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第1部分中,我们用一种比较简捷的方法,导出了海洋化学中直线自由能关系。通过海洋化学中若干重要体系的实验数据,验证了海洋化学中直线自由能关系的客观存在。它们是海水元素溶存形式(海水化学模型)中A-Cl,A-OH,A-SO_3,A-CO,A-F等离子对稳定常数之间的直线自由能关系,海水中金属和有机物质(hum)相互作用的稳定常数与海水化学模型的稳定常数之间的直线自由能关系。本文中我们进一步研究海水  相似文献   

2.
张宝珍 《海洋学报》2000,22(2):146-146
海洋出版社最近出版的《海洋化学原理和应用》是由我国着名海洋化学家张正斌教授等撰写,并受到我国首批国家科学技术着作出版基金资助出版的专着。全书80多万字,共分9章。本书从海水的形成和组成分析人手,深入地论述了我国近海海水中的常量元素和海水综合利用,海水中气体和中国近海中碳化学,海水中营养盐和环境海洋化学,海水微量元素和海洋重金属污染,海洋有机物和海洋生产力,海洋同位素化学及海洋化学的理论模式和物质全球循环等方面的内容,并对海洋化学若干发展前沿课题和国际合作项目作了介绍。本书内容系统全面,数据新、且可靠,论述深入浅出,笔锋直达科学前沿,是我国第一部系统全面地论述海洋化学理论体系的专着。  相似文献   

3.
研究海水中微量元素在悬浮颗粒上的吸附作用,对于海洋地球化学、海洋环境化学以及海洋资源的提取利用等都有重大的意义。水合氧化物颗粒对微量元素的吸附作用是海洋环境中微量元素的主要控制因素之一。有关水合氧化物与海水界面上微量元素的吸附及其反应机理研究已有不少报道,但吸附机理仍是目前研究的焦点。 元素在海水中的生物化学、地球化学行为不仅与该元素在海水中的含量,而且与该元素在海水中的不同存在形态密切相关。近年来,对海水中微量元素的存在形态研究颇多,但尚未涉及海水中铜存在形态的吸附作用。  相似文献   

4.
崔清晨 《海洋科学》1979,3(2):34-41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研究海水的人主要就是分析海水的组成,而对海水各组份之间的相互作用则常常被忽略。近年来,随着海洋化学一些分支学科——海水分析化学、海洋环境化学、海水物理化学以及海水资源化学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研究海水中元素的化学  相似文献   

5.
李兆龙 《海洋科学》1983,7(2):21-21
近年来研究海洋中痕量元素的化学行为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通过对海洋中痕量元素浓度的分布、元素与阴离子和有机配位体的络合作用、在微粒上的吸附、痕量金属离子的氧化还原反应等的研究,可以解决海洋地球化学中的一些重要问题。稀土元素的离子半径在痕量金属的海洋化学研究中起着独特的作用。 海洋中稀土元素的主要来源有:大陆上的稀土元素随江河流入海洋,含稀土的气溶胶溶解在海水中;海洋底部的热液作用。通过生物体的下沉过程,使稀  相似文献   

6.
海水、悬浮物和沉积物的多元素中子活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测定海水、悬浮物和沉积物的化学组成,了解各种元素在海洋中的存在状态和分布,可以为研究元素的地球化学、海底沉积过程和开发海洋等提供有意义的数据。 海水、悬浮物和沉积物的组成都十分复杂,许多种元素的含量都非常低。因此,为了测定其中的微量元素必须采用灵敏的分析方法。中子活化法具有灵敏度高、分辨率好和对  相似文献   

7.
随着海洋化学、海洋地质、海洋生物和海洋环境研究工作的日益深入,海水中痕量元素的测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海水中一些元素的浓度很低(10~(-9)—10~(-12)g/g),但弄清它们的确切含量和分布,对海洋的研究、开发和利用,却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广大海洋工作者,对海水中诸如Pb、Cd 、Se、Th、Tl、Cu、Mo、Zn、U、G、Ba、Re等痕量元素的测定颇感兴趣。测定如此低含量的元素,大多数情况下都需要分离和富集。因此,不可避免地要使用一些化学试剂。而试剂中也含有一定量的被测元素,即通常所说的试剂空白,因为海水中被测  相似文献   

8.
海洋中元素的迁移变化规律性及其理论的研究是海洋化学的一个主要任务。石桥雅义和东慎之介曾从宏观角度研究过此问题,认为溶于海水中元素的量主要由如下三个因素决定:(1)元素在地壳中的存在量;(2)元素通过河川进入海洋的难易程度;(3)元素进入海洋后沉积到海底比率的大小。这就是说,影响元素迁移的因素十分复杂,涉及到地球的形成和地壳的组成、岩石的风化作用、雨水的侵蚀溶解、元素的物理-化学特性、(介质)海水的pH与氧化-还原电位、无机和有机悬浮物对溶解元素的吸着作用,海洋生物的活动、以及洋底岩石圈的活动和大气圈的影响等等,直到目前,还只能说是初步了解,许  相似文献   

9.
海水中元素在悬浮物上的固-液界面作用是控制海水中元素迁移变化的重要因素,长期以来一直是海洋化学的主要研究课题之一。 海水中金属元素在粘土矿物、氧化铁、氧化锰上的交换作用已有许多报道。本实验室也系统地研究了几种重金属元素分别在不同形态的粘土矿物、水合氧化铁和水  相似文献   

