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460火山岩型铀-钼矿床的构造-矿化分带及成矿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460矿床是产在华北地台北缘上侏罗统次流纹斑岩体内的一个大型铀-钼矿床。矿床受次级火山断陷盆地的盆缘基底断裂(F_(45))与其派生的次级断裂(F_3)斜接复合部位控制,铀矿化分布在次流纹斑岩体中,矿床构造、矿化和围岩蚀变在垂向上的分带性十分明显,矿床的形成经历了吕梁期钾质混合岩化和晚侏罗世酸性火山岩浆活动所导致的两次铀的预富集作用,以及燕山期次流纹斑岩侵位后的酸性火山热液成矿、喜山期裂陷-玄武岩活动后的热水叠造成矿和近代的表生淋积叠造成矿等多次成矿作用阶段。460矿床是一个典型的复成因的火山岩型铀-钼矿床,可以由此建立矿床的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2.
火山岩型铀矿是我国重要的热液型铀矿类型之一,发育在区域性火山喷发带上的火山盆地内,其成因受构造-岩性岩相-热液循环联合控制,其构造型式能够反映火山岩相和热液蚀变类型,体现火山热液铀矿化的特点和内在规律。文章将火山岩型铀矿床划分为火山角砾岩筒、次火山岩、密集裂隙带、层间破碎带4种亚类,并详细介绍了每一亚类的成矿特征;根据不同亚类火山岩型铀矿床距离火山热液活动中心由中心向远源方向的铀成矿地质特征,总结了中国火山岩型铀矿床综合成矿模式,厘定了不同亚类铀矿床的成矿地质条件(构造、岩性岩相、容矿主岩)、矿化与成因(成矿流体、成矿温度、矿化深度、矿化特征、矿体形态、矿石矿物、伴生元素)、物、化、遥等预测要素,建立了中国火山岩型铀矿预测模型,对火山盆地铀矿找矿实践中针对火山盆地不同部位或环境下选择有效的技术方法手段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
研究区位于扎兰屯火山岩型铀成矿远景带南段,燕山期强烈的构造-岩浆活动造就了区内绝大多数铀成矿作用。通过综合整理前人资料及区内开展的铀矿资源调查评价工作,从铀矿时空分布特征、铀矿化特征对区内铀矿地质特征进行总结分析;将区内火山岩型铀矿划分为潜火山亚类、蚀变裂隙带亚类和层间破碎带亚类3种类型;区内铀成矿受地层岩性、潜火山岩、构造、热液蚀变复合控制,其中潜火山岩和构造起主导性作用;初步预测出4处铀成矿远景区,为下一步找矿工作指明方向和思路,以实现铀资源的扩大预期。  相似文献   

4.
内蒙古多伦县核桃坝地区火山岩型铀成矿特征及找矿标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核桃坝位于内蒙古多伦县与正蓝旗接壤部位,位于内蒙古海西褶皱带和华北陆块北缘接触部位,新发现的铀矿产于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榛子山火山机构南部弧形火山隆起带酸性火山岩中,为与中生代火山岩有关的热液型铀矿化。近年来,该区铀矿找矿勘查和成矿研究取得了一定突破,核桃坝铀矿点扩大为小型铀矿床,初步认为受流纹斑岩次火山岩体、SNNE向构造控制的隐伏铀矿化。综合调查发现,中生代火山机构隆起与洼陷过渡带中火山构造与控盆、控岩(次火山岩)断裂构造交汇处为铀矿化有利区;高岭土化、钾化、硅化、褐铁矿化构造蚀变带,土壤瞬时氡气异常晕(带),物探测量反演的高阻和磁化率陡变部位等多指标组合构成了铀矿化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5.
新城子次级火山盆地地处扎兰屯火山岩型铀成矿远景带南部,区内目前已发现21号小型矿床、 13号铀矿点及几十个铀异常点。近年来通过钻探查证发现,矿化主要受NW、近EW向断裂构造控制,与赤铁矿化、硅化和黄铁矿化等蚀变关系密切。通过对次级火山盆地的铀成矿条件、铀矿化特征等方面进行分析,认为该次级火山盆地成矿条件较好,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6.
介拉斯台盆地处于扎兰屯火山岩型铀成矿远景带中段,是国内中生代火山岩最为发育地区之一,多期次断裂、火山活动强烈发育,铀成矿地质背景优越。文章通过对介拉斯台中生代火山岩盆地的大地构造背景、基底和盖层的含铀性、潜火山岩、断裂、火山机构、热液蚀变、铀矿化等铀成矿地质条件研究,并结合航放、化探及遥感找矿信息进行综合分析,认为介拉斯台中生代火山岩盆地具有较好的铀成矿潜力,圈定成矿远景区5处。  相似文献   

