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 毫秒
1.
通过研究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和香花岭地区有色、稀有多金属矿主要类型及地质特征,总结了本区的成矿条件和成矿规律,认为地层、构造、岩浆岩对矿床的形成起了不同的控制作用,其中岩浆岩是内因,有利的地层岩性及构造空间是外部条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香花岭地区找矿前景,并指出了炮金山—杉木溪(铷铌钽钨锡铅锌)、黄沙寺—长冲(铅锌锡)、蕉溪—塘官铺—癞子岭(锡铅锌)、新风深部及东部(锡铅锌)、五里山—铁砂坪(锡钨铅锌)、唐家洞(铅锌)等勘查区找矿工作部署重点位置。  相似文献   

2.
文章简要介绍了广西富贺钟地区的地质背景及钨锡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初步分析和探讨该区钨锡多金属矿床的成矿地质条件和成矿规律,认为该区钨锡金属矿赋矿层位主要为泥盆系,成矿物质来源于深部岩浆岩,矿床成矿主要受断裂构造和岩浆控制,通过总结找矿标志,提出该地区钨锡多金属矿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3.
桂东-汝城钨锡多金属成矿区是南岭有色、稀有金属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该区找矿工作取得了明显进展,新发现了竹园里、上山、大岭背等一批具大型找矿前景的钨锡多金属矿产地,矿床类型多样。本文通过对区内成矿地质条件及矿床地质特征的研究,探讨了矿床成因,并分析了找矿前景,提出了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4.
广西博白县松旺钨锡钼矿床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松旺钨锡钼矿区位于下水—东桃铅锌钨锡钼多金属矿化集中区的西南段,通过对松旺钨锡钼矿床的成矿地质背景及地质特征分析,总结了矿床的控矿因素和矿床成因,认为具备形成中-大型矿床的成矿地质条件,对进一步开展地质找矿工作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正>前人对湖南省茶陵锡田锡多金属矿田已深入开展过岩石学、成岩成矿年代、花岗岩与矿化关系、矿床地质地球化学及成矿模型等研究,但至今尚未能在区内发现令人满意的规模型钨锡矿床,据此人们对该区的找矿前景提出了疑问。作者认为在该区建立与以往不同的新找矿模型可能是争取找矿突破的有益之举,并尝试从研究区花岗岩地质特征(产状、岩石学、相)角度出发约束找矿模型,研究取得对该区找矿前景非常有利的新认识区。研究结果显示精细研究的信息只有在宏观地质条件格局约束  相似文献   

6.
钨(钼、锡)矿化花岗岩的若干地质特征及成因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业已查明,石英脉状钨(钼、锡)矿床与花岗岩类岩石存在着成因联系,但是,并非所有的花岗岩类都是含矿石英脉的成矿母岩。因此,研究石英脉状钨(钼、锡)矿床成矿母岩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对于深刻认识花岗岩类成岩成矿机理,指导钨、锡、钼矿床的找矿、评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曾报导过南岭地区与石英脉状钨(钼、锡)矿床有成因联系的花岗岩类的标型矿物,岩石化学及微量元素含量特点。本文将介绍这类花岗岩的若干地质特点,并根据这些特点探讨含矿花岗岩类的成矿机理。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江西省地质勘查基金项目十余年找矿成果的基础上, 进一步阐述了江西钨锡成矿区(带)时空演化规律, 建立了江南和南岭2条钨锡多金属成矿带, 进而划分9条成矿亚带和15个矿集区; 厘定了包括江南地块与燕山期Ⅰ型中酸-弱酸性斑岩有关的铜钨金钼矿床成矿系列等共3个成矿系列、与燕山晚期S1型酸性花岗岩有关的钨锡钼银矿床成矿亚系列等6个成矿亚系列和朱溪式等15个矿床式; 总结了3个钨锡多金属矿床成矿系列特征及成矿规律, 剖析了朱溪、大湖塘、东坪、松树岗等找矿重大突破典型案例; 提出了“异常指方向、标志定靶区、主攻新类型”的“面上选点”找矿预测及勘查思路, 研发了“脉面层体”就矿找矿法的“点上突破”朱溪式“关键控矿要素识别勘查模型+地球化学元素示踪+地球物理三维反演+钻探”等快速、精准、高效探测技术组合的找矿方法, 对江西钨锡矿找矿潜力进行评价分析, 并提出下一步找矿建议。  相似文献   

