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大风天气容易造成探空记录缺测、迟放等重大问题,严重影响探空业务质量,同时也造成了不可估量的业务数据损失.本文就大风天放球点的选择进行分析,最终解决我站大风放球的难点问题.  相似文献   

2.
为及时发现L波段实时高空气象探测中的迟按放球键现象,保证秒数据正确性,介绍如何根据放球前、后的仰角、气压秒数据判断迟按放球键的方法和记录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3.
高空气象观测是天气预报、气候分析的基础数据,是科学研究和国际交换的重要气象情报和资料。因此减少高空观测中重新放球,及时获取具有准确性、完整性、代表性、比较性的资料是高空气象观测工作中的重点。文章主要对高空气象探测中重新放球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对应的解决措施,目的在于减少重新放球现象发生,保证获取精确的高空气象资料。  相似文献   

4.
李娜 《陕西气象》2007,(1):41-42
GFE(L)1型二次测风雷达-GTS1型数字式探空仪是用于自动完成雷达控制、监测、数据录取、处理和生成各种气象产品的新一代高空探测系统,使用简便,但存在一此不稳定性因素。在实际工作中为确保每一次探空资料的完整准确,观测员应注意以下问题。1放球前1.1仪器准备放球的准备工作非  相似文献   

5.
浅谈L波段测风雷达-GTS1型数字探空仪频率的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701雷达—59型探空仪探测系统相比,L波段雷达—GTS1型数字探空仪探测系统对雷达频率的要求更为严格,频率调整是否合适,直接影响到雷达天线自动跟踪、距离自动跟踪和探测数据的接收。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积累了一些雷达频率调整的经验。1放球前的频率调整GTS1型数字探空仪的载波中心频率f。为1675MHz±3MHz,即载波中心频率范围为1672 ̄1678MHz,通常以接近1675MHz为最好。在放球前需要调整雷达接收机的频率,使之与探空仪的载波中心频率最接近。调整雷达接收机频率的方法有两种:第一是增益控制按钮置于自动状态,然后手动调整频率,使监…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射阳高空气象观测站采集的球炸后探空仪下降过程中的感应资料进行分析,发现探空仪上升和下降过程中同气压层温度差是由摩擦增温、滞后误差、仪器故障、温度空间变化、温度时间变化等原因造成,并就采集的下降资料因仪器快速下降造成的摩擦增温误差、滞后误差测算方法进行了研究,探讨了一些获取球炸后探空仪下降过程中周边环境准确气象资料的途径和努力方向,提出了高空观测球炸后继续观测和使用降落伞减缓下降速度的建议,以利获取更多的气象资料。  相似文献   

7.
放球前40min,启动放球软件,打开雷达的电源、驱动箱、示波器及发射高压。放球前30min基测,基测完毕可浸泡电池,使电池电压在18~20V之间,冬季可略高一些。装配仪器的,使仪器同气压表槽面尽可能在同一高度,高差不超过4m。放球前10min,打开视频开关,摇动方位、仰角,将悬挂在放球点的仪器调至视频窗口的中央位置;打开小发射机开关,调整频率使凹口信号清晰度到最佳;摇动手轮使探空仪偏离一个角度(大约30);将天控开关切换为自动。这时如果探空仪迅速回到视频窗口的中间位置,说明频率已经调好,雷达工作正常,能自动跟踪。放球前5min,读取瞬间要素值;天控为自动;距离开关为自动;打开放球键,等待放球。  相似文献   

8.
1 引言 L波段探测系统自使用以来因其界面直观、操作简捷、运行稳定可靠等深受各个台站的好评.但由于操作员的操作或系统本身的问题,也会出现一些情况,以致造成迟放、重放.本文针对使用中出现的特殊情况加以分析,提出处理办法. 2 仪器的录入 仪器录入是放球前的首要工作,仪器在运输过程中难免发生震动致使频率改变,信号变差,因此在进行仪器录入时,会因为雷达天线不能直接对准探空仪或计算机上的探空仪而使序号变化不稳定.这时操作员无需更换探空仪而延误放球时间,可打开"基测"开关,关闭雷达天线波瓣扫描,从而提高追扫探空仪序号的能力,保证正常的放球时间.有时在进行录入仪器的过程中,会由于基测箱本身插头被氧化而导致仪器号码进不来,此时只要将插头部分处理后,仪器号码就会正常录入计算机.  相似文献   

9.
1 大风天的基测  由于风速大 ,使探空仪感应器对气象要素感应较快 ,为减少沙尘对仪器的污染 ,在基测前 2 0min将仪器拿出室外感应 ,且不宜在电码筒上涂防冻油 ,以免沾上沙尘使信号不清。2 日出日没时的基测  日出日没时 ,由于大气温度变化大 ,温度感应器易产生滞后误差 ,操作时要迅速 ,必要时应采取基测前后读数法 ,即基测开始前先将通风干湿表上水、上发条 ,待稳定后 ,先读取一次干湿球温度再听取探空仪信号 ,然后再次读取干湿球温度。先听取信号的探空仪用前面的干湿球温度 ,后面仪器用后读取的干湿球温度做基测 ,从减小误差。3 需…  相似文献   