7.
小尖山盆地发育断裂、火山构造及热液蚀变,已发现铀矿化、铀异常,是满洲里地区重要的火山岩型铀成矿远景区。依据区域重力资料,结合遥感、 CSAMT测量及地质勘查成果,明确盆地早期以NE向断裂构造为主,晚期NW向发育,属火山断陷盆地,具有阶梯状断陷特征。铀矿化与高岭石化、钾长石化及硅化关系密切,局部垂向上显示分带特性,且铀钼共生。成矿作用受NE、 NW向断裂构造控制,与区域成矿规律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省尚志县帽儿山塌陷式火山盆地铀成矿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帽儿山盆地位于伊春火山岩型铀成矿远景带西南段,是宾县-伊春-甘欣NE向火山岩型铀钼成矿带的组成部分,为J3-K1的中小型塌陷式火山盆地。文章从大地构造、地层、侵入岩、构造、矿产等基础地质特征入手,对盆地大地构造位置、盆地规模及形成时期、构造特征、岩浆活动、基底及盖层的含铀性、火山旋回及岩性岩相、断裂-火山构造系统、围岩蚀变及铀多金属矿化特点、重磁场特征等10个方面进行分析,认为该火山盆地与产铀火山盆地的特征相类似,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可进一步开展铀矿普查工作。  相似文献   

9.
赤城县独石口地处沽源中生代火山盆地南部塌陷内,其火山构造活动强烈,铀成矿地质条件优越,铀矿化异常线索丰富。铀矿化主要产于晚侏罗世潜火山岩内部及其内外接触带,受断裂构造及潜火山岩复合控制,与赤铁矿化、硅化、萤石化、水云母化、绿泥石化等蚀变关系密切。通过对地层、潜火山岩体、构造、航放、遥感铁染及羟基蚀变异常等成矿条件进行分析,认为研究区具备较好的火山岩型铀矿找矿前景,圈定一级远景区3处,二级远景区2处,对该区进一步找矿具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内蒙古新城子盆地位于大兴安岭南端及扎兰屯火山岩型铀成矿远景带南端,盆地内中生代火山活动频繁且强烈,区域断裂构造发育,主要发育火山岩型铀矿化,目前已发现小型火山岩型铀矿床1处、铀矿点2处、矿化异常点20余处,成矿潜力较大。研究区基岩出露较好,利于开展遥感铀矿勘查工作。笔者利用遥感数据对研究区进行了构造解译及蚀变信息提取,依据高分一号数据,初步厘定了研究区以NE、NW、近EW、近NS向4组线性构造为构造格架的特征;根据Landsat ETM数据提取了铁染、羟基等蚀变信息,缩小找矿范围,并开展铀矿地质调查及钻探查证工作;最后依据多源地学信息进行成矿预测,圈定胡斯台北、巴彦尔灯、五间房以及任家营子东4处成矿远景区。钻探揭露胡斯台北远景区多金属工业孔1个、五间房远景区铀工业孔2个。  相似文献   

