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云南省金矿区域成矿特征及构造成矿区划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云南省金矿区域成矿特征主要表现在 :(1)构造 -热动力条件控矿的明显性 ;(2)成矿时间的长期性和成矿期的滞后性 ;(3)金矿床类型的多样性 ;(4)金矿床空间分布的集中性。作者分析上述区域成矿特征之后 ,对云南省金的构造成矿区 (带 )进行了初步划分。划分了2个构造成矿域 ;5个构造成矿区 (带 ) ;12个金成矿区 (带 )。  相似文献   

2.
独山锑矿区成矿控制因素及其找矿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幼平 《贵州地质》1997,14(2):145-152
本文通过对贵州独山锑矿区成矿控制因素的综合分析,较详细的阐述了大地构造单元,褶皱构造,断裂构造,地层岩性,岩相古地理和围岩蚀变和控矿作用及示矿意义,借助这些控矿特征能在一定程度上辅助进一步的预测找矿。  相似文献   

3.
蔡凹锑矿位于陕西豫锑矿带的西段,为矿带中典型的锑矿床。其控矿岩系主要为秦岭群中部雁岭沟组石墨大理岩。区内构造发育。用深变质地层多期变质变形的观点和方法,重点讨论矿区的4期构造组成型式,控矿构造及容矿构造的特征,阐明蔡凹锑矿属典型的构造控矿类型。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水牛冲金矿区的区域地质、矿区地层、构造、矿石特征、以及控矿因素等成矿地质特征的分析研究,提出本区的矿体受构造破碎带蚀变带严格控制,属中低温热液成因。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东草沟金银矿区的区域地质、矿区地层、构造、矿石特征、以及控矿因素等成矿地质特征的分析研究,提出本区的矿体受构造破碎带蚀变带严格控制,属中低温热液成因,且找矿前景较好。  相似文献   

6.
王绍明 《矿床地质》2010,29(Z1):139-144
宝兴厂矿区地质构造复杂,成矿条件有利。区内NE向响水断裂带是主要的控岩和控矿构造。对矿区地质特征研究表明,宝兴厂矿区的成矿与地层、构造、岩浆岩有关,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形成的多金属矿床。  相似文献   

7.
《福建地质》2021,40(2)
缅甸东枝市波赛矿区铅锌矿床位于保山—掸邦地块,处于掸泰铅锌银金锑铁成矿带中部。矿区铅锌矿床受中奥陶统碳酸盐岩控制,可分为碳酸盐岩层控型和碳酸盐岩构造控制型2种。层控型矿体产于含重晶石夹层中,脉状矿体产于北西向断裂破碎带中,受北西向构造及中奥陶纪地层的双重控制。矿石类型有原生矿和次生矿2种。区域无岩浆热液活动,矿床成矿物质来源于奥陶纪前期的盆地沉积地层,矿区及区域成矿条件有利,找矿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8.
鲁中隆起区中北部矽卡岩型铁矿成矿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中隆起区中北部地区矽卡岩型铁矿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其含矿建造分布于济南、莱芜、淄博及其周邻地区。简要介绍了研究区的区域地质背景、地球物理特征;详细阐述了区内控矿地质条件,发现该区矽卡岩型铁矿具有地层、岩浆岩和构造联合控矿的特点,其中奥陶纪碳酸盐地层、燕山晚期中基性侵入岩体是区内主要控矿要素,在背斜的转折端和构造交汇处易于形成规模较大的矿体。区内铁矿的预测依据主要为地层、构造、岩浆岩、物探异常和代表性矿床。在此基础上,对该类型铁矿进行了成矿预测,共划分了济南、莱芜等5个成矿区,同时划分出除济南地区之外的9个铁矿找矿靶区,为研究区未来的铁矿勘查工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李月湘 《铀矿地质》1998,14(3):158-165
本文从区域地质背景分析入手,论述了苏家店金矿床的矿区地层、岩浆岩、控矿构造特征以及围岩蚀变、成矿元素和伴生元素空间变化规律。在总结矿床地质特征和控矿规律的基础上,对矿床成因进行了探讨,并对矿床深部和外围的成矿远景进行了预测,指出今后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0.
山东省金矿床成矿系列及成矿规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矿床成矿系列理论为指导,选择山东矿业大省中具有重要经济地位的金矿床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矿产资源潜力和危机形势,通过区域成矿背景的研究,了解地层、构造、岩浆岩对成矿的“捐赠作用”,指出了地层含矿、构造控矿、岩浆致矿的作用,并紧紧地将地壳运动演化与矿产形成联系起来。分析了矿床成因,详细划分了矿床类型。总结了山东金矿床成矿规律,建立了成矿系列。  相似文献   

11.
云南省北衙金矿床成矿预测和靶区优选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北衙金矿床是与碱性正工斑岩有关的具大型资源远景的一个多成因矿床。依据主要控矿条件-地层、岩浆岩、构造、蚀变、火山机构、表生作用等,综合矿区以往勘查资料,结合磁法、激电、地球化学、浅层地震和地球化学勘查成果,应用综合信息法、趋势外推法和多成因类型矿床预测法,确定了4个一级、2个二级找矿靶区,预测金资源量的吨,认为北衙矿区已具备为一个大型金矿远景资源基地。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葫芦峪金矿区的区域地质、矿区地层、构造、矿石特征、以及控矿因素等成矿地质特征的分析研究,提出本区的矿体受构造破碎带蚀变带严格控制,属中低温热液成因。  相似文献   

13.
梁河来利山锡矿区位于三江构造带南段西缘,断裂构造特别发育.通过对矿区控矿构造的分析,论述了控矿构造的特征,进而探讨构造与成矿的关系,认为断裂构造在成矿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该矿区断裂构造具有多期活动的特点,早期为压扭性,后期显张扭性.岩浆期后含矿热液沿接触带破碎带或外带构造破碎带运移并在破碎带中充填、交代而成矿体.因此,断裂构造是成矿的必要条件,构造与成矿有着密切的依存关系.  相似文献   

