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为什么出台高标准农田建设国家标准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耕地保护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尤其是2008年以来,多次强调要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大规模建设高标准农田。200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加大土地开发整理复垦力度,搞好中低产田改造,提高耕地质量,建设一批高标准农田。2009年以来的中央一号文件和有关文件多次明确提出相关要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加强以农田水利设施为基础的田间工程建设,大规模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  相似文献   

2.
遥感图像的道路识别是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对GIS平台构建和数据更新有着重大贡献。然而,遥感图像中地表信息丰富,道路建设复杂,这给提取道路造成了一定的困难。本文基于残差网络模块,从以下两方面进行研究:1)构建了数据集,其包含城市、乡村道路,并运用镜像、旋转等手段对数据集进行了扩充;2)针对ResNet提出了一种改进方法,并利用数据集对网络进行了样本训练和特征学习,进行道路提取。  相似文献   

3.
道路网数据中微观结构的识别对于多尺度路网建模、步行导航等至关重要。复杂道路交叉口是重要的道路微观结构之一,针对目前道路复杂交叉口基于几何形状描述与图形匹配识别方法存在的不足,从复杂交叉口识别与化简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一种利用路段分类进行复杂道路交叉口识别与化简的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点密度聚类的方法对道路交叉口进行定位,然后利用路段的规模、形状和属性等特征构建特征空间,将交叉口的识别作为一种区分主干路段与辅助路段的两类分类问题,利用支持向量机的方法对交叉口区域内的路段进行分类,从而完成交叉口的识别与化简。利用开放街道地图(OpenStreetMap)数据进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识别道路交叉口。  相似文献   

4.
特征识别、Stroke与极化变换结合的道路网选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城市大比例尺道路网数据库的建设,如何从中派生其他较小比例尺道路网数据库成为重点研究的内容之一.通过道路网的结构特征识别,能够较好地识别其特征目标;Stroke算法能够较好地提取道路网中的主要道路,即能够较好地保留道路网的框架结构;而极化交换能够较好地对离散目标进行选取.因此,把道路网空间结构识别、Stroke和极化变换等有机结合,首先进行道路网预处理,识别特征道路,然后借助Stroke进行主要道路网的识别与选取,最后对剩余较短的离散道路采用极化变换进行选取.实例证明,道路网结构特征识别、Stroke与极化变换的结合,优势互补,对道路网进行自动综合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针对道路高精度地图采集中道路标识线快速分类提取问题,提出了一种根据几何结构特征对道路标识线进行自动匹配提取的方法。首先利用点云生成强度特征图像,并根据点云密度分布特征将强度特征图像划分为多个区域;然后对每个区域进行二值化处理;最后考虑路面标识线缺失情况,设计了一种多约束条件的几何特征语义识别模型,实现了不同标识线类型的分类。对车载移动测量系统获取的多段道路点云数据进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道路标识线提取准确率和识别准确率分别为90.01%和82.83%,总体精度达到86.27%。  相似文献   

6.
人工建设用地(包括建筑物、道路、广场等社会服务设施)的识别一直是用来监测地区发展速度的一个有效途径。针对目前在人工建设用地识别领域中对在建建筑物的忽视问题,利用中性集、均值漂移以及绿度因子等概念将在建建设用地信息进行增强,进而将其成功识别出来。实验证明,该方法对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人工建设用地识别是可行的。通过分析2009—2013年期间北川新城的建设工地面积及分布的变化情况可以看出,北川新城在2010—2013年期间完工面积占2009—2010年新建工程总面积的98.17%,在北川新城拓展区又新建0.6 km2的工程,施工迅速,为受灾居民提供了良好的居住和生活保障。  相似文献   

