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σ坐标系与有阶梯形山脉地形的η坐标系预报的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滕家谟  何光碧 《高原气象》1995,14(3):281-288
在不改变模式基本特性的情况下,采用FGGE资料,对采用σ坐标系和采用具有阶梯形山脉地形的η坐标系进行了两例数值预报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具有阶梯形山脉地形的η坐标系,使模式能避免采用σ坐标系可能出现的许多问题,预报结果也与实况基本一致,比采用σ坐标系要好。  相似文献   

2.
匡本贺 《气象》1989,15(9):32-35
一、前言 华中暴雨数值预报准业务化系统是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的细网格降水数值预报模式的基础上,经过不断地改进及配套技术的研究、试验而发展起来的一个实时业务预报系统。该系统由原始资料的预处理、客观分析与模式计算,以及包括产器输出、效果检验和产品分发使用的资料后处理三个  相似文献   

3.
η坐标模式1995年5—9月的实时降水预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何光碧  滕家谟 《高原气象》1997,16(2):183-190
利用阶梯山脉η坐标系模式,在1995年夏季对一些重大天气过程进行了降水预报。结果表明:模式对转折天气过程、降水我,强度以及持续时间显示出较好的预报能力,但也发现学存在某些不足,有待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4.
陕西省的天气系统受地形的影响很大,因此选用了能准确处理陡峭地形的阶梯山脉坐标(η坐标)系建立强地形有限区域中尺度模式,克服了σ坐标系的缺陷,较准确地预告了陕西省的天气系统演变,对降水范围、落区和量级方面做出了难确的预报,揭示了陕西省暴雨的形成机制和演变规律。  相似文献   

5.
η坐标系模式是八十年代为解决陡坡地形而研制的。本文着重介绍η坐标系和美国国家气象中心η(坐标系)模式中的几个特点及其相应的技术方案。鉴于该模式有较好的预报效果,今后将会在有限区数值预报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引言从1982年秋季开始,英国气象局将15层细网格模式和全球模式正式投入业务使用。细网格模式输出的主要产品包括未来36小时,间隔为6小时的预报图。预报图含地面气压、雨量以及其它各种用于预报锋面位置、地面温度、阵雨和其它许多天气现象可能  相似文献   

7.
《气象科技》1980,(4):19-19
日本《气象集志》1979年8月号刊载新田尚等人的《区域数值天气预报模式的业务使用性能》一文,文内从业务使用和模拟方面,总结了日本气象厅的区域数值天气预报模式:六层有限地区细网格模式(6LFLM).首先描述了计算模式的公式.根据1975年冈村提出的想法,设计了模式的有限差分格式.有限度地考虑了地形问题.对模拟大气的物理过程作了如下处置:(1)边界层内输送过程的参数化;(2)对流活动总体效应的参数化;(3)凝结;(4)地形影响;(5)次网格尺度的侧向扩散.没有考虑辐射冷却.关于初值化程序,把平衡风和准地转辐散风结合起来作为初始风.文中举出一些特殊情况的个例,如气旋发展,锋面扰动的形成,西伯利亚高压的破裂,统计计算和降水预报的验证.这一模式能模拟天气运动  相似文献   

8.
阶梯山脉或η垂直坐标已成为消除在沿陡坡面计算气压梯度力时出现的数值误差而建议的一种解决方法。这篇文章的主要目的是描述采用η坐标而设计的全球大气环流模式的发展,并检验该模式对中期预报的能力。首先,给出极地边界和极地滤波的处理。为了检验极地处理,给出了用浅水波方程得到的数值结果;其次,还把各种物理过程参数化引入多层η坐标模式。为了证实该模式有效,给出了几个1月份个例的数值积分。η坐标所列方程与随地形起伏的σ坐标所列方程很相似,允许用其中一种垂直坐标试验模式。于是,在同样的物理过程参数化下,我们用η坐标大气环流模式和σ坐标的大气环流模式进行了比较。另外,还与σ坐标的谱模式作了比较。还就模式的有效性,用几种不同的水平分辨率,4种观测的初始状态作了10天积分。对相对低的分辨率的模式,预报结果稍微有利于谱模式和σ坐标模式。然而,采用较高分辨率,η坐标模式预报技巧评分与σ坐标模式结果不再有明显的差别。给出的其它结果还证实了η坐标在陡峭地形附近的优势以及与地表边界层处理有关的η坐标的潜在缺陷。  相似文献   

9.
中尺度模式中不同对流参数化方案的比较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MM5模式中有多种积云参数化方案可供选择,粗细网格采用不同的积云参数化方案对降水预报有一定的影响。采用常用的四种积云参数化方案,粗细网格进行不同配置,对辽东半岛大暴雨过程进行试验发现:细网格信息可以通过嵌套边界向外层传递,影响外层预报结果。细网格选取GR方案比选取AK、BM、KF方案模拟效果好很多;细网格参数化方案不变,粗网格取不同的参数化方案,对细网格的模拟结果差别不大。但选取一个好的参数化方案对细网格的模拟结果会稍有改进。  相似文献   

