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地图》2003,(2)
读图识史 自1876年中国大地出现第一条铁路起,中国的铁路建设就与中华民族的兴衰紧紧联系在一起。从吴淞铁路示意图到2002年中国铁路分布示意图,地图记录了中国铁路的发展史,这也是一部中华民族的兴衰史。从蒸汽机车到磁悬浮列车1825年英国人乔治·斯蒂芬森设计的“旅行”号蒸汽机车行驶在斯托屯顿至达林顿的铁路上,从此开刨了蒸汽机车的新纪元。从蒸汽机车到内燃机车、电力机车、磁悬浮列车……交通发展的历史,同样展示了人类文明的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2.
《地图》2005,(5):6-7
经历了20年的等待,总投资约32亿元人民币的厦门东部通道,也是中国大陆的第一条海底隧道——翔安隧道于今年5月开建,工程计划于2009年建成通车。翔安隧道不仅是中国大陆第一条海底隧道,也是第一条由国内专家自行设计的海底隧道。而且也是厦门市基础建设投资金额最大的项目。  相似文献   

3.
<正>从1909年由詹天佑主持修建的"中国人自主设计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开通至今,中国铁路整整走过了一个世纪的漫长历程。从支离破碎的铁路线路到四通八达的运输网络,从"一趟下来满脸灰"的蒸汽机车到内燃、电力机车的三级跳,从平均时速只有43公里到350公里,中国铁路正在让速度变得更快,让家乡变得更近,让生活变得更好。  相似文献   

4.
左弦 《地图》2010,(1):26-32,I0001,I0002,37
从1909年由詹天佑主持修建的"中国人自主设计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开通至今,中国铁路整整走过了一个世纪的漫长历程。从支离破碎的铁路线路到四通八达的运输网络,从"一趟下来满脸灰"的蒸汽机车到内燃、电力机车的三级跳,从平均时速只有43公里到350公里,中国铁路正在让速度变得更快,让家乡变得更近,让生活变得更好。  相似文献   

5.
<正>从普通的技校毕业生成长为精密测量专家,从普通工人成长为陕西省技术状元、全国劳动模范——党的十九大代表、中国中铁一局宝鸡(五公司)精密测绘公司高级测量技师白芝勇从1999年参加工作以来,先后参与了30多条铁路、公路和各种基础设施建设的线路复测、工程精测工作。白芝勇说:"作为一名一线的工人,我亲眼见证、亲身经历了中国铁路、中国高铁从筚路蓝缕到成为国家名片  相似文献   

6.
编读往来     
《地图》2005,(6):4-5
读了《地图》2005年第5期《抗战十四年舆图》专题后,深感其叙述史料之详尽,汇集各时期地图之齐全,洵为一篇图文并茂、不可多得的历史地图集锦,实是令人叹服。不过,专题中的一幅《“八·一三”淞沪会战要图》有一个美中不足之处,就是未将当时苏州至嘉兴间的苏嘉铁路标出。苏嘉铁路全长74.4千米,是当时京沪与沪杭两线中的一条联络线,有了此线,从南京至杭州就可不必经过上海,能缩短里程176千米。1934年,国民政府为了准备抗战,未雨绸缪,决定修建苏嘉铁路,并于1935年2月动工,1936年7月通车。鉴于国防急需,苏嘉铁路因陋就简,采用的是37公斤的旧铁…  相似文献   

7.
读图识史     
铁路是现代工业文明的总结。自1876年中国大地出现第一条铁路起,中国的铁路建设与中华民族兴衰紧紧联系在一起。中国的铁路发展史,也是一部中华民族的兴衰史。 中国铁路艰难的起步 1825年9月27日,由乔治·斯蒂芬森设计制造的蒸汽机车,开始行驶在英国斯托克顿至达林顿的铁路上。而此时的中国仍沉浸在天朝大国的梦想中,闭关自  相似文献   

8.
陈潮  方华 《地图》2003,(2):10-23
铁路是现代工业文明的总结。自1876年中国大地出现第一条铁路起,中国的铁路建设与中华民族兴衰紧紧联系在一起。中国的铁路发展史,也是一部中华民族的兴衰史。  相似文献   

9.
卜庆华 《地图》2009,(2):20-24
如果从春秋战国时期实行郡县制算起,我国的行政区划已经历近三千年的漫长历史演变。 地图上,行政区域边界只是一条细细的、由小圆点和不长的线段相连接的标识;生活中,人们却很少从思想中眺望边界的山水,也不太容易在实践中体会和触摸它。偶尔在火车上听到广播员介绍列车正经过某某大河,进入到某某大省境内,在朦胧中完成从一个省到另一个省的界线跨越,这是许多旅人对边界概念的模糊记忆。  相似文献   

