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西北地区侏罗纪地质事件及其在地层划分对比中的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符俊辉 《沉积学报》1998,16(3):147-152
在大量实际资料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了西北地区陆相侏罗纪地层中记录的地质事件。从煤层特征、颜色特征、岩性特征、孢粉组合特征、植物群特征和双壳动物化石特征等方面,建立了西北地区陆相侏罗纪地层划分对比的标志。并认为这些生物事件和旋回沉积层的形成都与大范围内侏罗纪古气候变化密切相关,中侏罗世晚期到晚侏罗世末存在一次最为明显的升温事件。  相似文献   

2.
首次报道了产于内蒙古锡林浩特盆地侏罗系红旗组的植物群,共计21属37种。该植物群由木贼目、真蕨纲、苏铁纲、银杏纲、松柏纲和少量分散保存的种子等组成,以真蕨类丰富、蚌壳蕨科Coniopteris和Eboracia出现以及南方型分子较多等为特征。该植物群的时代为早侏罗世晚期,反映研究区红旗组主体的沉积时代为早侏罗世晚期,上部沉积可能形成于中侏罗世早期。气候敏感植物,特别是南方型分子的出现,指示锡林浩特盆地早侏罗世晚期属于暖温带—亚热带气候区,气候较热或短期有一定程度的偏干旱;其气温较早侏罗世早期和中侏罗世早期更高,说明早侏罗世晚期发生过1次升温气候事件。对早、中侏罗世植物群和沉积特征的综合分析表明,中国在早侏罗世晚期可划分出黑龙江东部温凉气候区、北方暖温带温暖潮湿气候区、中部热带—亚热带半干旱—半潮湿气候区、中南热带—亚热带干旱气候区和西藏—滇西热带干旱气候区共5个气候区,其中北方暖温带温暖潮湿气候区与中部热带—亚热带半干旱—半潮湿气候区的界线较早侏罗世早期和中侏罗世早期偏北4°~8°(纬度),亦说明早侏罗世晚期发生了升温事件。此升温事件与中亚和西伯利亚的图阿尔期升温事件相当,其很可能是早侏罗世晚期图阿尔期大洋缺氧事件(T-OAE)在陆地生态系统中的响应。  相似文献   

3.
《地学前缘》2017,(1):106-142
以古生物学和沉积学资料为主,结合地球化学和植物化石气孔器参数等资料系统分析了中国侏罗纪的气候特征、气候分区及其演变过程。侏罗纪时期的气温明显比现代为高,但无论是温度还是湿度都经历了强烈的变化,可划分为早侏罗世早中期、晚期,中侏罗世早、晚期以及晚侏罗世等5个演化阶段,各阶段气候分区特征明显。其中,早侏罗世早中期(大致为埃唐日期—普林斯巴赫期)可划分为5个气候区,自北而南依次为黑龙江东部乌苏里温凉气候区、北方暖温带潮湿气候区、东南热带-亚热带潮湿气候区、西南热带-亚热带半干旱半潮湿气候区以及西藏—滇西热带海洋干旱气候区。其中,北方暖温带潮湿气候区范围最大,占据了昆仑—秦岭—大别山一线以北的广大地区。早侏罗世晚期(图阿尔期)总体升温并趋于干旱化,依然可以划分为5个气候区,但北方暖温带潮湿气候区由于南界的大幅度向北移而大为缩小,范围最广的是中部热带-亚热带半干旱-半潮湿气候区。中侏罗世早期(阿伦期—巴柔期)气温较早侏罗世晚期明显下降,北方暖温带潮湿气候区南界向南推移,基本恢复到了早侏罗世早中期的范围,东南地区为热带-亚热带半干旱-半潮湿气候。中侏罗世晚期(巴通期—卡洛维期)又复升温趋干,气候区界线再度北移,暖温带潮湿气候区范围再次大幅度缩小到燕辽及东北地区,热带-亚热带半潮湿-半干旱气候区范围扩大至整个华北与西北地区,南方则为热带-亚热带干旱气候区。晚侏罗世气温进一步升高,暖温带潮湿气候区退缩至东北一隅,除滇、藏热带海洋干旱气候区外,其他广大地区均为热带-亚热带干旱气候,且多地出现荒漠化。  相似文献   

