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鲁南山区泛指沂蒙山区和抱犊崮山区,总面积35776平方公里。区内山丘面积24240平方公里,年降水量835毫米(比全省平均高116毫米);侵蚀模数4113吨/平方公里×年(比全省平均高2600吨/平方公里×年);水土流失面积21940平方公里,此间中等至剧烈流失强度的面积875.5平方公里。严重的水土流失成为鲁南山区长期处于贫困落后状态的根本原因之一。 如水土流失严重的临沂地区,每年受灾面积约2335平方公里,减产粮食25万—30万吨,减产花生2.5万—3.0万吨;1984年尚有缺水村庄1360个(人口44.6万),人均收入仅306元(比全省人均收入  相似文献   

2.
<正> 全世界现有水土流失面积2500万平方公里,占全球陆地面积的16.8%,年均水土流失量260亿吨,其中,中国水土流失面积367万平方公里,年水土流失量在50亿吨以上。水土流失使有关国家和地区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受到严重损害。据估计,中国由于水土流失每年损失土地约13.3万公顷,  相似文献   

3.
《西部资源》2009,(2):21-21
水利部部长陈雷近日强调,目前全国有180多万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亟待治理,多年平均年土壤侵蚀量高达45亿吨左右,有3.6亿亩坡耕地和44.2万条侵蚀沟亟待治理,东北黑土区的保护和西南石漠化地区耕地资源的抢救  相似文献   

4.
《地理教学》2009,(2):48-48
经过28位两院院士、上千名科研人员历时3年的科考活动,我国水土流失最新现状基本摸清。一份由水利部、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联合形成的“中国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综合科学考察”报告显示,目前我国土壤侵蚀面积达到356.92万平方公里,亟待治理的面积近200万平方公里。  相似文献   

5.
奎屯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新疆奎屯市东南部,与市区毗邻。规划控制面积10.08平方公里,是奎屯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有机组成部分。开发区分为商贸区(1.38平方公里),工业区(8.9平方公里)。为适应需要,1995年又建立了高新技术园区和石化下游产品加工区。到目前为止,开发区自筹资金建成高标准混凝土道路15.2公里,戈壁石道路12公里。建成60吨、30吨集中供热锅炉各一座。埋设供热主管道  相似文献   

6.
三峡库区重庆段水土流失的时空格局特征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在TM 解译的三峡库区重庆段1999 年和2004 年水土流失数据及相关辅助数据的支持下, 借助GIS 技术, 分析了研究区5 年来水土流失的时空演变及地理空间分异特征与规律。 研究结果表明: (1) 研究区水土流失总体呈现好转趋势, 极强度和剧烈水土流失面积下降变幅最大。(2) 水土流失主要分布在紫色土、黄壤、石灰(岩) 土、水稻土和黄棕壤分布区。(3) 水 土流失主要发生在受人类活动影响最为剧烈的旱坡地和疏林地。(4) 水土流失表现出明显的垂直分异特征, 主要集中于高程200~1500 m 的低山、丘陵地区。(5) 水土流失与坡度具有很好的相关性, 主要分布在15o以上的陡坡地。(6) 水土流失与坡向分异无明显的相关关系。各坡向水土流失面积和强度分布基本相当。(7) 水土流失主要集中在300~320 和320~340 j.cm/hm2. h 的降雨侵蚀力(R) 值分布区。剧烈水土流失与高降雨侵蚀力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7.
全新世滦河三角洲相和沉积模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滦河发源于内蒙古高原,中游横穿燕山山地,自滦县大桥向南流入下游平原,在乐亭县王庄子公社汇入渤海,全长877公里,流域面积约44,900平方公里。 滦河是渤海湾北岸一条强流量多沙性河流。据滦县站实测,年平均流量148米~3/秒(历年最大洪峰流量34,000米~3/秒,1962年),年平均悬移质输沙量2,670万吨(最大8,790万吨,1959年)。  相似文献   

8.
胜利煤田开发的现状与未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胜利煤田概况胜利煤田位于锡林浩特市北郊,是全国最大、煤层最厚的褐煤、长焰煤整装煤田,伴生有益矿物锗、石油。煤田总体呈北东-南西条带状展布,走向长45公里,倾向宽平均7.6公里,含煤面积342平方公里,煤炭地质储量224.42亿吨,其中精查储量19.41亿吨,详查储量35.46亿吨,普查储量169.55亿吨。该煤田经钻探查明共有16个  相似文献   

9.
《地理教学》2009,(11):47-48
“要清醒地看到,中国目前泥沙问题依然十分严重。”水利部部长陈雷在此间召开的国际泥沙研究培训中心成立25周年的庆典上表示。目前,全国水土流失面积达35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37%,年平均土壤侵蚀量高达45亿吨,损失耕地约100万亩。  相似文献   

