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地震电磁波与短临预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震电磁波是在地震预报研究中日益受到重视的课题之一。本文叙述了根据辽宁省的几年观测资料分析研究地震电磁波在短临预报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电磁波异常与相关地震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地震电磁波产生机理基础的分析上,结合近年来观测实践,深入具体的分析了震前电磁波的短临异常与相关地震的对应关系,同时也总结了观测仪器的有效使用与技术改进,从而展示了电磁波预报地震所具有广阔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
云南地区强震电磁波异常特征及其预报意义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李吾先  金明培  马骏康 《地震》2003,23(2):77-84
从1992年11月开始实施了中日地震电磁波观测和研究项目,该电磁波观测资料真实完整地观测记录到丽江等29次近震电磁波异常的发展过程;对29个地震的特征作了对比观测研究,表明地震电磁波异常有3种发展类型,与之对应建立了3种地震电磁波预报规则;初步提出利用地震电磁波预报地震的模式;分析、讨论TOA电磁波监泅系统的优越性,并在一定程度上对发展地震电磁波观测找到了有效的前兆信息观测方法和监泅系统。这将对地震电磁波的观测和研究以及对地震短临预报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4.
震前电磁波异常观测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介绍了张掖地区电磁波观测点观测到的几次地震前的电磁波异常。这些异常一般出现在震前几小时、几天至十几天,信号一般呈低频扰动或频率稍高的连续双向强脉冲型。观测结果表明,电磁波异常可以作为一种地震的短临预报指标。  相似文献   

5.
天祝电磁波地震前异常信息变化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点分析了天祝电磁波观测资料在5次Ms>4 0级地震前的异常特征。通过总结分析认为,天祝电磁波在震前10~15天出现较明显的短临前兆信息,如日均值剧增,出现大幅度上升、突跳等变化,这些分析研究结果曾在省、市地震前兆和短临预报中发挥了较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1980年以来我国电磁辐射地震前兆信息的观测与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地震孕育和发生过程中往往会产生低频电磁辐射,地震前电磁辐射现象越来越受到地震学家们的关注,监测并分析低频电磁信号异常,已成为一种重要的地震短临预测方法.近年来,我国从现场观测、震例研究、模拟实验及理论探讨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进展.本文对电磁辐射地震前兆信息的相关观测与研究进行了回顾和总结,研究表明:电磁波辐射现象与地震活动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电磁波观测资料是一种捕捉临震信号较有效的手段,有希望成为很有前途的地震短临预测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
沈阳地区地震电磁波前兆的观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系统论述了地震电磁波观测的干扰因素识别与排除,并从资料的分析处理入手,探讨了电磁辐射前兆与地震预报的关系,充分证明了利用地震电磁辐射进行地震短临预报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应用震前电磁波异常信息进行地震短临预报研究了有着重要的意义。大庆地震台经过近两年多的观测及实际震例验证,基本说明了MDCB型地震前兆监测仪监测的时变曲线图、日变曲线图等七种图件与地震三要素密切相关的规律性以及使用MDCB型地震前兆监测仪资料进行地震短临预报的可行性科学性。  相似文献   

9.
MDCB型地震前兆监测仪的临震信息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震前电磁波异常信息进行地震短临预报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大庆地震台经过近两年多的观测及实际震例验证,基本说明了MDCB型地震前兆监测仪监测的时变曲线图、日变曲线图等七种图件与地震三要素密切相关的规律性以及使用MDCB型地震前兆监测仪资料进行地震短临预报的可行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10.
震前深井电磁短临前兆信息的观测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应用大量震例研究了地震前深井电磁波短临前兆信息。研究结果表明,在1.9和27kHz信道上,地震前2-4个月和10-6O天,可观测到短临型、短期型和临震型三种电磁波信号。电磁信号增强时段与孕震区小震频度增强同步,表明这些信号可能与孕震区微破裂有关。本文还利用信息包源偶全体模型定量计算了组成变化的电磁场的准静场、感应场、辐射场随观测距离及方位的变化,据此对观测结果进行了初步解释。  相似文献   

11.
几次中强地震前电磁波异常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在华  李尚伟 《内陆地震》2010,24(3):215-220
2008年新疆新建轮台、喀什、阿图什3个电磁波观测台站,经过1年多的观测,喀什、阿图什2个台站资料较为连续、可靠。台站400 km范围内的5次5级以上地震前,电磁波具有明显的短临异常特征。阿图什、喀什2个台站电磁波最大值的异常图像虽有一定差异,但均有重复性。阿图什电磁波异常形态为上升—下降的高值变化过程,而喀什电磁波异常形态主要为高值突跳。异常时间一般出现在震前10 d内,具有较好的临震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2.
电磁辐射与孕震过程的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1994年青海共和的几次强余震和1999年河南县Ms5.1,玛沁Ms5.0,以及2000年甘肃景泰Ms5.9,兴海Ms6.6级地震前后平安电磁波资料的分析,总结了电磁辐射在进入短临阶段后的一些特征,得出了在孕震过程中电磁辐射异常与地震的关系,并初步探讨了地震电磁辐射源的形成与影响电磁辐射的可能因素。  相似文献   

13.
民乐-山丹6.1级地震前青海省内的地下流体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003年10月25日甘肃省民乐-山丹6.1级地震前,青海省境内6个台的地下流体测项和龙羊峡台的电磁波出现了显短临异常,对这6个地下流体测项和龙羊峡电磁波出现的异常特征进行了追踪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电磁辐射对共和地震短临预报的映震效果,及时、空、强的判据,认为利用地震电磁辐射现象进行地震短临预报是一项很好的手段。  相似文献   

15.
在山西大同—阳高 1989年 6 .1级地震的震例总结中 (张肇诚 .中国震例 .北京 :地震出版社 ,2 0 0 0 ) ,共收集了 8项电磁异常 ,经过对资料的进一步整理研究 ,又发现了 10项异常。以这些异常为样本 ,研究了电磁异常的演化特征及物理机制 ,探讨了数据处理与异常识别的方法、场源关系及区域应力场的特征。结果表明 ,地电异常在震前零散分布 ,以近场区域的中短期异常为主 ,并有从外围向震中迁移的现象 ;地磁异常相对集中 ,呈现分组、准同步上升变化现象 ,异常幅度较大 ;电磁波异常以短临变化为主  相似文献   

16.
利用福州电磁波观测资料,对给定时段内、范围内的闽台地区地震进行相关分析,找出福州电磁波异常与地震的相关系数,探讨福州电磁波异常信息的映震效能,为今后利用电磁波观测资料异常信息进行临震预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Researchonearthquakepredictionfromgeomagneticpulsation周军成,韩克礼,王培德,鲁跃Jun-ChengZHOU;Ke-LiHAN;Pei-DeWANGandYueLU(InstituteofGeop...  相似文献   

18.
电磁脉冲干扰的识别及异常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全国7个省区电磁观测台站近20次地震前的记录资料,研究了震前电磁波异常的产生机理,提出了识别干扰的方法,总结了震前电磁波异常的一些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9.
2013年2月6-8日圣克鲁斯群岛发生6次强震,琼中地震台的重力仪记录都有同震响应出现。本文从重力仪记录的面波的延迟时间、最大变形幅度、同震持续时间3个方面研究了6次强震的同震响应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