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对河南油田双河矿区油田污水进行全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污水中Fe^2 ,S^2-,溶解氧(DO)及污水的pH值对有机交联体系聚丙烯酰胺(HPAM)-酚醛胶态分散凝胶(CDG)成胶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Fe^2 ,S^2-,DO及污水的pH值对HPAM-酚醛体系的成胶性能都有影响当ρ(Fe^2 )=1.6mg/L,ρ(S^2-)=0.1mg/L,ρ(DO)=1.6mg/L,HPAM-酚醛体系就不能成胶;随着污水pH值的增大,CDG强度变弱。  相似文献   

2.
合成了3种交联剂:柠檬酸铝、柠檬酸铬、A-C复合交联剂,利用傅立叶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对它们进行了表征,并将其用于清水和处理后油田采出污水配制HPAM型聚合物弱凝胶的对比实验。实验表明:A-C复合交联剂用于油田采出污水配制的聚合物弱凝胶的成胶效果最优;当pH值为6、成胶温度为60℃、成胶时间为1 d时所配制的弱凝胶黏度最大,其黏度值达到1 129 mPa.s。随后考察了A-C复合交联剂浓度、成胶温度、矿化度、pH值、S2-及Fe2+等因素对A-C复合交联剂弱凝胶体系黏度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A-C复合交联剂基本上可用于油田处理后污水配制弱凝胶体系,有望实现油田处理后污水的资源化利用。  相似文献   

3.
文章研究了pH值、改性剂用量和改性时间对聚合氯化铝改性膨润土去除水溶液中Cr^6+效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1)在不同pH值条件下改性得到的聚合氯化铝改性膨润土对水溶液中Cr^6+的去除效果明显不同。在80℃反应5 h制得的聚合氯化铝改性膨润土,在pH值=7的中性条件下改性得到的改性膨润土对水溶液中Cr^6+(取0.5g聚合氯化铝改性膨润土处理5mg/L重铬酸钾溶液100ml)的去除率达到最大值(98.35%)。(2)改性剂用量对聚合氯化铝改性膨润土去除水溶液中Cr^6+影响很大。当pH值=7,在80℃反应5 h的条件下改性膨润土,改性剂聚合氯化铝选用13mmol/g膨润土为宜。(3)改性时间对聚合氯化铝改性信阳膨润土去除Cr^6+有一定的影响。当改性剂的用量为15mmol/g,pH值=9,反应温度为80℃条件下,最佳改性反应时间是4 h。  相似文献   

4.
卧龙泉河流域水环境地球化学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孙丽娜  金成洙 《地球化学》2002,31(1):97-103
卧龙泉河流域金矿开发在一定程度上对卧龙泉河水及该区的地下产生影响。在近金矿开采区,水的pH、CODCr(化学需氧量)、κ(电导率)、TH(硬度值)、SO4^2-和CN^-明显升高,Eh和DO(溶解氧)明显降低;其中局部河水的pH、CODCr、DO超出国家地表水的三类标准,局部地下水的CN^-含量分别超出国家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GB5749-85)和世界卫生组织的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1971)的15倍和80倍;水的重金属含量也明显偏高。局部地下水水质类型由远离金矿开发区的Ca-HCO3^-型变为Na-SO4^2-型。水文地球化学和水系沉积物研究表明,水环境污染主要与金矿开发过程中的人为活动有关,部分与区域水岩交换反应有关。污染源主要为金矿的尾矿渗水和乱弃的尾矿物质。  相似文献   

