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世纪之交湖南外向型农业发展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守红 《热带地理》2000,20(4):278-281,304
湖南是我国农业大省,农业生产基础好,地理位置适中,交通便利,发展外向型农业具有较大的优势和潜力。文中首先讨论了湖南外向型农业发展面临的国际国内经济环境,并对本省外向型农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外向型农业发展战略思想和目标进行探讨,提出加快外向型农业发展的战略情况。  相似文献   

2.
韩国农业和渔业遗产系统的保护与管理(英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和渔业社区,除食物生产这一基本功能之外,其生物多样性及历史、文化功能正在日益引起人们的兴趣。一直以来,农业遗产系统及韩国重要农业遗产系统的发展都是大韩国民国中央政府的关键目标。在农业遗产系统发展的大前提下,一旦遗产受到损坏,假定其恢复及技术转让变得不可能,则需要开展针对其保护管理的详细研究。作者分析了几个由地方政府上报的韩国重要农业遗产系统实践案例,主要目标是确认每个案例的独特性,同时考量遗产性质、遗产面临的威胁,以及当前保护措施。作者发现,最常见的威胁是,由于农业环境的变化,维护遗产的种群在减少。相应地,每处遗产地都把大力发展当地旅游活动作为解决措施,但当前围绕旅游业制定的管理计划可能导致遗产地受到进一步的损害。作者根据分析,提出未来规划三大重要方面:加深对遗产的理解和认识;要有足够的空间来维护遗产的特性;要有新的产业计划以维持生产活动。这些建议将确保遗产保护和自然环境保护,以及通过生物多样性来确保农业和渔业社区获得有益养护。  相似文献   

3.
农业是俄罗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但其发展长期落后于世界其他农业大国。在上世纪90年代的俄罗斯经济危机中,农业生产全面下滑。新世纪以来,随着国家宏观经济环境的改善,俄罗斯农业出现了转机,相关农业指标呈现出可喜的增长势头。从宏观视角看,俄农业在国家经济中的地位仍然不高;但从微观角度看,由于土地私有化的推行,俄罗斯的农业生产组织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农业部门结构和生产效率都有了明显的改善,同时农业生产的区域分布也更趋于专业化。俄罗斯农业未来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及其对农业发展潜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无农不稳,深刻揭示发展农业的重要性。党的十三届五中全会正确分析了我国当前的经济形势。号召全国人民动员起来,集中力量办好农业,并要求迅速造成一个重视农业、支援农业的热潮。 河南是农业大省,几年来农业生产的起伏变化,牵动了全省经济不稳定性。本文就河南省农业的生产潜力和综合发展对策,进行了初步分析与讨论。 一、农业生产现状与面临的问题 (一)农业生产现状 1978年至1988年十年多来,河南省农业生产可明显地划分成二个阶段。1984年以前为农业的明显增长阶段,1983年农业总产值达到203.92亿  相似文献   

5.
我国农村人口众多(占总人口84%),农业劳动生产率不高,商品经济不甚发达,城市化水平也较低。但是,随着今后四化建设的进程,农业生产体制的变革,农、工、副、商事业的发展,农业生产水平的逐步提高,就面临着农村解放出来的人口如何转化,小城镇如何  相似文献   

6.
发展现代农业是应对当今世界农业发展面临的粮食安全与资源安全双重挑战的有效方式,同时农业养分管理与调控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课题。现代农业养分管理与调控是一种系统的综合策略,是和谐农业资源与农业生物关系的综合管理策略过程,其目的是使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得到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持续性进一步增强,实现农业的持续增长。本研究针对中国农业生产面临的人多地少的严峻情况、农业土壤养分过量累积而利用率较低的劣势以及农业生产增肥不增产的复杂难题,阐述了现代农业发展中农业养分管理与调控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国际都市农业发展的经验及其借鉴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蔡建明  杨振山 《地理研究》2008,27(2):362-374
都市农业是跳出农业、农村框架,从城乡统筹发展观看农业的新型理念。本文对美国、欧洲、日本、韩国和新加坡,以及拉美和非洲一些国家都市农业发展的历程和经验进行了总结;对其不同的发展特征、组织形式、生产特点、营销与物流、功能作用和扶植政策进行了梳理。从城市进程和社会发展角度,认为都市农业是我国当前和未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实施方式。结合我国发展现状,都市农业的着力点在大城市地区和粮食主产区要有所不同;功能体现城市近、中、远郊区的需要;建设中需要鼓励发展都市农业企业和农业协会;加深产业现代化和专业化;疏通物流渠道;在城市规划、土地制度、产权制度、经营形式和科技推广等政策上需要给予支持和规范。  相似文献   