10.
王达文  朴致淳 《气象学报》1983,41(1):115-120
数值预报中的套网格方法,国外已经用于实际业务工作。套网格有二种方式:一种是粗、细网格分别计算,在积分过程中细网格的边界值由粗网格的预报值不断更新,它只存在一个方向的影响;另一种是粗、细网格分别预报,不仅细网格的边界值取自粗网格的预报值,同时细网格的预报值还要传递给粗网格,即存在着二个方向的相互作用。目前大量使用的是第一种方式的套网格。针对一些特殊的天气系统如台风等,还设计了移动型套网格模式。  相似文献   

11.
利用一个全球谱模式和一个有限区域细网格模式,作了异模式嵌套的初步试验。对异模式嵌套的方案流程,细网格模式边界值晚新的时间间隔及细网格模式的起步时间作了初步研究,发现无论采用物理量本身还是其倾向值作衔接,效果均不错,边界值更值的时间间隔既不宜太长,也不宜太短,粗细网格同时起步或用粗网格模式12小时的预报场作为细网格模式匠初始场,两者预报的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2.
CMAQ成功移植到了国家气象中心业务系统神威和IBM巨型机上,为实现全国及区域空气质量预报准业务化系统提供重要的技术保障。另外,针对模式中污染源不确定性因素引起预报偏差的技术难题,发展了空气质量预报模式的动力-统计模型(CMAQ-MOS)与源同化新技术,其效果明显优于国外原CMAQ模式。  相似文献   

13.
模式水平分辨率影响积云对流参数化效果的数值试验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周天军  钱永甫 《高原气象》1996,15(2):204-211
利用一个有限区域嵌套细网格数据预模式,设计了3种不同分辨率的模式网格,通过对一次降水过程的预报,检验了模式水平分辨率对积云对流参数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模水平分辨率的变化将直接影响积云对流参数化的效果,从而影响降水场和形势场。  相似文献   

14.
一、引言经过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初期的研究,1965年英国气象局的数值天气预报正式投入业务。1972年前在KDF 9计算机上计算三层准地转模式;1972年后在IBM 360/195计算机上计算十层气压坐标的原始方程模式。这个模式同时在两个范围做预报,即水平格距为300公里,15°N以北的半球预报模式和包括英伦三岛在内的水平格距为100公里的局地细网格模式。这  相似文献   

15.
三维弹性套网格中尺度(β-γ)大气模式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建立了一个双向相互作用套网格非静力平衡中尺度(β-γ)大气模式。模式采用Gal-Chen地形坐标系中的全方程作为基本动力框架,采用Klemp分裂时步法计算声波,并考虑了准弹近似。模式引入和改进了Deardorff整体边界层参数化和三种显式湿过程处理方案:暖云、雹云和雪云双参数微物理参数化。地面温度由地面薄层土壤的能量收支方程预报,并考虑了云和山坡走向对短波辐射的影响。该模式不仅为将来发展成能充分应用常规和高时空分辨率的非常规观测资料的中小尺度灾害性天气数值预报系统提供了基本模式框架,也可作为数百公里范围内大气现象和污染输送的模拟研究工具。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把MM4模式中的总体边界层参数化方案引入到十一层细同治原始方程数值模式中去,用它与仅考虑简单边界层国擦的细网格模式对一典型江淮气旋天气过程分别作了24小时对比模拟试验;初步试验结果表明:边界层总体参数化方案的引入是可行的,对模式的预报效果在某些方面有显著改进.  相似文献   

17.
本文将B型跳点网格引入σ坐标系十一层原始方程模式,用得到的B型跳点网格模式与A原型非跳点网格模式对一江淮气旋天气过程作24时对比预报试验,初步结果表明:B型跳点网格模式的计算是稳定的,对地面气压系统和天气形势的预报较原模式都有一定的提高和改进。  相似文献   

18.
以广州区域气象中心的实时资料库和大气所的细网格降水数值预报模式为基础,在VAX6220机上建立了珠江三角洲中尺度准业务降水数值预报系统,并从1990年5月20日至6月10日进行了连续22天的试验,对结果的分析表明,系统能稳定及时地提供12小时和24小时的预报产品,对短期降水预报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异模式嵌套及中期降水数值预报的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甘少华  张立凤  张铭 《大气科学》2001,25(3):411-419
成功地将一有限区域细网格模式嵌套在T63L9全球谱模式中,并利用该嵌套模式 做了降水中期数值预报的试验。结果表明,嵌套的细网格模式预报的中期降水明显地优于该谱模式,要做好中期降水预报,使用嵌套模式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20.
陈德辉 《气象》1994,20(9):9-13
作者介绍了近年来在数值天气预报领域的一个新动向-变网格一体化模式的进展。这种模式可以替代目前业务数值天气预报的有限区模式和全球谱模式,降低业务数值天气预报的计算成本。网格距离的可变性,以及采用半隐式-半拉格朗日式时间差分方案是该模式的主要特点。法国的变网格一体化模式自1992年已投入业务使用,其可行性已得到了预报检验的初步证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