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众所周知,陆地上的动物是要睡觉的,尽管他(它)们睡觉的姿态和方法不同。那么,海洋中的动物是不是也要睡觉呢?回答是肯定的。睡眠只不过是作较长时间休息的一种特殊方法。不管是陆地上的动物还是海洋中的动物,都需要进行休息,包括睡眠。这种睡眠,陆地上的动物一般时间较长,容易被人察觉;而海洋中的动物大多睡眠时间很短,就难以被人发现了。例如,鱼类的睡眠时间就非常短,有的仅几分钟,有的甚至只有几秒钟,人们眼一眨的功夫,对有些鱼来说,就已睡了一觉。海洋中除鱼类外,还生活着许多哺乳动物。它们睡觉的方法虽然与鱼类不同,但同样要睡觉。例如,海豚睡觉时,多半  相似文献   

2.
我国海洋矿产资源的现状浅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人类 对矿产资源的需求也与日俱增,而陆地上的许多矿产资源正面临着枯竭的危险,且已很难满足人们的需求.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势必要把开发矿产资源的目光从陆地转向海洋.占地球表面积71%的蓝色海洋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陆地上有的矿产在海洋里几乎都有.因此,把海洋作为人类探求新的矿产资源基地,已成为许多海洋国家的共识.  相似文献   

3.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陆地上资源的日渐枯竭使人类的眼光转向了大海。然而,开发海洋,需要适当的条件和环境,其中最基本的条件就是要拥有能源和淡水,这是人类生产、生活的基本要素。目前,海底采矿、海上石油勘探等生产活动以及海岛守卫等所需的柴油和淡水都是靠船舶运输来维持的,而周围海洋丰富的波浪能和海水资源却未能充分利用。  相似文献   

4.
在人类生存发展的历史中,对未知事物的渴求和想象是贯穿其中的。而覆盖地球表面70%的海洋,带着与生俱来的神秘感,无疑给了人类最大的想象空间。也正因此,人类不禁在想,在陆地上的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海洋这片未知的领域里是否还幸存着远古时期的遗  相似文献   

5.
未来的海上家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人口专家预测,地球上的人口正以每35年加位一次的速率在增加。至21世纪中后期,世界总人口将突破200亿,陆地上的空间将无法满足人类正常生活和活动的需求,人类将面临向海洋或太空迁居的新问题。然而,太空对于我们来说毕竟太遥远,人类只有回归到自己生命的摇篮——海洋里去,才是一条现实可行的出路。随着高科技的迅速发展,人类有能力在奇伟浩淼的海洋里营造自己的家园,为回归海洋铺平道路。  相似文献   

6.
烟波浩淼的海洋中含有生物圈内95%以上的生物种类,然而生物圈内数以千万计的生物的医学潜力只是在最近20年才刚刚开始挖掘。几十亿年前海洋里出现了生物,现在繁衍于海洋中的生物种类远比陆地上的多得多。海洋有机物所生产的次级代谢物即海洋天然产物  相似文献   

7.
夏天你在室外放上一盆水,在水面的位置作上记号,到傍晚时你会发现盆里的水少了一些,到第二天傍晚时水又少了些。水到哪里去了?水都变成水汽蒸发到空气中去了。地球的表面有71%是浩瀚的海洋,因此可以形象地把地球叫做水球。地球上海洋表面和陆地上江河湖泊以及动植物所含的水分,同样要不断地蒸发为水汽。这里要讲的是在海洋上进行的蒸  相似文献   

8.
主编手记     
春天里,当绿色即将重新降临大地,北方冰封的海洋逐渐开融,深邃的海水也静静地孕育着新的生机.和陆地上周而复始的季节更迭一样,海洋中也上演着一个又一个生命的轮回.科学家和艺术家们共同通过各种手段,将海洋里发生的点滴令人感动的生命乐章记录下来呈现在我们的面前,我们作为观众,从中获得了多少享受和感悟.  相似文献   

9.
海底牧鱼     
海洋是生命的摇篮,据估计在这波涛起伏的海面下生活着约16万多种生物,在这些生物资源中,鱼类要算最重要的了,海洋中的鱼类不仅种类多,数量也很大。从种类上来说,就有几万种之多,其中作为重要捕捞对象的就有带鱼、鲭鱼、鳓鱼、红鱼、鲳鱼、鳗鱼、黄鱼、沙丁鱼等。近些年来,鱼在显著地减少着,单以黄鱼来说,其捕获量仅及二十年前的十分之一。鱼类的显著减少是由于狂捕滥获、污染等人为因素,破坏了生态平衡外,也由于人们只捕不养殖所致。因此,海洋牧鱼,即让鱼类能象陆地上的家畜一样给其创造有利的生活条件,进行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就成为人类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0.
鲸类不是鱼,而是哺乳动物。对于这一点,早在2400多年前,希腊科学家、哲学家亚里斯多德就已经认识到了。他当时就观察到,鲸类和其他哺乳动物一样,都有哺育幼仔的本能,又都用肺来直接呼吸空气。然而,关于鲸类的演化问题,直到今天,一直是科学家们研究的课题。科学家们认为,早期的哺乳动物原先全都栖息于陆地上,后来,究竟是什么原因迫使大批鲸类的祖先重返海洋?它们是用什么方法回到海洋并长期生活在海洋之中,至今仍  相似文献   

