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编后记     
当读者们翻开最后一期的《工程地质学报》时,2006年即将过去了,在此,编辑部谨向各位致以丰收的祝贺和更加美好的新年祝愿。回首一年来,《工程地质学报》在各位的热心扶植与支持下,共发表论文151篇。论文既有对工程地质学理论的探讨,又有众多工程勘测的研究。内容丰富多彩,涉及工程地质及相关学科的方方面面,充分反映了中国工程建设中的各类工程地质问题。工程涉及到水利水电与电力工程、铁道工程、公路工程、城市工程等一系列大、中型建设项目,重点探讨了边坡、地下洞室、滑坡、泥石流、岩溶、地裂缝、各类土质及土力学问题。在技术方法上,…  相似文献   

2.
杨永鹏 《浙江地质》2002,18(1):58-63
桔桐坑小流域水电梯级开发,为三级开发方案,以沙铺砻水电站为枢纽,结合开发贵庄口水电站,金坑口水电站工程,本从工程地质角度出发,利用三个水电站工程,对梧桐坑流域进行地质条件研究。  相似文献   

3.
代古寺水电站位于甘肃省甘南州,工程区属西秦岭中、高山深切峡谷地貌,高山区海拔3000-4000m,是较为典型的高山区电站。通过对水电站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的分析,简要概括了电站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提出了相应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4.
<正>会议主题及议题会议主题:资源开发中的重大工程地质问题具体议题包括:——矿产开发与环境工程地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工程地质——地下水资源开发与环境工程地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工程地质——线性工程建设的重大工程地质问题——工程地质的理论、方法与技术  相似文献   

5.
<正>为研讨资源开发中的重大工程问题,更好地为资源型地区的发展献计献策,全国工程地质学术年会将于2014年10月16~21日在太原市召开。会议主题:资源开发中的重大工程地质问题。具体议题包括:矿产开发与环境工程地质、地下水资源开发与环境工程地质、线性工程建设的重大工程地质问题、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工程地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工程地质、工程地质的理论、方法与技术。  相似文献   

6.
会议时间与地点 2010年11月17日~11月19日,福州 其中:11月17日全天报到; 11月18日~11月19日学术大会; 11月20日~22日会后工程地质考察。 会议主题及议题 会议主题:工程地质与海西建设 具体议题包括: --工程地质环境与城市发展 --风化岩残积土及软土的工程性质及处理 --隧道、地铁等地下空间开发中的工程地质问题 --复杂气候环境下地质灾害及其防治 --边坡与基坑工程 --工程地质勘察、测试、监测与物探新技术 --资源能源开发的工程地质问题 --工程地质教育与人才培训  相似文献   

7.
1、工程地质领域最关心的话题是什么 ?理论与实践的比例各占多少 ?(1)对地质基础不重视 ,许多新理论 ,创新的论文实质性内容不多。理论占 40 % ;实践占 6 0 % ;(2 )工程地质理论体系问题 ,如何建立一个体系在工程实践中是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 ;理论占 70 % ;实际占30 % ;应用是最主要的 ;(3)关心场地工程条件与区域工程地质关系的研究 ;在岩溶区 ,一线的工勘人员往往不善于把握其中关系 ;(4)城市建设中的工程地质问题 ;海洋工程地质问题 ,交通建设中的工程地质问题 ;(5 )工程地质理论如何在工程实践中发挥更大作用的问题 ,或者说工程地质科研…  相似文献   

8.
编后记     
在欣喜与期待中,《工程地质学报》2007年第一期与读者们见面了!国家大规模工程建设所带来的诸多工程地质问题,促进了工程地质学理论的完善与发展,同时激发工程施工技术的提高与进步。综观本期论文,涉及多项国家重大工程的建设,如铁路建设、公路建设及水电建设等,其中有滇藏铁路  相似文献   