4.
柴达木盆地北缘侏罗纪古生态特征及其古地理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多门类化石古生态和岩相、沉积构造等资料,分析了柴达木盆地北缘侏罗纪的古气候和沉积环境。介形类、轮藻、叶肢介、双壳类和植物等化石在地层中的产出特征反映了当时以湖沼及滨浅湖为主的沉积环境,广泛分布的植物及孢粉化石组合面貌的变化揭示出盆地北缘早、中侏罗世为热带-亚热带温湿气候,早侏罗世晚期和中侏罗世晚期古气候两度明显干热化。陆生植物与湖沼相动物化石的交替出现,反映了盆地北缘侏罗纪湖泊、沼泽与低山相间分布的古地理面貌。早侏罗世湖泊多期发育但规模较小,中侏罗世中晚期湖泊规模最大。  相似文献   

5.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东乌珠穆沁旗阿拉坦合力公社果勒半沟剖面原大磨拐河组上部首次发现大量孢粉化石,经鉴定计有38属82种,可确定为Cyathidites-Quadraeculina-Neoraistrickia组合,该组合见较多的中侏罗世早期常见分子,通过对比确定其时代为中侏罗世早期,并据此将该套岩石组合从原白垩纪大磨拐河组解体出来。通过地质时代对比,结合岩石地层特征,将该套地层重新厘定为中侏罗统万宝组上部。通过对万宝组孢粉组合的生态习性的研究,该时期研究区的古植被类型为针-阔混交林,古气候属于亚热带半干旱-半湿润气候,偏湿润。此外,该孢粉组合与中国北方侏罗纪第一次升温事件期间的孢粉在面貌特征上极相似,为古植被在中国北方侏罗纪第一次升温事件上的响应。  相似文献   

6.
利用二维地震和钻井、测井资料探讨了北波拿巴盆地东北部侏罗纪各时期的古地貌和沉积相特征。整个侏罗纪时期,研究区整体处于裂陷作用的构造环境,发育由陆相至海相的5个三级层序。早侏罗世早期的古地貌主要受控于北西向构造格局,沉积中心主要是北西走向的凹陷和向斜。早侏罗世晚期开始,北东向构造开始发育,同时盆地整体剧烈沉降,北西和北东走向的构造单元发生切割和冲突,导致其内部的构造分区十分零碎。中侏罗世末期盆地北部发生大面积抬升形成Callovian不整合,之后的构造活动比较稳定,同时北东向构造基本形成,研究区进入缓慢拗陷时期。在此构造演化背景下,北波拿巴盆地东北部在早—中侏罗世主要是陆相的河流相和冲积扇沉积,中侏罗世主要是海陆过渡相的扇三角洲和三角洲沉积,而晚侏罗世则主要是浅海和滨岸沉积。  相似文献   