8.
多功能农业越来越受到关注,被认为是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河南省是我国的农业大省,对国家的粮食生产安全意义重大。自建国以来,河南农业取得了辉煌成绩,但也有深刻教训。从经济功能看,河南粮食产量持续增加,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重大贡献,但农业的收入功能已大为弱化;从社会功能看,农业的就业和社会保障功能对河南来说具有特殊意义;从生态功能看,自改革开放后,其负面效应远大于正面效应,严重后果正在显现;农业的文化传承功能在市场经济冲击下衰落明显,但休闲旅游功能则异军突起。  相似文献   

9.
贫困山区如何面向21世纪--渝鄂湘黔接壤区战略思考   总被引:17,自引:8,他引:9  
陈国阶 《山地学报》1999,17(1):16-21
我国贫困山区在脱贫上取得了巨大成就,但面向21世纪的持续发展,需接受下列的挑战;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新态势,持续发展战略的新要求,全国市场形势的新变化,山区本身发展的新高度。因此,贫困山区发展战备的制定要有新的思维,不以建立完整的产业体系为目标,市场配置资源代替资源配置市场,挑战买方市场,创立名牌;大力发展商贸流通业。在产业发展上,农业的方向是实现产业化;工业发展应以特色和效益为出发点,提高第  相似文献   

10.
中国能源保障基本形势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国家能源保障目标由两部分组成: 第一,能源供应的稳定性,指满足国家人口发展正常需 求的能源供应保障的稳定程度;第二,能源使用的安全性,指能源消费及使用不应对人类自身的 生存与发展环境构成任何威胁。本文从影响能源保障的能源资源基础、生产与消费、运输、生产与 消费对环境影响等方面分析了中国能源保障的基本形势, 总体来说中国目前能源保障重点集中 在能源供应保障层面上, 立足于自身的资源基础及生产与消费空间高度分离的特点建立起了庞 大的能源保障体系, 对能源使用安全尽管已经引起了高度的重视, 但是由于现实经济的压力和认 识上的不足实质性的措施还很少。未来我国应该立足能源保障基本形势, 从供应稳定性和使用安 全性出发构筑稳定、经济、清洁、安全的能源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1.
Food security and sustainable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are the hot issues of scientific research, especially after the population affected by hunger surprisingly increased in 2016. Long-lasting and recurrent famines caused by natural disasters and wars have afflicted Ethiopia. Unlike Ethiopia, which is still struggling to achieve food self-sufficiency, China managed to quickly become food self-sufficient at a rapid speed, despite the fact that it also faced the same challenges of famine over the last century. In the backdrop of differing environmental and socio-political challenges the two countries face, comparing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will yield important lessons and insights for Ethiopia to follow to achieve food self-sufficiency. Here, the progress towards food security in Ethiopia and China is presented to quantitatively compare the gap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between both countries. We found that food production in Ethiopia is heavily constrained by drought, soil degradation, climate change, out-dated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technologies, and poverty. According to these challenges, we examined corresponding responses in China to propose solutions for achieving food self-sufficiency in Ethiopia, given the realities of its unique national situation.  相似文献   