7.
农宇  陈飞 《测绘科学》2011,36(2):199-201
土地利用现状图扫描符号的自动提取能节省人力财力物力。本文采用地图代数和人工神经网络的方法进行扫描现状图符号的自动提取和识别。首先根据图例建立用于特征匹配的符号模板库,然后使用加壳变换和蜕皮变换进行点状符号和线状符号的分离,并使用Canny算子平滑符号,再通过人工神经网络的训练进行色彩聚类而实现符号分割。定义多重相似度,实现符号的预分类识别,在此基础上计算加权距离再次识别。最后采用加壳变换连接断点并提取骨架线对这些断线进行连接,形成完整的线状符号。实验表明,本方法的正确率达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8.
建设高标准农田已经连续多年出现在中央一号文件中,我国正大规模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规范的建设标准是保证高标准农田质量和提高建设成效的关键。其中,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测绘具有时间紧,任务量大,工程点多、面广等特点,但基于高标准农田测绘及地物统计研究较少。通过对苏州高新区九图村高标准农田竣工图测绘并进行地物分类,得出了高标准农田1∶500测量图及地物的种类和数量,为高标准基本农田测绘及地物统计研究积累了宝贵经验,并为今后苏南地区高标准基本农田测绘提供了可行的参考依据,对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9.
土地整理中基于图形通达性的田间道路规划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田间道路规划的重点为道路的通达度,因为田间道路的交通流较小,道路宽度设计要求能够保证通行农机车辆。基于这个考虑,尝试将农村田间道路网通达度问题简化为图形通达性的问题进行研究,并建立了田间道路网评价指标体系,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来衡量道路网规划设计的合理与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遥感数据数字化方法效率低、容易出错,已经越来越不适应快速增长的地理信息数据需求。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卫星影像自动数字化技术。利用Mask R-CNN算法技术对遥感图像的对象进行识别,对经过数据处理后的卫星影像进行训练,并提取其几何特征。能够对影像的重要对象特征进行识别,全部图像分类的结果准确率总体达到80%以上。其中识别率最高的是道路、水系、绿地,准确率可达到85%,可以作为卫星影像自动数字化工具。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决高分辨率遥感影像道路交叉口位置检测与类型识别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可变形部件模型的道路交叉口检测方法。首先,分析了道路交叉口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上的表征形式;然后,借鉴面向对象的思想,利用可变形部件模型,通过训练和学习其整体和部件组成的空间布局特征获取目标对象模型参数;最后,通过滑动窗口搜索匹配方法获取道路交叉口位置和其对应的类型。由仿真与实验结果可知,此算法不仅能够自动、准确地检测道路交叉口的几何位置,而且能够识别其几何形状类型,可有效提高道路网络拓扑结构构建效率。  相似文献   

12.
精准农田识别是农作物估产和粮食安全评估的基础。遥感数据作为农田识别的重要数据源,可提供动态、快速的监测结果。高光谱数据在农田识别分类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但其中的冗余波段影响了分类效率和分类精度。因此,本研究提出了一种适用于高光谱数据农田分类的混合式特征选择算法。首先,基于变量的重要性排序或约束程度,按步长逐步进行降维;其次,寻找分类精度骤减的转折点,并将其对应的变量作为特征子集;最后,利用序列后向选择SBS(Sequential Backward Selection)方法搜索最优分类特征子集。本研究利用GF-5高光谱数据,共研究了3种降维方法(随机森林RF(Random Forest)、互信息MI(Multi-Information)和L1正则化(L1 regularization))和3种分类算法(随机森林、支持向量机SVM(Support Vector Machine)和K近邻KNN(K-Nearest Neighbor))的组合在农田分类中的表现。结果表明,基于L1正则化法得到的特征子集自相关性较低,并且包含的红边和近红外波段有效提高了农田、森林和裸土的区分度。在不同分类模型比较中发现,SVM在高维空间中表现出非常好的抗噪能力,分类精度高于RF和KNN。而RF在低维空间中的泛化能力要高于SVM和KNN。相比于第一步降维得到的特征子集,使用SBS搜索得到的最优特征子集均提高了分类精度。最终,具有23维输入的L1-SVM-SBS分类模型得到了最高的总体分类精度(94.64%)和农田召回率(95.83%)。本研究为高光谱数据特征优选提供了一种新思路,筛选出了更具代表性的特征波段,提高了农田分类精度,对高光谱遥感分类研究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以宁波市江北区1∶1万比例尺基本农田数据建库为例,在分析基本农田数据库的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数据建库流程和技术要求;然后分析了数据处理过程中的数据格式与坐标转换方法,时建库工作的重点基本农田保护图斑数据的采集方法作了详细论述;最后简要分析了基本农田图形与属性数据的检查内容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提出了一种兼顾几何连通性与名称一致性的实体化构建方法。首先,对城市道路的实体化原则进行描述;其次,提出基于反比例函数的归一化的几何连通度度量方法,以及基于语义切分的名称匹配度度量方法;最后,通过路口提取、综合匹配度计算、路段匹配、路段连接及借道处理等步骤,实现完整的城市道路实体化构建流程。以郑州市主城区为试验区域进行具体构建试验,验证了本方法的准确性。试验结果表明,利用本文提出的算法进行实体化匹配的总体准确率为99.89%。  相似文献   