7.
柴达木盆地侏罗系陆相地层记录了该时期一系列重大的构造-气候-环境耦合演化事件,然而针对该套地层的古气 候、古风化作用等方面研究还很薄弱。为了恢复柴达木盆地侏罗纪时期的古气候和古环境特征,文章研究对柴北缘大煤沟侏 罗系标准剖面的沉积岩样品开展了全岩主、微量元素测试,综合采用多种化学风化指数判定柴达木盆地侏罗纪古气候条件及 演变过程。元素比值(Rb/Sr、K/Na、Na/Al 和Na/Ti)和化学风化指数(CIA、CIW、PIA 和ICV)均显示,柴达木盆地侏罗纪化学风 化过程和古气候演化过程可划分为4 个阶段:早侏罗世早-中期和中侏罗世中期,化学风化作用强烈,古气候处于温带-亚热 带温暖、潮湿气候条件;早侏罗世晚期和中侏罗世晚期-晚侏罗世,受到区域降水减少影响,盆地化学风化作用显著减弱,整体 处于干旱、半干旱环境。以上结果与前人基于沉积物和植物群面貌研究得出的古气候变化过程相吻合,为盆地及区域陆相侏 罗纪古气候研究提供了相对完整而连续的地球化学证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焉耆盆地侏罗系油气成藏期次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着重用油藏地球化学分析方法探讨了焉耆盆地侏罗系油气藏的成藏时间和期次。油源对比表明八道湾组是主力烃源岩层,三叠系烃源岩对八道湾组原油有一定贡献;油气经短距离的侧向运移后,沿断层通道向上进入三工河组和西山窑组。盆地经历了2次生烃,侏罗纪末期为主要生烃期,第三纪晚期为次要生烃期。储层流体包裹体分布特征、均一温度和组分特征、储层自生伊利石测年和油气成熟度分析都显示了焉耆盆地在侏罗纪中晚期的2次成藏作用,即晚侏罗世以八道湾组低成熟油气的生成、运移和聚集为主的第1期成藏事件和侏罗纪末期以成熟油气的生成、运移和聚集为主的第2期成藏事件,受储层流体包裹体和自生伊利石形成机理的控制,第三纪晚期生烃、成藏事件在流体裹体和储层自生伊利石同位素年代学上均没有记录。侏罗纪末期是主要成藏期,第三纪晚期是调整成藏和定型期。  相似文献   

9.
民和盆地侏罗纪含煤地层沉积环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岩石、沉积结构、古流测定等研究,将民和盆地侏罗纪含煤沉积划分为3种组合类型。早侏罗世为冲积扇沉积环境组合;中侏罗世为冲积扇-河流-湖泊沉积环境组合;晚期为边缘-湖泊沉积环境组合。中侏罗世,网状河流形成的泥炭沼泽环境生成了窑街组巨厚煤层。   相似文献   

10.
北京西山侏罗纪盆地演化及其构造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沉积盆地的形貌、充填及变形受区域大地构造的影响和控制.北京西山侏罗纪盆地是在三叠纪末开阔谷地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三叠纪末或早侏罗世初,开阔的谷底沉积了山间河流相的杏石口组.早侏罗世中期,盆地被溢流和喷发的南大岭组玄武安山岩充填.北京西山侏罗纪盆地早期沉积是恢复其原型盆地的重要依据.中侏罗世早期是全区重要的成煤期,下窑坡组为湖泊-三角洲及沼泽相.中侏罗世中期,北京西山盆地逐渐封闭,上窑坡组上部沉积已经在宁静中孕育着风暴.中侏罗世中-晚期,燕山运动主幕强烈爆发,盆地在接受了龙门组粗碎屑快速充填后,开始在九龙山期分化,盆地沉积中心向北辽移,在晚侏罗世期间消亡.北京西山侏罗纪盆地的演化及其变形的动力学背景与西伯利亚地块和华北地块在中-晚侏罗世的碰撞拼合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燕山东段~下辽河地区中新生代断裂演化与构造期次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通过对燕山东段~下辽河盆地中新生代断裂演化分析,认为中新生代该区共经历了中三叠世末,早侏罗世末,晚侏罗世末,白垩纪末和老第三纪末5期挤压作用。每期挤压作用都形成相应的挤压构造形迹,使得早期盆地萎缩或消亡,或对早期盆地进行改造使其反转。此外,该区还曾经历了中晚侏罗世,白垩纪和新生代3个明显的伸展作用阶段,形成中晚侏罗世断裂盆地,白垩纪断陷盆地和新生代裂谷盆地,构造演化过程中挤压作用和伸展作用交替出现  相似文献   

12.
断块运动与中生代济源盆地的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晚三叠世,济源盆地南部与北部的岩相古地理面貌及充填特征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早中侏罗世盆地南部隆起,北部继承性机降,直到中侏罗世未盆地完全封闭。这种差异是由盆地内部黄河断裂的同沉积活动造成的。  相似文献   

