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海省岩石地层单位概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三个部分对青海省岩石地层单位进行概要介绍。第一部分是建议采用的岩石地层单位(包括顺序号、单位名称、代号、地质年代、资料卡片号与现在定义);第二部分是建议采用的岩石地层单位名称索引(一)、(二);第三部分是建议不采用的地层单位名称。为方便读者查找,文前附有编辑说明。  相似文献   

2.
新疆觉罗塔格地区下石炭统阿奇山组的确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国际地层指南》(1976 ,1994) 关于建立和修改地层单位的程序,对新疆觉罗塔格地区下石炭统阿奇山组,提供了新建岩石地层单位必要的“说明与描述”。  相似文献   

3.
本溪系不是岩石地层单位,也不是年代地层单位或生物地层单位,而是历史形成的一种习惯用法。根据地层单位清理的原则,本溪系一名应废弃,置原太原群下部,一并称太原群。辽东地区太原群下部建山城子组、二里河组两个岩石地层单位;辽东半岛南部建山城子组、三棱山组两个岩石地层单位替代原本溪系。华北地台太原群下部(本溪系)海侵方向,根据地层厚度,生物繁衍、迁移路线,地层的空间展布及海相层分析,海水应由北东太子河流域向南西侵进。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浙江省岩石地层单位清理成果。按照岩石地层单位划分出原则,对浙江省境域内出露的元古界—第四系进行全面清理:划分出岩石地层单位109个,其中群级11个、组级94个;在清理中新建3个组,启用6个群19个组,引用外省12个组,未采用2个群27个组。并明确各岩石地层单位的含义及时代。  相似文献   

5.
地层是多重的,岩石地层及其单位是多种的。文中对多种岩石地层的概念、单位命名方案提出了意见,并对它在实际中的应用作了初步的尝试。  相似文献   

6.
近年我们在西乡进行一比五万区域地质调查和找矿,对寒武纪地层层序及化石作了较详细的研究,发现按岩石地层单位分组的界限往往与根据化石带分阶的界限并不完全相合,这就涉及地层分类中组与阶的关系,即岩石地层单位与时间地层单位的关系问题。这个问题在国内和国际上都有争论,我们想藉西乡寒武纪地层剖面的实际资料,试行讨论两种地层单位的关系及使用准则。  相似文献   

7.
多重地层划分是测制岩石地层地质图的理论基础。在地层学研究中,首先建立岩石地层单位序列,然后才有可能详细地研究各个岩石单位在不同地点以及在整个延展范围内的古生物学特征和时限。作者依据这一原则,重新讨论了辽宁东部以往划分的一些岩石地层单位——上前寒武系兴民村组;寒武系馒头组、毛庄组、徐庄组、张夏组;石炭系本溪组、太原组;以及辽北上前寒武系凡河群——的重新划分和命名。  相似文献   

8.
岩组是构造岩石地层单位的基本单位,它是以一定的原岩建造序列划分的、顶底为构造面限定的变形变质岩石地层体;它兼有构造学与地层学的双重性质。岩组归并为高一级的单位应称群,而不称岩群。岩群只适用于从露头尺度至填图尺度已整体地失去了地层学层序律的变质岩系。形成岩组的主导机制是近水平分层剪切、固态流变。岩组在横向与纵向上有时可过渡为正常的岩石地层单位组。合理界定岩组与组,正确使用这二类单位术语,将使地层命名具有动态感。  相似文献   

9.
新书介绍     
《中国岩石地层辞典》  由高振家等主编的《中国岩石地层辞典》一书 ,是以全国各省 (市、自治区 )地层多重划分对比研究成果为基础 ,并作了大量的资料补充和研究编纂而成的。该辞典包括一百多年来中外地质学家在我国各类地质调查、科研和教学等工作中所创建的地层单位共 1 50 0 0余条 ,并应用现代地层学和沉积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 ,对本辞典内的所有地层单位的名称属性作了系统的对比和厘定。本辞典条目分为选用和不选用两种。对选用的岩石地层单位的名称、创名人、创名时间、层型及文献、地层特征 (层位、岩性、化石、上下接触关系等 )、…  相似文献   

10.
其昌岭基底隆起区泥盆纪.地层广布,在不同的区域沉积了不同的岩石组合.在分析研究了各岩石地层单位的基本特征和分布状况的基础上分东部、中部、西部三个区域从时、空两个方面,对区内泥盆纪地层的基本格架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文章所指的广西沿海地区包括涠洲和斜阳两岛。据测年值、地貌与地层相关关系、沉积相及古生物资料,该地区第四纪地层可划分为8个年代地层单位,定名了6个组一级的岩石地层单位,有10种不同的沉积相。文章简要叙述各单位地层的分布、岩性特征、古生物及测年值等,以期为认识广西海岸带第四纪地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运用多重地层划分进行山东省地层清理研究中,对中生代侏罗-白垩纪岩石地层划分得出一些新认识。提出蒙阴盆地及其周围的汶南组与淄博地区的三台组属同物异名,故泣南组名应废弃。山东省侏罗系只有坊子组、三台组一个地层序列,将二者合建淄博群。并按岩石地层划分原则,以岩石组合特征为依据,对白垩系进行了划分、对比,建立了区域地层格架,理顺了莱阳群、青山群、大盛群、王氏群各单位间相互关系,避免了同名异物和同物异名等现象,4个群共划分组级单位22个。  相似文献   

