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提出“伪对称”光学结构的概念,阐述里斯特显微物镜构成“伪对称”型式的原理,导出近轴光学公式,建立消球差曲率方程,分析满足正弦条件的玻璃选择原则,并就“伪对称”里斯特为基础结构的系列消色差显微物镜的应用设计结果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2.
一问题的提出到目前为止,在机械补偿的变焦距光学系统中,均采用凸轮(平面或空间形式的凸轮)机构控制变倍和补偿透镜组的运动,以满足光学系统的成象质量和象面位置稳定的要求。由于变倍与补偿透镜组动态位置精度要求很高,故对变倍曲线和补偿曲线的要求很严,使凸轮加工工艺的难度增大。为了加工这种精密的凸轮,一般要在专用的精密设备,如专用铣床或线切割机床上进行。如果没有这种设备,加工凸轮,生产机械补偿的变焦距镜头是不可能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20年来威特RC—8、RC—10航摄机上使用的宽角物镜光学特性的改善问题。比较了物镜类型15Ag,15UAg,15UAgⅡ和15/4UAg等。全部测定过程是在1975年至1979年期间用芬兰赫尔辛基工业技术大学(HUT)制造的水平测角器进行的。15/4UAg物镜样机是于1977年在芬兰赫尔辛基工业技术大学(HUT)测定的。所测定的特性有径向畸变及其非对称性,校准焦距,切向畸变,边缘色象,分解力和调制传递函数(MTF)等。前面所提到的三种物镜15Ag,15UAg,15UAgⅡ的影象质量约相同,但15/4UAg的影象质量比前面三种是有显著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本文讨论了望远镜采用正或负透镜调焦的准距条件公式,得出它们可以用同一公式表达,并得出伪准距点与主物镜前焦点是焦距为(2e-L),且位于主物镜处的虚拟透镜的共轭点。由此说明了两组透镜组成的望远镜物镜系统后组到分划板的距离一般不够安放补偿器。 文中指出了三组透镜组成的望远镜物镜系统可以解决上述困难,并给出了全部参数的解算方法、程序和算例。这有助于我国目前自动安平水准仪的更新换代。  相似文献   

5.
本文引入光源和发射物镜的耦合系数,讨论同轴型测距仪中发射、接收物镜的最佳孔径比的一般问题,并在若干光源发散角模型的基础上获得了一些定量的结果,为同轴型测距仪光学系统的设计提供一个方面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一种可适用于非量测摄影机自检定的方法,并和其他不同的两种检定方法联系起来讨论.本方法非常通用,其检定包括:径向对称畸变差和偏心物镜畸变差,仿射性以及非正交轴.虽然本方法能够分别地提供每张片的内方位元素参数,但最少控制点数仍要求保持2个平面控制点和3个高程控制点.  相似文献   

7.
为了获得一个较理想的物镜或光学系统,从光学设计理论和实践角度来说,设计结果体现使用要求的成象质量评价问题极为重要。本文以笔者从1978年以来设计并加工了的物镜和光学系统为例讨论了光学系统的象质与接受器相适应的问题;象差平衡方案问题和对单项象差进行综合考虑的原则问题。最后列出了上述物镜和光学系统的结果及其评价。  相似文献   

8.
针对现有解算相对定向元素的公式通常用于具有相同焦距的立体像对这一现状,为充分利用不同相机所拍摄的现有影像信息,以像点坐标作为观测量,给其加入改正数,借助计算机代数系统对共面方程进行严格的线性化,推导出了适用于解算不同焦距立体像对相对定向元素的严密公式;最后,通过算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可在一定程度上丰富摄影测量理论。  相似文献   

9.
晏磊  陈瑞  孙岩标 《测绘学报》2018,47(6):705-721
空间信息获取手段的多样性与数据处理的严密数学法则约束不变性,是航空航天新技术发展伴生的新矛盾。例如推扫式、变角摆头凝视、变焦距成像,航空平台动姿态、大角度飞行,高重叠、短基线效应,给处理收敛性、效率、精度、抗干扰性等带来挑战。为此基于仿生机器视差角原理和航空航天平台到地面成像的锥体投影本质,引入极坐标数学表达。文章探求了高分辨率影像稀疏性特征及病态奇异性和非收敛性破解方法,建立了一套视差角矢量极坐标处理数学模型,初步形成了极坐标理论;该方法在近景摄影测量与自由网光束法平差模型中,精度、效率、抗干扰性均有数量级提高,并在国际公开源代码3年以上,应用良好;在航空摄影测量及绝对网平差模型试验中进行了有效性验证,初步证明性能优于直角坐标处理方法;最后,给出多种应用、航天平台动姿态高阶解算特征,可望为航空航天多尺度全姿态空间信息(获取-组织-管理-存储-处理-应用)极坐标新体系构建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一.经纬仪视准轴误差经纬仪视准轴误差为主要仪器误差之一。望远镜的视准轴就是十字丝交点与物镜后主点的连线(内轴)和再从前主点引平行于内轴的直线(外轴)。一般物镜极薄,它的光心和主点一般认为是共点,因而视准轴被称为十字丝的交点与物镜光心的连线。  相似文献   

11.
基于遥感技术的成矿预测方法和程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础地质和成矿理论研究是成矿预测的基础,成矿理论创新可大大拓宽成矿预测领域和找矿思路。遥感技术在控矿要素解译,成矿带展布研究,矿致色调异常、控矿环形影像、找矿地貌特征、矿化蚀变信息提取和多源信息综合分析等方面比常规找矿方法更具优势。根据在我国西部地区的找矿实践和效果,总结了一套遥感成矿预测方法和程序。  相似文献   

