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德国大陆科学钻探计划的测井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德国大陆科学钻探计划(KTB)钻成了世界上深度名列第二的大陆超深钻孔。在这宏大的计划当中,地球物理测井技术发挥了独特的作用。本文系统地介绍了KTB运作过程中所采用的测井方法及测井技术。  相似文献   

2.
KTB深部地壳实验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祝文 Kueck  J 《世界地质》1999,18(4):96-99
德国大陆科学钻探计划的钻探了第二口超深孔,简要介绍了KTB计划完成以后,在现场组建的深部地壳实验室的情况。  相似文献   

3.
德国大陆科学钻探计划(KTB)是一项庞大的科学工程,钻探了世界上第二口大陆超深孔.在这宏大的计划当中,地球物理测井技术发挥了其独特的作用.系统地介绍了在KTB运作过程中地球物理测井的组织、管理及运行体制.  相似文献   

4.
张伟 《探矿工程》1994,(3):59-60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筹备工作大事记(续1)1992年·应中国地质勘查技术院邀请,俄罗斯超深孔钻探与地球内部综合调查科学生产联合体总经理B.NKHAKHAEV(哈哈耶夫)博士和地质信息系统研究所超深孔钻探实验室主任的M.I.VOROZHBITOV(沃罗日毕...  相似文献   

5.
钻掘工程国内外发展水平与差距及建议(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续上期 )4 大陆科学钻探4 .1 国际发展现状4 .1.1 SG - 3和KTB超深孔取得重大技术成就至今世界范围内完成科学钻探深孔已有 10余口 ,其中取得重大科学成就和技术创新的是前苏联完成的SG - 3和德国的KTB超深孔。SG - 3超深孔终孔深度达 12 2 6 1m ,为迄今为止世界上最深的钻孔。该钻孔采用Uralmash15 0 0 0巨型钻机 ,其转盘功率为 36 8kW ,卷扬机功率 2 30 0kW ,具有钻深 15 0 0 0m的能力。SG - 3孔还应用了涡轮钻具和轻型铝合金钻  相似文献   

6.
张伟 《探矿工程》1994,(5):54-56
KTB主孔上部8000m概况─—施工过程、技术特点和地学成果耗资5亿马克的联邦德国大陆深钻计划(KTB)的目的是:进行关于地壳较深部位的物理、化学状态和过程的基础性调查,以了解内陆地壳的结构、成份、动力学和演变。该计划自1985年开始实施以来,已完成...  相似文献   

7.
《探矿工程》2009,(11):59-59
中国地质调查局网站消息 近日,从国际大陆科学钻探计划(ICDP)总部——德国地学中心(GFZ)传出喜讯,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授王成善等人联合美国、奥地利等国科学家申请的“白垩纪松辽盆地大陆科学钻探项目”获得批准。这是我国继东海和青海湖大陆科学钻探之后,第三个获得国际大陆科钻计划支持的项目。  相似文献   

8.
井位地质研究,是德国大陆深钻项目(KTB)现场科学研究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为确保KTB的顺利实施和科学目标的实现,做出了重要贡献,井位地质研究,是指钻井过程中对取自钻孔固态样品质所做的成分与构造的初步研究,不包括井址及周围地区的地表地质调查,它与一般的钻井岩心编录不同,也与我们通常理解的地质研究不同,本文将简要介绍了下KTB井位地质研究的目的,研究内容,工作方法和主要成果,以及笔者的一些初步体会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WFSD)项目概况和其中科学钻探与科学测井课题的进展情况,分析了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的特点,对WFSD-1、WFSD-2和WFSD-3-P孔的组织管理方式进行了总结,借鉴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CCSD)项目的组织管理经验,探讨提出了对探索性强、地层复杂、设计变更频繁的科学钻探组织管理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国际大陆科学钻探计划(ICDP)与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CSDC)的发展、实施状况,阐述了大陆科学钻探的深远科学意义和重大现实意义、大陆科学钻探工程技术特点及科技界对大陆科学钻探活动的共识。  相似文献   

11.
《探矿工程》2011,(8):40-40
《国土资源报》消息(2011-08-10)目前,位于江苏省东海县的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主井现场,正在安装深井地球物理观测仪。这标志着中国大陆科学钻探深井地球物理长期观测站即将建成。这是目前世界最深的深井地球物理长期观测站,也是在我国第一个无地面干扰的深井地震地球物理长期观测站。届时,观测站可以监测郯庐断裂带及其邻区发生的0~1级极其微小地震活动。  相似文献   

