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利用Venedikov调和分析法分析了乾县地震台1983-1994年的地倾斜固体潮记录,提取了该地区倾斜固体潮汐因子及其动态变化特征,为地球动力学特别是地球内部结构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固体潮方面的实测参数。  相似文献   

2.
张翼  冯英  马学军 《高原地震》2005,17(3):53-58
采用Venedikov调和分析方法对新源台倾斜固体潮整点观测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倾斜固体潮鸩波潮汐因子变化曲线。分析其震兆异常特征,给出了新源台倾斜固体潮潮汐因子异常标准,结果发现异常与周围200km范围内的5级以上地震对应较好,具有较高的预报效能并通过了尺值评分检验。  相似文献   

3.
井水位固体潮加卸载响应比的地震短临前兆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张昭栋  陈学忠 《地震学报》1997,19(2):174-180
从岩石的应变与应力的非线性响应分析了井水位固体潮加卸载响应比的物理机理,分析了承压井含水层对固体潮体应变的响应,给出了计算井水位固体潮加卸载响应比的两种方法,并以距菏泽5.9级地震震中较近的豫01井为例,计算了该井水位对固体潮体应变的响应率和两种固体潮加卸载响应比.震前响应率和响应比都有增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对云龙台的水管倾斜仪观测数据进行了倾斜固体潮的潮汐分析,发现EW和NS两个分量的振幅因子异常变化与地震有较好的对应关系。由于潮汐分析方法本身的科学性和严密性,故振幅因子误差小、精度高;又因为对潮汐谐波波群的选择,避免了以太阳日为基础的周期性干扰,M2、O1波振幅因子的地震异常识别则简易可行,并且可信度高。云龙台的固体潮观测具有较强的地震监测能力。  相似文献   

5.
基于小波变换方法的包头台形变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小波变换方法相继对包头台洞体应变和水管倾斜进行处理,研究形变数据固体潮、同震响应和周期性特征等。采用db4作为母小波对包头台形变进行5阶小波分解.分解后的细节部分能清晰地显示出包括1/3日波、半日波、日波和半月波等在内的固体潮汐波。对于2008年以来全球发生的M≥8.0级地震.包头台水管倾斜NS分量均有显著的同震响应现象发生.且在小波分解后的不同阶曲线中同震响应后续波形表现各异.另外在部分地震之前能观测到异常变化。采用Moflet小波作为母小波对包头台水管倾斜NS分量进行小波变换分析.获得的小波变换系数分布图能清晰地显示出倾斜数据中存在的包括半日潮和日潮在内的周期特征及其随时间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6.
汶川8级地震前后陕西地形变异常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汶川8.0级地震前后的关中垂直形变及陕西地区地倾斜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震前,跨断层垂直形变表现出阶段性变化特征,南大同、大塬、涧峪口、清河口、口镇等场地的垂直形变出现了明显的趋势转折、加速变化。汉中、宝鸡、乾县、西安台的地倾斜潮汐因子γ存在3个月左右异常变化。  相似文献   

7.
长沙地震台为国家基准台,目前由模拟观测项目改造为数字化观测项目的有FSQ浮子水管倾斜仪、LN-3水位仪、DN-3气氡仪.通过对长沙台地倾斜、水位固体潮观测的一致性、内在质量的对比研究,认为数字化地倾斜观测提高了观测质量的精度和稳定性,但与模拟观测之间存在较大的系统偏差;而水位的数字化与模拟观测,因其观测的原理存在差异,虽然二者的趋势变化一致、内在质量相当,但其精度和稳定性却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8.
以河北省易县台BBVS-120甚宽频带地震计为研究对象,验证其垂直向地震记录波形中包含的长周期成分为重力固体潮,并运用小波变换方法提取地震记录中的固体潮信息;同时,通过对提取的固体潮信息进行Venedikov调和分析证明,易县地震台BBVS-120甚宽频带地震计可以记录重力固体潮信息。  相似文献   

9.
常熟地倾斜固体潮汐调和分析及预报效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择江苏省常熟地震台SQ-70型石英水平摆倾斜仪EW和SN方向1985-1998年的固体潮观测资料,采用Venedikov调和分析方法计算,提取了倾斜固体潮全日波(O1)和半日波(M2)的潮汐因子γ及相位滞后因子△φ值,分析了其在江苏中强地震前的变化特征,认为固体潮调和分析方法具有较好的地震预报效能。  相似文献   

