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开辟城镇化发展新资源,是解决城市病、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优化城市空间结构、提高城市韧性的重要途径。本文深入分析了新时代中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现状,认为存在冒进式开发与总体供给不足、碎片化利用与协同规划缺位、被动式应对与科技支撑薄弱、无序化管理与法律法规匮乏等若干紧迫问题,明确了“立法为本、规划引领、调查先行、管理智能、科研支撑”的开发利用原则,提出了全面开展城市地下空间调查评价、尽快建立地下空间协同规划体系、加速构建地下空间智慧管理体系、超前布局地下空间科技发展战略、尽早健全城市地下空间法律法规等五个方面的具体对策建议,充分利用中国体制上的优势,集成国际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先进的理念和技术,从而推动我国新时代城市地下空间产业快速发展、科技水平不断提高和地下空间体系日趋完善,在全球树立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典范。  相似文献   

2.
国内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中,各类“城市病”是多数城市必须面对的难题,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成为各个城市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从21世纪起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十几年来地下空间利用增长迅猛,成就斐然。文章总结了当前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各功能开发现状,并分等级叙述了我国几类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现状。最后文章提出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趋势是向地质调查先行,网络化与分层化规划,协同化利用,内部环境生态化和人性化,管理数字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不同城市将根据其社会经济需求和地质环境特点差异化重点开发,科学利用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发挥其社会、经济效益,让城市更美好。  相似文献   

3.
虽然中国城市地下空间的建设规模和速度已经位居世界首位,但中国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仍存在着一系列亟须解决的问题和挑战。文章通过调研不同城市的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现状并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从管理、技术、运维和人才4个层次解析了中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具体地说,在管理方面,缺少管理依据,缺失综合管理机构,管理机制和管理制度仍不健全,亟须建立中国特色的地下空间管理体系;在技术方面,复杂地质、复杂环境下的扰动施工控制技术仍需进一步提高,缺少新型的装备和技术,深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尚处于起步阶段,亟须建立基于开发与保护的全深度、全资源开发利用技术体系;在运维方面,缺少地下基础设施维护与更新的成套技术体系,缺乏对运维信息的管理和应用,灾害下的地下空间逃生救援体制不完善,亟须建立数字化、智慧化的安全运维体系;在人才方面,尚未建立完善的地下空间学科体系,缺乏跨学科、复合型人才,亟须建立健全的地下空间人才培育体系。  相似文献   

4.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过程中安全事故频发,危害极大,为了有效减少事故的发生并降低损失,对其全寿命周期中的规划选址、水文地质勘察、工程设计、建设施工、运营维护等各个重要环节进行主要风险因素辨识及相应事故分析,指出各因素之间存在的相互影响关系。建立了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提出多因素、多方法的综合风险评价方法,并通过具体实例进行可行性验证。在此基础上针对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构建 “全周期、全体系、全系统”的风险防控技术和管理体系,为保障城市地下空间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科学合理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是缓解“城市病”、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经验和教训。通过调研国际上一些主要城市的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状况,剖析了当前国际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现状、问题及发展趋势,以指导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目前,国际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形成了以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扩大城市生存空间、建立集约型城市、构建舒适宜居城市环境为导向的开发模式,并以建设绿色、智慧的立体化城市为未来的发展趋势。我国应在充分吸收和学习国际上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经验和教训基础上,结合自身城市特点,高质量开发城市地下空间。  相似文献   

6.
论新时代我国城市地下空间高质量开发和可持续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开辟城镇化发展新资源,是解决城市病、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优化城市空间结构、提高城市韧性的重要途径。本文深入分析了新时代中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现状,认为存在冒进式开发与总体供给不足、碎片化利用与协同规划缺位、被动式应对与科技支撑薄弱、无序化管理与法律法规匮乏等若干紧迫问题,明确了"立法为本、规划引领、调查先行、管理智能、科研支撑"的开发利用原则,提出了全面开展城市地下空间调查评价、尽快建立地下空间协同规划体系、加速构建地下空间智慧管理体系、超前布局地下空间科技发展战略、尽早健全城市地下空间法律法规等五个方面的具体对策建议,充分利用中国体制上的优势,集成国际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先进的理念和技术,从而推动我国新时代城市地下空间产业快速发展、科技水平不断提高和地下空间体系日趋完善,在全球树立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典范。  相似文献   

