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1 俯冲区最古老的地壳构造板块在俯冲区的相互作用是研究得最少的地质问题之一。很明显 ,被吸收的物质应当改变位于俯冲区的岛弧火山岩的地球化学参数。但是不知道这个物质的哪一部分参与了喷发产物的形成 ,而哪一部分在地幔中被再改造。在俯冲区被改造的地球陆壳成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海洋板块沉积盖层中的化学元素(如稀土元素、Th、Ba、Be) ,而在其火山基底最上部氧化带则为K、B、V、CO2 和H2 O。因此 ,研究海洋板块和位于俯冲区的大陆板块边缘部分剖面的地球化学参数 ,可以提供计算物质平衡及其在这些地区被改造的必需的…  相似文献   

2.
那些汇编第1部所谓“矿物进化”综合年表的研究人员称:从大峡谷的铜锈色岩石,到墨西哥内卡(Naica)山下发现的10m长的硫酸钙晶体,绝大多数地球矿物的形成离不开生物。科学家们认为,自从地球出现开始,生物进化和矿物进化一直是不可分离的,了解两者之间的联系可以为两个领域提供新的认识,也可以为在其他行星上搜寻生命提供关键的线索。  相似文献   

3.
《海洋世界》2009,(10):7-7
人类在太阳系外发现了布满岩石的行星,其质量大约是地球的5~10倍。这些“超级地球”上是否存在生命?德国空间研究中心的科学家弗拉达·斯塔门科维奇表示,有生命存在的行星的大小必须类似于地球,而板块构造和磁场是生命存在的必要条件。地球上之所以存在生命,一部分原因是地球有相对稳定的气候,而地球磁场可以将宇宙中对生物分子有害的射线反射回空间。地球气候的长期稳定性依赖于板块构造运动,  相似文献   

4.
麦克默多干谷,位于南极洲麦克默多海峡山脉西部的维多利亚陆地,这里几乎没有降雪,只有一些陡峭的岩石,它是南极洲唯一没有冰层的区域。这是一片贫瘠的区域,地面上散布着砾石,被人们称为地球上最像火星的地区。它拥有奇特美妙的地形,这儿看上去完全不像是地球,干谷底部有时存在着永久性冷冻湖,冰层达数米厚。但在这崎岖不平的极地冰冻土壤下,居住着南极蠕虫。  相似文献   

5.
如果地球气候继续像科学家所预计的那样变暖,沿太平洋海岸的某些蟹类可能会面临灭绝。斯坦福大学海洋生物学家乔纳森·斯蒂尔曼所作的一项研究显示,生活在海滩边缘温暖海水中的小蟹无法忍受水温的升高。斯蒂尔曼对太平洋浅海水域发现的四种蟹对气温忍耐性进行了试验。其中两种蟹来自俄勒冈海岸,生活在水温为47华氏度-59华氏度的海水中。另外两种蟹来自墨西哥的加利福尼亚海湾,生活在54华氏度-86华氏度的海水中,实验中所用的这些蟹在属性上都可以被归称为瓷蟹。它们的体形较小,个头在1英寸~2英寸之间,通常生活在海滩边缘附近——被称为潮汐间栖息地。这些蟹具有净化水体的功能,可以吸取悬浮在海水中的颗粒。它们仅在高潮期间活跃。当退潮时,它们会躲藏在浅水中的岩石下。  相似文献   

6.
潮汐测量与验潮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潮汐是由各天体作用于地球上的引潮力所产生,不仅海洋中有潮汐,大气圈和地球固体部分也同样存在着潮汐。海道测量中的潮汐测量仅指海洋潮汐测量仅指海洋潮汐测量,潮汐测量的手段很多,主要包括采用水尺;浮子式、引压钟式、声学式、压力式验潮仪验潮。而GPS验潮及潮汐遥感测量等技术研究国内外正在开展。所有这些验潮技术各有自己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以羽状物形态从地幔深处升至岩石圈表面的炽热岩石露头被称之为“热点”。这种羽状物的形成与某一地区的不稳定性高温有关。但是有关羽状物源埋藏多深的问题一直是专家们争论的对象。美国加利福尼亚工学院和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的地震学家们确定,冰岛和夏威夷“热点”的根部位于地幔与地核的交界处,即地表以下约2900km。在全球范围内这样的结论是重要的,因为夏威夷和冰岛可以被认为是具有深部岩石持续上升“热点”的经典实例。这些羽状物的源头长期存在,析出了大量的岩浆并具有特征性的地球化学特点,其中包括同位素3He/4He的高…  相似文献   

8.
被亚洲、欧洲和北美洲所环抱的北冰洋是世界上面积最小、平均水深最浅的大洋,这里虽说气温很低、一年中大部分地区都被厚厚的浮冰所覆盖,但是在沿岸地区仍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动物,这些在严寒环境里生活的“勇士”,也和地球上其它地区的动物一样。既相互依存,又相互竞争,有时更是激烈的拼搏,其中北极熊、北极狼和北极狐,它们号称为“北极三霸”,是横行于寒冷世界里的“杀手”。  相似文献   

9.
地球科学家们很早就认识到演化中的壮年山带的形变、成岩、水文过程间相互作用的复杂性,并一直在探寻这些基本过程的控制因素和相互作用.海槽增生柱是探索初期造山过程的独特的天然实验室.增生柱的几何和构造形态相对较为简单,并且在地震上可以很好地成像, 在一定程度上,柱体内的物质与原始状态不同.因此,这些剧烈的活动过程可以在实验室中被分离、量化和模拟.  相似文献   

