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本文在对滇东黔西10余个主要大中型层控锑汞矿床详细解剖和分类研究的基础上,从控矿构造、地层和岩石组合、岩相古地理、围岩蚀变、成矿的多阶段性、有用组分的复杂性、同位素、包裹体、主要成矿元素和微量元素、REE元素等方面总结出10项评价大中型层控锑汞矿床的标志和准则,并指出了这些准则在找寻和评价层控锑汞矿床规模时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2.
中国主要层控汞锑砷(雄黄、雌黄)矿床分类成矿模式与找矿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张宝贵 《地球化学》1989,(2):131-138
中国层控汞、锑、砷矿床,根据成矿作用、地质产状和地球化学特点分为十种类型。即锡矿山式锑矿床、晴隆式锑矿床、湘西式钨锑金矿床、公馆式汞锑矿床、万山式汞矿床、务川式汞矿床、界牌峪式雄黄和雌黄矿床、水落式砷汞金矿床、丫他式砷锑金矿床和龙潭式砷铅铊矿床,它们在成因上与岩浆岩无关。成矿模式划分为沉积成岩(包括预富集)阶段或后生改造阶段。在层控汞、锑、砷矿床地球化学和成矿机制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找矿前提。  相似文献   

3.
滇东黔西主要层控锑汞矿床稳定同位素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陈代演 《贵州地质》1991,8(3):227-240
本文根据采自滇东黔西地区10余个主要层控锑汞矿床的119件稳定同位素资料讨论了该区硫、铅、氢氧同位素特征与层控锑汞矿床成因有关的一系列问题(诸如成矿物质来源、矿源层形成环境、成矿介质水的来源以及成矿时代等),并得出了几点初步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万山地区风化环境中汞的活动行为探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对层控矿床中成矿元素的表生分散、迁移、富集规律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本文以万山地区汞矿为例,探讨了汞及其共生元素铅、锌、锑的表生活动机制,以期有助于对汞的表生地球化学行为的深入讨论。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公馆汞锑矿床的矿体赋存状态,沉积作用的地球化学特征,变质作用的地球化学特征的论述,阐明了该矿床为一特大型层控汞锑矿床,对在本地区碳酸岩地层中建筑汞锑矿产提出了较可靠的依据,同时也论述了本地区地层不仅是汞锑金属的富集地段,也是铜、铅、锌等多金属的富集地段。  相似文献   

6.
我国华南地区的许多层控矿床均产于泥盆系地层中,其中主要是中泥盆统东岗岭组或棋梓桥组。最主要的是层控铅锌矿和层控黄铁矿,其次是层控铀、锑、汞、钨、铒矿等,都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进行详细的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对搞清矿床成因、物质来源和进一步指导找矿勘探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7.
贵州省独山半坡锑矿地球化学特征及深部找矿预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半坡锑矿床是典型的断裂控矿,热液充填型矿床.文章阐述了半坡锑矿区的水系沉积物、土壤及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总结了半坡断层常微量元素及热释汞量的分布分配特点,研究了蚀变过程中元素的迁移、富集规律.从地物化条件探讨了深部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8.
兰坪盆地西缘铜矿床、矿点甚多,它们主要产于中侏罗统沉积岩中,并伴有锑、汞及石膏等矿化,是一个颇有前景的成矿带。这类矿床的成因。目前有两种意见:沉积-改造型层控矿床和多源热液矿床。笔者认为应属热水沸腾成因。  相似文献   

9.
花永丰 《地质科学》1983,(4):355-362
层控矿床是国际矿床学界近十余年来讨论最热烈的问题之一。我国层控矿床十分发育,其中汞矿也具有典型的层控特征。这些矿床的成因研究目前正受重视,传统的成因观点也被怀疑。近几年,人们普遍认为中国多数汞矿应属“沉积-地下水热液”或“沉积改造”成因。但是,对于这种矿床成因观点的一些具体问题,例如在成矿的第一阶段中,元素的表生迁移搬运、元素的初步沉积富集或使这些元表生富集到形成矿床的机制等,直到目前,研究仍然甚少。本文的目的在于通过探讨,深化对汞矿成因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消息报导     
由中国地质学会矿床专业委员会铜铅锌汞锑矿床专业组组织的第二届全国汞锑矿学术讨论会,1982年11月15日至20日在贵州万山贵州冶金一队召开。来自地质矿产部、冶金部、中国科学院、大专院校等52个单位的70多位代表参加了会议。与会代表就汞锑矿床成因、控矿因素、找矿方法等问题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和热烈的讨论。代表们还参观了著名的万山汞  相似文献   