13.
焉耆盆地与柴达木盆地侏罗系成烃及成藏时期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先志  柳广弟  刘震 《地质科学》2003,38(3):361-366
焉耆盆地和柴达木盆地都发育侏罗系烃源岩,形成侏罗系油气系统。由于中 新生代两者构造运动强度的不同,导致两者油气形成时期、油气运移成藏时期以及油气分布层系不同。根据烃源岩热模拟结果和储层包裹体特征的研究,证明焉耆盆地侏罗系油气系统生烃时期主要发生在中 晚侏罗世,油气成藏时期主要发生在中 晚燕山期,为早期一期成藏;柴达木北缘则分别在早侏罗世晚期 晚侏罗世早期和早第三纪末 晚第三纪早期发生了 2次生油过程,因此存在 2期油气成藏,但以晚期为主。两盆地分别是中国西北侏罗系油气系统早期成藏和晚期成藏的典型代表。  相似文献   

14.
燕山东段下辽河地区中新生代盆山构造演化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笔者通过分析燕山东段-下辽河地区的前中生代构造背景和中新生代盆山构造演化认为,该区中新生代的构造演化过程是在前中生代华北克拉通岩石图基础上发育起来的克拉通内(陆内或板内)盆山构造与挤压构造的交替演化过程,经历了早-中三叠世、晚三叠世-早侏罗世、中-晚侏罗世、白垩纪、新生代5个盆山构造演化阶段和中三叠世末、早侏罗世末、晚侏罗世末和白垩纪末、老第三纪末5期挤压作用。每次挤压作用都使得早期盆地萎缩或消亡,造成早期盆地反转。中-晚侏罗世、白垩纪和新生代三个阶段的伸展作用形成中-晚侏罗世断陷盆地、白垩纪断陷盆地和新生代裂谷盆地。在这一构造演化过程中,挤压作用和伸展作用交替出现,挤压构造和伸展构造间互发育。   相似文献   

15.
在讨论黑水─泉州地学断面四川盆地区段地壳结构基本特征的基础上,采用一维稳态热传导方程计算了该区段内14个点的不同构造层段的古地温和古热流值,建立了地壳然结构模型,并对沉积盖层的热演化史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四川盆地在晚三叠世末到晚侏罗世末这一时期是热演化程度最高的时期,且在晚侏罗世末期已趋于热均衡状态。各地区各构造层段具有不同的热结构特征和热演化史,它总体上受控于岩石圈厚度及莫霍面的理深,局部受控于各构造层的厚度、物性特征及岩浆活动等因素。  相似文献   

16.
南海西部围区中特提斯东延通道问题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通过对南海西部围区中生代岩相古地理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编制了该区T_2,T_3~1,T_3~2,T_3~3,J_1-J_2,J_3-K_1共6个时段的岩相古地理简图,根据其中生代海相地层的时空分布和岩相特征,讨论了尚存争议的中特提斯进入南海的通道问题。实际资料表明,黑水河盆地在三叠纪受印支运动影响完成了从海到陆的过程,之后不再出现海相沉积,中特提斯不可能从红河裂谷带进入南海。在新加坡所见的晚三叠世至早侏罗世浅海至陆相沉积代表古特提斯的残余海,到中侏罗世完全消失。早侏罗世时期在印支半岛南部出现的近南北走向的海湾可能经过泰国湾与当时的滇缅海相通;但是这个海湾浅而短暂,滇缅海能否从这里进入南海值得怀疑,更不可能是中特提斯的通道。在南海西部围区,迄今已证实的中生代洋壳碎片(蛇绿岩套)和深海沉积仅见于南部Woyla—Maratus—Lupar一线及其附近。这套延伸2000余km,从洋壳、深海到浅海岩相齐全的岩石所代表的晚侏罗世至早白垩纪世大洋应是中特提斯洋的一部分。中特提斯东延而最可能是走南路,即从班公一怒江带南下之后,经Woyla线穿过苏门答腊岛,绕加里曼丹岛南缘到Maratus线,向北再经沙巴到Lupar线,在沙捞越北部或纳土纳岛附近进入南海。  相似文献   