7.
城市地下空间资源是解决人地矛盾,释放城市空间,优化设施布局,保障城市安全的宝贵资源。上海市作为我国最早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的城市之一,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的开发规模巨大。进入21世纪,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也面临数字化转型的挑战。本文对上海市城市地下空间要素的数字化现状和特点进行总结,对城市地下空间要素的数字化路径进行探讨,认为可以从可视化、可实用和可持续三个维度来思考上海市城市地下空间要素的数字化进程。首先,标准统一的可视化全要素城市地下空间数字底座是数字化建设最基本的要求;其次,数字底座实现应用级别的业务功能是城市地下空间要素数字化建设的基本目标和发力点;最后,实现数字底座全生命周期的共建、共治和共享,保障其生命力和可持续是数字化建设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上海市城市地下空间要素的数字化目前正在由可视化向可实用和可持续方向迈进,整合各类已有城市地下空间要素数据资源,通过数字化支撑政府管理和社会运维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彭建兵  朱合华  李晓昭 《地学前缘》2019,26(3):前插1-前插4
正地下空间泛指地表面以下的空间,它是地表土地资源向地下的延伸,是国家的战略资源,具体包括:以空间为载体的地下空间工程;以资源为载体的地下水、岩土体等;以能源为载体的地下矿产、地热能等;以生态系统为载体的地下再生系统;其他可供人类开发利用的地表以下的物质和空间。从城市建设的角度定义,地下空间多指以空间为载体的地下空间工程,即传统意义上的狭义地下空间。  相似文献   

9.
西安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现状与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安作为国家级中心城市,地下空间开发逐渐步入实践化和规模化阶段,其面临的问题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和典型性。在对国内外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进展和趋势分析的基础上,针对西安市地下空间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开发利用的对策建议,主要包括:①积极推进城市地下空间资源调查、监测与评估工作。②加强地下空间开发与地质环境的相互作用机理、地下空间的价值估算、地下空间资源开发的多元化融资模式等方面的技术攻关。③建立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行政管理细则。④推进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的信息化和智能化,保障地下空间的合理开发利用,有效支撑国土空间规划与布局优化。  相似文献   

