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5 毫秒
1.
野生动物旅游在旅游业市场所占比例较小,但是野生动物旅游不仅市场潜力大,对生态环境和野生动物的影响也大。该文讨论非消费型野生动物观光游、体验游的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指出提高游客体验和控制旅游的环境影响是野生动物旅游产品可持续性的关键,而缺乏对人与动物行为互动的科学理解是导致野生动物旅游问题的主要原因。总结非消费型野生动物旅游开发和管理的基本经验,呼吁加强对非消费型野生动物旅游资源、旅游产品开发和管理措施的研究,促进非消费型野生动物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面向游客的旅游信息系统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讨论旅游信息与旅游决策,游消费关系的基础上,对游客关心的旅游信息进行分类,提出基于旅客的旅游信息系统功能的结构和基于因特网的旅游信息方案,指出目前构建旅游信息系统有待研究和解决的三个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3.
适宜的山地旅游模式对山地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从理论理性层面,在基于旅游者物理和心理时间角度划分旅游模式以及分析慢旅游与山地旅游融合发展逻辑基础上,创新地界定了慢山内涵与核心构念,并对慢山实现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1)基于旅游物理和心理时间角度可划分出快游观光、快游享乐、慢游猎奇、慢游旅居四种旅游模式。其中慢游旅居的"慢山"是山地旅游的适宜性选择;(2)慢山是"快游"向"慢游"文化转向的一种方向。其本质是为满足旅游者综合性体验需求和期望,充分利用山地高梯度效应和大空间以延长旅游者停留时间和综合体验时间,实现旅游者对生命本性的超越,多产业融合、多群体参与而打造的自由、个性、闲适、精致的山地优质旅游地和健康生活目的地;(3)全漫空间、慢度时间、距离与在场、陌生化与地方感是慢山的核心构念;(4)慢山的实现是在快节奏生活方式和山地真善美文化理想的社会历史背景下进行的,在旅游体验的功能性补偿中,一改"快山"体验缺憾状况,实现旅游者人体、人格、人性的平衡,实现人与山地之间心与物的统一。研究不仅有助于山地旅游新模式的建立并助力"两山"的塑造,而且对优质、高质量旅游发展要求的理解提供了进一步的帮助。  相似文献   

4.
以浙江舟山桃花岛景区为例,研究了非主题公园式的外景地在旅游产品和旅游者行为方面的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探讨该模式外景地旅游发展的关键问题.研究表明,非主题公园式外景地在旅游产品供给和游客需求方面呈现多样化的特征,因此发展多样化的旅游产品,提升游客的多重体验,实现旅游产品供给和游客需求高度匹配是未来影视外景地旅游发展的最佳模式.  相似文献   

5.
工业旅游作为一种新兴旅游方式正逐步进入人民群众的生活.沈阳市作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老工业基地,应加大开发力度.对沈阳市发展工业旅游进行SWOT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与传统旅游项目合作的构想,开发系列工业旅游产品,即:现代生产工业赏析游、民族抗战工业忆史游、满清文化工业遗产游、再现辉煌工业体验游和经典先进工业品味游,并设计相应旅游线路,最后提出促进沈阳市工业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希冀加快沈阳市工业旅游开发进程,并为类似城市开发工业旅游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采用问卷调查和交叉表格分析法,分析了不同属性游客对桂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感知的差异及旅游需求。游客对桂林市非遗项目的整体感知度低,对绝大部分的非遗项目不熟悉,但普遍对知名度较高的"刘三姐歌谣"和"桂林山水传说"有较高的感知度。对非遗项目感兴趣的游客比例较低,最感兴趣的是"刘三姐歌谣"和"桂林山水传说"。不同性别、年龄、民族、受教育程度、职业、居住地和收入水平的游客对桂林非遗的感知度存在很大的差异。电视广播是游客了解非遗的最主要途径,网络成为游客了解非遗的重要途径。游客期望了解非遗的途径主要包括网络、电视广播、报纸杂志及政府宣传活动。游客对桂林非遗旅游体验的潜在需求很大。  相似文献   

7.
西藏申扎县野生动物旅游资源丰富,发展野生动物旅游可促进色林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资源环境保护与申扎县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分析申扎县野生动物旅游发展的基础与现状,提出野生动物旅游社区参与发展的理念和原则,从管理经营、资源环境保护、产品生态化开发、利益合理分配四方面构建申扎县野生动物旅游的社区参与模式,并探讨其保障机制。研究成果可为西藏申扎县野生动物旅游持续发展及其它地区野生动物旅游发展提供理论指导与案例借鉴。  相似文献   