9.
编后记     
《工程地质学报》2006,14(4):576-576
综观本期论文,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注意:第一,针对青藏铁路的全线通车,本期有选择地发表了两篇关于青藏铁路冻土区工程安全及路基可靠性研究的论文;第二,本期论文关注了松散岩体的研究;第三,本期论文重点关注岩土工程方面的研究进展。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全线正式通车,结束了"世界屋脊"西藏不通火车的历史。在高原冻土区建设全长1142km的青藏铁路穿越冻土区达550km之多,也是世界上穿越冻土里程最长的铁路。同时,青藏铁路的建设,也给工程地质工作者带来了极大的挑战,越来越多的关于冻土区的工程地质课题摆在工程地质学家面前。为此,本期论文…  相似文献   

10.
其宗水电站属峡谷区修建的高坝、大库,最大坝高达358 m左右。深厚覆盖层的钻探取样是了解其成因及工程地质特性的必需手段,也是水电水利工程地质勘察工作的重要手段。由于覆盖层厚度大,组成物质分选性差,给钻探取心工作带来了困难。而取心质量直接关系到工程地质勘察资料的准确和详实。通过特殊钻具及SM植物胶钻井液的运用,提高了深厚覆盖层取心质量。结合其宗水电站的工程实例,对该地区深厚覆盖层钻进与取心工艺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本文就西德能源开发及环境保护方面直接或间接有关的某些地质理论和技术问题予以简报和评述。这两方面的问题很多,文中只涉及到煤、核燃料、石油、地热能开发勘探研究以及核电站、水电站及抽水蓄能电站建设与核废贮存、城市垃圾处理方面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理论和技术方法研究动态。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等国家战略部署的相继实施以及某交通线路等重大工程的逐渐上马,青藏高原上的工程活动日趋增多。受快速隆升影响,高原内构造运动活跃,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合理的场址选择成为制约重大工程安全建设与运营的关键。本文利用模糊数学方法选取全新世活动断裂及地形地貌作为评价因子,基于最大隶属度准则,对青藏高原全区工程地质稳定性进行分级。结果显示全区工程地质稳定性为差、较差、一般、较好和好的区域面积占比分别为:22.48%、18.01%、28.79%、22.72%和8.00%。对青藏高原全区的重大工程及其扰动灾害进行解译,共识别出重大工程铁路、公路、水电站、矿山等2176处;重大工程扰动灾害6562处,主要分布在工程地质稳定性为差和较差的区域,占比约69.66%。初步分析表明工程地质稳定性分区结果对青藏高原重大工程建设选址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自然灾害高发地段与工程扰动灾害有较高重合度。切坡扰动灾害主要发生在滑坡路段、厚层崩坡积路段以及强卸荷坡段,而水库诱发灾害主要类型表现为滑坡复活以及松散堆积物中的滑塌,并且随着蓄水年限增加灾害数量迅速减少。  相似文献   

13.
中国21世纪若干重大工程地质与环境问题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11  
21世纪中国的大规模的国家建设不可避免地导致大量的工程地质与环境问题。 2 1世纪中国西部高山峡谷地区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有: 构造活动带岩土体动力稳定性, 高地应力下岩体应变储能与岩体性质, 高陡边坡的变形及尺寸效应和动力稳定性, 深埋长大隧洞的地温与地压, 深埋隧洞岩体结构探测与施工地质超前预报, 大跨度复杂洞群变形与稳定性的群洞效应, 冻土的冻融变形、稳定性及其处理技术, 可溶岩岩溶规律与岩体利用问题, 河床深厚覆盖层的处理与利用等问题; 中国东部及沿海地区工程地质问题包括: 高速交通网建设中软土地基变形与稳定性及处理技术, 深井采矿中软岩巷道大变形与处理技术, 深厚松散堆积层上大型桥梁桥基变形与稳定性, 海底隧道围岩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问题, 城市多层地下空间开发中的工程地质问题等; 此外, 水土流失与北方大规模荒漠化问题, 黄河下游地上悬河与长江下游塌岸和堤防稳定性问题, 黄河断流引起的下游地区环境问题, 我国北方干旱地区水资源长期匮乏问题, 城市化中的环境破坏与污染控制等问题, 将是中国 2 1世纪突出的环境问题。中国工程地质工作者应当在结构土力学与岩体结构力学、工程地质学的基本理论与工程地质动力学、人 地相互作用机制与环境工程地质学、地质工程理论与方法。  相似文献   

