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辰砂是常见的汞矿物。不同矿床类型中辰砂的特征是不同的。本文以铜仁—万山—带汞矿为例,讨论该类型辰砂的基本特征。 铜仁—万山汞矿位于湘黔汞矿带南部。矿体产于寒武系石灰岩和白云岩中,区域内未见火成岩分布。矿体呈层状、似层状、透镜状,均由含辰砂的碳酸盐脉组成。辰砂是  相似文献   

2.
辰砂是常见的汞矿物。不同矿床类型中辰砂的特征是不同的。本文以铜仁—万山一带汞矿为例,讨论该类型辰砂的基本特征。 铜仁—万山汞矿位于湘黔汞矿带南部。矿体产于寒武系石灰岩和白云岩中,区域内未见火成岩分布。矿体呈层状、似层状、透镜状,均由含辰砂的碳酸盐脉组成。辰砂是  相似文献   

3.
夏甸矿区主要矿石类型为黄铁绢英岩型,是典型的蚀变岩型金矿,通过对其各类微量元素、有机烃气异常在不同中段的展布特征和轴向分带指数等进行分析总结,得出该矿床原生晕分带序列为:烃类组分、Hg、Sb(矿前缘),As(矿头),Ag、Cu、Pb、Zn(矿中),Co、Ni(矿尾),总结了地球化学找矿标志,为其深部以及其外围地区的找矿预测评价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白地坪汞矿辰砂的基本特征及矿床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白地坪汞矿属于武陵成矿区,地处川黔桐麻岭汞矿带北东延续地段.该类矿床的成因,按照传统的观点应属“远成低温热液矿床”.现在有不少人认为是“沉积-热液改造矿床”.笔者通过对该矿床的物质成分、矿石类型和辰砂基本特征的研究,认为矿床属高盐度渗流热卤水成因.  相似文献   

5.
文章应用格里格良原生晕分带指数方法,系统研究了上庄金矿单个矿体、矿区等不同取样系统的原生晕轴(垂)向分带特征.结果表明,上庄金矿床原生晕轴(垂)向分带序列及原生晕叠加模式在矿区范围内比较相似,因此,可利用典型矿体原生晕轴(垂)向分带规律来指导矿床内深部矿体的预测.适用于该矿区-750 m以上的原生晕轴(垂)向分带序列为B-(Hg W Bi)-(As Mn Co)-Zn-(Au Ag)-Pb-Mo.典型矿体原生晕叠加模式显示,沿垂直方向矿体间断部位原生晕出现头、尾晕同位叠加以及头、尾、近矿晕同位叠加2种情况,并均呈现出地球化学参数的剧烈波动.其中,前者是下部有盲矿体存在的反映,而后者则有可能既是深部有盲矿体存在,也是2个矿化带或大矿体间有小矿体存在的反映.依此认识对深部矿体开展了预测,部分靶区已获得成功验证.  相似文献   

6.
贵州某汞矿区有渣堆10余处,皆为炼汞房就地顺坡堆积而成,炉渣的原生矿石为碳酸盐汞矿石,多呈未熔结的状态.除辰砂,经焙烧分解、升华成汞矿和少部分碳酸盐石灰  相似文献   

7.
汇集了中国63个典型金矿床的原生晕轴向分带序列,统计出了中国主要金矿类型、不同规模矿床的原生晕轴向分带序列的共性和特性,总结出了中国金矿床原生晕轴向分带序列及其应用于盲矿预测的准则  相似文献   

8.
构造叠加晕法是危机金矿山寻找接替资源的有效新方法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构造叠加晕是在发展了原生晕分带理论基础上而开创的一种盲矿预测新方法、新技术.运用该方法在金矿区深部及其外围进行盲矿预测,取得了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9.
《地学前缘》2017,(5):149-158
长流坑钨矿位于赣南九龙脑矿田北部,研究程度较为薄弱,成矿时代及原生晕分带规律至今未见报道。本文对其开展了白云母Ar-Ar年代学及原生晕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1)长流坑钨矿形成于(151.9±1.5)Ma,与九龙脑花岗岩体存在密切成因关系;(2)矿床原生晕轴向分带明显,W、Bi为矿中元素,Ca、Sr、Mn、V、Cr、Nb、Cs、Ti、U为矿头元素,Cu、Mo、Hg、Co、S、P、As、Y、Th、Pb、Sb、I为矿前元素,矿中元素与矿头元素原生晕异常中心相距约150m,与矿前元素原生晕异常中心相距约330m;(3)建立了矿区原生晕轴向分带模式,并据此圈定2个预测靶区。  相似文献   