12.
本文研究单不晕镜和双胶不晕镜用于测绘与计量光学系统的设计理论和方法。建立含不晕镜远焦和准直物镜的约束方程,导出不晕镜由薄变厚的曲率修正公式,并借助光学技术参数的诺谟图解,阐述不晕镜玻璃选择的基本原则。 作为数字例子,文中给出几种典型远焦和准直物镜的匹配模式及其象差结果。同时,论述了不晕镜设计的优越性及其位移对光学性能与成象质量的影响。分析表明,不晕镜用于远焦和准直物镜的设计,具有实用性、简便性和经济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13.
<正> 一、获取灰平衡参数在彩色图像复制中的意义用于复制的彩色原稿,虽然形式各异,色彩千变万化,然而按三原色理论来分析,所有的颜色均可由色料三原色,即黄、品红、青三色按不同比例组合而成。电分或照相分色制版的方法可将彩色原稿分解为黄、品红、青和黑四块网点底片,晒制成四块印版,在印刷机上进行合成  相似文献   

14.
方留杨  王密  李德仁  潘俊 《测绘学报》2014,43(6):598-606
本文系统地探讨了使用CPU/GPU协同处理理论对高分辨率卫星影像进行MTF补偿的方法。首先在GPU上对方法进行了基本实现,并通过三种性能优化策略(执行配置优化、存储访问优化和指令优化)进一步提高了方法的执行效率。在Intel Xeon E5650 CPU和NVIDIA Tesla C2050 GPU组成的CPU/GPU系统中对高分一号卫星全色影像进行MTF补偿,加速比达到42.80倍。在此基础上,为充分利用CPU的计算性能,使用CPU/GPU负载分配策略将部分负载分配给CPU进行处理,使用该策略后,方法加速比达到47.82倍,相应的处理时间压缩至1.62s,可满足对高分辨率卫星影像进行近实时MTF补偿的需求。  相似文献   

15.
陈小凡 《地图》1991,(4):26-27
我国现行地图生产工艺比较落后。长期以来,尽管在器材工具上有不少进步,但在指导思想的整体技术上变化不大。最近,总参推出《地图制版软片化工艺》,将对我国地图事业有较大促进。本文提出从编图到晒版阳图的各道工序一体化建议,也望有助于这一改革。一、理论范畴分析:制图就是制版参照书刊印刷和彩色印刷。在地图生产中,作者原图相当于作者手稿或设计草稿,编绘原图相  相似文献   

16.
根据内视场拼接相机的构像原理,提出了一种单镜头多面阵CCD相机影像拼接处理的基本流程和方法。该方法涵盖了成像过程的影响,包括子影像相对位置自动确定、等效焦面影像拼合、数字像差检测和无畸变中心投影影像生成等技术环节。特别是建立了内视场拼接型数字航测相机几何特性描述模型,在包含了传统航测相机像差所顾及的焦距、主点坐标和物镜光学畸变等要素的基础上,扩展考虑了多面阵CCD不平行性误差和安装误差两项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影像量测精度从1.5像元提高到0.3像元,系统误差降低了78%,验证了相关技术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正> 为了促进地图生产技术进步,加快实现地图制版胶片化,制版胶片化系列产品日益得到推广和应用。目前,我国已投入商品生产的银盐和非银盐感光材料品种在不断增加,已经面市的除各种银盐胶片外,非银盐胶片中有:重氮感光片、正—正型及负—正型感光撕膜片、红撕膜片、重氮刻图片、可剥离胶片、缩微片等。胶片制版离不开感光材料,但各类感光胶片的性能又直接影响成图质量,为了选择合适的品种,笔者就国产重氮感光胶片作一综述,以便用户进一步了解。  相似文献   

18.
伽氏无焦系统的筒长与视场之间存在反比律关系。本文提出一种以多元法和倍乘法为理论基础的筒长扩展技术,以满足广角条件下获得适用的筒长,并阐述抑制畸变和保证一定出瞳距对物镜与负目镜的结构限约,及其象差的平衡方式。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六盘水市地图册》的编制原则、内容结构和编制特点、技术路线及工艺流程等内容。该《图册》部分内容采用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库技术,实现集成式全数字地图生产、地图制版与质量控制,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工程进度。  相似文献   

20.
提要本文根据立体量测仪(CTД-2)型仪器的基础,经过理论上的论证和技术上的改进,而提出了新型地形描绘仪的设计思想。文中论述的要点如下:1.以焦距改正原理设计航向倾斜角α_x的改正机构,以替代CTД-2的β改正机件。其次述及焦距改正尺的三种不同位置,以解答有关焦距改在尺位置的设计理论。2.探讨了消除因旁向倾斜角ω的影响而改变仪器主距(即不计ω角为几何。垂核面内的仪器主距永为F)的措施,以及其理论根据。3.研究了测定高程二种不同形式,从而决定在垂核面内采取基线架的形式测定高程。这样非但替代了CTД-2仪上,△d的改正机件,直接测读高程以外,且可获得测定高程的严格解法。4.利用变换光束型仪器内模型的垂直比例尺与平面比例尺不同的特点,使仪器主距F能在某一范围内外适当的变化,致能F=H_0(1/M_B)按简单整数比例尺分母M_B和起始点航高H_0来选择仪器主距F,便于直接读取高程,或高程差。本文的探讨,多以几何观点出发,追索其严格解法。企能用于高山地区和大比例尺的制图中。另一方面估计到控描绘地形的图解精度要求,或可将上述严格的理论要求作若干简化,以利作业。但这一切均有赖仪器模型的度制,经实践论证后,才能进一步地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