14.
覃子建  吴淑才 《贵州地质》1993,10(4):335-344
水库地震是人类开发水力资源的工程活动中,有些水库蓄水后会出现诱发的地震现象。乌江渡水电站,是我国在岩溶地区建成的一座高原峡谷型的高坝大型水库,库区蓄水后5个月就有频繁的地震活动,主要有三个震区,至今延续时间已达13年,目前的这种地震活动势态仍在继续。本文就水电站工程及地质背景、震情与震害、地震活动的主要特征及成因机制等进行一些分析和探讨。水库地震是当今主要环境工程地质问题之一,具有研究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本文是2014年太原全国工程地质学术年会的学术总结.这次会议以资源开发中的重大工程地质问题为题,聚集了全国800余位专家学者,通过15个大会报告, 3个分会场共69个报告,集中反映了我国工程地质学科在这一领域的进展.会议报告和论文展现出我国工程地质学科发展的几个特点: (1)紧密结合国家战略需求,敢于触碰国际工程地质前沿难点; (2)紧密结合经济发展的区域性问题为国家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3)中国工程地质走向世界,工程地质没有了国界.企业界活跃参与,学术交流走出了象牙塔; (4)高新技术在工程地质界广泛运用,促进工程地质大发展; (5)青年成为学术舞台的主力军; (6)中国工程地质学家开始哲学思考,中国的工程地质进入新的境界.本文也指出了我国工程地质面临的诸多挑战,一是基础理论研究落后于工程实践; 二是学科精神建设亟待加强,而最大的挑战正是学科精神的挑战.  相似文献   

16.
编后记     
《工程地质学报》2006,14(1):143-143
读者不难看到,本期刊登的来稿涵盖了工程地质学科的若干重要领域和关键问题,而且同国家工程建设有着紧密的联系。工程地质学是在工程实践中发展起来的,它的研究因此得到不断的完善与进步。浏览一下本期的论文,会发现有些讨论已经深入到工程地质学的基础问题。贾永刚等对透水与隔水夹层对粉质土液化影响的试验研究表明了研究土体结构的重要意义。曹运江等多篇论文讨论了水岩(土)作用对可溶岩、崩解土的工程特性的影响。水岩(土)作用无疑是工程地质学的关键问题之一。对工程地质评价极为重要的构造地质、活动构造和地震问题也有多篇论文作了讨…  相似文献   

17.
《工程地质学报》2007,15(1):76-76
主题生态环境脆弱区工程地质议题●活动构造与重大工程建设;●青藏高原气候变化与环境工程地质;●荒漠化地区工程与环境地质问题;●山区村镇建设中的地质灾害;●资源能源开发的环境地质问题;●文化遗产保护的地质工程;●海岸带地质环境与经济开发;●生态环境脆弱区的工程地质理  相似文献   

18.
《地质通报》2007,26(3):I0001-I0001
会议主题:生态环境脆弱区工程地质会议议题:●活动构造与重大工程建设●青藏高原气候变化与环境工程地质●荒漠化地区工程与环境地质问题●山区村镇建设中的地质灾害●资源能源开发的环境地质问题●文化遗产保护的地质工程●海岸带地质环境与经济开发●生态环境脆弱区的工程地质理论与方法  相似文献   

19.
孙云博 《地下水》2014,(3):165-167
烟岗、跑马坪水电站地面厂房和压力管道处于雅砻江右岸高斜坡上,高边坡的稳定性是制约工程开发的关键性工程地质问题。高边坡的高度及评价的难度较大。根据高边坡的基本地质条件,采用块体结构理论及工程地质类比法对高边坡的稳定性做初步分析评价,认为高边坡主要由坚硬的中厚层石英岩组成的顺向坡,现状整体稳定,但层面裂隙与其它裂隙的组合影响边坡的局部稳定,工程开挖扰动会恶化顺向坡的稳定,建议采取必要的加固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20.
城市工程与地质评价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是对城市地质环境与工程学术研讨会中关于城市工程地质评价专题的一个综述,主要包括城市基础地质填图与工程地质评价、城市工程地质环境地质信息技术两项内容。本文除对此部分论文作以概要介绍外,重点对工程地质评价的有关问题作以阐述。同时对相关问题的前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