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海洋是人类未来的希望,也是宁波未来的希望。近几年来,海洋的开发利用已引起宁波市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并把海洋经济列入全市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确定把海洋经济作为宁波新的经济增长点,响亮地提出了把宁波  相似文献   

2.
人类开发利用海洋已有几千年的历史,由于受到生产条件和技术水平的限制,早期传统的海洋开发活动,大都是在沿岸或近海海域从事捕鱼、制盐、航运等。现代的海洋开发,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开始的。到七十年代初期,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陆地资源的渐趋减少,人们越来越把未来的希望寄托在海洋开发上,海洋科学得到了空前的重视。国外有的学者竟把海洋技术与原子能和宇宙空间技术并列为当代的“三大尖端技术”。此后,在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个以开发大陆架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的热潮。从此,海洋开发成为各国科学家和有识之士瞩目的重要问题,后来,人们又把海洋工程列为新技术革命的一个重要方面。下面我来具体谈淡。  相似文献   

3.
对于海洋科普工作的认识,教育界和企业界自然会有不同的出发点,但是大家所做事情的目的是一样的,那就是想办法让大众认识海洋、了解海洋、重视海洋。目前,教育界所做的海洋科普(在实际工作中,称其为科普并不太恰当,而应称为海洋教育),重点是把海洋的观念变成一种意识植入孩子们的心中。企业界所从事的海洋科普,其实是在不断地利用自身已有的优势,通过海洋的独特魅力来吸引大众的眼球,引起社会的关注,从而促成科普事业与企业自身效益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4.
《海洋世界》2012,(11):15-16
2012年10月,中国海洋学会多家"全国海洋科普教育基地"举办了专题海洋科普宣传活动,在活动中,主办方为在校学生和社会群众发放了海洋科普书刊,并宣传普及海洋知识。10月14日,中国海监83船展馆开展了为期一周的钓鱼岛专题宣传活动,为前来展馆参观的人们发放了由中国海洋学会提供的《海洋世界》第458期钓鱼岛主题刊物及《钓鱼岛——中国的固有领土》图书,帮助参观群众增加对钓鱼岛的全面认识。  相似文献   

5.
地球有71%的表面是海洋,辽阔的海洋与人类活动息息相关;海洋是水循环的起始点,又是归宿点,它对于调节气候有巨大的作用;海洋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生物、矿产资源和廉价的运输,是人类的一个巨大的能源宝库。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对海洋的了解正日益深入,但神秘的海洋总以其博大幽深,吸引着人们对它的思索。在此,仅就海底地貌及其地质活动,谈谈几个未解之谜。  相似文献   

6.
岁月更迭,世纪交替。伴随跨世纪的步伐,新年的钟声就要敲响,借此良机向海洋界的同行们、相关行业的朋友们,以及和我们一道翘首期待海洋时代来临的全国人民致以新年的问候。当今的时代,人类生存的陆地空间面临着人口、资源、环境的多重压力,已经到了不堪重负的境地,严重制约着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此,人们把希望转向广阔无垠的海洋,加大了对海洋开发与保护的力度,以求利用海洋资源,缓解目前乃至下一世纪人类生存与发展之所需,创造出更加辉煌的新纪元。也许是“回归自然,重返海洋”的众心所向,人们将下一世纪称为“海洋世纪”或“全面开发海洋的时代”,并预测未来的“蓝色基调”必将愈来愈浓。  相似文献   

7.
海洋资源开发风险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今人类社会和经济的发展面临着人口膨胀、资源短缺。环境恶化三大危机的严峻挑战,人们把目光更多地投向海洋。海洋作为“生命的摇篮,风雨的故乡,气候的调节器,交通的要道,资源的宝库”,是人类未来的希望,是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地,也是“我们最后的资源”,其丰富的资源可作为生厅和发展的重要依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海洋经济发展很快,已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和发展新领域。们由于海洋的特殊性,认识的局限性,以及环境。社会经济条件的多变性等原因,使得开发利用中存在较大的风险,制约着海洋开发。1.海洋开发风险…  相似文献   

8.
正《海洋世界》杂志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海洋学会主办、海洋出版社出版的海洋科普深度报道与海洋时尚生活推广月刊。杂志全面覆盖海洋领域的各种社会、经济、自然、人文等内容,全方位向社会公众展现海洋蓝色魅力,推广时尚海洋健康生活方式,以最有趣的海洋主题事件、探索发现为出发点,以提供人类  相似文献   

9.
卷首语     
《海洋世界》是由中国海洋学会主办的一本科普刊物,从创刊至今,已连续出版了400期。作为国内海洋科普领域的一支主力军,它所走过的历程和做出的贡献是所有海洋工作者和关心我国海洋事业发展的广大读者有目共睹的。  相似文献   

10.
读者也许已经注意到标题打上引号的海洋文化,笔者意在突出海洋文化在理念上的可商榷性,以及人们对其的认同。其实,引号实在多余,海洋文化实乃光辉灿烂的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海洋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海洋开发活动中积淀形成的,是人类文化的发端,它以海洋的丰富内涵,影响人们的观念,引导人类走向文明,改变世界历史进程。历史早已证明,海洋文化作为一种古老的文化形态曾渗入过社会生活,影响久远,无论在西方社会,还是在东方  相似文献   