10.
一、前言海洋沉积地球化学是研究海洋沉积物中的元素的迁移变化规律、元素及化合物的搬运形式、影响元素及化合物搬运和沉积的因素,以及沉积岩中元素的富集规律等等。这是一门新兴的学科,近年来,国内外有关学者对重金属污染、沉积岩中元素的富集规律等方面作了许多研究。本文着重从沉积地球化学与海水、海洋生物、海洋环境、海洋沉积之间的密切关系,说明沉积地球化学在海洋开发利用中所起的重要作用,特别是随着养殖业的空前发展,从事海洋沉积地球化学研究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就更为突出了。  相似文献   

11.
海水中元素在悬浮物上的固-液界面作用是控制海水中元素迁移变化的重要因素,长期以来一直是海洋化学的主要研究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12.
过去,在测定海水和河水中各种元素和营养盐等基本要素时,往往没有将水相与悬浮相分开,或者只测水体中其可溶性的部分;或者统测其在两相中的总和。近来,随着海洋物理化学、环境化学及地球化学研究的发展,迫切需要了解一些元素在各相之间的存在形态及平衡问题。因此,对海水中悬浮体的成分及形态分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13.
一、引言 海洋化学研究的一个主要内容是海水中元素的迁移和变化规律的探索。已经发现,这是与海水中的水合氧化物、粘土矿物和若干有机物之间的离子交换作用密切相关的。在本文中无机离子交换剂是水合氧化钛,金属元素为镉,作为这一方面系统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4.
最近十几年来,海水物理化学中关于海水的化学热力学研究已较广泛地开展,并已有一些重要的研究结果报导。但是,关于海水中化学动力学的研究,至今却基本上仍属空白。然而这正是海洋中许多化学过程(特别像海水化学资源开发、海洋污染和防治等实践性比较强的领域中)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是我们从事这一方面研究工作的第一篇报导,讨论的内容是海洋中最重要的过程之一——无机离子交换过程。  相似文献   

15.
洪阿实 《海洋科学》1994,18(6):27-29
同位素海洋学(IsotopeOceanography),在海洋科学研究中不仅着眼于元素,而且着眼于同位素的研究领域。1海洋同位素地层学与同位素古海洋学同位素地球化学方法是研究板块构造、海底扩张等当代地球科学重大课题的强有力工具。它应用于海洋地层学即出现海洋同位素地层学。同位素古海洋学则是同位素地球化学方法在古海洋学即海洋古地理学上的应用,这是地球科学新的“生长点”之一。人们发现,在冰期,海水中氧的重同位素相对富集,在间冰期,海水中氧的轻同位素相对富集。因此,钙质生物骨骼的氧同位素值可以反映气候的…  相似文献   

16.
自19世纪末,确定了世界大洋海水基本化学组成及其恒定性以来,对于化学元素在海洋中的含量、分布和转移的研究,其发展是此较迅速的。并且,逐渐地形成了“元素海洋地球化学”这一学科。特别是到了本世纪中,不仅广泛地研究了海洋中各种化学元素的含量和分布、存在状态和转  相似文献   

17.
海水中镉(Ⅱ)与水合氧化钛无机离子交换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洋化学研究的一个主要内容是海水中元素的迁移和变化规律的探索。已经发现,这是与海水中的水合氧化物、粘土矿物和若干有机物之间的离子交换作用密切相关的。在本文中无机离子交换剂是水合氧化钛,金属元素为镉,作为这一方面系统研究工作(在这系列工作中,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人们对海水中的微量重金属进行了许多研究,特别对其在海水中的化学形式和形态更为重视。不同形式和形态的重金属对海洋生物的毒性不同,也直接影响元素在海洋中的行为(如吸附)和迁移过程。因此,测定海水中微量金属的存在形式和形态对研究元素的地球化学循环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于锌在海水中的无机化学形式的研究,以往曾有过一些报道。Baric等用锌汞齐的极谱法直接测定不同pH值时锌的半波电位(E_(1/2))的移动,测得Zn(OH)~+的logK_1=5.67,认为海水中锌的主要形式是Zn(OH)~+。Zirino,Stumm,Florence等则根据已  相似文献   

19.
林学辉  辛文彩  徐磊 《海洋科学》2015,39(12):106-111
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仪(ICP-AES)对海洋表层沉积物及上覆海水、海洋沉积物国家标准物质、陆地的水系沉积物及土壤国家标准物质进行检测以对比海洋沉积物含水率对部分碱金属及碱土金属元素分析结果所造成的影响。结果显示海洋沉积物含水率对钠离子影响最大,往往有超过50%的钠离子来自其中所含海水的贡献,而海洋沉积物含水率对钾、钙、镁的影响则较为微弱。因此,研究海洋沉积物化学组分时有必要考虑其所含海水对钠含量的贡献,以期达到不同海洋沉积物化学组分的可比性。  相似文献   

20.
海水可溶有机物对海洋中生物学、环境化学和地球化学的变化过程具有重要影响,然而至今能鉴定出的可溶有机物仅为溶解有机物的10%,在其余90%的未鉴定部分中有60—80%为海水腐植质,因此它是海洋有机物的主要组成部分。作者自1980年成功地从海水中分离出海水腐植质后,逐步开展了其化学性质、组成和结构等方面的研究。本文在这些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