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2 毫秒
1.
黄万波 《地质科学》1960,3(2):85-90
北京附近的周口唐,除了有著名于世界的中国猿人化石产地以外,在这一带的石灰岩区,还发現了20多处产哺乳类动物化石的洞穴。本文把周口店已发現的各化石地点的一些資料,加以綜合,以供今后在周口店进行教学实习或生产实习的各大专院校的地貭人員以及从事这方面研究工作的同志們参考。’第1地点(中国猿人化石产地) 中国猿人化石产地,是1921年发現的,位于周口店龙骨山的东坡。堆积物的分布面积十分广泛,东边从停車場附近的东洞口起至西边的山神庙止,长达200多米。南北寬(中部主洞挖掘部分)約10米。  相似文献   

2.
《地质科学》1960,3(6):319-319
苏联海洋学研究成就据苏联国际地球物理年和国际地球物理合作計划的海洋学研究工作的領导人B.考尔特宣称,基于这項研究成果,大大地扩展了关于世界大洋的知識。在2-3千米的深处,甚至在海底部发現了許多完整的海底河流。科学考察船“勇士号”所进行的考察完全改变了关于深海举中流速的概念。发现了流速达每秒12米的激流。科学上以前所知道的流速不超过每秒3-5米。在太平洋中有18个深凹地,苏联科学家詳細地研究了其中的14处。在北极地区获得了关于海洋和大气之間經过冰层的热交流的重要資料。在南极地区海洋的广大区域內发現了海底火山現代活动的迹象。  相似文献   

3.
1940年計荣森在湖南跳馬澗首次發現溝鱗魚(Bothriolepis)化石后,將跳馬澗系定为上泥盆紀,引起了古生物学家和地質学家的長期爭論。1957年3月間,筆者到湖南湘潭茶園舖工作时,在跳馬澗系找到兩層魚化石,它的層位应屬中泥盆紀。現將地層剖面报導如下,供討論这一問題的参考。茶園舖位于湘潭南二十公里,湘衡公路經过。化石產在茶園舖西北五十公尺,獅形山南坡茶園旁边,开  相似文献   

4.
黄万波 《地质科学》1960,3(4):218-219
1929年12月2日,在北京西南的周口店龙骨山的一个山洞里,发現了中国猿人的第一个头盖骨,揭开了人类发展史上最重要的一頁。在这个举世聞名的原始社会初期的人类遺址中,不仅发現了許多人类化石和石器,同时还发現了与中国猿人共生的大批哺乳类动物化石。  相似文献   

5.
在中、外所有的地史学教科書中,几乎每談到泥盆紀生物群时,总是習惯似的喜欢采用“魚类时代”这一術語来“代表”泥盆紀的动物群和古鱼类学。在中國地質文献中,有关研究这类在泥盆紀占統治地位的所謂魚化石的报導并不算多,尤其关于古生物学方面的專門性論文那就更少了。可是每当論及中國泥盆紀魚  相似文献   

6.
西安蓝田间新生界地层剖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我国北方新生界地层的研究已有較长久的历史。在华北地区的許多不同时期的第三紀化石地点都已成为标准剖面。这些标准地层剖面多仅代表某一个时期的地层,在一个剖面上可以找到两个地貭时代的还不多。这可能是由于在第三紀时期,在华北地区的沉积較少,或者是已有的沉积遭受到剝蝕以致剖面不完整,也可能是由于研究得較少,化石发現得不多以致对若干地层未及詳細划分之故。  相似文献   

7.
秦岭区域地貭,过去經过不少中外地貭学者的探討,均有重要的发現和相当的論述。解放后,許多地质工作者先后在該区进行了很多的調查和研究,也多有新的发現和見解。 1956年,在东秦岭地区开展了1:20万区域地貭測量工作,取得了丰富的实际資料和  相似文献   

8.
刘东生  朱海之 《地质科学》1959,2(6):178-181
三门系,是我国第四纪的地层之一。三门系的命名是根据在河南三门峽所看到的剖面而起的。最初正式应用三門系見于1923年出版的“中国北部之新生界”一书,到現在已有36年的历史了。許多年来不少人对三門系的地层、动植物化石、沉积和其遭受的新构造运动等都做过研究。可是关于三門系的时代,三门系的上、下界限,以及三門系沉积物的成因类型等問題却随着时代的前进,特别是自建国以来在生产建設中大量地貭工作的开展及許多新資料的陸續发現。  相似文献   

9.
彭琪瑞 《地质科学》1960,3(6):273-281
地貭科学研究在近十年来正經历一次重大的、革命性的发展,其特点是許多国家以相当强大的力量試图用实驗方法来探討和闡明复杂的地貭現象。实驗結果,迫使地貭科学中許多理論和观念必須重新估价,同时又发现和提出許多新的問題和理論。由于强調实驗工作,使地貭科学和其他理論和技术科学的关系更加密切,因此不仅在地貭科学中产生一些新的研究生长点和边緣学科,加强了它的准确和定量程度,并且对于其他理論、基础和技术学科的发展也超了促进和启发作用。如果說“杂交学科”是現代科学的特征,那么,現阶段的地貭科学发展是最好的說明。地貭科学属于自然历史科学的范畴,地貭科学两百多年的发展也主要以野外考察为基础。  相似文献   