5.
时艳  刘江潮 《吉林地质》2001,20(2):64-71
该种方法利用离子色谱仪的电导检测器与电化学检测器串联,十几分钟即可连续完成水中S^2-、SO3^2-、SO4^2-、S2O3^2-的测定,方法具有快速,高效,方便,灵敏,选择性好等特点。方法的检出限分别为:S^2-12.5μg/L;SO3^2-22.4μg/L;SO4^2-5.0μg/L;S2O3^2-5.0μg/L。相对标准偏差在1.5%-6.9%之间,能够不中S^2-、SO3^2-、SO4^2-、S2O3^2-四种阴离子分析测试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天然叶蜡石及其热处理产物的电子顺磁共振(EPR)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利用EPR研究了18个天然叶蜡石样及其4个热处理产物。发现天然叶蜡石有三个EPR吸收带:A(g有效≈11.4),B(g有效≈4.3)和C(g有效≈2.0),其中A是叶蜡石的特征谱。A在>400℃热处理时与B在强度上呈消长关系;<400℃热处理时A和B均随温度升高而加强;900℃时A消失,B的强度远远大于原样中的A;C附有超精细结构谱(g″=2.04,g┴=1.96,A″≈A┴=19.5×10^-4T),C在热处理时呈现复杂的变化。结果表明,A吸收带属于叶蜡石八面体AI(Fe)-O4(OH)2中的Fe^3 ,B吸收带归于八面体AI(Fe)-O2(OH)4中的Fe^3 ,C吸收带是无机自由基(如AI-O^-Si)和有机自由基的叠加谱;900℃热处理后八面体层中配位发生了变化:AI(Fe)-O4(OH2)→AI(Fe)-O5 H2O↑,AI(Fe)-O2(OH)4→AI(Fe)-O4 H2O↑;类质同象置换AI^3 的不仅有Fe^3 ,而且有Fe^2 离子。  相似文献   

7.
累托石-铬离子的相互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Cr^3+,Cr^6+在累托石、三甲基十八烷基氯化铵交联累托石(简称有机累托石)表面的吸附作用进行研究表明:累托石对Cr^3+有良好的吸附作用,而对Cr^6+的吸附效果很差;有机累托石对Cr^3+和Cr^6+,均表现出优良的吸附性能,说明Cr^3+可以交换间层的Cr^2+而存在于累托石的层间,而Cr^6+由于形成半径大的水合离子团而难以进入累托石的层间。XRD结果表明,Cr^3+和Cr^6+反应的累托石的(001)间距分别为2.5080nm和2.4798nm,与反应前累托石的(001)间距2.5368nm基本一致;有机累托石的(001)间距为4.0124nm,Cr^3+和Cr^6+反应有机累托石的(001)间距分别变为3,5595nm和3.6477nm.由于在有机累托石的层间,Cr^3+,Cr^6+。与硅氧四面体层的相互作用,导致层间作用力增大而层间距减小。与Cr^3+,Cr^6+的反应直接影响累托石硅氧四面体层中硅氧键的红外吸收谱带的位置与强度,说明Cr^3+,Cr^6+与硅氧四面体层中硅氧表面成键。  相似文献   

8.
通过可见一紫外及红外光谱与电子探针分析,对旅大金伯利岩中不同颜色镁铝榴石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Cr^3 和Fe^3 的吸收带及Fe^3 离子的电荷转移吸收带对镁铝榴石颜色的影响最大;Fe^2 和Ti^3 r 吸收带对橙红色系列镁铝榴石的颜色也起较大作用.同时还发现晶体场参数(△o、B值).红外光谱对镁铝榴石都具有从橙红色系列→紫红色系列→绿色系列逐渐变化的特点.可用于指示他们的形成环境.  相似文献   

9.
铬酸根离子在羟基铁离子一蒙脱石体系中的吸附行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矿,电镀,制革等行业废物排放及含Cr矿物风化可造成一些地区土壤和地下水的Cr污染,Cr主要以三价和六价形式存在,其中Cr(Ⅵ)有强的迁移能力,对动植物均有很强的毒害性。研究了在氧化,酸性条件下,土壤及土壤溶液中的蒙脱石和羟基铁离子共存时对铬酸根离子(主要以HCrO4^2-)和CrO4^2-等Cr(Ⅵ)形式存在)的吸附行为,进行了蒙脱石,羟基铁离子,Cr(Ⅵ)离子添加顺序不同的3个系列的实验,重点研究了Cr的初始质量浓度,溶液pH值,环境温度,吸附时间,溶液离子强度对3个系列Cr吸附行为的影响,并与羟基铁离子体系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蒙脱石-羟基铁离子体系的Cr吸附能力明显强于蒙脱石而低于羟基铁离子,其Cr吸附率随Cr初始质量浓度,温度的升高和吸附时间的延长而降低,随离子强度的升高而升高,而pH值对不同系列的Cr吸附率有不尽相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在反应体系pH≤1.5时,硅灰石与盐酸快速反应,经40-100min反应后,体系分为固液两相,固相为水合 二氧化硅沉淀及少量酸不溶性杂质矿物,液相为以溶胶形式存在的二氧化硅和大量CaCl2;当反应pH值在0.3-0.6时,液相中以硅溶胶形式存在的二氧化硅量最大,占总量46%以上。快速反应中仍存在少量具有慢速反应特征的柱状颗粒,该颗粒中心CaSiO3很难反应完全。快速反应产物经表面积较大,若在酸反应前添加有机助剂聚乙二醇(PEG),反应pH值在0.3-0.6。反应时间40-100min,反应后用KOH溶液中和到pH=4,可制备高比表面积多孔SiO2,比表面积>430m^2/g,孔径1-2nm。  相似文献   