12.
大陆科学钻探中岩石物理性质研究的意义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杨晓松  金振民 《地学前缘》1998,5(4):338-346
岩石物理性质研究的重要性在于它为地表地球物理观测结果的解释提供科学的约束条件,标度地球物理参数。大陆科学钻探工程与岩石物理研究相结合可以验证已有的地球物理模型并提供科学的约束条件。在大陆科学钻探中,岩石物理性质的测量通常分为钻探现场的常规测试和井场外的原位测试。文章着重介绍在原位或高温高压条件下进行的弹性波波速、热导率、电导率、孔隙度、渗透率以及γ能谱的测试所取得的重要成果和认识,及其在深化人们的地球观过程中的意义,还介绍了由KTB钻探现场的常规测试所获得的一些有意义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大陆科学钻探是“入地”的重要手段,是“深入地球内部的望远镜”。中国大陆科学钻探事业开展15周年以来,取得重要进展,获得全球地学界的高度关注,特别是2001年实施的中国第一口大陆科学深钻 (5158m),成果辉煌,影响巨大。继后,又开展了青海湖环境科学钻探、松辽盆地白垩纪科学钻探、柴达木盐湖环境资源科学钻探,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以及中国大陆科钻资源集成计划,总共钻进约 35km,显示了中国科学钻探方兴未艾的景象。为纪念国际大陆科学钻探20周年(1996~2016)和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实施15周年(2001~2016),本文回顾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实施15年来的艰辛和奋斗的历程,展望中国大陆科学钻探的未来。  相似文献   

14.
金振民教授当选为国际大陆科学钻探计划(ICDP)科学顾问组委员中国地质大学金振民教授于1996年5月28日当选为国际大陆科学钻探计划(InternationalContinentalDrilingProgram,ICDP)科学顾问组委员(SAG).I...  相似文献   

15.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筹备工作大事记(续2)1987年·中国首次参加《国际岩石圈计划大陆钻探委员会(ILPCC-4)).地矿部的刘广志教授任该委员会的中方协调员。同年10月,刘广志教授组织地矿部的部分钻探专家座谈在我国开展大陆科学钻探的有关问题。1988年...  相似文献   

16.
著者对国际大陆科学钻探的历史和所取得的成果进行了回顾。通过大量的统计和分析研究对前苏联,德国和美国等国有大陆科学钻探计划的实施情况,存在问题进行了总结,最后就今后我国在科学钻探实施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文系统地介绍了在KTB运作过程中地球物理测井的组织,管理及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8.
地球物理调查研究在KTB选址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在后期在黑森林及上普法尔茨两个候选址中,选定哪个作为KTB最终孔位时,地球物理调查研究结果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在钻前给出了预选址周围的区域构造主体格架,目的层岩性,埋深,物性和热状态;先导孔完成后的三维调查,揭示出主钻孔周围的岩性边界,结构的不均匀性,断层倾角,破碎带延伸,以及含盐或不含盐流体的分布等,建立了主孔的岩性构造柱状图,经与钻后孔中地质剖  相似文献   

19.
中国科学深钻选址地球物理调查与大别-苏鲁岩石圈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简要地讨论了大别-苏鲁超高压变质带大陆科学钻探选址新采集的地球物理调查剖面及相关地球物理成果。这些剖面以深反射地震及大地电磁测量为研究岩石圈构造的主要方法,结合地质资料和区域重磁平面图,分析大别—苏鲁地体的深部地质构造与岩石圈主要特征,以及大陆科学钻探靶区选择的地质地球物理依据。同时讨论了大陆科学钻探的靶区(江苏东海县)的地壳构造与地热研究结果,并将深度偏移地震剖面与先导孔岩心钻探结果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20.
科学钻探是直接获得深部地质资料的技术手段,深海钻探成果证实了板块构造学说及大陆漂移学说的正确性,并且对地震起因,古气候,气象变化的具有重要意义,陆壳科学钻探发现,在地壳深部700m处有流体循环,使传统的水热矿床形成理论受到挑战。德国KTB陆壳超深科学钻探获得9100m的温度剖面,使人们对地壳深部的状态有了真实的了解。我第一口超深钻的实施将对了解华北板块和扬子板块接触带的演化及高压变质作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