院长沙大地构造研究所和中南工业大学地质系联合主办的第一届国际地洼构造与成矿学学术讨论会于1988年11月1日至3日在湖南长沙举行。来自中国、苏联、日本、波兰、联邦德国、法国、印度等7个国家的专家学者共188人(其中外宾32人)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4.
在水产养殖的关键要素中,优质的苗种是鱼类健康养殖的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我国鱼类育种和苗种培育历史悠久,为我国水产业的快速发展及其在国际上突出的地位做出了重要贡献,尤其是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鱼类育种和鱼苗培育技术上取得了  相似文献   

15.
“北京国际地理信息系统学术讨论会”(IWGIS,Beijing)是中国科学院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主办的一项重要的定期国际学术会议,是国际上最早的GIS专业性国际会议之一,每三年召开一届,目的是展示和讨论GIS的综合技术和应用。第7届将于2007年8月在北京召开。本次会议的主题是“GIS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包括GIS的新思想、新技术、新方法等有关方面的议题。  相似文献   

16.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11,(6):F0002-F0002
中国地质学会地质制图专业委员会的前身是地质制图专业组.1983年11月24—30日在北京召开了“地质制图专业组成立暨第一届全国地质制图学术讨论会”。从此.我国地质制图科技工作者有了自己的学术组织和互相交流的平台。1988年元月21日,中国地质学会正式批准建立中国地质学会地质制图专业委员会.历任的主任委员有李廷栋院士和耿树方研究员。现任第五届的主任委员是耿树方研究员,秘书长为范本贤研究员。  相似文献   

17.
能够参加今天的会议很高兴,不论从年龄、特别队学术上我都是学生辈。过去、现在和将来有机会向在坐的年长的专家们学习,对我来说是非常难得的,刚才各位老师说的意见和建议我都赞成,就不重复了。我想强调几件具体的事,一是非常赞成各位老师说的尽快,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二是开辟经费渠道;三是不管是国家中心或区域中心,都要加强学术工作。 下面,就明年的国际会议我稍微补充几句话,明年的国际会议,一个是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实验室每三年一次的北京第四届地理信息系统国际讨论会,另一个是国际  相似文献   

18.
第三十届亚洲遥感会议(30ACRS)将于2009年10月18-23日在北京会议中心召开。亚洲遥感会议是亚洲遥感界发起并推动遥感科学技术发展与交流的盛会,至今已经举办了29届。2009年是亚洲遥感会议三十周年庆典,届时欢迎您的参与!大会组织机构组织单位:亚洲遥感委员会(AARS)中国遥感委员会(CNCRS)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对地观测与数字地球科学中心国土资源部航空物探遥感中心会议主题———迈向空间时代的亚洲大会欢迎遥感及相关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企业家、学生代表与会,  相似文献   

19.
广西地质学会地层古生物专业委员会第三次学术讨论会于1985年10月29日至11月2日在柳州召开。此次讨论会是与中国古生物学会湘粤桂联合组联合举办的。出席会议的代表来自湖南、广东、广西三省区的地质、冶金、煤炭、石油、核工业和海洋地质等28个单位。代表及南京古生物研究所、武汉地质学院、昆明工学院、贵州工学院的来宾共45人。会议收到学术论文  相似文献   

20.
1984年10月6日—11日,在北京香山召开了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届重力与固体潮学术讨论会,全国六十多个单位的130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理事长顾功叙、付理事长付承义到会作了长篇发言。 会议分三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听取了近两年来进展较为迅速的几项工作汇报,它们是: 1.绝对重力测量评述(中国计量科学院李德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