10.
贵州南部中三叠世鱼鳞蛤组合序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金华 《地质科学》1982,(2):235-238
鱼鳞蛤(Daonella)是中三叠世双壳类特征性化石。它在世界上分布广泛、演化迅速,具有重要地层对比意义。这一属在我国分布于广西、贵州、云南、川南和藏南。滇、黔、桂三省交界地区,产鱼鳞蛤的中三叠世地层十分发育,在这里,鱼鳞蛤常常是地层划分的重要古生物依据。因此,研究鱼鳞蛤的种群分布规律是这一地区地质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笔者最近对黔南的鱼鳞蛤层进行了调查,发现有许多种在纵横分布上均十分稳定。  相似文献   

11.
陈孟莪 《地质科学》1979,14(2):187-189
近年来,由于大量采用化学处理法弥补了野外采集和机械处理的不足,在我国的寒武纪早期的含磷岩系中发现了丰富而多样的小壳动物化石,计有软舌螺类、似软舌螺类、腹足动物、海绵动物、似牙形石以及大批分类位置不明的化石。这些发现为地层的细分与对比、矿床成因与古地理分析以及探讨动物界的早期演化规律提供了丰富的材料。本文报道了发现于陕南宁强县宽川铺寒武纪早期地层的群体动物化石,并记述一种似牙形石化石。  相似文献   

12.
一、前言最近十年以来,在世界許多国家內发現很多有工业价值的稀有元素矿床,其中很多不仅規模巨大,而且产状特殊,和以前大家承认的矿床分类或成矿理論比較,都有其独特之处,故可划为新的矿床类型。这些新发現的矿床虽然多数是以稀有金属为主,但有一共同特点,即都和放射性元素有或多或少的共生关系,而且很多矿点就是在普查勘探放射性元素矿床时发現的。  相似文献   

13.
趙宗溥 《地质科学》1965,6(2):113-132
前言近几年来,国內外出現不少专門論述花崗岩类定量矿物分类的論文。大家对这个問題引起很大兴趣,不是偶然的。这显然是随着地貭学研究的进展,需要更精确的、細致的鉴定火成岩,作出正确的分类和定名的緣故。  相似文献   

14.
潘日光 《地质科学》1960,3(3):164-164
本文所指贛南是指江西南部,即广昌、兴国、上犹三县連綫以南的地区。与“中国区域地层表(草案)”中所指江西南部地区不同,它不包括遂川、万安、泰和、宜黄、南城、资溪等县在內。本区,过去从未发現过中生代的煤系。随着工农业的大跃进、地貭工作的大跃进,一个上三迭紀至下侏罗紀煤系,在贛南于都利村被发現了。这一发现不仅丰富了赣南区域地层的內容,而且为今后在本区寻找中生代煤矿提供了綫索。  相似文献   

15.
我們的鎢矿普查工作,在部、局党委的正确領导下,在以前各队工作的基础上,大力加强地质观察研究,初步运用地质理論分析实际地质情况,研究找矿线索,前后两年来,相继发現了几个隐伏矿体。就目前已取得的資料看,在第一矿区已探到了八条盲脉,鎢、钼儲量有相当远景。在第二矿区发現了两組隐伏細脉带,远景儲量也很可观。第三  相似文献   

16.
含魚化石地層在我国各处发现的很多,分佈區域也相當广泛,所以地質工作人員足跡所到之處,常可能發見魚化石;如何把這些宝贵的材料採集回來,使牠發揮應有的價值,是值得注意的一件事。這裡僅提  相似文献   

17.
张文佑 《地质科学》1959,2(6):166-167
地壳的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是大地构造学中长期争论的一个問題。随着人类对于地质构造現象认识的扩大与深入,大地构造学中的垂直运动說和水平运动说时有兴衰和更替。十九世紀末叶,在“主火論”占优势的岁月里,人們认为地壳变动主要是由岩浆活动引起的。人們对岩浆自下而上的侵入和喷发現象的认識使地壳的垂直运动說大盛一时。后来,由于阿尔卑斯构造研究的开展,巨大冲断层和辗掩构造的发現,于是水平运动說就逐漸代替了垂直运动說。  相似文献   

18.
黎彤 《地质科学》1958,1(1):2-7
在钨矿生产上要使所有資本主义国家越来越远地落在我們的后面我国的鎢矿生产与地質調查工作,开始於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間。从1914年到1948年,我国的鎢矿产量(以WO360%计算,下同)共約24万吨。平均年产約7千吨。最高年产量是1937年的17,895吨。而其他产鎢国家,一直到現在也沒有超过年产11,000吨的水平。解放前,我国鎢矿的产量有过兩次較大的起伏(見图1)。  相似文献   

19.
陈孟莪 《地质科学》1979,14(3):279-282
我国寒武纪早期含磷岩系中产出丰富的小壳动物化石,其层位居于含老三叶虫动物群的层位之下。这个动物界早期演化的第二阶段--从软身躯演化而来初具硬骨髂的阶段,目前研究甚差,绝灭种类甚多,许多化石是分类位置未定的。1975年后,笔者和其他人先后在四川省峨眉县麦地坪,贵州省织金大院及湖北省宜昌县天柱山的寒武系底部含磷岩系中,用化学法处理出大量图钉形态的小壳化石。  相似文献   

20.
1955年,北京地貭学院和地貭部南岭区测队在广东各地先后发現了下侏罗統海相地层,为华南地史增加了新的一頁。1959年,孙云鑄等在开平、恩平两县作了生物地层学的研究,建立了良好的基础。 1961年作者等先后两次到开平、恩平、高鶴、韶关、乐昌、惠阳等县市进行調查,测制剖面,采集化石。第一次参加者为丁培榛、张守信、楊兴泰和刘椿。第二次参加者为尹贊勋、范嘉松和张守信,并承广东省地貭局倪岳英同志参加部分工作,担任响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