17.
民和盆地侏罗系地层划分与对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和盆地是一个油、煤、气伴生的中新生代陆相盆地,侏罗系地层层序自下而上划分为下侏罗统炭洞沟组(大西沟组)、中侏罗统窑街组、红沟组、上侏罗统享堂组。中侏罗世早、中期气候温暖湿润,形成了以沼泽相煤系地层和湖相暗色泥岩、油页岩为主的生油建造,晚侏罗世至白垩纪气候较为干燥,形成了以河流相为主的砂砾岩储集建造。根据古生物、岩性、电性、含煤性、构造、古气候等地层划分对比标志,重新确立了盆地的地层系统,建立了盆地中新生界地层标准剖面,为盆地石油勘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Exploratory drilling in Mesozoic argillites, sandstones, and shales of the still-subsiding Yenisei basin located numerous gas and oil occurrences. Contained organic-oil content of Lower Jurassic sediments is 1.5 percent; of Middle Jurassic, 1.8 (locally 3.7 percent in Bajocian sediments); of Upper Jurassic, 1.4 percent; and of Valanginian, 1 percent. Maximum gas flow from Bajocian and Valanginian sandstone was 13,000 m3 per 24 hours; gas flowed at a rate of 76,000 m3 in 24 hours at depth of 612 to 627 m from Middle Jurassic sandstone. These and other factors, including evidence that the sediments were largely accumulated in shallow-water and reducing conditions, indicate that the Jurassic and Valanginian sediments of the Ust-Yenisei basin are potential oil producers. --G. E. Denegar.  相似文献   

19.
华北北部中新生代构造体制的转换过程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华北北部位于古亚洲和太平洋两大全球性构造域的交叠部位,其中新生代断裂演化、区域性不整合界面和盆地演化的地质事实显示华北北部中新生代存在5个挤压作用时期。自老至新为:①中三叠世末挤压期(老虎沟组或杏石口组前挤压期,峰值年龄 ≥ 215Ma);②早侏罗世末挤压期(海房沟组或九龙山组前挤压期,峰值年龄 ≥ 178Ma);③晚侏罗世末挤压期(义县组或东岭台组前挤压期,峰值年龄 ≥ 135Ma);④晚白垩世末挤压期(古近系前挤压期,峰值年龄65Ma);⑤古近纪末挤压期(新近纪前挤压期,峰值年龄25Ma).5个挤压期在时间上相对较短,并为6个时间较长,构造运动相对和缓或伸展的成盆沉积期一一隔开。6个成盆沉积期包括:早中三叠世、晚三叠世-早侏罗世、中晚侏罗世、白垩纪、古近纪、新近纪-第四纪。其中,中晚侏罗世、白垩纪、古近纪、新近纪-第四纪具有明显的伸展作用特征。也就是说,华北北部中新生代的构造演化过程是在前中生代华北克拉通岩石圈基础上发育起来的克拉通内(陆内或板内)成盆沉积与挤压变形的交替演化过程,在这一构造演化过程中,挤压作用和伸展作用均占有重要位置,总体来讲,挤压作用由强变弱,伸展作用由弱变强。伸展作用持续的时间长,挤压作用持续时间则相对较短。挤压作用和伸展作用交替出现,挤压构造和伸展构造间互发育。华北北部中新生代这种构造体制的转换过程,记录了从古亚洲洋构造域汇聚构造体制向太平洋构造域俯冲构造体制转换的大陆动力学过程。   相似文献   

20.
我国东北部中、新生代陆相含煤地层的中部为厚层泥岩,其上、下均含有煤层,顶底为粗碎屑岩。可据此规律探找新含煤层位和含煤地层的划分和对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