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陀螺全站仪是一种精密仪器,在工程测量中有广泛应用。文中通过布设陀螺仪基线场,利用TM30高精度测量机器人测定基线场边长和角度,并进行网平差计算,获取该基线场方位角精度,可定期进行陀螺仪仪器常数的测定,为国内其他拥有陀螺全站仪的生产单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现行的光电测距仪检定规程JJG 703-2003所规定的比较法要求野外测量工作量较大。在保证检定结果精度提高的前提下,说明了全站仪与因瓦尺比对法及简单解析法两种测定加常数的操作方法和计算公式,提出了使用加常数修正野外基线测量距离后单独计算测距乘常数的思想,分析了各种方法的测量精度,利用多台全站仪的实测数据进行了计算。结果说明,加乘常数分离检定法与目前普遍实行的联合检定法比较,具有可靠性更好、精度相当、外业工作量少50%等特点。  相似文献   

3.
全站仪测距常数检定新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行的光电测距仪检定规程JJG 703-2003所规定的比较法要求野外测量工作量较大.在保证检定结果精度提高的前提下,说明了全站仪与因瓦尺比对法及简单解析法两种测定加常数的操作方法和计算公式,提出了使用加常数修正野外基线测量距离后单独计算测距乘常数的思想,分析了各种方法的测量精度,利用多台全站仪的实测数据进行了计算.结果说明,加乘常数分离检定法与目前普遍实行的联合检定法比较,具有可靠性更好、精度相当、外业工作量少50%等特点.  相似文献   

4.
针对目前单历元算法需要连续观测较长时间才能够得到较为精确的解算结果的问题,利用载具同时架设3台GNSS接收机,获得基线观测量,同时事先精确测定接收机之间的距离,并利用陀螺仪获得载具的姿态角,通过增加距离和姿态观测量,与基线观测量共同进行平差处理,可以得到单历元较为稳定而精确的坐标解算结果。试验表明,平面精度在10 mm以内,高程精度在3 cm以内,相较于不添加距离和姿态观测量的结果精度提高了15%以上。  相似文献   

5.
基线场作为长度量值传递的一项测绘基础设施,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结合成都金堂标准基线场的建设,介绍了各项检定功能设计及其实现的方法,包括:测距仪常数(加常数、乘常数)、周期误差检定,GNSS接收机的超短基线、短基线、中长基线检定以及RTK校准。  相似文献   

6.
利用GPS载波相位观测值进行基线测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讨论了基线测定中卫星星历误差对定位结果的影响,提出了基线上轨道改进的定位方法,编制了基线测定的定位软件,并使用高精度基线上的实际观测资料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在基线上用轨道改进定位方法是可行的,可以提高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决星载分布式干涉合成孔径雷达三维基线的高精度定标问题,提出了一种基线定标新方法。首先,该方法将辅雷达多普勒方程与辅雷达距离改化方程相结合,形成基线定标模型,再基于地面控制点,采用最小二乘迭代解算基线三个轴向误差。与基于辅雷达距离改化方程的基线定标模型相比,该基线定标模型优化了法方程系数矩阵条件数,减小了矩阵的病态程度,提高了定标精度。然后,根据基线定标实际上是利用多个地面控制点交会出基线矢量,以及增大交会角可提高交会精度的原理,给出了控制点布设策略,即在近、远距端两侧布设控制点。与均匀布设控制点方式相比,该方式能显著提高定标精度和稳健性。最后,利用星载分布式干涉合成孔径雷达仿真数据进行基线定标实验,先后开展基于不同控制点数量、不同控制点精度、不同控制点布设策略的基线定标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实现三维基线高精度定标,对跨轨、顺轨、径向基线的定标精度能达到毫米级,可为星载分布式干涉合成孔径雷达基线定标提供一种新途径。  相似文献   

8.
根据SAR干涉原理,提出基于牛顿迭代法的干涉SAR基线估计算法,利用1996年4月15日和16日的ERS-1/2C波段的单视复数据,用该算法求得的基线值和用从欧洲空间局(ESA)的有关基线数据库中查到该景干涉雷达数据相应的基线值分别进行去平地相位的实验,证明基于牛顿迭代法的干涉SAR基线估计提取的基线参数比较精确。  相似文献   

9.
向泽君  罗再谦  李波 《测绘通报》2012,(9):48-50,54
连续全景影像采集平台常常要集成陀螺仪或惯性导航单元等昂贵设备,造成硬件成本高、集成复杂等弊病。提出一种基于连续全景影像的航向和俯仰角速度的软件计算方法,不需要陀螺仪或惯性导航单元等硬件就可以计算航向和俯仰角速度,并成功应用在连续全景影像的坐标校正与图像防抖中。该方法避免了使用硬件设备,简化了全景采集平台的设计,降低了成本,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周期误差和加乘常数是中短程光电测距仪三项最重要的系统误差。传统的检测方法是首先用平台法测定仪器的周期误差,然后在光电测距仪检定基线场上用六段比较法测定仪器的加、乘常数,或者用六段解析法测定仪器的加  相似文献   

