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中亚地区发现大量可地浸砂岩型铀矿床引起了我国的重视,目前正在积极开展此类型铀矿的找矿工作。我国北西部是寻找类似中亚地区层间氧化带后生地浸砂岩型铀矿床最理想的地区,本文在论述了区城大地构造特征、地壳演化与区域铀成矿带形成的基础上,着重阐明了区域中新生代盆地地浸砂岩型铀矿床形成的铀源条件、盆地类型与结构及富铀性对形成地浸砂岩型铀矿的影响;并以区内已有层间氧化带地浸砂岩型铀矿床为例(伊犁盆地、二连盆地与测老庙盆地砂岩型铀矿床),论述了盆地砂岩型铀矿床形成的岩相古地理条件、水文地质与层间氧化带发育条件及对铀成矿的影响;并阐述了本区层间氧化带地浸砂岩型铀矿床的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2.
中国北西部地区地浸砂岩型铀矿床的成矿条件与分布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亚地区发现大量可地浸砂岩型铀矿床引起了我国的重视 ,目前正在积极开展此类型铀矿的找矿工作。我国北西部是寻找类似中亚地区层间氧化带后生地浸砂岩型铀矿床最理想的地区 ,本文在论述了区域大地构造特征、地壳演化与区域铀成矿带形成的基础上 ,着重阐明了区域中新生代盆地地浸砂岩型铀矿床形成的铀源条件、盆地类型与结构及富铀性对形成地浸砂岩型铀矿的影响 ;并以区内已有层间氧化带地浸砂岩型铀矿床为例 (伊犁盆地、二连盆地与测老庙盆地砂岩型铀矿床 ) ,论述了盆地砂岩型铀矿床形成的岩相古地理条件、水文地质与层间氧化带发育条件及对铀成矿的影响 ;并阐述了本区层间氧化带地浸砂岩型铀矿床的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氡气测量的基本原理,通过在川西北地区碳硅泥岩型铀矿床己知矿床的氡气测量结果、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氡气测量是寻找深部隐伏铀矿体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4.
中南地区是我国铀矿资源的重要产地之一,几十年来,中南地区查实和探明了一批铀矿点、铀矿床。铀矿床类型以花岗岩型和碳硅泥岩型为主,主要分布在湖南、广西境内,与所处的大地构造位置有关,铀矿产的产出部位与深大断裂关系密切,与花岗岩体空间分布关系密切,铀成矿时代集中于燕山晚期和喜山早期。  相似文献   

5.
花岗岩型铀矿床与中、新生代盆地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花岗岩型铀矿床旁侧往往有中、新生代盆地分布,笔者通过对其中两个较典型的花岗岩型热液铀矿床的资料进行分析,探讨这些铀矿床与中、新生代盆地的时空分布规律及成因联系,进而总结这类铀矿床的基本特点和利用这些特点作为找矿标志寻找新矿床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砂岩铀矿床铀的存在形式及其地质地浸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中国几个可地浸砂岩型铀矿床的铀存在形式,份额比,粒度铀配分,并与中亚铀矿床进行了对比,探讨了其成矿的差异性,最后对地浸决策提出了可供参考的意见。  相似文献   

7.
北山地区晚古生代火山岩建造比较发育,是热液型和火山岩型矿床成矿的有利地段。本文从火山岩的分布、岩石组合、火山岩相、火山岩喷发方式及韵律、岩石化学成分及微量元素等方面,详细论述了该地区中、晚泥盆世火山岩建造的特征及其与铀成矿作用的关系,分析了火山机制控矿作用,总结了晚古生代火山岩建造中铀的成矿条件和规律,为今后在该地区寻找热液型和火山岩型铀矿床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花岗岩型铀矿床是我国重要的铀矿床类型之一,它主要分布于我国的华南及秦岭地区等地。半个多世纪以来,前人对花岗岩型铀矿床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得出了许多重要的认识,建立了一系列铀成矿理论。但由于华南地区热液铀矿床的广泛分布及其成矿多样性等因素,以往的研究多集中于华南地区,而对于秦岭地区的花岗  相似文献   

9.
碳硅泥岩型铀矿床铀与有机质关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江西修水、湖北通城地区碳酸盐型、黑色页岩型铀矿床的部分含矿围岩、矿石铀含量及有机碳含量进行了测定,并按照有机质氯仿沥青质分析操作规程,进行了抽提、分离工作。初步探讨了铀与有机质衍生物的内在联系。结果表明:(1)铀与有机质及氯仿抽提物呈依附关系;(2)外生铀矿床中有机质演化途径不尽相同;(3)非烃与铀关系密切,可作为外生铀矿床聚铀作用的指示剂。  相似文献   