12.
Even though cities cover approximately only 3 per cent of the earth's land area, they are often located on what previously was prime agricultural land. In line with what was common historically, many cities around the world are now deliberately seeking to promote and expand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within their borders. Pressure for change is coming from a number of sources, including both governments and private citizens. Potentially, community gardens and domestic backyard food production have an important role to play in this process, but while there now exists a sizeable body of research on the former, there is a serious lack of data on current productive practices in private domestic gardens. While other researchers have asked householders to estimate garden production, we believe this to be the first project to carefully document measured output by multiple households. The paper presents the results of a fine-grained study of 15 selected householders in metropolitan Melbourne. Participants collected detailed daily information about their food production over a three-month period. In addition, two of the respondents had been keeping daily production records continuously for one or more years. The results demonstrate enormous diversity in the food harvested, as well as some extremely high levels of productivity from relatively small domestic spaces. Participants were also questioned about their motivations for engaging in backyard food production and dealing with surpluses.  相似文献   

13.
中国耕地与未来30年食物需求、保障及对策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在未来的 30年中 ,中国的人口将继续增长 ,至 2 0 30年达到峰值 1 6亿 ,净增 3亿左右。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均食物需求的量与质越来越高。届时中国食物的保障能力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中国到 2 0 30年 ,满足上述食物需求量 ,食物主要来自耕地的生产潜力和非耕地的食物替代生产两方面。在政策非常强有力、一切从保护耕地出发、严格控制耕地占用和维持动态平衡的条件下 ,到 2 0 30年 ,中国耕地面积可保持 1 31× 1 0 6 hm2。而中国到 2 0 1 0年、 2 0 30年年人均需求粮食分别为 42 0 kg和460 kg,这两个基期年分别需求粮食总量为 5 796× 1 0 8kg和 7360× 1 0 8kg。研究认为 2 0 1 0年、 2 0 30年中国耕地动态变化后食物保障能力分别在 93%和 87%。非耕地资源食物替代是补充食物生产和缓解耕地压力的重要途径。 2 0 30年其食物替代能力可达到 90 0 0 0×1 0 3t,其中草业 3380 0× 1 0 3t,木本粮油 1 70 0 0× 1 0 3t,水域 2 5 82 0× 1 0 3t,野生生物 1 340 0× 1 0 3t,非耕地的事物替代能力达到约 1 0 %。中国食物生产与发展的四个保证 ,一是有效的保护耕地政策 ,二是科学技术进步与科技投入 ,三是构建食物生产体系与保障体系 ,四是高效利用水资源的技术与措施。  相似文献   

14.
未来中国的农业资源综合生产能力与食物保障   总被引:39,自引:3,他引:39  
陈百明 《地理研究》2002,21(3):294-304
首先预测了包括耕地资源和非耕地资源在内的农业资源的未来食物生产能力 ;然后以不同的营养供给量为标准 ,根据人口预测方案估算了未来三个时段的食物需求量 ;最后开展需求量与生产能力的平衡分析。在耕地资源生产的粮食数量与同期需求量的平衡分析中 ,2 0 10年以小康水平的食物结构作为需求标准 ,粮食生产能力略大于粮食需求量 ,2 0 30年和2 0 5 0年以较富裕和富裕水平的食物结构作为需求标准 ,粮食生产能力已小于粮食需求量。说明依靠有限的耕地资源难以满足中国从小康生活到富裕生活过程中的食物需求。以农业资源综合生产能力为基数的供需平衡分析表明 ,未来三个时段农业资源的综合生产能力所提供的食物数量均高于同期需求量。因此必须挖掘非耕地资源的食物生产潜力 ,依靠农业资源综合生产能力才能保障中国从小康生活到富裕生活过程中的食物需求。  相似文献   

15.
经过十年改革,我国的食物生产有了明显增长,人民的营养水平得到较大提高。但是人均占有土地继续减少和人民消费需求不断增长的趋势,使我国的食物供应面临严峻的挑战。本文从确立适合国情的食物消费结构、扩大食物生产的途径以及合理组织食物贸易三个方面探讨了应该采取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16.
作为新兴的农业形式,城市农业本质上是一项以食物生产为直接目的的城市生态工程,有望在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方面作出积极贡献。据此,文章首先从历史视角回顾了国外城市农业的发展历程,进而基于文献证据,论述了城市农业在环境、社会和经济三个维度上的潜在效益,并以特拉维夫市的绿色城市项目为例,对城市农业多功能效益的具体表现予以鉴析。基于此,文章进一步指出中国在发展城市农业方面尚存在诸多技术缺口,为了应对城市化时代可能面临的重大挑战和缩小城市农业发展上的国内外差距,中国应在建立技术法规与标准体系、提升规划设计与实施水平、促进城市农业装备研发应用和加强多学科技术集成方面及早开展行动。  相似文献   