11.
<正>《海洋世界》杂志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海洋学会主办、海洋出版社出版的海洋科普深度报道与海洋时尚生活推广月刊。杂志全面覆盖海洋领域的各种社会、经济、自然、人文等内容,全方位向社会公众展现海洋蓝色魅力,推广时尚海洋健康生活方式,以最有趣的海洋主题事件、探索发现为出发点,以提供人类海洋探秘的可能性、不确定性为主要内容,满足读  相似文献   

12.
说起"地球"号,就不能不联想到人类对地球深部特别是对大洋深处的探索过程。从19世纪的科幻小说开始,人们就已经开始把想象的空间延展到无法触及的海洋深处。那一片最幽深的蓝色深处,究竟隐藏着哪些秘密?究竟会给人类带来希望还是灾难?这些都像谜团一般挥之不去。  相似文献   

13.
<正>《海洋世界》杂志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海洋学会主办、海洋出版社出版的海洋科普深度报道与海洋时尚生活推广月刊。杂志全面覆盖海洋领域的各种社会、经济、自然、人文等内容,全方位向社会公众展现海洋蓝色魅力,推广时尚海洋健康生活方式,以最有趣的海洋主题事件、探索发现为出发点,以提供人类海洋探秘的可能性、不确定性为主要内容,满足读  相似文献   

14.
<正>《海洋世界》杂志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海洋学会主办、海洋出版社出版的海洋科普深度报道与海洋时尚生活推广月刊。杂志全面覆盖海洋领域的各种社会、经济、自然、人文等内容,全方位向社会公众展现海洋蓝色魅力,推广时尚海洋健康生活方式,以最有趣的海洋主题事件、探索发现为出发点,以提供人类海洋探秘的可能性、不确定性为主要内容,满足读  相似文献   

15.
面对广袤的海洋,人类很早就尝试探测隐藏其间的“路”——海潮与海流,而这些海“路”又奇迹般地与间谍与战争相联系。起先,人们把密封的空瓶子投到海洋中,让它随波逐流而去,里面装有条子、情书、求救信、密函以及宣传品之类。喜出望外的是,不断有人得到反馈回来的信息。久而久之,海洋的“脾气”逐渐被人们所认识,潮起潮落和那看不见的海流变成了茫茫大海中的“海路”,而那些漂流瓶则成了人类的“信  相似文献   

16.
全国中小学、青少年朋友们:海洋,地球生命的摇篮,人类未来的希望;海洋,人类生存的第二空间,世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重返海洋”是21世纪的呼唤,是人类共同的心声。人类将进入一个共同开发和利用海洋的新纪元。1994年第49届联合国大会全票通过决议,将1998年定为“国际海洋年”,其主题是:强调海洋在造就地球生命中所起的作用,突出海洋环境的整体性,加强海洋开发的国际合作。海洋覆盖了地球表面积约71%,以其博大的胸怀哺育着人类。然而,人们对海洋的了解远不如陆地。在我国,特别是青少  相似文献   

17.
《海洋世界》2012,(11):15-15
2012年10月,中国海洋学会多家“全国海洋科普教育基地”举办了专题海洋科普宣传活动,在活动中,主办方为在校学生和社会群众发放了海洋科普书刊,并宣传普及海洋知识。  相似文献   

18.
《海洋世界》2015,(3):81
<正>《海洋世界》杂志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海洋学会主办、海洋出版社出版的海洋科普深度报道与海洋时尚生活推广月刊。杂志全面覆盖海洋领域的各种社会、经济、自然、人文等内容,全方位向社会公众展现海洋蓝色魅力,推广时尚海洋健康生活方式,以最有趣的海洋主题事件、探索发现为出发点,以提供人类海洋探秘的可能性、不确定性为主要内容,满足读者把握新事物、掌握新进展的阅读愿望。  相似文献   

19.
<正>《海洋世界》杂志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海洋学会主办、海洋出版社出版的海洋科普深度报道与海洋时尚生活推广月刊。杂志全面覆盖海洋领域的各种社会、经济、自然、人文等内容,全方位向社会公众展现海洋蓝色魅力,推广时尚海洋健康生活方式,以最有趣的海洋主题事件、探索发现为出发点,以提供人类海洋探秘的可能性、不确定性为主要内容,满足读者把握新事物、掌握新进展的阅读愿望。  相似文献   

20.
<正>《海洋世界》杂志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海洋学会主办、海洋出版社出版的海洋科普深度报道与海洋时尚生活推广月刊。杂志全面覆盖海洋领域的各种社会、经济、自然、人文等内容,全方位向社会公众展现海洋蓝色魅力,推广时尚海洋健康生活方式,以最有趣的海洋主题事件、探索发现为出发点,以提供人类海洋探秘的可能性、不确定性为主要内容,满足读者把握新事物、掌握新进展的阅读愿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