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日本由于南北狭长,地形崎岖,人口众多而又耕地不足,且台风、冷害、暴雨、暴风雪、地震、火山等不可抗拒的自然气象灾害极其频繁,几乎每年都有震惊世界的的灾害发生,致使日本从上到下都笼罩着一种强烈的忧患意识,这种由于饱受灾难蹂躏而扎根于大和民族深入的不可扼制的忧患意识,是促进日本高度重视农业气象科研开发及其实用技术的应用,因而同样成为推动日本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动力。  相似文献   

2.
王玉衡 《内蒙古气象》1994,(2):26-26,34
哲盟棉花覆膜农业气象实用技术王玉衡(哲盟气象处)1前言哲盟棉花开发的目的是为适应当前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发展“三高”农业,特别是经济作物的发展,需要改变传统的高产低收入、经济效益差的落后生产方式,为兴哲富民做贡献。按哲盟的自然气候特点,采用地膜覆盖增...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气象灾害频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业发展的要求下,提高气象部门公共服务能力尤其是为农服务能力已成为气象部门工作的重点之一.该文分析了农业气象示范园区建设的必要性、系统组成及优势,以及其在公共气象服务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农业气象示范园区作为现代集约型的农业示范窗口,是科技与服务的紧密结合,在新科技形式下,积极推进现代化气象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工作,对于推动气象为农服务进程,探索为农服务新模式,提高公共气象服务能力作用巨大.加强农业气象示范园区在气象为农服务中的应用,已成为新科技时代气象部门提高防灾减灾能力、更好更快地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介绍宝鸡市农业气象综合服务系统的结构与特点及主要功能。系统采用VB6.0语言、Office2000中的Access数据库和Excel电子表格等工具混合编辑,包括化管理、全市地理、气候、综合区划概况、气象资料、气象灾害、产量预报、气象服务、气候分析、气象科普等内容。  相似文献   

5.
浅析晋城市气候概况及农业气象灾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分析当地的气候概况及农业气象灾害,进而认识当地的气候演变规律,为当地政府提供防御气象灾害的依据,以便更好地指导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6.
陕西省农业气象信息系统业务平台是从气象要素信息的采集、气象条件的分析评价、农业气象指标查询、陕西省农业种植的布局和生产信息提取、农业气象周年服务计划和未来天气气候预测信息的获取等研制开发的。系统根据需求完成对气象和农业信息自动化处理,实现对气象要素的定性、定量分析。系统在生成数据表格的基础上,形成不同地理信息背景的气象和农业信息图形图像产品,实现农业生产的前期、当前和未来气象信息的全面快速提取和分析,进行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农业气象服务。  相似文献   

7.
韦金海  莫蕤 《广西气象》2007,28(A01):92-94
根据右江河谷气候特点及农业气象灾害发生规律,结合“百色市优果建设工程”中右江河谷重点发展的名优水果的生物学特性,分析右江河谷常遇的农业气象灾害对“优果工程”建设的影响,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8.
吴俊铭 《贵州气象》1999,23(5):28-29
可持续发展是当今各行各业的主要话题之一。农业气象工作也不例外,通过可持续发展的分析和研究,可以大体了解未来农业气象工作发展的方向和前景,统一认识,稳定和巩固农业气象队伍,有利于农业气象事业的发展。本文在回顾全国和贵州农业气象发展的历史和分析农业气象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的基础上,根据国内外农业和农业气象发展的动向,结合贵州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趋势,对贵州农业气象工作可持续发展,提出以下初步看法。1历史的回顾我国农业气象工作创建于1953年,1958年在南京召开全国农业气象工作会议,提出大力开展农业气象服务,…  相似文献   

9.
农业巨灾保险可有效分散灾害的风险,气象灾害是造成农业巨灾的主要灾害之一,因此设计合理的气象灾害保险指数可为农业巨灾保险提供科学的技术支撑.利用赣州市17个县(市、区)国家气象站1981—2020年和区域气象站2011—2020年观测资料,结合赣州气候以及气象灾害出现特点,经专家咨询和调研,确定暴雨、冰霜冻害、干旱和大风等4种气象灾害作为赣州农业巨灾保险的气象灾种.根据不同灾害出现的气候概率以及投保单位的要求,设计了赣州农业巨灾保险不同等级的气象灾害指数,并确定农业巨灾保险气象灾害赔付的触发概率范围为45%—70%.经验证,赣州农业巨灾保险气象灾害指数可用.  相似文献   