10.
刘陶勇 《新疆地质》2004,22(4):382-385
通过分析铀迁移、沉淀、富集的成矿特点,结合伊犁盆地南缘铀矿床中铀矿石成分研究,分析了砂岩型铀矿成矿机理.指出在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床中,铀主要以碳酸铀酰络合物形式迁移,在富含有机质、硫化物、硫化氢等有效还原剂的条件下,形成强烈的地化反差还原地球化学障环境,铀还原沉淀,最后富集成矿.为指导普查找矿、开展铀矿床矿石成分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沈锋 《铀矿地质》1995,11(1):6-10
中国铀矿资源勘查工作经过30多年的发展,在全国23个省(区)探明了10余种工业类型的铀矿床,提交了一大批铀矿夜里量,对中国核工业的发展提供了资源保障,但是,中国铀矿探明储量所呈现的矿床和矿体规模较小,矿石品位偏低等特点,给经济的开采利用这些铀矿资源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寻找大型铀矿床,是从根本上解决铀矿资源对中国核工业长远发展的需求保证,改善中国铀矿资源开采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也是铀矿地质勘查工作上  相似文献   

12.
浅论勘查砂岩型铀矿的物化探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简要介绍了国内外勘查砂岩型铀矿的主要物化探方法的应用概况 ;根据赋存砂岩型铀矿的地质背景 ,提出了若干适于勘查砂岩型铀矿的物化探方法 ,论述了这些物化探方法的原理、特点及其所适用的铀矿勘查阶段 ,同时列举了部分找矿实例。地质科研生产实践表明 ,因地制宜地选用和合理配置高效的物化探方法是成功寻找砂岩型铀矿的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13.
滇西新生代盆地砂岩型铀矿勘查现状与找矿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滇西新生代盆地是我国重要的砂岩型铀矿成矿带之一,蕴藏着丰富的铀资源,现已探明8个中、小型砂岩型铀矿床。笔者回顾了区内砂岩型铀矿找矿历程,分析了找矿现状,介绍了沉积体系与层序地层学在滇西新生代盆地内砂岩型铀矿应用的研究进展;分析了滇西新生代盆地内砂岩型铀矿的找矿前景,提出了扩大老矿区与探索新盆地的找矿思路。  相似文献   

14.
余达淦 《铀矿地质》2001,17(5):257-265
华南中生代铀成矿作有处于中国东部燕山期强烈火山岩浆作用、壳幔作用及流体作用时期,铀具有大规模聚集成矿的前景。因此,中生代花岗岩型、火山岩型、外接触带型铀矿找矿必须引进深源成矿理论,淡化“浅成低温活化成矿理论”,充分认识铀矿既可形成于浅源浅成条件,也能形成于深源深成高温条件及深源浅成中温条件的特点,重视早阶段(130-95Ma)铀矿化,打破以主岩类型找矿的人为界限,加强白垩纪岩浆岩体系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文章将我国中新生代陆相盆地中发育的古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床分为地层超覆埋藏亚型、构造抬升破坏亚型、构造褶断保存亚型等3种亚型,文中主要讨论了这3种亚型古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床的成矿特点、成矿模式及找矿前景。作者认为,除近代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床以外,古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床在我国中新生代陆相盆地也有很大的找矿潜力。因此,需要从成矿理论上认真总结和不断充实,以推动我国砂岩型铀矿找矿工作不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6.
The research achievements of geogas prospecting through the mechanisms of geogas prospecting and its applied research in the area of concealed uranium deposits prospecting were analyzed. Geogas prospecting is a new means of deeply concealed deposits exploration that started to develop gradually from the 1980s and is at an initial stage of research in concealed uranium deposits exploration. Furthermore, comments and suggestions were provided for following research work by summarizing the shortcomings and problems of current studies in this paper. A general upward micro-flow of geogas could carry the metal nanoparticles associated with ore body underground to the surface of earth to come into being anomaly halos of elements contents above the ore body, and with these anomaly halos, the relevant information of deeply concealed uranium deposits (or other classes of metal ore bodies) would be reflected. The depth that geogas measurement could achieve for prospecting concealed deposits under the covering layers is up to a thousand meter. Geogas prospecting can be used for investigating in small scales, surveying generally and in detail in big scales and locating the ore bodies. At the present stage, there are three primary under-mentioned problems in the studies of geogas prospecting: ①On the one hand, the researches of how mediums (covering layer) would affect the migration process of geogas are far from enough. On the other hand, appropriate mathematical theory models have not been set up yet. ②In China, there are currently few accurate and practical physical models for geogas prospecting to carry out controllable and repetitive series experiments as well as theoretical studies. It is essential that an appropriate physical model should be established timely in order to provide an experimental platform and a kind of technical assistance for the mechanism study of geogas prospecting. ③To achieve the aim of popularizing the geogas prospecting in the uranium exploration area, the research of trapping solution and sampling and measuring methods should be further developed and the methods of rapid geogas in-site measuring which are suitable for various geologic structures of uranium deposits should be made reasonably to cater to the need of rapid and accurate field measurement.  相似文献   