15.
针对道路建设引起的路域DEM数据变化范围的标定问题,该文探讨了基于多源数据的标定方法。该方法首先提取设计成果的外边界作为核心变化区,再根据该区域100m范围内道路建设前后的遥感影像提取出植被发生明显变化的区域作为野外调查和建模处理的区域,并对该区域内融合构建的DEM数据和原有带状地形图构建的DEM数据进行差异分析,求出最终的DEM数据变化区。以杭瑞高速毕都(毕节至都格)段为例开展的实验研究表明,该文提出的方法可以精确地标定因道路建设引起路域DEM数据的变化区域,可直接用于DEM数据增量的采编与更新操作。  相似文献   

16.
道路边界精确提取建模是城市道路管理、智能交通规划和高精度地图制作等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车载激光雷达点云数据和开源街道地图(OSM)的三维道路边界精确提取方法。首先,针对原始车载LiDAR点云数据应用布料模拟滤波分离地面点,再结合相对高程分析获取道路边界点候选数据集。然后,应用OSM矢量道路网数据的节点辅助道路边界点候选点集进行分段。最后,在各分段点云数据集中基于随机抽样一致性算法获得三维道路边界点集。通过直道、弯道及高密度复杂场景3种不同类型的城区道路边界路段分类提取试验。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进行道路边界提取的准确率和召回率分别达96.12%和95.17%,F1值达92.11%,本文方法可用于高精度道路边界的三维精细提取与矢量化,进而为智能交通与无人驾驶导航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7.
针对传统路网采集和更新需要昂贵的实地测量以及大量的后续内业处理问题,提出了一种从大规模粗糙轨迹数据中自动生成路网的方法。该方法包含轨迹滤选和路网增量构建两步:第1步通过构建空间、时间、逻辑约束的规则模型,在消除数据中的噪音和冗余的同时,将原始轨迹进行合理分割,滤选形成规范轨迹集合;第2步基于信息熵计算轨迹点周围道路的复杂度,据此自动调节道路分割参数,不断将新产生的路段加入到路网,同时计算道路平均交通流量和速度等路况信息,遍历各规范轨迹的定位点重复以上处理过程,最终得到完整路网。通过昆明市200辆出租车采集的约6851万条轨迹数据进行路网构建试验,并与OpenStreetMap数据比较,证明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与已有典型方法比较,本文方法能用更少节点提取更高质量的路网。  相似文献   

18.
A new method for the 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of road geometry from digital vector data is presented. The method is capable of efficiently identifying circular curves with their radii and tangents (straight sections). The average error of identification ranged from 0.01 to 1.30 % for precisely drawn data and 4.81 % in the case of actual road data with noise in the location of vertices. Th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is faster and more precise than commonly used techniques. This approach can be used by road administrators to complete their databases with information concerning the geometry of roads. It can also be utilized by transport engineers or traffic safety analysts to investigate the possible dependence of traffic accidents on road geometries. The method presented is applicable as well to railroads and rivers or other line features.  相似文献   

19.
主干道、辅路的准确识别对于实现复杂交叉路口的自动综合至关重要。传统方法多依赖于路段的笔直程度和弯曲程度描述路口的主干道和辅路,然而复杂交叉路口结构错综复杂、形态变化多样,仅依赖这两种特征进行主辅路识别的准确度有限,且部分形态相似的主辅路无法识别。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多特征约束下的复杂交叉路口主辅路识别方法。首先提取复杂交叉路口的特征点,根据特征点对弧段进行打断,依据路段的笔直程度识别出平行弧段;然后依据道路延展性、角度、距离等特征识别平行簇获取复杂交叉路口中的主干道;最后通过紧凑度和距离关系识别匝道获取复杂交叉路口中的辅路。以南京OSM城市路网为例的试验表明,本文方法能够准确识别出复杂交叉路口的主干道和辅助路段,识别精度分别达到93.60%和89.43%。  相似文献   

20.
城市道路的高精度提取可为城市三维表达、城市地形分析、城市建设规划、交通导航等提供数据基础和支撑。本文以合肥市局部城区为试验区,以开源路网、街景图像和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在利用最大似然法进行初提取的基础上,通过空间分析、统计分析、几何量测、最小二乘拟合等方法进行粘连分割、缺失处理和交叉口细化等关键处理,构建了多源数据协同的城市道路提取方法,并对提取结果进行了精度评价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城市道路提取方法优于最大似然和面向对象方法,提取总体精度为96.65%,Kappa系数为93.71%,道路宽度偏离标准差为0.03m,特别是对同物异谱、同谱异物及遮挡等造成的信息提取不全问题具有良好的改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