11.
以新疆膨润土为原料,制备无机凝胶。实验包括了活化剂实验、胶凝剂实验、凝胶条件实验(转速、温度)等。最佳实验条件为:活化剂Na2CO3用量5%,胶凝剂MgO用量5%,凝胶搅拌时间30min,凝胶温度85℃,搅拌速度500r/min。本实验为新疆膨润土的开发应用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2.
The absorption reactions of arsenite on Fe (hydro-)oxides are studied. The three absorbent types are Fe(OH)3 gel and two Fe (hydro-)oxides, in which the Fe(OH)3 gel was dried in a microwave oven under vacuum at 80℃. It is found that pH changes from 9.71 to 10.36 in 6 minutes after the Fe (OH)3 gel was mixed with NaAsO2 solution, as the arsenite replaces the OH- in goethite and Fe(OH)3. At the 40th minute after the start of the reaction, pH decreases, which is most probably because that the monodentate surface complex of absorbed arsenite has changed into mononuclear-bidentate complex and released proton. The decline in pH values indicates not the end of the absorption but a change in the reaction type. Temperature and dissolved gas has little effect on these two types of reactions. The total absorption of arsenite increases after the absorbent is irradiated with ultrasound, which also lead to difficulty in separating the solids from solution. The absorption capacity for arsenite of Fe(OH)3 gel dried in a microwave oven under vacuum is 53.18% and 17.22% respectively better than that of Fe (OH)3 gel and gel dried at 80℃. The possible reasons are that the water molecules in the gel vibrates with high frequency under the effect of microwave irradiation, thereby producing higher porosity and improved surface activity.  相似文献   

13.
The structural change and mineralogy of Al gel during aging time were investigated by using spectroscopy techniques.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1) the aggregation extent of solution-gel system increases with aging time, and the structure of amorphous gel becomes more short-ordered; 2) after six months, the gel formats nordstrandite and little gibbsite; 3) a marked decrease in the number of (Al-OH)oh bands occurring at 610 cm−1 and increase in the number of (Al-OH2)oh bands occurring at 555 cm−1 indicate that the gel undergoes rearrangement-like process during aging; 4) the gel constantly contains Al-O tetrahedron of Keggin structure, but the signal peak occurring at ≈61×10−6 of 27Al MAS NMR have a slight shift to downfield with aging time. A mineralogical transformation mechanism for hydrolysis Al(III) solution was proposed.  相似文献   

14.
观察了针铁矿及其前体对溶液中亚砷酸根离子的吸附过程和吸附性能。3种吸附剂分别为氢氧化铁凝胶、经微波真空干燥的凝胶和80℃烘干的凝胶,它们均转变成了针铁矿。氢氧化铁凝胶与亚砷酸钠溶液混和后,溶液的pH值在6min内从9.71上升到10.36,原因是亚砷酸根离子置换了针铁矿和氢氧化铁中的氢氧根;40min后开始持续下降,和亚砷酸根离子与吸附剂之间的缩合反应有关。pH值的转折点并不意味着吸附反应的结束,但代表了反应类型的转变。这两种类型的反应受温度和气体溶解组分的影响不大。吸附剂经超声波处理后,改善了其在介质中的分散性,吸附效率因此普遍提高,但也造成了固体微粒难以分离的问题。经真空微波处理的凝胶对砷阴离子的吸附率优于另外两种吸附剂,去除率分别提高了53.18%和17.22%。其主要原因可能是凝胶中的水分子在微波辐射场作用下的高频振动,使其内部在干燥脱水过程中保持了较高的孔隙度;此外,吸附剂的表面活性在微波处理过程中亦有可能得到了改善。  相似文献   