10.
地下空间资源作为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和优化设施布局的一项宝贵资源是城市规划和建设的热点。本文以上海市为例,对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进行了探讨,以期对国内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的综合利用有所启示。首先,本文对上海市主城区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的开发类型、强度、密度和深度进行了分析,对竖向分层开发策略进行了讨论。然后梳理了上海市地下空间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创新开发理念的角度进行了思考,提出关于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1.
郝晓光 《地学前缘》2018,25(6):338-338
传统世界地图于明朝万历十二年(1584年)由西方传教士在广东肇庆绘制,并从此传入我国,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我国地处东、北半球,但是,我国现行的世界地图适用于表达中国与东半球的地理关系,却不适用于表达中国与北半球的地理关系;而国际上通行的传统世界地图适用于表达东、西半球的地理关系,其投影方法采用经线分割地球仪,是一种“经向世界地图”。与“经向世界地图”对应的是“纬向世界地图”,其投影方法采用纬线分割地球仪,适用于表达南、北半球的地理关系。为了准确和完整地表达中国与东、西、南、北半球的地理关系,项目组于2000-2002年提出并成功实施了“双经双纬”的设计方案:新编世界地图一套四种,“东半球版”和“西半球版”为“经向世界地图”,“北半球版”和“南半球版”为“纬向世界地图”。 在“新编世界地图”之前,国际上通行的“传统世界地图”有两种:一种是以东经150°为中央经线的太平洋格局的世界地图,我国现行的世界地图就是这种模式,另一种是以0°经线为中央经线的大西洋格局的世界地图。这两种传统世界地图以不同经线为中央经线,沿着经线方向切割地球仪,就如同将苹果纵向切开,故可称为“经向世界地图”。“经向世界地图”适用于表达东、西半球的地理关系,但却不适用于表达南、北半球的地理关系。例如,南极大陆的实际面积为澳大利亚面积的1.8倍,但在“经向世界地图”上,南极大陆的图形面积却为澳大利亚图形面积的3.8倍;再如,2002年9月中国国际航空公司开通北京经北极直飞纽约的航线,这条北极航线在“经向世界地图”上无法直观标注。 新编世界地图包含了以上两种“经向世界地图”,同时创编了两种“纬向世界地图”。“纬向世界地图”以不同纬线为中央纬线,沿纬线方向切割地球仪,如同将苹果横向切开,适用于表达南、北半球的地理关系。 新编世界地图的“东半球版”是以东经150°为中央经线的太平洋格局的世界地图,“西半球版”是以0°经线为中央经线的大西洋格局的世界地图,“北半球版”是以北纬60°为中央纬线的北冰洋格局的世界地图,“南半球版”是以南纬15°为中央纬线的印度洋格局的世界地图。 新编世界地图的“经向世界地图”与“纬向世界地图”互为补充,扬长避短,克服了数学投影所带来的不可抗拒的局限性。在“纬向世界地图”上,南极大陆恢复了原有的面积和形状,北京经北极直飞纽约的航线可直观标注。所以,“新编世界地图”具有不同视角的“全球化功能”和不同内容的“专题化功能”两大基本功能:以东、西、南、北四种视角,从经度、纬度两个方向,准确地将世界地理和中国与世界的地理关系完整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能直观地表达航海、时区、航空和南北极科考等专题内容。 新编世界地图已被国家科考采用并由国家图书馆收藏,所提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北扩方案”被国家采纳,为国防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 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新编世界地图中的“南半球版”(大全开,1∶3 100万竖版《世界(知识)地图》)已于2014年由湖南地图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12.
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是我国城巾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对于21世纪中国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自建设部颁布58号令《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规定》和召开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经验交流会以后,全国各地对开发利用地下空间方面更加重视,工作进入了一新的阶段。各地从事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具体工作的同志,迫切要求更加深入了  相似文献   

13.
朱显谟 《第四纪研究》2000,20(6):514-520
值今西部开发如火如荼之际, 黄土高原生态环境的重建又在全国生态环境建设总体 布局中被列为最严峻的问题来对待。可见谋求一个为各家共识的治黄对策已刻不容缓。笔者 愿就50年来的研究所得, 对黄土高原的形成及其演变规律和“土壤水库”确是其中关键等问题 的机理作一比较系统的介绍, 以广求共识和加强各家协作共事, 从而使“顺天时, 得地利, 促人 和”的“黄土高原国土整治28字方略”能够顺利有序地实施。一个山川秀美、举世无双的黄土 高原可望在下个世纪初重现于中国大陆。  相似文献   