10.
西湾铅锌矿床位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庐枞盆地北东缘,其赋矿围岩破碎溶蚀现象明显,地层和矿体产状难以辨识。为了准确圈连矿体,以原生晕地球化学特征研究为基础,以热液矿床原生晕找矿理论为指导,通过对西湾矿区钻孔岩石光谱样品进行测试,绘制原生晕剖面等值线图,研究原生晕浓度分带和轴向分带特征,探讨原生晕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矿体圈连的指示意义。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发现,As、Sb、Pb、Zn、Ag、Mo与铅锌矿成矿关系密切。16号勘探线原生晕浓度分带和轴向分带特征表明:前缘晕指示元素为As、Sb,近矿晕指示元素为Pb、Zn、Ag,尾晕指示元素为Mo;轴向分带特征反映Ⅲ号矿体具"反分带"现象。轴向分带和指示元素的变化特征说明,西湾铅锌矿床成矿作用复杂,推测为多期次成矿或矿体沿倾向还有延伸。As、Sb、Pb、Zn、Ag、Mo的浓度分带特征对矿体的圈连具有较好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甘肃寨上金矿南矿带矿体隐伏规律,预测深部找矿远景,基于构造叠加晕找矿方法对该矿床南矿带深部找矿潜力进行探讨。对南矿带32号脉9种金属元素(Au、Ag、As、Bi、Cu、Pb、Sb、W、Zn)的测试数据进行数学地质分析,结果表明Au与As具有较好的相关性,是找矿的指示元素;As与Sb、Cu与Bi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86、0.945,可能与它们在热液上升过程中靠近矿体的头部和尾部有关。基于对矿区9种元素的数学统计分析并与中国金矿床原生晕综合轴向(垂向)分带序列对比,得到寨上矿区理想原生晕分带序列为:As-Sb(前缘晕)→Pb-Ag-Au-Zn-W(近矿晕)→Cu-Bi(尾晕);根据改良的格里戈良分带指数法得到各勘探线轴向分带序列,前、尾晕共存等“反分带”现象的出现表明存在多次热液叠加作用。使用克里金插值法得到衬值晕分带图,显示矿体向东倾覆,含矿热液应从东南向西北运移,剥蚀程度自东向西加强。在野外地质工作的基础上,结合矿区地质特征和元素空间分布规律,建立了南矿带构造叠加晕实用模型。根据原生晕找矿特征标志,32号脉东南部67线深处的有利成矿空间指示有矿,并将其定成预测靶位。通过布设钻孔ZK67-0验证了预测靶位的准确性,表明构造叠加晕实用模型在寨上金矿找矿预测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福建紫金山铜金矿床地质地球化学找矿模型及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根据紫金山铜金矿区地表岩石测量和矿床钻孔剖面原生晕研究结果,详尽讨论了成晕元素在水平和垂向上的异常分布特征,确定了矿床的主要成矿元素及伴生元素,计算了矿床元素分带序列,阐明了矿床异常元素的分带规律.以矿上、矿下晕和元素分带关系为基础,运用元素对累乘比值对矿床Cu、Au矿带的剥蚀水平制定了评价准则.结合矿区和矿床地质特征,建立了紫金山矿区(田)的地质地球化学找矿模型.在矿区外围的勘查地球化学找矿研究中,还发现了具工业意义的矿体及新的矿化类型(斑岩Au、Cu和Mo矿),从而为紫金山地区发展成为大型铜矿田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酒店塘汞矿位于湘黔汞矿带南端,是以汞为主、共(伴)生硒-锌多金属成矿区.近年来的找矿勘查表明:矿床外围的高寨—上关溪地表以浅发现硒汞矿体,其延深部位找到了大中型汞矿床、硒矿床,硒在矿体中的分布与汞相一致,两者呈正相关关系.而酒店塘矿床边深部出现的锌矿则与汞矿化有明显的分带现象.因此,研究汞-硒-锌的成矿关系及分带现象,对于指导找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凤太矿集区是秦岭重要的铅锌金多金属成矿区之一,双王金矿是该成矿区中典型的角砾岩型金矿床。本文采用格里戈良提出的原生晕分带指数法,详细研究了双王金矿床KT9矿体和KT8矿体中ZK18-5、ZK30-1和ZK40-53个坑内钻孔的原生晕轴(垂)向分带特征,通过各钻孔中原生晕分带指数垂向变化规律、微量元素衬值及地球化学参数分析进行深部矿化预测。结果显示,双王金矿床原生晕轴(垂)向分带序列呈明显的反带现象,ZK18-5中在标高950 m附近矿化程度最好,矿体向深部逐渐尖灭;ZK30-1在标高980 m附近矿化程度最好,其深部预测有串珠状矿体存在,深部矿化前景较好;ZK40-5在标高850 m附近矿化程度最好,预测深部矿体仍有较大规模的延伸,深部矿化前景较好。  相似文献   