15.
用溶胶-凝胶法(sol-gel)制备了纳米荧光粉Y4Al2O9: Eu3+,用X射线粉晶衍射对其进行了物相鉴定,表明在900℃已经得到纯相的Y4Al2O9产物,并用透射电镜对其进行形貌和衍射分析,分析结果证明得到的产物为纳米粉末态晶体,产物Y4Al2O9:Eu3+粒径均匀,大致在20~50nm之间,平均粒径为30nm.并用荧光光度计对其荧光光谱进行了研究,光谱表明Eu3+在Y4Al2O9晶格中占据两种不同的位置.用λ =254nm的紫外光激发Y4Al2O9:Eu3+时,产生两条发光谱带,即由于5 D 0→7 F 1的跃迁产生在峰值λ =590nm处的橙色发光带,和5 D 0→7 F 2跃迁在峰值λ =610nm处的红色发光带.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污水人工快速渗滤系统(CRI)中氨氧化菌的空间分布规律以及NH4-N在CRI中的迁移转化机理,从深圳运行中的CRI系统砂层填料中以5~10cm间隔垂直取12个样品,对其氨氧化菌的16SrDNA进行DGGE分析。结果表明,CRI系统中氨氧化菌菌群随着深度的增加先增多后减少,在表层至10cm处氨氧化菌约有4~5种组成,主要由某些以有机氮为降解底物的微生物和进水中被砂粒介质截流吸附的微生物组成;在20~90cm范围内氨氧化菌增加至9种左右,多样性最为丰富,是亚硝化作用发生的主要区域;而在100cm以下的范围,由于NH4-N浓度的降低或系统复氧不足,氨氧化菌迅速减少至5~6种。该研究结果证明了氨氧化菌在快渗池内分布范围的变化对NH4-N去除率的影响,即氨氧化菌在快渗池内分布的越接近中上层,对NH4-N的去除效果越好。关于CRI系统中氨氧化菌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其与NH4-N去除率关系的认识,为工艺改进和效果提高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沸石的活化处理及其对铅、钴的吸附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易发成 《矿物岩石》2005,25(3):118-121
通过对沸石的活化方法和其基本物化性能(主要包括化学成分、阳离子交换容量、密度、比表面积、孔径、渗透系数及热稳定性)及Pb^2+,Co^2+离子的吸附性能的初步研究认识到:1)经过酸化并经热处理后的沸石的阳离子交换容量(CEC)明显高于未经处理的原土;2)通过实验得出粒度为100目的天然沸石经酸活化处理后在300C下热活化,1.5h后测得离子交换量为最佳;3)沸石的密度为1.789g/cm^3;渗透系数为0.087cm/s(20℃);体积平均粒径为13μm;比表面积为190.67m^2/g,平均孔径为102.27nm;4)沸石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实验表明沸石对重金属离子Pb^2+的吸附性能优于Co^2+,20min时Pb^2+和Co^2+的吸附比(Rd)分别为20238.8ml/g及63.8ml/g;Pb^2+和Co^2+去除率分别为99.50%和40.00%。  相似文献   

18.
19.
土壤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分析的前处理方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对土壤样品的前处理技术进行了研究。采用加速溶剂萃取法(ASE)提取土壤中有机氯农药和多氯联苯类化合物,并且与索氏提取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ASE完全能取代传统的索氏提取方法。对固相萃取(SPE)柱净化的不同填料进行了实验筛选。比较了浓硫酸磺化法和SPE柱净化法对土壤中有机氯农药及多氯联苯的净化效果。优化了有机氯农药、多氯联苯凝胶渗透色谱(GPC)的净化条件。当样品基质比较复杂时,采用凝胶渗透色谱结合固相萃取柱的前处理方法,能得到很好的净化效果。土壤样品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采用加速溶剂提取结合固相萃取前处理过程的回收率为68%~106%,精密度小于7.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