10.
统计分析1982-2001年恩施探空站历年非球炸和重放球个例,结果表明,造成非球炸和重放球的主要原因是回答器故障、探空仪故障、注液式镁氯化亚铜专用电池故障和气球净举力不适。针对各种故障的表现形式和产生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思路与消除方法。  相似文献   

11.
GTS1型探空仪在使用过程中,经常遇到过这样一些问题:基测时湿度总是不合格;仪器装配好以后准备施放时,仪器的P、T、U数值突然发生变化等。如何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呢?遇有基测湿度不合格时,在确定不是探空仪和湿度片有问题的情况下(有时是基测箱故障,)可以先泡好电池,装配好仪器,放到百叶箱内,给通风干湿表上水,稳定后读取干湿球的温度,用所读取的干球温度和利用干湿球读数查算出的湿度值进行基测,这样可以避免因仪器不合格而迟放球或放不出球。如遇释放前仪器地面要素值突变的情况,可打开探空仪盒盖,把电池和感应器的插头拔开,重新插…  相似文献   

12.
高空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是保证天气预报准确率的前提条件,特殊天气条件下进行高空观测容易遇到异常情况而造成探测数据的疑误;L波段二次测风雷达日常高空观测中主要遇到的特殊天气包括大风、降水、大雾等。现总结几种特殊天气条件下高空观测应注意的事项,以及遇到特殊情况时的处理方法,为保证高空观测数据的准确性提供有利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与701雷达-59型探空仪探测系统相比,L波段雷达-GTS1数字探空仪探测系统对雷达频率的要求更为严格。经过半年多的使用,现将桂林L波段雷达有关频率调整的一些体会整理如下:首先,在放球前的仪器准备过程中GTS1探空仪一般有两个载波中心频率(每部雷达和每批仪器可能有所不同,工作中应随时总结)即在两个不同的频点下四条亮线和回波都较好。高一些的在1677MHZ附近,低一些的在1671MHz附近,通常以高的为首选。在基测过程中,频率要求不高,调到1675MHZ左右都行。但当仪器拿出室外后,特别是气球升起来后要注意调整频率了,这时除了观察四条亮…  相似文献   

14.
基于球载式下投北斗探空仪测风观测试验,建立了针对下投式的测风试验评估方法.试验结果表明上升段北斗测风的准确度接近RS92探空仪的探测准确度要求,两者一致性较好;下降段RS92测风误差基本上与上升段的属于同一量级水平,下降初期测风数据在使用时需要做预处理或者有效控制;下降段BD探空仪测风误差与下降段RS92的基本相当,除了球炸初期外,基本上接近WMO的测量要求,此外初期的急速下降对导航定位测风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整体而言,球载式下投探空观测在时间上可以实现对原有的1次探空进行加密,在空间上可以增加1个区域的探测,并为对现有探空站网分布进行合理优化提供依据,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高空探测中的雷达旁瓣抓球严重影响测风探测数据失真.根据400M电子探空仪探测系统质量控制经验,对旁瓣抓球的原因、如何使用OSUAO软件综合判断是否旁瓣抓球及旁瓣处理方法等进行了探讨,并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16.
我站地处河西走廊,长年多风,特别是春秋季节,经常出现大风天气。为了保证在强风情况下顺利放球,我们自己制作了一种“强风放球器”。  相似文献   

17.
L波段二次测风雷达-电子探空仪高空气象探测系统是新一代高空气象探测系统,其性能、操作方法、业务流程等与59-701探测系统有所不同。文章介绍了杭州高空站2002~2004年3年中使用新一代高空气象探测系统的一些使用技巧和故障处理方法。内容包括雷达检查、探空仪基测、电池浸泡、仪器装配、瞬间观测及数据输入、气球施放、旁瓣抓球判断、探测中途丢球、放球软件出现非正常现象等。  相似文献   

18.
洪书健 《气象》1976,2(5):24-24
在探空观测中,由于探空仪故障没有及时发现和排除,容易产生人为的重放球事故,还会因仪器故障,而影响施放高度。因此,探空仪故障的及早排除是提高高空气象探测质量的重要一环。下面就这方面谈一些体会。 探空仪的一般故障 探空仪出现的故障,一般有: 1.探空仪电码简转不动或转速慢,电流>120毫安;  相似文献   

19.
李白佳 《气象》1978,4(2):15-15
在探空工作中,如果发生重放球、基测不合格或探空仪、回答器故障而要延迟放球(特别是有的台站,根据太阳视赤纬年度变化极小,且四年为一周期的特点,制成了年年通用的逐日太阳高度角表),重新查算太阳高度角是比较麻烦费时的。下面介绍我省探空台站采用的一种简便方法,即根据该次观测正点的太阳高度角和所延迟的时间,在“延迟放球太阳高度角查算图”中(对一个台站,这种图可以永久使用),立即可以求出延迟放球时的太阳高度角。  相似文献   

20.
对L波段雷达探测系统在小场地风速过大时、施放气球困难、探空仪容易撞到建筑物或过顶,导致雷达无法自动跟踪、易抓旁瓣、容易造成记录缺测以致重放球等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