10.
陕西县级农业气象服务调查及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气象服务是气象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农业既是国计民生的基础产业,又是对气候变化、气象灾害最敏感的行业,是气象服务的重点。随着气候变暖加剧和极端气候事件频率的增加,农业气象服务已进一步引起各有关部门的高度关注。县级气象部门地处农业生产第一线,是服务最直接、效果最显著的农业气象服务尖兵。近期走访了陕西部分市县气象局,调查了农业气象服务开展情况。  相似文献   

11.
本文查阅相关文献,对近20年川西高原农业气象研究进展进行综合分析.指出近20年来川西高原地区在作物气象、畜牧气象、农业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农业气象灾害方面进行了较多研究,取得一些成果,为当地农牧业发展发挥积极作用,但川西高原区域特殊,地形复杂,立体气候特征明显,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气象服务设施农业的对策与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符国槐 《浙江气象》2009,30(4):40-42
设施农业因其高投入、高产出的特点,代表了现代农业发展的趋势与方向,与传统农业相比,虽然设施农业受外界气象变化的影响有所降低,但却无法完全摆脱各类气象灾害的影响与制约。设施农业发展过程中遇到许多气象问题亟待解决,因此气象部门开展为设施农业的服务非常必要。气象服务设施农业必须从监测、预报、服务着手,不断创新工作机制,丰富服务内容,扩大服务对象,提高服务效益。气象服务设施农业的工作只有不断走向专业化、精细化、设施农业发展才具有更为可靠的气象保障。  相似文献   

13.
国家级现代农业气象业务技术进展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农业气象业务技术是开展农业气象服务的基础和前提,因此,农业气象业务技术的研发一直是国家级农业气象业务服务的核心工作。近年来,国家级农业气象业务技术已逐步迈向精细化、定量化,涵盖了农业气象监测评价、作物产量预报、农业气象灾害监测评估与影响预报、农用天气预报、农林病虫害发生发展气象等级预报等诸多领域。随着农业气象业务技术的发展,支撑农业气象服务的客观产品更加丰富和多样化,既有站点产品,又有格点产品,涵盖了日、周、月、季、年等不同时间尺度。以农业气象指标、数理统计模型、作物生长模拟、卫星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大数据等技术为核心的国家级农业气象业务平台(CAgMSS)已成为全国农业气象业务系统的重要品牌。面向现代农业发展对气象服务日益增长的需求,精细化、精准化的农业气象灾害监测与风险评估技术、作物长势评估与产量预报综合集成技术、农业应对气候变化技术以及农业气象大数据挖掘与人工智能技术将是未来国家级农业气象业务技术发展的重点。  相似文献   

14.
根据右江河谷气候特点及农业气象灾害发生规律,结合"百色市优果建设工程"中右江河谷重点发展的名优水果的生物学特性,分析右江河谷常遇的农业气象灾害对"优果工程"建设的影响,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5.
叶茵 《贵州气象》2009,(Z1):87-88
通过对修文县近10 a的气象资料进行分析,寻找各季灾害性天气发生的规律以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以期更好地掌握修文县的灾害性天气变化规律,合理安排农业生产,利用优势资源引进气候适宜的特色农业项目,将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减到最小。  相似文献   

16.
影响海南农业的气象灾害与农业保险气象服务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分析了海南省的气象灾害和农业保险特点后,气象部门利用技术资源优势,在农业保险合理模式的架构下,为农业保险提供优质服务,可促进农业保险的良性发展,为海南省的农业生产建立一张"安全网"。  相似文献   

17.
21世纪我国农业气象信息技术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李春强  应宁 《气象科技》2000,28(2):30-33
根据国内外近年农业气象信息技术建设和发展现状,结合目前我国农业气象信息技术发展的特点,提出了21世纪我国农业气象信息服务发展趋势、总体思路和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18.
科学防御农业气象灾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讨贵州主要农业气象灾害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危害,结合贵州生产实际,提出科学防御农业气象灾害的措施,供各级领导和广大农民群众参考。  相似文献   

19.
《气象科技》由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北京市气象局、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及国家气象信息中心联合主办。报道大气科学和相关科学各领域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也刊载反映大气科学各领域发展水平的综合评述。主要栏目:动力气象与天气预报,气候分析与预测,探测与遥感,信息技术及应用,城市与环境气象,农业与生态气象,人工影响天气,雷电防护,应用与服务,台站实用技术等。欢迎气象部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省的农业气象科技有了长足的发展,为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气象工作功不可没。但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我省农业气象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农业气象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专业结构布局不够合理;大多数县站单靠农民责任田取样;气象科技投入渠道单一;科技成果转化力度不够,自主创新不足,仍阻碍着气象科技与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有机结合;广大气象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尚未得到充分调动和发挥。跨入21世纪,我国“入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