14.
地下岩石的压力模型是研究构造及其演化的基础。瑞士地质学家海姆提出地下岩石处于静水压力状态的假设,前苏联学者金尼克又指出地下某深处的垂直应力等于上覆岩石柱的总重量,而侧向压力通过泊松比系数可以求算。则迄今为止,地质作用的深度通常是用压力除以密度来计算的。然而,经过“应力矿物”、“构造变形和变质相关性研究”、“构造地球化学”和“构造动力成岩成矿”等研究发现,上述地质学经典的认识和算法存在重大缺陷,没有考虑构造压力的作用。近几十年,发展了地下岩石处于“构造力和重力复合的压力”状态的认识,建立从总压力中先消除构造附加静水压力,然后计算形成深度的“构造校正测算方法”(吕古贤,1982,刘瑞珣,1988)。 在1994年(大陆构造会议,北京),根据上述认识,对于大别超高压变质的“深俯冲折返模式”提出不同见解。通过学术会议(构造地质专业委员会学术会议,2000年和2002年,合肥和郑州)交流,论文在《科学通报》(1998年)得以发表。该刊物还组织了两种不同观点的辩论。地质力学专业委员会(2000年)召开了“地壳异常压力学术研讨会”,国土资源部设立科技发展重点计划项目(“地壳深部压力与超高压岩石形成研究”,2002年),推动研究的发展。2004年,提交《超高压变质的构造附加压力与形成深度》专著和《中国地质大学学报》英文专辑,参加“第三十一届国际地质大会(意大利)”的国际交流。 中国地质学会地质力学专业委员会和安徽省地质学会联合主办“陆内造山带形成演化与动力学机制学术研讨会”(2015年11月22-24日,合肥)。常印佛院士在会上指出,在中国东部大约230万平方公里范围,李四光研究过新华夏构造体系问题,陈国达提出地台活化的“地洼”理论,朱夏强调陆内变形及其成岩成藏的意义和工作,奠定了我国东部陆内地质构造研究的基础。汤家富用区域地质资料揭示,中生代陆内没有超高压“深俯冲折返”的地质条件。葛肖虹强调经过4亿年以来的多期次拼接离合碰撞过程而形成的中国大陆,是拼接复式大陆。池顺良依据潮汐力莫霍面资料,动态模拟了地台活化的深部动力学过程。杨建军在山东仰口的古地震角砾岩之间发现粒状柯石英等现象,展示榴辉岩具有地壳浅部“震击高压变质作用”的成因。 会议组织了两期“地学前缘”专辑。本期专辑的论文,强调地下岩石处于固态,围压来自重力、构造力和其他力,建立地壳深部岩石“构造力和重力复合的压力模型”;用构造校正测算方法获得了大别地区高压超高压变质岩石形成深度23~55 km的数据,结合其他地质构造和地球化学资料,建立超高压变质“构造增压壳内成因”的模式;研究发现,即使处在同样的地壳深处,只要有差应力条件,从微观到岩石圈尺度都存在压力非均匀分布--被称为构造超压,它们并不唯一受埋藏深度控制;热力学耦合数值模拟构造偏应力作用叠加下的大陆碰撞造山带,其42 km深处的构造超压达到2.2 GPa,局部可到3.4 GPa,在40~50 km深处就能发生高压超高压变质作用;“构造降压水相变耦合成矿成藏”研究认为,降压下水的相变导致地压梯度明显变化,改变相变线并且控制热液成矿和油气成藏作用;胶东金矿区具有“陆内岩浆核杂岩隆起拆离带蚀变成矿”特点;侏罗纪以来沂沭断裂带强烈左行平移,形成了泛裂陷型盆地系、狭窄型裂陷盆地系、菱形状裂陷盆地系和胶莱盆地系统四种类型,它们与隆升山体共同构成典型的陆内隆升伸展构造体制;胶东断裂蚀变岩年龄显示,其形成于(148.3±4.3)~(52.03±0.70) Ma且区域上自西向东逐渐变新,结合压力、温度和成矿元素的分布特征的资料证实,郯庐构造带是胶东金矿直接的成矿动力来源;以构造岩相带为研究目标建立“成矿地质地球物理的分类”,地球物理方法取得良好的勘探、验证和找矿效果;焦家式金矿是一种“构造热液复合型矿床”,它们多阶段发育,其初始矿源岩--变质岩系以Au和S等元素富集正异常为地球化学标志,而直接矿化岩系--岩浆岩和断裂蚀变岩以Na2O等元素贫化和负异常为特点,这对使用勘查地球化学方法研究区域成矿问题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 感谢所有的作者,包括没有在本期刊登的论文提交者、审稿专家和编辑部人员等为本专辑出版所付出的辛勤努力!  相似文献   

