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0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扩散蓝宝石的形成机制、扩散蓝宝石的特征,着重阐述了扩散蓝宝石的鉴别,最后对照天然优质蓝宝石对扩散蓝宝石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2.
山东昌乐是蓝宝石的主要产地之一.本文介绍了山东星光蓝宝石的特点,阐述了蓝宝石呈现星光与呈现光斑的机理,列举了使蓝宝石产生星光的针状包体的种类,论述了山东星光蓝宝石的性质特征、新发现致色离子类别、发光性、黄色变色蓝宝石及引起蓝宝石变色的元素以及星光蓝宝石分类、分级、评价原则.  相似文献   

3.
季金华 《江苏地质》1999,23(3):162-166
对山东及江苏的蓝宝石进行改色试验,通过高温热处理方法可改善其透明度和颜色鲜艳度,提高蓝宝石的级别。探讨了蓝宝石的呈色机理,认为蓝宝石为电荷转移致色,可用分子轨道理论解释  相似文献   

4.
山东蓝宝石质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美 《地质与勘探》2002,38(3):60-63
分析了山东蓝宝石与世界及我国各产地蓝宝石的质量差异,指出山东蓝宝石是国内质量最高的蓝宝石,在世界所有玄武岩源岩类蓝宝石中占有重要地位,可与澳大利亚,柬埔寨,泰国蓝宝石媲美,章还剖析了包裹体,色带,熔蚀构造,裂纹对蓝宝石质量的影响,发现这4种因素一方面可通过影响蓝宝石的颜色,透明度,形状,大小,出成率等降低蓝宝石的等级,另一方面在某些特殊条件下,又可形成星光蓝宝石,魔彩蓝宝石,花色蓝宝石等稀有珍贵品种。  相似文献   

5.
蓝宝石热处理的现状及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蓝宝石的致色机理,总结了蓝宝石热处理的模式及影响因素,给出了现行蓝宝石热处理的实例,结合国内经济发展状况对蓝宝石热处理的发展前景作了展望,并根据相关学科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及设想。  相似文献   

6.
海南省蓬莱蓝宝石及其形成条件研究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丘志力  李兆麟 《矿物学报》1993,13(4):368-373
海南省蓬莱是我国著名的蓝宝石产地之一。本文研究了该地蓝宝石的矿物学及化学组成特征,并首次详细研究了蓝宝石的包裹体特征,测定了蓝宝石的形成温度。最后,综合其它证据,对蓝宝石的成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文章简介丁刚玉族宝石矿物的化学成分、物理性质及产状;描述了红宝石、蓝宝石、粉蓝宝石、黄蓝宝石、绿蓝宝石、无色蓝宝石和星光宝石的特征、真伪鉴别方法及市场行情。  相似文献   

8.
理想晶体(包括蓝宝石)的颜色与占据其晶格的微量过渡金属元素的种类及含量有直接的关系。玄武岩产状的蓝宝石中含有多种微量元素,这些元素是蓝宝石致色的直接因素。本文通过研究发现,每种微量元素均对可见光的特定波段产生不同程度的吸收,其中,Fe^3 ,Si^4 是使蓝宝石呈现蓝色的主要离子,Cr^3 离子可使蓝宝石呈橙和绿色,Mn^4 离子可使蓝宝石呈黄色,Co^2 离子也可使蓝宝石呈蓝色。本文还做出了蓝宝石中每种微量元素对可见光的特征吸收图即波长-吸收系数图,与分子轨道理论值吻合,把蓝宝石中各离子对可见光的吸收位置和相对吸收强度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9.
从矿产资源、致色机理和改色工艺、包裹体及其影响等方面,对近15年来我国蓝宝石研究有代表性的主要成果进行了简要述评。对拓展蓝宝石资源的找矿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
蓝宝石3310cm—1红外吸收峰的鉴定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沈美冬  杨良锋 《地球学报》2000,21(3):294-299
本文对不同处理的蓝宝石及天然蓝宝石进行红外吸收光谱研究 ,结合蓝宝石的形成条件 ,发现 :(1)天然山东蓝宝石中普遍存在 3310cm- 1 的红外吸收峰 ,这与山东蓝宝石形成于还原环境有关 ;(2 )其他产地的蓝宝石是否存在 3310cm- 1 的红外吸收峰与其形成时的氧化还原条件有关 ;(3)经氧化热处理的蓝宝石中不存在 3310cm- 1 的红外吸收峰 ;(4 )扩散法处理的蓝宝石中是否存在 3310cm- 1 的红外吸收峰视其方法而定。因此 ,作者认为 :结合形成环境和处理方法 ,3310cm-  相似文献   

11.
黄山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驰名中外的黄山风景区这一旅游资源的开发规划,防灾保护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从地质地貌、温泉地下水资源、森林植被和人文景观诸方面进行了论述,最后对黄山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新区的建设及管理保护等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2.
福建明溪天然蓝宝石在氩气气氛中的改色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刚生 《矿物学报》1997,17(2):149-155
明溪天然蓝宝石主要呈色元素为Fe和Ti,颜色常带有黄、绿或紫色调,颜色不纯正。在温度为1300℃,环境为氩气气氛中进行热处理后,可消除蓝宝石中原来存在的杂色调,使颜色向纯蓝色方向变化。本文还对热处理后蓝宝石的光吸收港及颜色变化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为了了解马达加斯加蓝色蓝宝石的颜色特征,采用GemDialogue颜色系统对其进行了描述与分级。对比世界上主要产地(澳大利亚、斯里兰卡、柬埔塞、缅甸)蓝宝石的颜色特征发现,马达加斯加蓝色蓝宝石样品的黑色罩过高,使得其最终的颜色等级大多在1~4范围内,属于“商业级”。为了进一步确定马达加斯加蓝色蓝宝石样品的颜色特征及其与全Fe,Ti质量分数的关系,采用紫外一可见光分光光度计和电子探针测试了样品。结果显示,随着全Fe与Ti质量分数的增加,样品的蓝色加深;当蓝宝石样品中全Fe的质量分数为0.02%~0.75%、Ti的质量分数为0.006%~O.040%且其全Fe与Ti质量分数比值为10~30时,蓝宝石样品的颜色为纯正蓝色;当超出此范围时,蓝宝石样品通常含有绿色或紫色色调。  相似文献   

14.
Study on Inclusions in Natural and Synthetic Gems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兆麟 《中国地球化学学报》2001,20(4):324-332,T001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clusions in natural and synthetic gems are distinct owing to their different forming mechanisms and can be utilized to distinguish gems from different localities.In addition,intensive studies on inclusion characteristics of natural gems could identify their geographical origins and provide valuable information on gem synthesis,In this paper synthetic gems (synthetic star-spangled sapphire and emerald)and natural gems from various locations including natural sapphire from Thailand and Australia,and natural aquamerine from Mufushan,Hunan Province,and Ailoshan,Yunnan Province,were selected for the comparative study of inclusion.Significant research results have been achieved,thus providing the important basis for distinguishing natural from synthetic gems.  相似文献   

15.
红宝石和蓝宝石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地介绍了红宝石、蓝宝石的主要品种与不同矿区的产地特征,同时论述了红、蓝宝石和相似宝石及仿冒品的主要鉴别标志,并对优化、处理技术、宝石质量评价标准等作了扼要的阐述。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穆棱-鸡西地区沿敦化-密山深大断裂带分布的玄武岩岩石学研究及古火山机构的分析和恢复,认为红蓝宝石同含深源超镁铁质岩石包体捕虏晶的斑杂状碱性橄缆玄武岩有关,并提出其分布受古火山机构的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