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双光谱云图的云分类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依据各类云在红外和可见光波段不同的光谱特性,考察了近百个数字云图样本,在红外-可见光二维光谱特征空间上基本确定了与种类相应的集群分布范围,由此判识出积雨云、薄卷云、厚卷云、中云、低云、沈积云和多层云系等7种主要云类及晴空区。并以1990年3月15日14时云图为例进一步讨论了诸云类在光谱特征空间上高频数分布区的形状和分布特点。  相似文献   

2.
黄润恒  廖国男 《大气科学》1983,7(4):356-363
本文用分离坐标法求解辐射通过卷云的传输,该卷云由在水平面内随机取向的非球形冰晶所组成,即“二维卷云模式”。文中用零阶和二阶Legendre多项式的展开式来近似表示由于冰粒子水平取向所引起的散射参数随入射角的变化。散射相函数由解析的Henyey-Greenstein函数表示,其不对称因子也与入射天顶角有关。文中用这种模式计算了太阳短波以及地球红外热辐射通过卷云时的辐射通量传输性质以及方位平均强度的分布。将上述二维模式的计算结果与通常的三维模式(即假定冰粒子在三维空间随机分布)相比较,表明冰晶的优先取向对卷云的反照率有重要影响,两种模式的反照率可以相差8%。另一方面,对于红外辐射而言,两个模式的向上辐射强度有显著的差别,但是冰晶的取向状况对红外辐射通量影响较小。上述结果表明,冰晶的优势取向可能是决定卷云反照率的一个重要因子,同时它对于利用红外辐射探测卷云的组成和结构来说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本文论述了卫星云图上的急流卷云、波状卷云和地形卷云的云图特征,通过对这些卷云的形成过程的分析,提出这些地区都会出现中度到强烈的飞机颠簸.  相似文献   

4.
卫星云图上的卷云云型与晴空颠簸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仪方 《四川气象》2002,22(1):42-45
本文论述了卫星云图上的急流卷云、波状卷云和地形卷云的云图特征,通过对这些卷云的形成过程的分析,提出这些地区都会出现中度到强烈的飞机颠簸。  相似文献   

5.
长江三峡地区枯水期强降水过程的水汽图象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熊廷南 《气象》1998,24(6):44-47
通过对1996年11月4 ̄6日长江三峡地区强降水过程的水汽图象、红外及可见光云图和常规气象资料的诊断分析,证灾了在水汽图象上可以看到红外云图和可见光云图上看不到的信息,而这信息对强降水预报是重要的。  相似文献   

6.
冰晶性质对卷云辐射特征影响的模拟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李娟  毛节泰 《气象》2006,32(2):9-13
介绍了SBDART辐射模式和libRadtran程序包,并利用这两个模式模拟分析了当卷云内冰晶性质如有效半径、冰晶含量以及形状变化时,卷云反照率的变化。模拟分析表明,在相同条件下,不同形状冰晶构成的卷云反照率有所不同,同种冰晶构成的卷云在不同波长的反照率也不同。总的来说,不论是由何种形状冰晶构成的卷云,随着卷云内冰晶含量增大,有效半径减小,卷云反照率增大。这些工作将有助于增进对lib Radtran程序包和卷云性质的了解。  相似文献   

7.
孙钦宏 《吉林气象》2007,(1):23-25,41
本文通过GOES9静止卫星的PGM云图和沿岸地面测站的观测结果,结合2005年3月27日一次大雾个例展开研究,通过分析PGM云图在所获得的可见光云图上,确定一个最低反照率来辨别雾区;另外,试图选择1通道红外云图亮度温度值结合确定雾区和高度,并且希望以此来进行夜间雾区的监测和预报。经过选取不同最低反照率反复试验,最终确定0.13能够很好地反映雾区,而利用1通道红外云图则不能通过亮度温度TBB这一指标确定雾区。  相似文献   

8.
GMS云图的自动分类及其在暴雨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凤仙  李俊  王路易 《气象》1992,18(5):16-19
本文利用一种自动分类方法把GMS S·VISSR图象分成主要的几类:地表、中低云、强降水云区及卷云,并在分类云图上叠加6小时地面降水资料加以对照分析。最后,对分类后的图象进行数据压缩。压缩后的数据量为原来的1/8左右,有利于产品存档及向远程用户的通信传输。  相似文献   

9.
利用局部二值模式(Local Binary Patterns,LBP),结合局部云图的方差信息(VAR),对全天空红外测云系统获得的红外云图进行了分类研究。首先建立了器测云状分类与传统分类的对应关系,其次分析了层状云、积状云、波状云、卷云和晴空5种类型天空的LBP谱和VAR特征,最后对274个样本进行了分类识别,并与人工观测结果比较,结果表明,层状云、积状云、波状云、卷云和晴空的识别正确率分别为100.0%、84.2%、70.3%、64.7%、99.0%,平均正确率达到87.2%。  相似文献   

10.
杨引明  姚祖庆 《气象》2004,30(11):8-13
对近两年来5~8月中国东部地区120多个测站雨量观测资料和对应4400多幅GMS-5四个通道云图的研究发现:红外亮温的时间、空间变率、红外和水汽通道亮温差等云图衍生资料对消除卷云,弥补夜间缺少可见光云图的不足起到明显作用。从而,应用双判据双重MOS多元回归法建立四通道云图因子、衍生因子与降水量之间的回归方程,进行6小时分级降水估计。为了进一步消除厚卷云和特殊地形的影响,提出使用逐日实时资料自动建立多元回归方程估计降水量,从而对双判据双重MOS多元回归法估计结果进行校正。上海中心气象台的业务使用表明,总体估计的准确率达70%左右。  相似文献   

