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曲延军 《内陆地震》1990,4(1):87-96
余震序列特征的研究是地震预报探索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强余震的预报又是地震预报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本文主要对1971年以来20次M_S≥5.5级地震余震序列的空间分布,时间序列及强度特征进行初步分析讨论。结果表明,强余震的活动是有一定规律的。通过余震序列特征的研究,可以对强余震作出相应的预测。  相似文献   

2.
杨欣  杨马陵 《内陆地震》1996,10(4):366-372
阿图什6.9级地震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做了较为准确的中、短期预报。地震后,通过对余震序列和震区地质构造及历史地震的类比与分析,认为该地震属主震一余震型,并根据资料分析对后续强余震做了准确预报。  相似文献   

3.
一个大地震后常常会发生一系列的余震。余震序列的研究有助于人们了解地震的成因及其发生过程;而且某些强余震也可能引起相当的破坏,因此余震活动趋势的判断及强余震的预报也成为地震预测中的重要课题之一。1982年王碧泉等在《余震序列的时空特征》一文中研究了1966年以来中国东部发生的九次7级以上地震的余震序列。现将其得到的结果概述如下:该文首先对整个余震序列的总体特征进行  相似文献   

4.
本文计算了1970-1989年邢台老震区余震序列的地震活动性标度值,通过累加变换,应用模糊数学直接识别法,分析了该区强余震前地震活动性标度平静异常的一些特征,其结果对于监测预报强余震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对1991年3月大同—阳高5.8级地震的震源特点、序列特征及震前序列活动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出这次5.8级地震是1989年大同—阳高地震的晚期强余震、地震子序列为主余震型序列的结论。从1989年以来大同老震区的弱震活动分析表明,其弱震的几个起伏是大同及其周围应力场加强的信号,可作为今后地震监测预报的窗口。  相似文献   

6.
赵翠萍 《内陆地震》1994,8(3):267-274
回顾总结疏附6.0级地震之前的预测预报以及大震现场监视预报情况,同时利用喀什单台资料对6.0级地震及5.6级强余震的序列特征进行了分析比较。另外还介绍了疏附6.0级地震前的前兆异常及测震异常情况。  相似文献   

7.
薛丁  曹刚  张建业 《高原地震》2011,23(4):13-16
对汶川地震序列分析,发现该序列中Ms≥4.7级余震活动有一定的可数节律,且强余震发生在节律节点上有重复特征。基于上述现象,对该节律建立了一个数学模型,为定量地预测震区6级以上强余震趋势提供了一个预测研究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用准周期(PP)方法预测地震序列中早期强余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地震序列的准周期性,提出了预测早期强余震发生时间的准周期方法及其定量预报指标,同时进行了回溯性预报检验,R值评分为0.45。表明该方法具有一定的预报效能。  相似文献   

9.
1999年岫岩5.6级地震序列活动跟踪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我们在以往研究大地震余震序列活动过程的基础上,根据“八五”和九五“以来较新的地震学分析预报方法,对1999年11月29日岫岩5.6级地震序列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认为,该地震序列活动过程到2000年10月已经结束,其后发生的地震为正常的余震活动,同时,对震区未来一定时期地震活动趋势及地震危险性也作了预测。  相似文献   

10.
通过系统清理1996年以来中国大陆70个Ms≥5.5级地震序列的“强余震”Lg△t-Lgt关系,对强余“等待时间”判别方案预报效能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其回顾性预报的Wallen评分为:6级以上地震序列V=0.60,5.5级以上地震序列为0.44,说明其在地震序列类型判断方面有一定的效能,对实际震例分析得出,该方案出判定主余型序列方面成功率较高,而对于双震或多震序列,有时会产生某些误判;对6级以上  相似文献   

11.
用B值横截距预报强余震震级的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智  吴开统 《中国地震》1989,5(4):59-69
本文在G-R(logN=α—M)关系的基础上,探讨用b值横截距法预报地震序列强余震的震级。选用我国1966—1986年21年内有完整资料的58个Ms≥5.0地震序列,用b值横截距法进行预报检验。这些地震序列的位置分布较广,遍及全国各大区,而且要求每个地震序列满足震级M≥Mo(起始震级)的地震个数不少于50个。统计结果表明,对预报序列中强余震的吻合率为93%以上。另外,我们还用b值横截距法对序列的晚期强余震预测及在主震后尽可能短的时间内预测强余震进行了探索,表明它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12.
一次强烈地震所造成的灾害,主震的作用固然很重要,但强余震的作用也不能忽视。研究强余震的发生规律,对主震发生后的余震序列预报,减少地震造成的损失有一定的意义。本文拟通过对1605年琼山大震强余震的研究统计,来探讨海南岛强余震发生的规律,为今后海  相似文献   