10.
三江平原不同流域水土流失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结合美国通用水土流失方程(USLE),根据研究区现状合理选择USLE中水土流失各因子的计算方法,求算出三江平原1954年、1976年、1986年以及2000年的水土流失状况图。通过与2000年遥感普查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分别对三江平原六个流域水土流失变化情况进行分析,认为土地利用方式对水土流失有重要影响,农田开发是造成水土流失面积增加、强度增强的主要原因。土地垦荒活动强度降低以及部分旱地改种水田后,水土流失面积增加的幅度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1.
元谋干热河谷区水土流失现状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元谋干热河谷区气候炎热干燥、植被稀疏、生态环境脆弱,加之人类活动的干扰,水土流失严重,流失面积1080.79km^2,占总面积的53.5%。通过对水土流失特征、危害、水土保持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该区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紫色土坡耕地水土流失试验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实地试验了影响水土流失的主要因子,应用通用土壤流失方程预报本地紫色土坡耕地在耕种情况下的水土流失量,经实测资料检验精度良好,说明确定的R、K、LS、C、P算法符合这类区域的具体条件。  相似文献   

13.
长江三峡水库入库站寸滩的水沙主要来源于长江上游金沙江和嘉陵江。其中多年平均径流量和输沙量的40.7%和52.7%来自金沙江,这对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关系重大。该江水土流失十分严重,且有加重趋势,这与人类活动有密切关系,对此提出五项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4.
水土保持产业和产业化的几个基本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土保持产业和产业化的提出是我国水土保持工作者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我国的水土保持工作加以重新认识的产物。本文从产业经济学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水土保持产业和产业化的概念及水土保持产业与山地可持续发展等进行了分析 ,并以巴中市漫淌坡水保产业基地为例 ,分析了加快水保产业发展应解决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5.
沙坡头地区风沙土的水热状况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张继贤 《中国沙漠》1997,17(2):154-158
对多年监测资料的研究表明:流动风沙土稳定含水量为2%~3%,凋萎湿度为0.54%,相对有效水分多,对植物生长有利。天然植被下的固定风沙土,在35~40cm以下土层水量减少至1%~2%;人工植被下的固定风沙土水分条件更差,在3m深土层,除降雨后的短时间内,0~60cm土层含水量稍高外,无雨时段,3m深土层的含水量是1%~2%,甚至小于1%。这种水分状况导致多年生深根植物逐渐衰退,适应性一年生草本植物侵入。  相似文献   

16.
以紫色土为材料,通过模拟试验,研究了不同土体的土壤温度日变化,小麦生育期变化动态和土壤水分动态,并探讨了不同土体的水热特性对小麦生长的影响。试验的结果表明,上砂下壤土体和全砂土体的水热动态和小麦生理代谢较为协调,上壤下砂土体和全壤土体的土壤含水量较高,但土壤日温差较小、活动积温和有效积温较低,不利于小麦生长。  相似文献   

17.
黑土的水土流失及其保育治理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黑土因其肥沃而闻名,但其退化和水土流失问题往往易被忽略。虽然在人类影响下的现代环境过程开始较晚,但黑土区的环境已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对黑土水土流失的现状进行了评价,指出了黑土保育治理的必要性与紧迫性,提出了治理保育措施。  相似文献   

18.
推广香根草篱作水土保持措施值得重视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8年以来,我国推广香根草蓠作水土保持措施,收到的水土保持效益甚佳,香根草篱的短处有:经济效益欠佳,与作物争水肥,容易发生病虫害。为使香根草蓠扬长避短,提出的意见有:1.宜在秦岭-伏牛山以南海拔<2000米的地区推广;2.人少地多的山区荒坡地上可大力推广;3.建立香根草与经济作物组成的混合蓠;4.加强香根草病虫害防治研究。  相似文献   

19.
SlopelandameliorationandutilizationwithcomplexagroforestrysystemraisedbyProfessorHuangBingweiwasmainlyaimedatimprovingslopelandsustainableproductivitybyusingbiologicalmeasuresforthepurposeofprovidingnewmethodforfuturecomprehensiveexploitationandutili…  相似文献   

20.
野外观测试验于1997年在广东省鹤山茶叶科技研究所的赤红壤坡地上进行,试验设计了人工林下地表覆盖(A)、人工林下地表裸露(B)、等高梯田种植茶树(C)和等高梯田裸地对照(CK)4个处理,采用自制的径流收集器分别测定了各处理4场降雨的径流深度、径流系数、水土流失量和侵蚀量等指标,结果表明,CK的平均径流深度高产田3.72mm/10mm,降水流失率为37.2%,平均每10mm降雨的土壤侵蚀量为43.6kg.hm^-2,年土壤侵蚀模数为7.42t.hm^-2;其它3个不同植被覆盖处理的地表径流量比裸地对照降低2.20%-67.08%,平均土壤侵蚀量减少43.81%-90.83%;林下地表覆盖处理的保土效果果好,等高梯田种植茶树处理的保水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