11.
金汞砷锑矿床中的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相似文献   

12.
海南千家地区主要断裂带特征和控岩控矿作用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千家地区断裂带主要有NE、NW、SN向,力学性质为张扭性和压扭性,生成于燕山期。SN向断裂带形变和蚀变程度最强烈,以强烈富集Ag、Pb、Zn、Au、Mo为特色,元素分异富集能力极强,元素的分带现象较明显,其控矿作用较强。NE向断裂带元素含量波动幅度大,常呈现出不同的元素组合分带。而NW向断裂带控矿作用相对较弱,元素含量波动幅度小,聚集能力相对较差,分异程度低。   相似文献   

13.
阿舍勒铜锌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评价标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对阿舍勒矿区采用钻孔岩石地球化学测量、地表岩石地球化学剖面测量的基础上,通过对14种元素Cu,Pb,Zn,Ag,Sn,Co,Ni,B(光谱定量)、As,Sb,Bi,Hg(原子萤光),Au(微金)和W、Mo(极谱)等的定性和定量分析处理后,对矿区岩矿石的元素含量和矿体的原生晕及其元素分带性等方面的特征进行总结,以此建立了矿区的地球化学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4.
基于宁夏固原地区1:25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利用2 638件土壤样品的53项元素指标测试分析成果,采用统计分析和离群数据迭代剔除,得到土壤元素指标地球化学特征参数.依据土壤地球化学背景值,对N、P、K、有机质等19种土壤养分元素指标丰缺状况进行分析评价,依据养分含量的缺乏、适中和丰富状况进行元素指标分类,发现研究区土壤中N、Ge、Se、有机质较为缺乏,CaO、MgO含量丰富,为合理指导耕地资源可持续开发与利用提供了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15.
小秦岭地区具备较好的成矿地质条件,是盛产多金属矿产的地区。利用沟系次生晕化探资料对测区进行异常统计及分析,总结出异常分布规律及元素含量特征,并结合地质条件根据金元素剩余异常分量提出六个找矿预测区,为下一步圈定有利成矿远景区提供了方向。  相似文献   

16.
环形构造与地球化学异常相关性分析及其找矿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MapGIS平台对地球化学测量单元素异常与遥感解译环形构造进行相关性分析,观察两者空间位置的相互关系,划分两者套合类型.依据遥感解译形成的测区构造格架特征,认识单元素异常、组合元素异常在构造格架中的分布特征和与环形构造的空间配置特点,建立两者套合关系,判断两者的地质作用意义.利用这种套合关系开展有针对性的矿产地质调查工作,提高化探异常验证和找矿工作的成效.  相似文献   

17.
小寺沟铜钼矿为大型斑岩型矿床,其外围地球化学异常成群成带分布。通过总结成矿规律和找矿标志,分析异常的元素组合、分布、组分分带等特征,研究异常、矿化的相互关系,提出找矿靶位。  相似文献   

18.
通过现场调研、实地勘查、实测资料分析、有限元和离散元数值计算、相似材料物理模拟等手段,对海州露天矿边坡的稳定性、边坡变形机理及滑坡灾害的形成进行了综合分析与研究.对边坡滑移区和边坡地表变形区进行了界定.为提出相应的治理方案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湘东地区,除斑岩外,金在各类岩石地层中的背景含量一般都小于地壳金丰度值,各时代地层和岩浆岩中的金背景含量虽有不同,但不存在显著差异。中元古代 与早古生代出现两次金的高含量期,古生代以后金的背景含量缓慢降低;随着时代由老至新,地层中与金相关的元素组合趋向单一;相关程度也逐渐减弱。湘东地区金与相关元素的背景含量及演化特征表明,该区不存在金的矿源层或矿源岩,金矿化主要与断裂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20.
张虎  范柱国  曾文涛 《云南地质》2005,24(4):421-426
澜沧江断裂以东的景洪变质岩带中的绿片岩分布较为广泛,其原岩为基性火山岩。主量元素表现为低碱、低钛、低FeO*/MgO、富纳、稀土配分曲线呈平坦型。微量元素比值蛛网图上,不相容元素亦具平坦型特点。显示作为绿片岩原岩的基性火山岩属大洋拉斑玄武岩。经构造环境判别,进一步证实为N型洋中脊玄武岩,其形成与原特提斯澜沧江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