11.
如何应用卫星云图和雷达回波观测夜间云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利用云状在卫星云图、多普勒雷达图中的外形、结构和图像特征,归纳了若干利用卫星云图和多普勒雷达图像在夜间云观测中应用的一些方法。如卫星云图上积雨云常呈球形或胡萝卜形;高层云和高积云为层状;卷云为纤维状等特点。雷达图上雨层云为分片成片、面积大和回波在20dBz左右,积雨云为结构紧密、棱角分明、回波强度大等特点。  相似文献   

12.
周凤仙 《气象》1979,5(5):35-36
美国第三代业务气象卫星泰罗斯—N(TIROS—N)于1978年10月13日发射成功。我国陆续接收到了一些TIROS—N发送的APT云图。该卫星上现有四个云图通道,其波段分别为:0.55—0.9μ,0.725—1.0μ,3.55—3.93μ以及10.5—11.5μ。后两个通道给出红外云图,为叙述简便起见,下面我们称第三通道的云图为短波红外云图,第四通道的云图为长波红外云图。TIROS—N以前的业务气象卫星,一般只携带两个通道的辐射计,其中可见光通道的波段为0.55—0.75μ,而红外波段的通道则经常选用10.5—12.5μ红外窗区,  相似文献   

13.
省气象信息网络中心自1995年8月份起处理、上网GMS—5卫星云图,给各网络用户提供三个通道、二种投影共五类云图图象产品,即红外兰勃脱图、红外麦考托图、可见光麦考托图、水汽兰勃脱图和未投影的可见光图.本文介绍了卫星图象产品的特点、接收情况及各种云图的观测原理,供大家参考.1 新卫星与GMS—4卫星的不同点及接收简况GMS—5卫星是1995年3月份日本发射的静止卫星,它与GMS—4相比作了一些改进,将GMS—4的红外探测通道波段10.5~12.5μm分割为两个通道,红外1:10.5~11.5μm,红外2:11.5~12.5μm并增加了红外3为水汽通道,波段为6.5~7.0μm,可见光波段从0.55~0.75μm改为0.55~0.90μm.  相似文献   

14.
用红外和水汽两个通道的卫星测值指定云迹风的高度   总被引:24,自引:8,他引:24  
许健民  张其松  方翔 《气象学报》1997,55(4):408-417
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用红外和水汽两个通道的测值指定云迹风高度的算法。利用红外水汽散点图和云迹风本身自动地将有低云的目标区、有半透明卷云的目标区、有密蔽高云的目标区分开。在有低云的目标区和有密蔽高云的目标区用红外一个通道指定云高。在有半透明卷云的目标区用红外和水汽两个通道指定云高。在用两个通道的测值指定云高时,假定卷云高度以上不存在水汽,以红外和水汽两个通道亮温相同这个方程与两个通道辐射测值线性相关的方程联立解出云的高度  相似文献   

15.
中国东部地区卫星估计降水系统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引明  姚祖庆 《气象科学》2005,25(2):149-157
基于两年的地面观测和GMS-5静止卫星云图等资料样本库,采用多元回归方法建立了中国东部地区六小时降水量分级估计业务系统。在大片层状云、孤立对流云等不同性质的降水条件下对该系统进行业务试运行,结果表明:1)使用多通道卫星云图资料,特别是红外和水汽通道亮温差、红外亮温的时间变率等云图衍生资料,可以有效的提高卫星定量估计降水准确率。2)由逐日实时资料库建立的回归估计方程,每6h更新一次,大大地改善了大片厚卷云和特殊地形引起的空报。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利用卫星云图资料估算黄河中游面雨量的基本方法将GMS卫星1 h间隔的可见光和红外云图作为判别的两个特性进行分类,确定红外线资料的所有最小值点作为对流核;参照Negri-Adler的方法,应用斜率参数消除卷云;应用一维云模式确定红外线图上对流核的降水率,层状云降水通过一个温度阈值给出.另外,通过对2001年7月26日至28日黄河流域出现的一次较强降雨过程进行应用分析,得出结论--利用卫星云图估算黄河中游地区平均面雨量的方法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利用卫星云图资料估算黄河中游面雨量的基本方法:将GMS卫星1h间隔的可风和红外云图作为判别的两个特性进行分类,确定红外光线资料的所有最小值点作为对流核;多参照Negri-Adler的方法,应用斜率参数消除卷云;应用-维云模式确定红外线图上对流核的降水率,层状云降水通过一个温度阈值给出。另外,通过2001年7月26日至28日黄河流域出现的一次较强降雨过程进行应用分析,得出结论--利用卫星云图估算黄河中游地区平均雨量的方法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徐萃昌 《气象》1984,10(7):42-44
卷云属于对流层中、高层的云,由冰晶组成。平均高度在6公里以上,盛夏较稀薄的卷云可达到10公里左右的高度。指示性卷云是500毫巴以上高空低值系统的前兆,它移来的方向就是未来影响系统侵入的方向。指示性卷云的预报时效比较长,一般在三天之内。有时伴随卷云出现晕,如果看到钩卷云出现在晕圈中,未来产生降水的可能性较大。 一、指示性卷云的云形特征 1.短尾钩卷云 这是一种云丝很细的钩卷云,尾巴短,移动快。仅有短尾钩卷云出现,未来48小时内只有小量降水。有时在它出现后会有更明显的指示性云相继出现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卫星云图的水汽图或红外云图的分析,发现水汽图干区或红外云图上的无云区(晴空带)对台风的移动方向有制约作用,经过研究和实践,找到了应用水汽图于区轴线或红外云图上的无云区(晴空带)的中直线来预报台风移动路径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可见光和红外云图上积状云的特征,探讨了雷暴、飓线和低空风切变等严重影响飞行安全的中小尺度天气系统在卫星云图上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