11.
陆地导航中GNSS/陀螺仪组合实时测姿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陆地导航系统中使用GNSS/INS组合导航会增加系统成本,多天线GNSS测姿精度受基线长度影响,且存在的模糊度固定问题。本文提出仅利用一个陀螺仪和单天线GNSS组合来进行实时测姿。先由单天线GNSS计算姿态角3参数,航向角为陆地导航的关键参数,为此将陀螺信息与GNSS导出的航向角进行融合。分析了单天线测姿在载体静止或低速运动时精度很差的原因,提出了在组合滤波中进行解决的方案。推导了GNSS和陀螺信息融合的滤波模型,将陀螺仪信息作为状态模型的控制输入,以GNSS航向为滤波观测值。实验结果表明,GNSS/陀螺仪组合计算的航向角精度和可靠性相对GNSS测姿结果均有很大提升。  相似文献   

12.
干涉合成孔径雷达中存在的基线误差会严重影响高程测量的精度问题。由于地球曲率的存在,地物点参考椭球半径在不同纬度地区与星下点的地球半径存在较大的差异,给出了雷达视角与基线的关系式。从雷达临界视角的角度,给出了临界基线的公式。结果表明在一幅影像图上,用一个点的基线值代替整张影像的基线值所产生的误差会传播到DEM以及形变的结果中。  相似文献   

13.
姬洪亮  包欢 《测绘通报》2006,(3):24-25,53
测距基线是检定测距仪加乘常数的长度标准。利用变形观测的数据处理方法来检定野外基线的稳定性,并运用Hannoner法的基本原理来进行测距基线稳定性的实例解算。  相似文献   

14.
长基线双频GPS动态测量中的周跳修复算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双频观测值来讨论长基线动态测量中周跳修复问题,并在综合利用电离层残差法和伪距载波相位组合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周跳修复法--最小二乘周跳搜索算法.该方法不需要经过最小二乘平差计算,就可以利用残差平方和搜索并确认周跳,计算速度快.利用多颗卫星的信息来修复周跳,可靠性高.实验分析表明,该方法可用于短基线或中长基线GPS动态测量的周跳修复.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应用的发展,对扫描仪精度的测评是三维扫描技术应用必须解决的问题。本文利用高精度基线场,采用实验方法得到仪器测距与实际距离的差值,通过基线比较计算扫描仪器的加、乘常数,给出误差改正模型,为扫描点云后续的纠正处理,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数据模型。  相似文献   

16.
CH951581关于红外测距仪的加、乘常数检测/徐忠阳∥河南测绘/《河南测绘》编辑部。—1994,(3/4). —16~22 本文在比较现行的几种常数测定方法以及非周期性的剩余误差F(D″)对常数测定影响的基础之上,讨论了一种新的红外测距仪加、乘常数的检测方法—六段差值法。其距离观测方法如在某一直线基线上共选择八个点,仪器架设在0号点不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一种使用全站仪同向观测、利用差值计算,配合垂直方向全站仪定位,精确测定泳池长度的方法,克服了现场无法架设仪器和目标棱镜的困难,减少了投点误差、仪器常数误差的影响,该方法还可以用于检验标准长度和仪器加常数。  相似文献   

18.
InSAR技术在矿区沉降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应用InSAR技术监测矿区地表沉降以及地下开采活动的原理;利用重轨差分InSAR技术获得了峰峰矿区地表ENVISAT和JERS 1的雷达形变干涉相位图;分析了在矿区地表沉降过程中ENVISATC波段和JERS 1 L波段形变干涉相位图的相干特性、相位特性以及干涉测量技术在矿区地表沉降监测中应用的可行性和局限性。实验结果表明,利用C波段和L波段雷达数据可以实施对矿区地表沉降的监测,但是C波段雷达受到空间干涉基线的限制更加严格,如果要实现对矿区地表沉降的监测,需要充分利用每个卫星回访时期的雷达数据,建立长时序的星载雷达形变干涉相位图序列,才能较好地实现矿区地表沉降监测。  相似文献   

19.
一种基于多基线组合频率估计的相位展开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一种新的多基线干涉SAR相位估计方法。该方法选取适当的基线组合,用最大似然估计器提取每一复像元(随基线变化的)频率,在展开最短基线干涉相位基础上,最终获得长基线干涉相位估计值。该方法简单有效,且不需要进行大量的迭代运算;甚至当最短基线较短时,不需要进行干涉相位展开。仿真数据处理结果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气溶胶与全球热辐射平衡、水循环、人类健康密不可分,其观测精度直接影响天气预测、气候建模以及对人类健康影响评估的精度,激光雷达能监测气溶胶的垂直分布,对污染气溶胶的扩散趋势、污染源反演、气候预测等均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激光在大气中的辐射传输过程,根据米散射激光雷达的工作原理,使用雷达的多个系统参数计算雷达常数,建立激光雷达气溶胶质量浓度反演模型,从地面向上在晴空条件下进行了珠三角地区典型区域的秋冬季节气溶胶垂直观测的实验,计算气溶胶质量浓度的垂直廓线,反演气溶胶的垂直分布情况。验证与分析结果表明:(1)激光雷达反演结果显示,白天的反演结果中噪声大大减少,表明反演算法能够有效减弱太阳光的影响。(2)相比于传统方法,使用雷达常数而非边界值的反演结果波动较小,更符合实际,能够有效避免高空噪声的影响。(3)高层大气在晴朗静稳天气状况下较为干净,气溶胶基本分布在低空区域,质量浓度随高度基本呈负指数分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