17.
西南地区铀资源现状与找矿前景展望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陈友良 《铀矿地质》2004,20(1):1-3,15
本文概述了西南地区铀资源现状,简要介绍了滇西、川西高原、川北、黔中4个铀成矿区的基本特征,并对西南地区的找铀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外生-后成渗入型铀矿床的空间定位问题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赵凤民 《铀矿地质》2005,21(3):161-168
产于中新生代盆地中的外生后成渗入型铀矿床是一种资源量大、开采成本低、对环境污染小的矿化类型, 是我国当前寻找的重点。通过10 多年的找矿实践, 大家一致认为中亚的成矿模式和找矿评价准则在我国并不完全适用。中国是一个强烈遭受新构造运动的地区, 中新生代盆地受到程度不同的各种改造。根据盆地和造山带的空间关系可划分为: 造山带的盆地、近造山带盆地和远离造山带弱构造活化的盆地。在每个类型中, 按盆缘的结构特征又可进一步划分出相应的亚类。笔者探讨了每类盆地对形成外生后成渗入型铀矿化的有利度, 同时还探讨了成矿的古气候条件, 指出天然地下水补给区小的内陆盆地、干旱的气候期并不完全是成矿的有利因素, 甚至可能是不利因素。相反, 处于潮湿气候区的盆地有利于成矿。为了提高找矿的科学性和找矿效率, 应当尽快建立适合于中国地质情况的外生后成渗入型铀矿成矿模式和找矿评价准则。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中南铀矿地质志》、《中国矿产地质志·湖南卷铀矿》的基础上,系统梳理湖南铀矿勘查和科研成果,总结了湖南铀矿成矿规律。将湖南铀矿床划分为热液型、海相沉积型、陆相沉积型等3大类4类10个亚类。总结了铀矿时空分布特点,成矿地质背景和同位素年龄表明,控岩控盆控矿构造与岩浆、火山和热液活动集中发生在晚白垩世至古近纪,主成矿期为晚白垩世;重要铀矿床均分布在中新生代断陷盆地周边及盆地中,区域上铀成矿受铀独特的地球化学性质和统一的区域构造演化特定时期陆内裂谷阶段或区域断陷盆地阶段的制约,反映了铀区域成矿作用内在的时空统一性。厘定了湖南省内以铀为特色的矿床成矿系列,共划分2个成矿系列组合,7个成矿系列,8个成矿亚系列;衡阳盆地以铀为特色的矿床成矿系列的复合,是本次研究的重要成果,有助于揭示铀区域成矿作用内在的时空统一性;分析了铀成矿演化特征,构建了铀成矿谱系。近年来,应用成矿系列理论在重点铀成矿区开展找铀和关键矿产的综合找矿,取得重要找矿成果,建立了金银寨式、鹿井式等13个铀矿矿床式。提出在重点铀成矿区主攻热液型中大型铀矿床的同时,要重视大吨位岩体型铀矿(斑岩型、白岗岩型、花岗伟晶岩型)的找矿探索工作以及铀成矿区关键矿产的综合找矿和第二找矿空间的探索,在新元古代江南造山带可关注白岗岩型和花岗伟晶岩型铀矿,在扬子陆块与华夏陆块的结合带可重点探索斑岩型铀矿和火山岩型铀矿。以上成果有利于深化对铀、关键矿产区域成矿规律的认识,为今后铀矿勘查、综合找矿和科研工作提供指导与借鉴。  相似文献   

20.
地球电化学法是一种借外加电场使活动态的金属离子定向迁移到特制的接收装置、分析装置中的电解物,从而发现与隐伏矿床有关的金属离子异常,达到找矿目的的新方法。通过在中国江西省乐安县湖溪某矿区、澳大利亚Four Mile East某矿区开展以地球电化学提取测量为主、土壤离子电导率测量为辅寻找隐伏铀矿的工作,结合相应矿区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对该集成技术的应用效果进行了对比研究,提出了地球电化学法寻找隐伏铀矿的理想异常模式。结果表明,地球电化学法不仅适用于厚层覆盖区寻找火山岩型铀矿,对砂岩型铀矿同样可以取得良好的找矿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