11.
内蒙古乌兰哈达地区位于大兴安岭林西-扎兰屯多金属成矿带上,属于扎兰屯火山岩型铀成矿远景带。通过1/5万伽玛能谱测量工作发现工区内古生代、中生代地层U背景值1.88×10-6~2.54×10~(-6),海西期花岗岩U背景值为3.74×10~(-6),具备很好的铀源条件。该区断裂构造及层间破碎带发育,为铀矿运移提供通道和沉淀的场所。粘土矿化、萤石化等热液蚀变发育,可以作为铀矿找矿的热液蚀变标志。通过放射性测量工作圈定9处铀异常区,发现2处铀矿化带,圈定了2个找矿靶区,为该地区铀矿找矿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2.
五十家子火山盆地铀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地表已发现大量蚀变裂隙带型铀矿化及异常点,为查明控矿断裂沿走向、倾向延伸变化情况及深部铀矿体有利富集部位,便于开展深部勘查工作。因此在研究区铀矿化密集部位开展了氡气及可控源大地电磁测深联合探测工作方法,大致查明了研究区主控矿断裂构造特征,并预测6处铀成矿有利部位,其中2处铀成矿有利部位经钻探查证,发现较好的工业铀矿体。表明氡气与可控源大地电磁测深联合探测寻找隐伏断裂和盲矿体效果显著,适用于控矿因素以断裂构造为主的铀矿勘查找矿工作,为今后铀矿找矿工作提供思路及方向,以期扩大铀矿找矿成果。  相似文献   

13.
研究区位于大兴安岭中南段铜多金属成矿集中带。其成矿与燕山中晚期潜火山岩侵入体有成因联系。成矿时代为273~120 Ma,以晚侏罗世—早白垩世为主,矿床成因类型多为热液浸染型。通过对成矿地质特征与成矿条件分析与研究,对区域矿产特征进行详细论述,且建立成矿模型。研究表明,研究区成矿具有时空性与深源性,具有较好的矿化蚀变;北东向破碎带提供了导矿构造且主构造次级构造裂隙、及多组构造裂隙交汇处为容矿构造;火山热液是使地壳中的成矿物质发生活化、运移、富集的成矿介质。研究结果认为区域内有较好的成矿潜力。  相似文献   

14.
浙江省衢州地区新路火山岩盆地西段铀成矿模式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文章在对研究区内白鹤岩、大桥坞和杨梅湾重点矿床成矿特征、控矿规律详细分析的基础上,指出该区铀成矿主要受构造、热液蚀变和侵入岩体的联合控制。依据主要控矿因素,建立了该区3阶段铀成矿模式:①火山喷发和岩浆侵入阶段;②大规模铀成矿阶段;③后期剥蚀矿体改造阶段。指出火山期后的岩浆侵位为铀成矿准备了含矿热液流体,NE、NNE向深大断裂为主要导矿构造,NW向次级断裂为主要的储矿构造,岩浆侵位和不同规模的断裂体系构成了含矿热液形成、运移和富集的完整过程。本区铀成矿在时间上可划分为2个阶段,早期为125~115Ma,晚期为90.9~70.2Ma,两期铀成矿与两期岩浆侵位相对应;在空间上呈三层楼式分布:即浅部为与砾岩层和隐爆有关的白鹤岩式铀矿化,中部为与赤铁矿化、萤石化、金属硫化物化有关的大桥坞式铀矿化,深部为与钠交代、硅化有关的杨梅湾式铀矿化。在此基础上,提出矿区外围找矿重点区域为:距NE、NNE向深大断裂出露线2km范围内上盘,且NWW向次级断层和水云母化蚀变强烈发育的地区;已知矿区深部找矿层位为:大桥坞矿床深部的杨梅湾式铀矿化、白鹤岩矿床深部的大桥坞式和杨梅湾式铀矿化。  相似文献   

15.
沙坪沟整装勘查区位于安徽北淮阳成矿带内,是皖西地区最主要的钼铅锌多金属矿化集中区。研究区内已探明十余处铅锌矿,以小型矿为主,但缺乏较为系统的研究和总结。为了厘定区内铅锌矿与成矿地质体的关系以及成矿构造和成矿结构面的类型和属性,总结成矿作用特征标志,指导找矿预测,本文开展了区内典型矿床"三位一体"成矿特征的总结研究。研究结果揭示区内铅锌矿化类型分为角砾岩型、矽卡岩型、构造蚀变岩型和热液脉型4种,成矿地质体为燕山晚期中酸性岩浆岩,成矿构造为NE向和NW向断裂构造交会部位,成矿结构面主要为NE和NW断裂构造面、角砾岩筒、层间破碎带以及接触带等。在总结归纳铅锌矿成矿作用特征和找矿预测要素的基础上,建立起区内铅锌矿找矿预测地质模型,并对找矿潜力作出评价。  相似文献   

