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3.
欧洲空间局关于干涉雷达的新计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达干涉测量技术(INSAR)起源于美国喷气推动实验室(JPL),早在60年代末期JPL的专家就使用该项技术观测金星和月球(RogersandIngals,1969)。80年代,JPL成功地研制了航空雷达干涉测量仪,并用所获得的数据进行立体测图(Zb...  相似文献   

4.
基于三维GIS的天气雷达组网信息平台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基于三维GIS的全球展示模型,结合雷达站点建设信息,全方位立体化的展示了全国天气雷达的总体布局;采用气象行业专用的以雷达站点为中心的极坐标参考系,建立起单个雷达站点的局部三维探测模型;采用雷达组网拼图技术,实现了全球模型下指定高度的雷达探测范围自动制图。  相似文献   

5.
利用雷达图像探测浅海地形技术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利用雷达图像探测海底地形技术理论发展的综述,概括在该领域内目前待深入研究的几个问题,以期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利用航天雷达图像不仅可以对不同类型岩石进行识别,而且能够揭示一定埋深的隐伏地质体特征。将该图像应用于1∶5万区调中,能够丰富地质填图内容,提高区调成果质量。  相似文献   

7.
利用航天雷达图像不仅可以对不同类型岩石进行识别,而且能够揭示一定埋深的隐伏地质体特征。将该图像应用于1∶5万区调中,能够丰富地质填图内容,提高区调成果质量。  相似文献   

8.
随着智慧城市的推广,智能化建设进程得以高速发展,随之如何开发及利用城市地下空间就显得格外重要。城市地下管线作为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已由单一、简单的形式发展到多权管理、多类别、布局交错的地下网络(管网),常规的探测技术已经不能满足需要。探索地下空间难以确定目标体的最先进的技术手段就是地质雷达。本文就地质雷达在地下管线中的原理和方法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9.
随着微波遥感技术逐步走向实用化,雷达摄影测量技术研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从SAR图像的成像特点出发,研究了Leberl雷达构像模型的描述和解算过程.实现雷达影像立体定位的理论和方法。并通过实验加以证实。  相似文献   

10.
11.
12.
前面几讲已经介绍了合成孔径侧视雷达是一种工作在微波波段的主动式遥感器,除了它的全天候、全日时、高分辨率性能外,还具有多频段、多极化、多视向、多俯角等特点,因此雷达图像在军事科学、地球科学、行星科学及其应用领域中都表现出了显着的应用价值和强大的生命力,在未来的全球动态观测系统中将发挥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成像雷达微波遥感探测的主要信息是目标与微波波段电磁波相互作用后反射的微波信息。人们正是根据不同目标与电磁波间的不同相互作用特征,对雷达图像进行解译,以解决生产、科研中的问题。与其它的遥感图像不同,雷达图像的特点与雷达成像的工作参数和图像质量参数有关。 ‘一、雷达图像参数 雷达图像的参数可分成两类;一类是表示形成图像的条件数据,与雷达成像工作参数及雷达图像的解译有关;另一类是表示图像质量的数据,与雷达图像的可解译性有关。 1、目达成像工作拜救 (1)波长雷达使用的波长对电磁波与目标相互作用特征的影响主要示现在下述两方面:其一为目标的等效表面粗糙度;其二为电磁波穿透目标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利用航天飞机成象雷达干涉数据提取数字高程模型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王超 《遥感学报》1997,1(1):46-49
首先介绍干涉雷达 (INSAR)成象原理和处理方法 ,接着介绍了二维离散包缠 (wrapped)干涉相位纹图的解缠 (unwrapping)算法。利用航天飞机成象雷达 (SIR -C) 1994年 10月获取的昆仑山干涉数据 ,研究了SIR -CINSAR获取数字高程模型的方法 ,显示了INSAR在三维信息获取和动态监测方面的优越性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以机载雷达影像为主要研究对象,介绍了雷达技术作为影像制作方面的新技术,在实际生产工作中的应用及优势,阐述了雷达影像与传统光学影像的差别及各自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6.
随着微波遥感技术逐步走向实用化,雷达摄影测量技术研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从SAR图像的成像特点出发,研究了Leberl 雷达构像模型的描述和解算过程,实现雷达影像立体定位的理论和方法.并通过实验加以证实.  相似文献   

17.
从单幅雷达影像提取地面高程信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目前存在的两种从雷达影像提取地面高程信息的方法进行了分析和评述,提出了用雷达测角从单幅雷达影像来获得地面高程信息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对雷达成像模型的分析,采用兰特平面来模拟地表面,并以此建立起后向散射模型,在模型已有的数学关系基础上推导出每点的高程增量表达式。然后运用积分对得到的高程增量进行求和来计算地面高程信息。但这样直接得到的结果较为粗糙(主要受到雷达斑点噪声和方位向不连续性干扰),因此又提出用多行多个方向积分来消除雷达斑点噪声干扰的方法。最后为了进一步改善结果,引进模拟退火算法来进一步进行后处理,得到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一、概述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发展起来的雷达,最初只是用来实时搜索飞机目标。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到40年代后期,雷达已经可以成像了。 有源微波遥感中,应用最多的是侧视雷达及散射计。侧视雷达分为合成孔径侧视雷达和真实孔径侧视雷达两类。前者又有机载和星载两种,而后者只有机载一种。这是因为合成孔径侧视雷达的分辨率与距离和高度无关,在星载情况下仍能获得很好的分辨率;而真实孔径侧视雷达却因分辨率是距离和高度的函数,在星载情况下,分辨率很低,所以基本上只用于机载。当然,真实孔径侧视雷达的造价要比合成孔径侧视雷达低得多,在对分辨率要求不太高的时候,如地质遥感,机载真实孔径侧视雷达也有广泛的用途。  相似文献   

19.
地质雷达作为一种高分辨率无损探测新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工程勘察各领域,但在公路工程地质条件探测上还刚刚起步。本文通过地质雷达对松散层、活动断裂、滑坡、软土等的探测,分析了它们的波形特征,探讨了地质雷达在公路工程地质领域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胡明城 《测绘科学》2002,27(1):59-60,7
4 卫星雷达测高的最新进展4.1 从GEOS-3到SEASAT-1卫星雷达测高是从卫星上安置的雷达测高仪垂直向海面发射电脉冲,并被海面垂直反射至卫星.由电脉冲在测高仪和海面之间往返的时间,即可推算卫星对于瞬时海面的高度ha.由于电波束发散成为圆锥状,ha实际上是以εha(ε是波束圆锥的开角)为半径的一个圆形波迹范围内的平均高度.若ε=1°,ha=500-1000km,则此半径约为10km.在上节所述的激光测高中,地面光迹的直径为70m.因此,激光测高的分辨率远远好于雷达测高.为了把雷达测高结果换算为卫星至大地水准面的距离,需要加入一系列改正.测高卫星的位置可由该星的精密轨道求得,由此可算出该卫星至所选定的平均地球椭球面的距离h(即大地高),于是大地水准面高N=h-h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