14.
云南毛坪铅锌矿区外围(龙街地区)综合信息成矿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毛坪铅锌矿床成因及控矿因素进行了剖析,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沉积-低温热液改造-构造控制成因,归纳出地层、岩性、构造等控矿因素;并对毛坪矿区外围的龙街地区的有利成矿多元地学信息进行了提取,厘定出综合信息找矿模型。最后以GIS为工具,对积累的地、物、化多源信息进行了空间分析和叠加,开展了龙街地区的综合信息成矿预测,圈定7个找矿靶区。  相似文献   

15.
史老虎  薛兰花 《华北地质》2010,33(2):134-141
勉县七里沟地区位于汉江大断裂与略褒大断裂交汇部位的勉略阳三角区内,各种褶皱与次级断裂构造发育,侵入岩及各种脉岩分布广泛,并产出有小型铅锌重晶石矿及铜金矿点。通过对区内地层、构造、岩浆活动、变质作用、矿化特征的综合分析,结合R型聚类分析结果、构造地球化学特征及区内断裂构造控矿特点,划分出南部七里沟—艾叶口多金属成矿区和北西部张家坪—黑沟铜金成矿区两个有望找矿区段,初步认为本区具有寻找大型有色金属矿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16.
齐Ⅰ金矿矿田构造特征及成矿预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运用地质力学方法,对新疆西准噶尔齐Ⅰ金矿矿田构造进行了较深入地分析研究,划分了矿区构造组份和构造体系,研究了控矿构造的基本特征,确定了导矿、配矿和容矿构造及构造成矿分期.阐述了构造成矿机制和矿脉(体)就位机制,总结了矿区构造控矿规律及成矿预测,并讨论了今后找矿及勘探方向.  相似文献   

17.
锦屏县平秋金矿为湘黔金成矿带上的典型矿床。文章在全面剖析平秋金矿控矿构造特征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剪切带构造(F_1)在本区金成矿上的作用,总结了其联合控矿规律,并在矿区外围圈定找矿靶区4处,在矿区深部优选隐伏矿体定位预测区段4处。  相似文献   

18.
四川拉拉铜矿构造成矿动力学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矿区区域构造背景、矿区构造特征、构造控矿特征的研究,得出了矿区岩石圈在经历了火山地堑、挠曲沉降和回返褶皱封闭几个构造-岩浆演化阶段后,形成了该区东西向和南北向构造叠加格局。早期东西向张性断裂构造为含矿岩浆的侵位提供了通道和空间,控制了含矿岩体的分布范围和展布形态,促使了成矿元素的初始富集,中期东西向叠瓦式冲断-褶皱构造体系应是成矿期构造,它为成矿元素的活化、迁移、富集、成矿提供了动力、通道和空间,晚期南北向褶皱构造应是成矿后构造,它对矿床起着改造作用。  相似文献   

19.
云南北衙金矿构造地球化学成矿预测标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北衙金矿位于扬子地台西缘,西临“三江”褶皱带。是金沙江-哀牢山喜马拉雅期富碱斑岩成矿带中一个典型的金多金属矿床。矿区包括笔架山、万硐山、红泥塘3个矿段。矿床在成因和空间上与正长斑岩、石英正长斑岩、煌斑岩、隐爆角砾岩等密切相关,矿体主要受断裂(破碎)带、岩体接触带等构造控制,近东西向和近南北向构造是矿区主要的控岩控矿构造,含矿地层主要是中三叠统北衙组灰岩。在次生作用条件下,形成“红土型”金矿体。  相似文献   

20.
山东省地处中国东部, 经历了漫长地质演化历史, 分为鲁西和鲁东2个主要地块, 地质矿产具有各自鲜明的特征; 其中区内铁矿成矿地质条件优越, 成因类型多样, 矿床广泛分布, 资源储量丰富, 是全国重要的铁矿开发基地。本次研究旨在通过对全省地质矿产资料进行总结, 从地层赋矿、构造控矿、岩浆岩成矿和物探异常示矿等方面对全省铁矿成矿规律进行分析, 进一步对全省铁矿资源潜力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全省铁矿类型共分苍峄式、莱芜市、莲子汪式、朱崖式等共14个矿床式; 铁矿成矿规律研究表明, 各铁矿类型受到地质构造演化控矿、地层控矿、岩体控矿、构造控矿等控制程度不同; 如地层控矿方面尤以沉积变质型、化学沉积型较为突出, 岩体控矿方面尤以岩浆型铁矿最为显著, 而接触交代型铁矿则是地层控矿、岩体控矿、构造控矿联合作用的结果。随着深部找矿工作的持续推进, 认真总结物探异常示矿规律是今后勘查工作的重点, 低缓磁异常区的勘查是取得重大进展的关键。通过对全区铁矿的时空分布特征对比分析和成矿规律研究, 划分了全省铁矿成矿系列, 并总结了综合找矿预测模型; 构建了研究区铁矿综合勘查技术体系。此次研究共圈定了苍峄铁矿远景区、莱芜铁矿远景区、淄河铁矿远景区和莱阳西铁矿远景区等36处; 其中沉积变质型铁矿共15处, 接触交代型铁矿共9处, 岩浆热液型铁矿共4处, 岩浆型铁矿共8处; 在上述36处远景区中, A类远景区共18处, B类远景区共13处, C类远景区共5处, 在今后各个铁矿类型勘查过程中, 沉积变质型铁矿和接触交代型铁矿是今后勘查工作的重点。本次研究为今后全省铁矿找矿工作提供了部署依据和勘查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