10.
我们知道,美国是一个年轻的国家。若从1776年美国独立时算起,它的历史仅有230多年。若从1607年白种人开始在这里定居算起的话,其历史也只有400年。从1607年白种人开始在此定居到1776年美国独立前的160多年,在美国历史书上被称为殖民地时期,在这段时期.英国在美国的大西洋沿岸建立了13个殖民地。它们北起加拿大边界.南至佛罗里达半岛的北界.由大西洋海岸向内陆伸展600多公里.  相似文献   

11.
昆剧的故事     
刘厚生 《地图》2007,(1):20-29
昆剧是中国最古老的戏曲剧种之一,也是艺术上最成熟、影响最深远的剧种之一. 传说明太祖朱元璋登基不久,在接见一个昆山的百岁老人周寿谊时就问他:"听说昆山腔很不错,你也会唱吗?"昆山腔就是原始的昆剧,如果从元末(14世纪中叶)算起,昆剧的历史有六百多年了.  相似文献   

12.
《地图》2005,(4):8-9
2005年5月25日,中国第一座外海跨海大桥——东海大桥全线结构贯通,并将于年内通车。东海大桥工程于2002年6月26日正式开工建设,历时35个月,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深水港工程的一个组成部分,被上海市政府列为“一号工程”。  相似文献   

13.
张燕燕 《地图》2003,(2):1-1
每幅地图的里面都有故事。事实上,地图是一种非常独特的历史与文化的载体。因为在地图这样一个精密空间里,盛满了历史的信息。从1876年的吴淞铁路示意图到2002年的中国铁路分布示意图,地图记录了中国铁路的发展,在火车与铁轨上,你可以触摸到文明冲突的烙印以及文明提升的轨迹。  相似文献   

14.
在风景秀丽的江南水乡,座落着一座历史文化久远的古镇:这里曾经是明代大文学家施耐庵著书育人的地方;这里曾经创过江苏省出口创汇八连冠的辉煌,被中央领导誉为“江南外贸第一镇”;这里也是“中国针织服装名镇”,全镇拥有大小服装企业350多家,年销售收入突破60亿,它有一个美丽动听的名字——祝塘。  相似文献   

15.
未来50年,0.5到1平方公里的小冰川可能会从人们视野中消失——眼前:总体退缩已是事实中国冰川正在总体退缩已是事实。从1979年开始对祁连山冰川进行第一条冰川目录编制,中科院院士施雅风等科学家花费20多年完成了"中国冰川及资源调查",研究结果显示,由于全  相似文献   

16.
由于中国对铁矿石的需求异常强劲,南非国有铁路公司Spoornet已考虑修建一条从南非铁矿石产地Palabora到莫桑比克马普托港的、运输量为 1 000万吨 /年的铁路。Spoornet公司说,修建这条铁路主要是为了运输Palabora矿山积压的磁铁矿。开采Palabora铁矿的两家公司———Palabor  相似文献   

17.
前言 我省第一条“沪杭甬”高速公路,已于1997年5月中旬在香港上市发行H股。其中“杭甬段”主线145km已在96年底全面通车。“沪杭段”主线102km将在1998年10月争取通车。本次发行股票意在盘活资金,吸收境内外投资者入股资金。用于我省建设高等级公路网络,为我省经济建设在21世纪全面腾飞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8.
张涛  全景 《地图》2019,(1):56-63
烟波浩渺的伶仃洋上,港珠澳大桥犹如一条巨龙横空出世。2018年10月23日,港珠澳大桥在珠海举行了通车典礼,举世瞩目的世界最大跨海大桥正式落成通车。从香港到澳门或珠海,车程从3个小时左右缩短为约45分钟,粤港澳大湾区的“1小时都市圈”正式形成。  相似文献   

19.
马宝记  许盘清 《地图》2008,(6):20-31
距今整整1800年的公元208年,东汉献帝建安十三年,在中国的第一大河——长江边上,发生了一场旷古未有的战争,这是当时中国历史上场面最为宏大的战役,它改变了中国历史走势,便是这四百年两汉一统局面彻底瓦解。而各路精英的会聚,各方智慧的较量。又使得这场战争成为中国历史上最为经典的战例之一,成为历来迁客骚人发思古之幽情的最佳源泉,“折戟沉沙铁末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便是其中一例。  相似文献   

20.
1987年秋英法两国在海峡两岸同时施工的英吉利海峡海底隧道工程,已在1991年初胜利贯通第一条工作隧道,英国人和法国人实现了几个世纪的梦幻,无需涉水相逢在海峡海底的通道内。这项堪称创世纪的伟大工程,预计在1993年6月15日举行通车典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