11.
江南 《海洋世界》2004,(7):19-19
海洋里也有兔子,可它与陆地上的兔子不一样,既不会蹦跳,也不会跳跃,而只能在泥沙的海底像蜗牛那样慢慢爬行。在水汪汪的海底,当它静止的时候,头部即伸出一对“搜集情报”用的触角,仿佛陆生兔子的一双耳朵,蜷曲的身体也活像一只趴在地上的兔子,据此特征海洋生物学家们把它定名为“海兔”。  相似文献   

12.
海洋里也有兔子,可它与陆地上的兔子不一样,既不会蹦达,也不会跳跃,而只能在泥沙的海底象蜗牛那样慢慢爬行。在水汪汪的海底,当它静止的时候,头部即伸出一对“搜集情报”用的触角,仿佛陆生兔子的一双耳朵,蜷曲的身体也活象一只趴在地上的免子,因此,海洋生物学家们把它定名为“海兔”。其实,海兔并不属于哺乳动物的兔类,而是海洋里的一种软体动物。它与贝类中的牡蛎、蛤蜊倒是本家。它的外壳只因天长日久而退化,变成一片薄薄的角质层,被肉体包裹在外套膜里。海兔也有许多种,其中以蓝兔、肛海兔最为常见,成熟时体  相似文献   

13.
若在珊瑚礁鱼类中选美,那么冠军非富丽堂皇、引人遐思的蝴蝶鱼莫属。蝴蝶鱼的美名是因为它像陆地上多彩美丽的蝴蝶而来。海洋爱好者对蝴蝶鱼的评价就是一个字:“酷!”它缤纷的色彩很酷;它在海洋中快乐的生活很酷;更酷的是它们那种两情相依的感情。  相似文献   

14.
最新研究表明,在海洋中生活的鲸鱼与陆地上的牛是“血亲”。世界上现存的鲸类可以分作两大类,一类是包括抹香鲸、逆戟鲸、鼠海豚在内的有牙齿的鲸鱼,它们利用声波来寻找海中的食物;另一类则是象蓝鲸那样没有牙齿的鲸鱼,它有独特的鲸须,并以此在海水中捕捉食物,而不是利用声波。  相似文献   

15.
方陵生 《海洋世界》2004,(10):19-20
大海中鲸的歌声使海洋科学家和海洋研究爱好者为之沉迷。鲸的声音在我们听起来很像是美妙的音乐。但是无论是陆地上的鸟儿,还是深海中庞大的鲸.它们的“歌声”是否也承载着某些情感信息.是否也表达了它们的喜怒哀乐呢?  相似文献   

16.
海洋深处是地球上环境最为恶劣的地方之一。马里亚纳海沟的底部是一个黑暗而寒冷的地方,而且还有巨大的水压。深海占了海洋总面积的3/4。许多人对生存于那里的生物十分感兴趣。科学家把海洋按深度分为几种环境。每种环境都是一种适应于一些生物的独特栖息地,这是因为各地的水温、压力和可获取的光线及食物不同,海中的植物如同陆地上的植物一样是海洋食物链中的基础。因为海藻及其它海洋植物需要光才能生存,它们一般最深生活在150米左右,这些  相似文献   

17.
海洋平台上储油罐地震反应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洋平台上储罐的设计和计算以往都采用陆地上储罐的计算方法,这与实际情况有很大差别,也有人将储罐和内储液做为整个刚体来进行动力分析,这显然也是不合适的。本文将储罐及平台的结构体系简化成双自由度体系,用反应谱方法计算其地震反应,并建议了适合工程计算的简化方法。  相似文献   

18.
“科技进步成果都会给人民生活带来可喜的变化。”科技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核心和关键。首先,科技进步能够保障国家安全,例如国防工业和能源工业等;其次,经济发展要靠科技创新才会有长远潜力,尤其是在制造业、加工业等行业,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是国家知识产权库的重要内容;最后,人民生活进步也要依靠科技力量,无论是在生命科学领域(医药卫生),还是在信息技术领域(通信教育),科技进步成果都会给人民生活带来可喜的变化。海洋科技创新可以从狭义和广义两方面来理解。狭义地讲,海洋科技是地球科学的一个方面,海洋科技创新有利于人们理解海洋在地…  相似文献   

19.
正飞鱼是银汉鱼目飞鱼科约40种海洋鱼类的统称,以"能飞"而著名,所以称飞鱼。飞鱼并不轻易跃出水面,每当遭到敌害攻击的时候,或者受到轮船引擎震荡刺激的时候,才施展出这种本领来。可是,这一绝招并不绝对保险。有时它在空中飞翔时,往往被空中飞行的海鸟所捕获,或者落到海岛或者撞在礁石上丧生。飞鱼生活在热带、亚热带和温带海洋里,在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及地中海都可以见到它们飞翔的身姿。有些种类有季节性近海洄  相似文献   

20.
华生的战斗     
猎捕其他动物用作补充动物性蛋白质一直是人类立足于这个星球的手段之一,而除却在陆地上捕猎之外,在海洋中,人类对诸如海豚、鲸和海豹这些大型海洋动物进行猎杀,也不是一天两天了,更别提每天往来于各个海区的各样渔船不停地撒下庞大的渔网。在全球范围内,反对猎杀的声音从未间断,但与之相对的屠杀行为也从未停歇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