13.
运用多重地层划分进行山东省地层清理研究中,对中生代侏罗-白垩纪岩石地层划分得出一些新认识。提出蒙阴盆地及其周围的汶南组与淄博地区的三台组属同物异名,故泣南组名应废弃。山东省侏罗系只有坊子组、三台组一个地层序列,将二者合建淄博群。并按岩石地层划分原则,以岩石组合特征为依据,对白垩系进行了划分、对比,建立了区域地层格架,理顺了莱阳群、青山群、大盛群、王氏群各单位间相互关系,避免了同名异物和同物异名等现象,4个群共划分组级单位22个。  相似文献   

14.
本文就我国当前推广应用以岩石地层单位为主的1:5万区调地质组图测制工作涉及有关的几个问题进行探讨。首先,关于多重地层学的含义问题。文中介绍了当今世界上关于“统一地层学”和“多重地层学”的概念及其地质“系图”和“组图”各自的适用范围、存在问题,并强调指出测制“组图”的重要性和实用意义;其次,讨论了“组”的定义,指出岩相是划分“组”的理论基础,岩相界面是组或段的分界面;第三,关于测制地质组图时,提出如何开展岩石地层单位清理、岩相工作精度、岩组划分中一些具体问题,以及如何使用岩石地层单位符号、命名等问题的处理意见与看法。  相似文献   

15.
小秦岭、崤山地区第二轮1∶5万区调查明,两地区晚太古代基底变质岩系均包括变质表壳岩系和变质花岗岩系。据此划分了构造岩石地层单位和构造岩石单位。根据其间的层序、时序关系,建立了各自统一的地层—岩石柱,拟出了新的划分对比方案。指出小秦岭地区观音堂组与崤山地区杨寺沟岩组是同一次沉积事件的产物,应属同一构造岩石地层单位,可作为区域对比的标志层位。根据接触关系,将小秦岭地区呈异岩不整合伏于观音堂组之下的变质花岗岩系划属晚太古代阜平期花岗岩,将崤山地区侵入于杨寺沟岩组的变质花岗岩系划属晚太古代五台期花岗岩。  相似文献   

16.
山东省第二轮区域地质调查主要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山东省第二轮区调工作始于70年代末,完成了120万填图面积112326km2和15万填图面积63137km2,基础地质研究取得巨大进展地层方面,建立了一些新的岩石地层单位,重新厘定了地层层序,进行了以岩石地层为主的地层多重划分对比,对各时代地层的沉积作用进行了探讨;侵入岩方面,初步完成了我省侵入岩岩石谱系单位的统一划分工作,研究了侵入岩的演化、成因、侵位机制和形成时代,尤其是从前寒武纪基底中识别出大量变形变质或未变形变质侵入岩,并对其进行了岩石谱系单位划分;变质岩方面,分析了原岩建造及形成环境,划分了变质岩系的变质相、变质相系和叠加变质作用,测定了大量pT数据,确定了一些变质岩的pTt轨迹,对变质作用类型进行了研究,发现了高压、超高压变质带并对其进行了探讨;构造方面,发现和研究了大量韧性变形带,对胶南-威海造山带7和郯庐断裂带进行了深入研究;矿产方面,主要是对各种矿产的成因和形成规律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位于沂沭断裂带内的中生代“红层”,由于缺乏生物化石资料依据,多年来对于它的时代归属及地层划分对比等问题一直存在着疑问。本文主要以生物化石、岩石组合及地层接触关系为依据,对沂沭断裂带内原“上白垩统王氏组”时代进行重新厘定。我们从该地层中获得了较丰富的孢粉类、叶肢介类、腹足类、双壳类和植物类化石,其化石组合面貌与山东上白垩统王氏组大不相同,与邻区化石对比表明时代应属早白垩世,并根据岩石组合特征新建岩石地层单位——大盛群。  相似文献   

18.
在程戈庄幅、铺集幅浅覆盖区地质填图工作中,对区内第四系采用地面调查与第四系钻探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了岩石地层、年代地层,磁性地层及沉积环境等方面的工作.初步建立了地层格架,区内第四纪地层划分为于泉组、大埠组、大站组、黑土湖组、临沂组及沂河组6个组级地层单位;分析了各年代地层单位的沉积环境及沉积相;开始了年代学研究,区内第...  相似文献   

19.
扬子地块北缘滑脱系统由一些发生于不同深度层次的滑脱面(带)及其之间的变形或未变形的岩石地层单位组成。鄂西北南化塘一带已确定出滑脱构造由三个主滑脱面(带)与下部强变形带、中部褶皱层及上部层滑岩片构成。这些结构单位各自都具有一定的岩石地层组成和变形构造形迹组合,并且自下而上虽然变形机制均以顺层剪切为主,但变形的性质与变形强度都有明显的变化。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山东省第四纪岩石地层划分对比取得了新进展,更新世中—晚期形成的厚层黄土堆积,分别划为羊栏河组和大站组;全新世早期发育有古湖沼沉积,划为黑土湖组。在探讨岩石地层单位的时代归属、穿时现象及第四纪地质发展史等方面,也获得了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