8.
广西大瑶山地区是华南重要的金矿化集中区,以往勘查集中于金铜钨钼矿。为探讨其锡钨、稀有金属矿产找矿潜力,对区域地质矿产、重-磁异常和Sn-W-Li-Be-F等元素化探异常进行综合分析。提出锡钨-稀有金属找矿有利目标区,并以优选出的昭平预测区元山靶区为例,从地质、物化探、蚀变分带及矿化特征等对其成矿岩体类型、特征、主攻矿产和成矿重点部位等进行了预测,指出大瑶山地区有锡钨-稀有金属矿产找矿潜力,为该区找矿提供了新的视野。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东昆仑祁漫塔格地区与花岗岩有关的钨锡找矿取得重大突破,相继发现了具有大型远景的白干湖钨锡矿床、戛勒赛钨锡矿床等,受到地质学者的广泛关注。以往对白干湖矿床的成矿地质背景(李洪茂等,2006)、矿床地质特征(邢延安等,2004;时友东等,2004;李洪茂等,  相似文献   

10.
广西钟山县珊瑚钨锡矿区及其外围找矿远景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阐述了珊瑚钨-锡矿区地质概况和成矿规律.根据该矿区及外围历年地质勘查及科研成果、矿山开采和生产勘探实际情况以及对珊瑚矿床成矿规律的研究,以我国华南钨-锡矿床成矿理论作指导,进行矿区深部及外围钨、锡资源二轮找矿远景预测,提出了四个钨、锡成矿预测区和一个成矿远景区的展望.  相似文献   

11.
华南是我国重要的钨锡成矿区。本文围绕华南与花岗岩有关的大规模钨锡成矿作用,系统收集了区内130余个主要矿床的地质和同位素年代学资料,初步总结了与花岗岩有关大规模钨锡矿床的主要类型和时空分布特征。统计结果表明,矽卡岩型和石英脉型是华南最重要的钨成矿类型,而矽卡岩型和锡石硫化物型(或碳酸盐岩交代型)是华南最主要的锡成矿类型。华南与花岗岩有关钨锡成矿作用具有多时代特点,但大规模成矿均集中于燕山期。以南岭和赣北成矿带为主要代表的钨成矿作用主要集中爆发于晚侏罗世至早白垩世早期(160~120Ma),而右江盆地晚白垩世(110~80 Ma,峰期为90~80 Ma)和南岭成矿带晚侏罗世(160~150 Ma)锡矿床则共同构成了华南最主要的锡成矿作用。多种不同矿化或金属类型在同一矿床或矿田尺度上组合产出是华南与花岗岩有关钨锡矿床的重要特征之一,对指导找矿具有重要意义。对此,文章结合华南地区近年来的一些重要成矿机制研究成果和找矿勘查进展,分别以瑶岗仙、川口、茅坪、柿竹园、大厂和个旧等矿床或矿田为例,论述了华南与花岗岩有关大规模钨锡成矿作用的几种成矿模式和找矿方向。此外,本文在钨、锡成矿花岗岩的岩石学、地...  相似文献   

12.
1:20万区域化探及区域地质调查成果显示,青海湖南山中段江西沟岩体南缘为青海省钨(锡)成矿有利地段。为使钨(锡)找矿工作实现重大突破,青海省地矿局筛选出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具有战略突破意义的哈尔梗钨异常作为重点对象实施检查解剖。对哈尔梗钨异常首先进行1:5万水系沉积物加密测量,进一步缩小找矿靶区;经初步异常查证,发现了具有一定规模的钨矿化带及钨矿体,证实哈尔梗钨异常为矿致异常。研究认为,已发现的钨矿化带及钨矿体远不能与异常的规模和强度相对应,异常区还蕴涵着巨大的找矿潜力,应不失时机地加大检查力度,力争找矿工作实现重大突破,进而带动区域找矿。  相似文献   