10.
旋转弹性椭球地球模型的固体潮理论值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吴庆鹏 《地震学报》1990,12(3):282-291
根据Wahr 1981年提出的理论,导出了计算旋转弹性地球模型的重力固体潮、地倾斜固体潮和地面应变固体潮的公式,并在此基础上编写出相应的计算程序.为了显示旋转和扁度对地球模型的重力固体潮、地倾斜固体潮和地面应变固体潮的影响,计算了东经120°不同纬度处的旋转弹性椭球地球模型(1066A模型)和G-B地球模型的重力固体潮、地倾斜固体潮和地面应变固体潮.计算结果表明,旋转和扁度对重力固体潮、地倾斜固体潮和地面应变固体潮的最大幅度分别为1.4×10-8 m/s2、0.2ms和0.5×10-9.   相似文献   

11.
李正媛  陈德福 《地震学报》1996,18(4):470-474
借鉴非线性科学的认识观和模式识别中的数字特征筛选法,综合使用地倾斜前兆序列的物理、数字特征,以高维空间数字特征及其结构关系代替单一特征指标刻划序列的动态变化,通过识别分类研究倾斜前兆序列与地震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甘肃省宕昌形变台FSQ型浮于水管倾斜仪1990.7~1994.3期间的测量结果,分析了该台倾斜固体潮潮汐因子和非潮汐曲线及其残差曲线的动态特征。  相似文献   

13.
大同地震及其异常地倾斜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牛安福  吴翼麟 《地震学报》1995,17(4):499-504
讨论了大同地震前倾斜潮振幅因子(值)的熵的异常图象相似及意义,倾斜速率熵维的分布,长周期倾斜的传播与地震迁移的相似及联系;并论证了形变波现象及含义;确定了相似性异常图象的分布与震源的关系;探讨了结合倾斜形变场与地震活动预测未来震源区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4.
选取延寿地震台竖直摆倾斜资料中应震效果明显的4组震例,通过对震例资料进行异常形态判别及固体潮调和分析,发现:震前M2波潮汐因子出现低值异常,并伴有倾斜扰动及固体潮畸变现象。EW、NS分向震前的异常指向与未来地震的发生位置存在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甘肃省宕昌形变台FSQ型浮子水管倾斜仪1990.7~1994.3期间的测量结果,分析了该台倾斜固体潮潮汐因子和非潮汐曲线及其残差曲线的动态特征。  相似文献   

16.
研究地震发震时的地方平太阴时和地震断层走向两者之间的关系.共计算了24组53个地震的地方平太阴时.根据月亮在地球内任一点形成的起潮力是一个主要周期大约为12小时25分钟左右的周期性函数,月亮在地方平太阴时相隔180的两个位置上,对地球内任一点的起潮力基本上相同这一现象,计算了原地重复发生的两个地震1-2或1-2180的值.计算结果表明:① 如果同一地点的前后地震断层走向一致,则一般较小;如果断层走向不一致,则一般较大;② 不同地区的地震,即使断层走向相近,其地方平太阴时的分布也较分散,且不表现出有在月亮的上、下中天附近集中的倾向.这些结果说明:月亮固体潮对地震的触发作用和地震断层走向有关;在研究月亮固体潮与地震的关系时,不宜把不同地区的地震放在一起进行统计,必须考虑不同震源区孕震环境的差异.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了我国历史与现今中强以上地震的发震时刻与倾斜固体潮的关系。结果表明,地震发震时刻位于震中区当天倾斜固体潮的峰值时段上。孤立型地震的发震时刻往往与震中区倾斜固体潮极大值对应;原地重复发生的地震,其发震时刻所处的倾斜固体潮背景相同;逼近地震与主震发震时刻的倾斜固体潮背景相同的占70%;大震后有60%的强余震与主震发震时刻的倾斜固体潮背景相同。据此,成功地预报了门源6.4级地震后的较大余震。  相似文献   

18.
利用福建地区厦门、漳州、莆田、南平、龙岩5个台站地倾斜固体潮观测资料,分别计算了地震平静期的倾斜固体潮潮汐变化特征量,并进行了对比分析;除此之外还对固体潮特征进行了地球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沿海地区海潮是决定倾斜固体潮特征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怀来等台固体潮观测调和分析结果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重点概述怀来台洞条件、项目手段及其监测功能后,公布其倾斜(SQ-70.FSQ)、应变(SSY-Ⅱ)固体潮水平分量及全国部分体应变(TJ-1A)台站固体潮观测长系列调和分析结果,与国内外同类先进台站相比,怀来的固体潮观测精度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20.
宁波地震台数字垂直摆倾斜仪记录的EW、NS向固体潮在同一数量级,与理论固体潮有较大的差异,且与浙江省其它地区地震台的记录迥然不同。该台倾斜资料与海水潮汐关系密切,用其分钟值绘出的矢量图日规律性较强。本文对此作了初步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