10.
在最近的20年积累的不少证据表明,在地球的地质史上不止一次地发生过与巨型天体的碰撞,并且每次碰撞都不仅改变了地球的表面,而且还改变了生活在其上的生命演化进程。但是在已经过去的数百万和数十亿年中,侵蚀作用从地表清除了大部分这些灾难事件的痕迹,这就大大地提高了直接研究事件本身及其后果的难度。  相似文献   

11.
在 30°N大西洋中脊与大西洋断裂带东部交汇处的高熔岩丘内角处 ,大西洋断块上出露蛇纹岩化的橄榄岩和少量的辉长岩。IODP30 4、30 5航次钻探的目的是了解这些岩石类型、构造以及超镁铁质大洋岩心复合体随深度蚀变的变化特征 ,并获取新鲜橄榄岩的岩心。钻探、取心、电缆测井将记录岩石成分、微构造、熔融的产生 /迁移和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以及同构造期的蚀变。岩石圈形成和低速扩张中心地壳构造变化的起因是IODP初始科学计划固体地球循环和地球动力学重点研究的内容。IODP30 4、30 5航次的钻探 (5 12 Full3)将在大西洋中脊大西洋断块…  相似文献   

12.
环境磁学是一门介于地球科学、环境科学和磁学之间的新兴边缘学科。在环境系统中,土壤、岩石、沉积物、大气尘埃等自然物质以及人类活动所产生的次生物质往往表现出不同的磁性特征,它们与物质内含矿物的磁性类型、铁磁晶粒含量、大小构成及配比组合有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来源母质、生成环境、搬运过程和沉积作用等综合信息。环境磁学旨在分析物质的磁性矿物组合和特征,探索其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转化规律,利用环境系统中的物质在磁性特征上的差异和联系及其所指示的环境内涵,研究不同时空尺度的环境过程、环境作用和环境问题,进而…  相似文献   

13.
正如根据日本本州北部Hokuroku地区的中新世岩石所描述的那样,黑矿型(Kuroko-type)多金属硫化物矿床是在海底形成的,从成因上看,其与硅质海底火山有关。这些火山下的岩浆库发热形成对流热液系统,这些对流热液系统使重金属从浅层地壳岩石中浸出。...  相似文献   

14.
科技看点     
《海洋世界》2012,(6):8-11
太空Space过去的火星和现在的地球科学家通过对发生在火星上一次古老火山爆发事件的研究后发现,这颗红色星球在数十亿年前拥有充沛的地表流水以及相对较厚的大气层,和地球的环境非常相似。研究工作是受到了一块在大约35亿年前的一次火山爆发中被抛射进入大气层的岩块的启发。这颗岩石碎块最终落回了火星表面,  相似文献   

15.
超级地球     
《海洋世界》2012,(10):8
据科学家估计,在银河系的恒星中,太阳系以外可能有数十亿个"超级地球",它们的质量是地球的10倍,但由于其内部活动过于迟缓,难以支持其表面形成生命。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员弗拉德·斯塔曼科维奇说:"在我们发现的那些绕着遥远恒星公转的行星中,它们的成分与地球相似,但质量更大。这些岩石性的超级地球是否像地球一样有着厚厚的大气层、  相似文献   

16.
正初醒大塔穆火山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已经成为了"网红小鲜肉"。原来,自己被人类发现了!他伸伸懒腰,想发出些声音,但却没有成功。他的嘴——曾经活跃地喷发了上百万年火山口已经被漫漫的时间长河冷却,被厚厚的泥沙和岩石堵住了。大塔穆火山苦笑着想:自己大概成为了传说中的死火山了。大塔穆屏气凝神,感受着地球上的一切气息。地球经过了1亿多年的变迁,早已经不是侏罗纪晚期它年轻时的样子了。地球上还出现了——人类。人类很聪明,不但在2013年(人类的计时方法)发现了睡觉的他,还在不久前由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张锦昌博士领导的中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产生于沉降板块中的气液在俯冲区和形成的山系岩石改造中起了重要的作用。为了认识气液的形成过程、它们的迁移和与沉积物的相互作用,必需不仅在这些地区详细地取样,还应长期的固定观察和直接在增生楔内部进行测试工作。现在由于有了钻孔中的地球化学测站,这样的研究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8.
南极冰藻极端环境适应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极冰藻对南极海冰生态系统初级生产力的直接贡献率超过20%,是地球上能够在海冰中旺盛生长的罕见的生物群落.单细胞的南极冰藻,在低温、低光照和高盐度的海冰盐囊中能够生存是其在生理、代谢和遗传上进行了复杂的适应性改变,通过产生特殊的冰活性物质、不饱和脂肪酸、色素蛋白复合物等来适应这种极端环境.同时,尽管南极臭氧层被破坏甚至出现巨大空洞,紫外线辐射显著增强,但对南极冰藻的影响并不明显.南极冰藻中的抗辐射活性物质可能起着重要作用,这些抗辐射物质往往结构新颖且活性强,能消除或减轻紫外线的伤害.  相似文献   

19.
两极地区是地球上地理环境很特殊的区域,低温、高光照和强辐射是其环境的主要特点。冰雪大地的温度从来不超过0℃;由于阳光的直射、冰雪的反射和散射,使得光照强度极高,被称为地球上光照最强的地方。近几十年来臭氧层的破坏日益严重,致使两极地区紫外线辐射强度大幅增高,一般生  相似文献   

20.
科技看点     
《海洋世界》2012,(11):8-11
太空Space;NASA称小行星近日掠过地球;天文学家精确定位超人故乡;地球Earth科学家预言十几亿年后地球上仅微生物能够存活;预言Prediction墨西哥教授:“世界末日”半年前就已过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