15.
通过矿区现场调查、成矿构造分析,系统总结了矿区构造控矿规律。在此基础上开展构造地球化学找矿研究。区域性东西向挤压构造带是本区重要的控岩控矿构造,其与横向断裂、斜向断裂交汇部位是有利赋矿部位。矿区铅锌矿体产出受地层岩性控制明显,上石炭统昂杰组白云质灰岩及白云岩是有利的赋矿围岩。铅锌矿体与花岗斑岩小岩体关系密切,常位于花岗斑岩体和碳酸盐岩接触面附近。矿区不同岩石Pb、Zn、Mn、As、Sb、Mo、Cu、Bi、Sn含量高,变异系数大,可作为找矿指示元素。元素分布型式显示成矿元素Pb、Zn、Ag、Mn具特征的双峰式分布,表明这些元素卷入了成矿作用。由矿石结构特征和元素组合分析表明,本区铅锌成矿具多阶段性,多期矿化叠加造成矿化富集。原生晕剖面和元素分带研究表明,斯弄多铅锌矿区原生晕分带序列自上而下为(Cr-W-Co-V-Ni)→(Ti-Ba)→(Pb-Ag-Au-As-Sb-Cu-Bi)→(Sr-Zn-Mn-Mo-Sn)。作为前缘晕指示元素As、Sb位于中下部,与主成矿元素重叠,结合矿区控矿构造分析,推测矿区下部可能存在隐伏矿体。  相似文献   

16.
哈图金矿是新疆目前开采规模和产量最大的金矿床。利用矿区中东段的坑探工程和矿区西段钻探工程,开展了原生晕地球化学测量,中东段坑探工程中11个中段共采集矿体及围岩样品159件,西段钻探岩芯等间距取样54件,测试元素为Hg、Au、Ni、Pb、As、Sb、Cu、W、Zn、Ag、Mo、Bi共12项。通过研究,查明哈图金矿前缘晕为Hg-As-Sb,近矿元素为Ag-Cu-Zn-Mo,尾晕元素为W-Bi-Ni;中东段矿体原生晕轴向分带序列为Au、Pb-Hg-As、Ag-W-Sb、Bi-Zn、Cu、Ni、Mo;西段分带序列为Bi、Zn、Hg-Pb-Sb-Cu-W、As-Ag、Ni-Mo-Au。西段原生晕出现"反分带"与"头尾晕共存"现象,受雁列式含矿构造尖灭再现的影响,原生晕存在叠加结构,垂向上地球化学参数波动明显,结合区域地质矿产资料推断,矿区西段深处找矿潜力大于中东段。  相似文献   

17.
早子沟金矿位于西秦岭西段,大地构造位置为西秦岭褶皱带北部断褶带与中部裂陷槽之间的过渡部位,位于合作—岷县区域断裂带上。对矿区原生晕样品元素分析得到的数据进行R型聚类谱系分析、因子分析及元素分带指数计算。聚类谱系分析反映出矿化元素Au、Sb与前缘晕元素As、Hg关系密切;因子分析显示第一主因子与第四主因子具有正相关关系,而与二、三主因子无相关性,说明四个因子代表了三个不同的成矿阶段;依据元素分带指数计算建立的矿区原生叠加晕轴向(垂直)分带序列为As-Au-Sb-Hg-Ag-W-Co-Pb-Zn-Bi-Cu。对矿区原生晕找矿地球化学信息进行了提取,并对矿区深部第二富集带靶区及资源量进行了预测,预测资源量5 t,表明矿区深部扩大资源量的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18.
黄志全 《地质与勘探》2010,46(Z1):1222-1231
[摘要]柳坝沟金矿区位于华北地台北缘西段,产于太古代乌拉山群变质岩系中,矿床主要矿石 类型为钾长石-石英脉,钾长石化是最发育的近矿围岩蚀变,与金矿成矿作用关系密切。利用对钻孔地 球化学元素的分析研究,313 号脉具有多期多阶段叠加成矿成晕的特点,根据不同成矿阶段元素组合和 单阶段形成原生晕的垂直分带规律及不同成矿阶段形成矿体(晕) 在空间上的叠加特点,建立了矿床的 原生晕叠加晕模式,对主要矿脉进行了深部预测,最后利用钻探工作验证,取得了较好的地质效果,为该 区深部探矿起到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红旗沟金矿床是青海省五龙沟矿集区Ⅸ号含金破碎蚀变带中的典型金矿床。文章通过对矿床元素组合、元素相关变化特点及主矿体赋矿构造中原生晕分布、组分分带、垂(轴)向分带序列变化规律、原生晕叠加特点等地球化学特征的综合分析,探讨了该矿床成矿热液活动地球化学规律和找矿标志模型,圈定了矿床深部第二富集带及矿化带深部有利盲矿赋矿空间,预测矿区深部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20.
广西贵港六梅金矿原生晕及深部找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申硕果  叶荣  王勇 《现代地质》2012,26(5):1086-1094
六梅金矿床位于广西贵港市龙山矿田福六岭金矿区,属于卡林型金矿床,矿体呈脉状分布。对矿山已开采中段系统采样,进行原生晕研究。矿床元素的空间分布规律显示六梅金矿床中Au、As为正相关关系,含量等值线在空间上吻合性良好,As可作为Au找矿的主要指示元素。原生晕轴向垂直分带序列自上而下为:Cu-Zn-Pb-Hg-Mo-W-Au-As-Ag-Bi-Sb,为"反分带"序列,显示出该金矿床具有多期次多阶段叠加成矿成晕的特点。根据矿床原生晕地球化学特征预测深部矿化的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