13.
北部湾5.1级强余震的短临预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琼中、邕宁,广州等地磁台垂直分量日变形态“双低点”异常,地震序列缺震和地震迁移等方法,较成功地预报1995年3月23日北部湾5.1级强余震。  相似文献   

14.
景谷6.6级、鲁甸6.5级地震序列应力降变化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云南2014年10月7日景谷6.6级、8月3日鲁甸6.5级地震序列的波形与震相资料,消除区域地震波衰减与台站场地响应后,计算得到2次地震序列的应力降。结果显示,在研究所涉及的震级范围内,应力降呈现随震级增大而增大的趋势。为尽可能消除震级对应力降的影响,对比了相同震级档地震的应力降,结果显示,景谷地震序列的平均应力降明显高于鲁甸地震,这可能与2次6.5级左右地震后震源区的应力状态有关。从序列余震应力降的时、空变化对比来看,景谷6.6级地震后至2014年12月6日5.8、5.9级强余震发生前,应力降变化呈现先缓慢下降、进而转折升高并持续高值的变化过程;同时,高应力降地震在空间上主要集中于5.8级强余震区域。这表明,主震发生后经过一个较短期的调整之后,5.8级强余震震源区的应力环境可能持续增强。5.8、5.9级强余震发生后,地震序列应力降快速下降至相对稳定状态。研究表明,2次6级左右强余震发生后,震源附近区域应力得到一定程度的释放,应力环境降低,地震序列活动也趋于结束。对于后续没有强余震发生的鲁甸地震序列,余震应力降小于景谷地震序列相同震级档地震的平均应力降,同时,主震后余震序列的应力降在时间上几乎未发生太大的变化;结合主震能量释放特点推测,震源区的应力在主震破裂过程中已得到较多的释放,主震后震源区应力变化呈现逐渐恢复的过程,这可能是鲁甸地震余震活动明显较弱,后续亦未有较强余震发生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5.
《地震》2017,(3)
利用新疆区域数字化观测资料,计算了2011—2015年新疆3次6级地震序列的视应力值,并对视应力和震级的关系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1)主震视应力值高于余震视应力值,余震视应力和震级有一定的正相关关系;(2)主震后稍短时间内,视应力均处于整个序列的高值阶段,且在高值阶段会有较强余震发生,这可能是受到震后应力调整的影响;(3)强余震前,会出现视应力高值现象,强余震发生后,后续视应力值恢复到低值水平。计算了2016年底阿克陶6.7级和呼图壁6.2级地震余震视应力,目前阿克陶6.7级地震余震视应力处于高值状态,呼图壁6.2级地震余震视应力处于低值状态,对比研究5次余震视应力的值,对阿克陶6.7级和呼图壁6.2级地震序列类型进行了判定并对后续余震做了预测。  相似文献   

16.
本文应用关联维数计算方法,分别计算了雷波5.4级地震、康定5.2级、5.8级地震和大邑6 1/4级地震的余震序列的关联维数D_2,并给出了相应的离差和相关系数。它们的关联维数分别为2.26982、1.93915、2.28738和1.5367。在这4个地震序列中,发生强余震的序列的D_2大于无强余震的序列。  相似文献   

17.
李东升 《地震研究》1993,16(2):162-168
本文提出形成地震序列的多分形断层模型并利用分形分维理论讨论该模型及其序列。给出本模型的震级—频度关系、余震序列中强余震预报公式和多分维D_q—q关系式,探讨了利用多分维预报地震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地震窗方法在新疆伽师强震群短,临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敖雪明  王桂岭 《内陆地震》1998,12(4):289-294
系统分析了1997年新疆伽师强震群多次中强以上地震前新疆地震窗的短临异常特征,并根据窗口网小震月频异常对伽师强震群首次6级地震作出了较好的短期预报。同时通过分析 阿图什余震窗在其后多次中强地震前出现的小震日频度异常,提取出阿图什余震窗的异常判据和预指标,统计检验结果表明,余震窗方法具有较高临震预报效能。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利用最近的海上石油物探资料,从地质构造等方面论证1918年南沃大震的震中位置,并用历史水位及宏观资料推断了本次地震的震源机制解,讨论了震级问题,余震序列特征,估算了强余震震级的方法和预测强余震发生的时间问题,由于震级参数的重新论证,对泉州—汕头地震带地震活动性应作重新估计。上述问题的讨论对指导今后该区的地震监视预报均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分析了邢台大震后6次5级左右强余震前地震活动的一些特征,发现强余震前地震活动具有增强特征:震前有较大地震发生,应变释放曲线出现加速变化。用韦市尔分布描述地震活动的时间分布,S值是表征地震活动时序特征参数。S-(T)~2/T~2,强余震前,S值有一个下降过程,表明了地震活动在时间上有一个丛集过程。本文的结果对于预报强余震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