17.
黑龙江垦区湿地资源是保障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生态安全的基础和屏障,本文针对黑龙江垦区湿地资源建设和保护现状,分析了湿地资源建设和保护现状,分析了湿地资源保护与发展经济,水利工程及农业生产的关系和矛盾,提出了如何处理好这些关系和矛盾,强化湿地保护,促进湿地资源可持续发展,维护生态平衡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8.
刘成武  黄利民 《地理研究》2015,34(12):2268-2282
认识农地边际化过程中农户土地利用行为的变化及其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对正确判断中国的粮食生产形势,制订相关政策以确保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湖北省咸宁市4县1市1区的23个村组、1252个农户家庭的调查数据,对1981年以来农户土地利用行为变化的特征及其对粮食生产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 农户用于粮食生产的劳动力与土地面积明显下降,农户用地方式出现“省工性”变化,劳动力被农机要素替代,农业机械、化学肥料与农药等物质投入显著上升。② 主要粮食作物的劳动生产率、土地生产率与商品率分别提高了4.61%、29.69%与50.56%,但区域主要粮食作物的总产量与农户家庭平均粮食占有量却分别下降了10.49%与10.50%,区域粮食安全的保障能力出现弱化。③ 丘陵山区主要粮食作物的“三率”提高幅度高于平原地区,丘陵山区的水稻总产量与家庭占有量均略有提高,但平原地区却出现了明显下降。产粮重心在空间上出现从平原地区向丘陵山区倾斜的现象。④ 稳定主要粮食作物的用地规模,促进农户规模经营,提高土地产出效率,是应对农地边际化作用的关键。从事规模化与专业化粮食生产的农区与农户,应成为国家惠农政策与粮食安全政策重点扶持的对象。  相似文献   

19.
洞庭湖地区农业功能时空演变的影响机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业功能的时空演变规律和影响因素研究是引导地区分工、凸显地域价值、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科学依据。以洞庭湖地区24个县市区为研究区域,分别从粮食生产功能、就业与社会保障功能、生态保育功能和旅游休闲功能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农业功能变化时空差异诊断模型、地理探测器等方法模型对洞庭湖地区1997—2017年农业功能的动态变化过程、影响因素与作用机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 1997—2017年洞庭湖地区农业功能时空变化特征显著:洞庭湖地区粮食生产功能整体呈增强趋势,且中部地区增强明显;就业与社会保障功能整体呈减弱变化趋势,市辖区尤为明显;生态保育功能整体呈减弱趋势且变化幅度大,石门县、安化县等丘陵地区减弱明显,而洞庭湖中部平原区域增强;旅游休闲功能整体呈增强变化态势,石门县、桃江县等地区以及各市辖区旅游休闲功能大幅度提升。② 农业发展基础是农业功能演变的决定性因素,地区发展水平是农业功能演变的重要因素,生产环境质量是洞庭湖地区农业功能演变的基础因素;地区发展水平对农业功能演变的影响程度逐渐上升,生产环境质量因素的影响程度逐渐下降;各影响因子之间存在交互作用,农业功能时空的演变过程及结构受到多个因子共同影响,说明洞庭湖地区农业功能演变的影响因素存在显著的复杂性特征。  相似文献   

20.
以构建高效信息传输网络为代表的全球信息化浪潮正在蓬勃兴起。这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对人类社会的一次革命性变革。在即将来临的信息社会中,信息资源将成为人类生产资料的第一要素。从世界范围看,信息产业从传统的第三产业中分离出来,成为一种独立的新兴产业的趋势已日益明显。信息产业可以成为中国跨世纪发展的支柱产业和具有持久效能的新经济增长点。加快发展信息产业,也是中国根据自身的国情,建立资源节约型的国民经济体系,实现“两个转变”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