16.
密山市杨木岗地区处于敦密深大断裂南侧,华力西晚期—燕山晚期构造岩浆活动强烈,铀矿化异常线索较为丰富,铀成矿条件优越。铀矿化主要赋存于华力西晚期岩体及其与下寒武统金银库组的内外接触带,受断裂构造、层间破碎带、岩体内外接触带控制,伴生赤铁矿化、矽卡岩化、萤石化、黄铁矿化等热液蚀变。依据研究区内的地层、岩体、构造等成矿地质条件分析,结合航放铀高场、遥感铁染及羟基蚀变异常等成矿有利信息考虑,认为研究区内的热液型铀成矿潜力较大,提出了预测远景区4个。  相似文献   

17.
伊春铀成矿远景带地质背景复杂,发育有火山岩型、花岗岩型、变质岩型铀矿化,已发现的铀矿化点集中分布于帽儿山等8处异常区。笔者通过对区内火山岩型、花岗岩型铀矿化特征进行分析,总结了该带铀矿化的区域控制因素,认为前寒武纪富铀地质体、断裂和火山构造,以及层位、岩性和矽卡岩型多金属矿化等因素对铀矿化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该带下一步的找矿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18.
以矿田构造–岩相填图为主要方法,研究确定矿田构造和岩浆-热力构造类型及矿床类型,进行成矿富集中心的圈定及找矿预测,是矿田构造背景复杂地区的有效调研方法之一。东昆仑西段祁漫塔格矿带多期构造–岩浆活动强烈,断裂发育,以印支晚期岩浆侵入成矿与找矿进展较大。本次选择景忍–虎头崖、卡尔却卡B区、乌兰乌珠尔三个矿田区,进行1∶10000构造–岩相填图,填制了三个矿田区岩浆–热力构造类型分布图,认为晚三叠世岩浆侵入作用是该区多金属大规模成矿的主要内因,叠加其上的不同方向断裂控矿作用不同,近东西向和北西西向断裂控矿显著,明确了各矿田构造背景和印支期岩浆侵入形成的花岗斑岩+矽卡岩+断裂带热液成矿的模式,厘定了岩浆–热力构造的识别标志,即主要是印支晚期中酸性侵入岩、花岗斑岩、矽卡岩带、大理岩带、接触交代蚀变带、断裂破碎带叠加热液蚀变带等,圈定了成矿和找矿富集中心。  相似文献   

19.
东草河地区地处祁连-龙首山碱交代型铀成矿带,铀矿(化)体主要产于构造破碎带中,断裂构造多期次活动和碱交代岩的二次破碎是铀矿化形成的必要条件;通过对岩石样品的岩相学分析、电子探针分析,表明东草河地区的铀矿化为碱交代型;东草河地区具备地层、构造、岩浆岩、热液活动及围岩蚀变等有利成矿条件,围绕已发现的3条矿化蚀变带存在较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20.
北金齐火山盆地具有较好的铀矿找矿基础和成矿潜力,其铀矿化特征在新疆北部火山岩带具有普遍性。文章以北金齐火山盆地南、北缘和中部的3条典型铀-多金属矿化带为研究对象,较为全面地阐述了各带地质、矿化及蚀变组合等特征,并通过总结分析区内主要控矿因素及其控矿作用,初步建立了区域铀成矿模式。北金齐地区铀-多金属成矿具多因素联合控矿作用,铀-多金属矿化整体分布受火山盆地及北东东向区域大断裂控制,且盆地南、北缘大断裂较中部火山机构成矿地质条件优越。盆地内大断裂两侧的次级断裂带、裂隙带为主要含矿构造;酸性火山熔岩与酸性凝灰(角)砾岩为主要赋矿岩性,并为铀成矿提供一部分铀源;花岗斑岩等岩浆岩侵入活动为区内铀-多金属矿化主要成矿作用,推测火山机构塌陷后,花岗斑岩等岩浆岩侵入活动带来的含矿流体沿断裂贯入,在有利的构造和岩性中富集成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