15.
正本刊讯记者王艺静报道近日,住建部正式发布《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十三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作为指导各地开展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建设和管理的重要依据,《规划》提出,到2020年,不低于50%的城市完成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编制和审批工作,初步建立包括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现状、规划建设管理、档案管理等的综合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16.
【研究目的 】评估城市深层地下空间地质环境韧性有助于提高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安全性,减少灾害事件造成的经济损失。【研究方法 】本文从城市深层地下空间的灾害事件严重度、地质体脆弱性、抵御力、恢复力和适应力等方面出发,建立了城市深层地下空间地质环境韧性多因素综合评估模型,并结合某城市一起突发事件的相关数据对评估模型进行了应用。【研究结果 】评估模型具有较高操作性和可行性,可在各种复杂地质环境的城市中开展深层地下空间韧性评估工作;所评价灾害事件的严重度为5.601,属严重水平;地质体的暴露性为5.735,灾损敏感性为6.146,脆弱性综合评价结果为35.247,属脆弱地质体;预警能力指数为1.00,防灾能力指数由原来的5.66提高至灾后的7.00,故抵御力综合评价结果由15.38提高至19.02;通过填砂、地下注浆等措施后,恢复力为2.00,且由于地质环境趋于稳定,地质环境适应力综合分析为1.00。【结论 】若受灾害影响,地质环境韧性水平的演化可分为正常、受灾、抵御、恢复、适应和新的正常水平6个阶段,韧性水平曲线呈现出先减小再增大后趋于稳定,且在受灾和抵御的节点处达到最小值。  相似文献   

17.
可持续发展能力“资产负债表”理论解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论述了制订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资产负债表”的意义。从可持续发展系统学研究方向,对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作了系统解析。提出了制订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资产负债表”的基本原理与基本方法,进一步设计了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资产”与“负债”的计量方法。“资产负债表”的制定为开展区域“发展质量”精确评判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关于土壤中“化学定时炸弹”及其触爆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36,自引:1,他引:35  
运用目前环境科学研究中较为流行的“化学定时炸弹”的概念,详细分析了我国土壤中可能的“化学定时炸弹”。认为土壤中存在着地带性和泛地带性的“化学定时炸弹”,地带性的包括土壤盐渍化、土壤酸化等;泛地带性的包括施肥造成的、工业污染造成的及特殊成土作用形成的“化学定时炸弹”。同时,探讨了导致土壤中这些“化学定时炸弹”内在和外在的可能触爆因素。提出了今后开展该领域宏观和微观研究的方向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华北热灾害链的结构、成因及强震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北地壳热活动强烈,重大自然灾害频发。华北自然灾害具有区域性、群发性、连发性、关联性特征,组成热灾害链。华北热灾害链的典型结构是跨年度干旱-异常路径台风-异常降雨-异常海冰-强震-异常降雨,受控于源于渤海和青藏高原的下地壳不均匀流动形成的 “热河”及其热能有规律地积累与释放,渤海放射状下地壳热流系统与地幔软流圈底辟作用有关。当前华北热灾害链已经有序演变到地震阶段,近5年内在韧性下地壳中6条“热河”的6个撞击区可能发生多个强震,流经辽东湾向北东方向流动的下地壳“热河”撞击区、临汾-太原-大同下地壳“热河”与流经渤海湾-通县-沙河下地壳“热河”的夹击区危险性最大,应当尽快系统监测与热流体有关的地震前兆异常,科学开展地震短临预测。查明华北韧性下地壳中“热河”的三维动态演变,系统梯级开发各条“热河”的热能资源,对于发展经济、减灾减排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本报讯北京市地下空间与可持续发展论坛日前在北京地质大厦召开。论坛旨在强调"城镇化建设,地质工作要先行",让地质工作全方位、立体化地对接生态文明建设,服务美丽北京世界城市建设。随着北京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土地资源日益稀缺,向地下拓展发展空间成为必然之路。地下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活动是在地质体中进行的,因此地质体的性质对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具有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