13.
邹礼卿 《湖南地质》2010,(11):35-37
日前从国土资源部网站获悉,自2002年起,位于湖南省茶陵县的锡田地区已累计探获钨锡资源量达32万吨,相当于8个大型钨锡矿床规模,预测远景资源量达70万吨。该地区充分发挥地质找矿新机制的作用,探索在地质工作空白区实现找矿突破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4.
富贺钟成矿区位于桂东北灌阳、恭城、富川、贺州、钟山等地,属滨太平洋成矿域(I-4)华南成矿亚省(II-16)南岭成矿带(III-83)的南岭西段(湘西南-桂东北隆起)成矿亚带(Ⅲ-83-③)的四级成矿区之一(陈毓川等,2013)。该区广泛发育加里东期、印支期和燕山期花岗岩类侵入,伴随岩浆侵入,岩浆热液活动形成了一系列内生矿床及其风化矿床。其中,钨锡多金属矿成矿规模大,类型多,可划分为两个成矿系列类型,即与花岗岩类有关的矿床成矿系列类型及风化残积-坡积-沉积成矿系列类型。依岩浆侵入成矿时代、内生成矿作用及表生成矿作用特征,可将这两个系列类型的钨锡多金属矿划分为6个矿床式-加里东期社垌式矽卡岩-云英岩-石英脉型钨钼铜矿,印支期栗木式云英岩型-石英脉型钨锡铌钽矿,燕山早期可达式矽卡岩-石英脉型钨锡多金属矿,燕山晚期珊瑚式石英脉型钨锡锑多金属矿、姑婆山式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和富贺钟式风化壳残、坡积型砂锡矿。近年来,随着危机矿山接替资源的勘查以及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开展,广西在老矿区如恭城栗木、钟山珊瑚等和新矿区开展找矿突破,取得了丰硕成果,在本成矿区外南侧的苍梧县社垌取得了钨钼找矿新突破。更有各院校和勘查找矿单位的学者、研究人员长期坚持在该成矿区开展基础地质、专题研究和找矿勘查,取得了一批新的同位素年龄测定值,使得本成矿区成矿地质特征越来越研究得透彻,纷繁复杂的成矿规律更加有规可循。通过温故知新,在编写《中国矿产地质志·广西卷·钨 锡矿志》中得到了新的总结和认识,现将该成矿区钨锡多金属成矿特点及成矿模式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15.
北山地区北东向构造对金钨锡钼(稀土)矿床控制作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处甘、新、内蒙交界部位的北山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内生金属矿产集中区之一,金、钨、锡、钼等与花岗岩有关的金属矿床具有良好的成矿地质条件和找矿潜力。本文通过对北山地区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和矿床成矿地质背景的系统分析,讨论了北东向基底断裂构造对与花岗岩有关的金、钨、锡、钼等矿床形成的重要控制作用。指出了该区今后开展地质找矿工作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我国华南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锡矿资源省之一,其锡矿成矿时代从新元古代、古生代、早中生代至晚中生代均有发育,其中以晚中生代锡矿成矿作用最为重要,成矿集中在中晚侏罗世(160~150Ma)和晚白垩世(100~80Ma)。然而,最近在东南沿海成矿带新识别出一期早白垩世锡(钨)(145~130Ma)成矿事件,改变了以往华南锡(钨)矿床时空分布格局。本文在详细介绍东南沿海早白垩世锡(钨)矿床地质特征基础上,系统总结了其成岩成矿时空分布,并与南岭板内锡(钨)成矿作用进行对比,浅析了早白垩世锡(钨)矿的成岩成矿背景和找矿潜力。研究显示,早白垩世锡(钨)成矿主要发生在东南沿海成矿带的粤东和赣州会昌地区,矿床类型以斑岩型和锡石硫化物型为主。与成矿有关的岩石为黑云母花岗岩和花岗斑岩,成因上属于高分异I型或A型,与南岭板内锡(钨)矿相比,具有较高的锆石ε_(Hf)(t)值和较低δ~(18)O值,以及较高成岩温度,表明成岩过程中有较多新生地壳或地幔物质加入。结合区内发育同时期基性岩脉,认为华南这期早白垩世锡(钨)矿形成于岩石圈伸展背景,与古太平洋板块俯冲后撤有关。最后指出覆盖大面积晚白垩世火山岩的东南沿海地区,火山岩盖层下部具有寻找该期锡(钨)矿床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7.
从沉积建造、岩浆侵入、构造活动等方面探讨了新疆东昆仑西段黑山-祁漫塔格成矿带钨锡元素的成矿地质条件,利用1:10万水系沉积物测量成果,结合成矿地质条件,初步划分了钨锡的找矿靶区,为钨锡矿产的寻找指出了方向.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老君山地区成矿地质背景、地层、构造活动、变质作用、岩浆活动等成矿地质条件及物化探异常、遥感信息的综合分析,认为矿区具有良好的成矿地质条件,并总结了该区锡钨矿找矿标志,为锡钨多金属矿的寻找指出了方向。  相似文献   

19.
王东升  张宏远 《现代地质》2014,28(6):1225-1233
湘东南茶陵地区邓阜仙、锡田等岩体及其围岩、盖层等地质体内存在着复杂的断层构造,岩体及白垩系内部元素组合地球化学异常也显示出复杂样式。主要通过野外调查验证、断层分级、异常对比等方法,探讨了这些地质体内异常与复杂断层的关系模型,获得钨锡元素分布规律。结果显示:(1)老山坳一级断层附近的岩体中发育北东向延伸的二级断层,它们形成于统一构造体制下;二级断层之间也发育有三级剪裂隙,两者组成了里德尔剪切系。(2)岩体内部,北东向二级断层和三级断层交叉部位常发育显著钨锡异常。(3)白垩系内部,钨锡异常总体受到北东向二级断层和第四系控制作用。(4)围岩异常区受到接触带控制。化探异常与断层的关系模型,常能揭示出花岗岩地区的成矿穹隆,可用作一种深部找矿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近日召开的湖南锡田地区勘查新机制示范成果现场交流会透露,湖南省地质找矿获重大成果,在南岭地区特大型锡田矿区探获钨、锡资源量32万吨,潜在价值300亿元以上。其地质找矿新机制方面的成功探索,更被誉为“锡田模式”,受到中国地质调查局的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