8.
河北省茅荆坝森林公园环境保护与旅游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旅游是目前国际上重要的旅游形式,旅游开发和环境保护是森林公园在开展森林旅游中面临的难题。对河北省隆化县茅荆坝森林公园在旅游开发和生物多样性及环境保护方面存在的各方面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途径。认为,合理规划、完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建立严格的管理体系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积极挖掘特色旅游资源,从吃住行游购娱各个环节,增加游客的参与与体验,是促进森林公园旅游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基于文本分析法,使用词频分析和语义网络分析6个5A级沙漠型旅游景区的在线评论内容。结果表明:(1)沙漠旅游正在向大众旅游发展,可以分为观光型旅游景区、过渡性旅游景区、综合性旅游景区3个阶段;(2)核心吸引物是自然资源,以“沙+水”模式为主,游客感知差异明显;(3)出游方式倾向于亲子游和自助游,孩子的旅游体验是亲子游中的关键,线上攻略是自助游游客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行程规划倾向于目的地景区组合,景区效率、收费、服务态度、游客数量与基础设施是影响旅游体验的重要因素。针对沙漠旅游提出了合理开发沙漠资源、重视景区间协调发展、综合发展景区功能、完善景区基础设施、提高景区服务质量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通过结合AESB栅格定性分析和HERITQUAL模型的定量分析对湖北省博物馆游客体验进行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得出游客对文物展示的视觉体验和感知较强,而对非历史类产品体验水平低和展品与游客互动性不强的结论。人文和自然环境的隔离和讲解引导机制的欠缺是导致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基于游客的综合类博物馆旅游产品开发中把握产品开发理念、优化旅游产品结构、提升游客文化体验和调整产品经营策略的4点对策。  相似文献   

11.
Ithasbeenatendencytoconstructatouristdestinationintoatouristcommunityinrecenttourismdevelopment.Becauseofwideconnectionsintourismswithothersectors,itisdifficultfortourismoperatorstoguaranteeasmoothtravelonlybythemselves.Inordertomaketraveleasy,tourismo…  相似文献   

12.
余向洋  沙润  胡善风 《地理研究》2013,32(1):191-200
季节性是旅游明显而又重要的特征,要实现旅游业的高效管理,对于旅游季节性的充分理解是必不可少的。本研究以同一旅游目的地区域内的近邻景区为案例(西递、宏村和黄山),利用“十一五”期间的连续月度数据,采用季节调整方法对近邻景区客流的季节性进行分析和比较,在此基础上,运用协动性分析方法,进行近邻景区客流季节性和非季节性因素的动态关联分析,借助动态关联分析结果,探究景区客流季节性的形成根源,反映近邻景区相互作用等非季节性因素在季节性上的表现。研究表明,结合景区间相互作用等非季节性因素进行景区客流季节性研究,有利于全面认识和理解景区客流的季节性,从而增强景区管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3.
运用旅游心理学原理,采用比较分析和交互分析等研究方法,分析了上海市居民乡村旅游的人口学特征、行为偏好以及效果感知,并提出加强乡村旅游宣传力度、观念创新和服务管理等建议.  相似文献   

14.
海南旅游客流量年内变化与气候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吴普  葛全胜 《地理研究》2009,28(4):1078-1084
气候是旅游资源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影响旅游地开发的重要因素,直接影响到旅游季节的长短及旅游客流的年内变化。利用海南9个气象站点自建站以来的气候资料及近5年旅游统计资料,通过特吉旺气候舒适指数、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等方法,分析海南气候舒适度及其与旅游客流量年内变化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1月~3月是海南旅游的最适宜期;气候对海南旅游客流量有显著影响,以气温为主导的气候舒适度是海南旅游客流年内淡旺季变化及游客旅游决策的主要影响因素;温度与海南旅游客流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与海口比较而言,三亚旅游业对气候更加敏感。本项研究对更好地将气候整合到旅游产品中进行宣传促销、提高产品吸引力,对海南旅游业发展规划,对提前预判游客规模尽早做出对策安排及旅游投资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乌鲁木齐绿洲城市旅游形象设计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该文依据乌鲁木齐绿洲城市旅游资源特色以及对客源市场问卷调查,阐述乌鲁木齐市旅游景区开发与规划未能体现民族风情,旅游形象不鲜明等问题,认为乌鲁木齐绿洲城市旅游形象设计要从理念、视觉、行为设计三方面进行,特别是视觉形象设计要注重体现其民族风情、休闲度假、旅游购物、美食文化等旅游形象。提出旅游形象设计的传播策略,同时认为旅游形象设计与传播是动态循环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6.
由于旅游目的地系统的多元和综合属性,其研究内容往往呈现跨学科的属性,涵盖地理学、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多个领域。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进化论和复杂系统论为理论基础,强调历史过程和空间异质性的演化经济地理学,因其超越原有的单线逻辑的叙事而受到旅游研究者的关注。作为旅游目的地研究的新范式和新理论,演化经济地理学被应用于旅游目的地的演化路径和演化动力机制,并为其提供了“结构—过程”分析视角。而另一方面,中国旅游目的地的发展及演变,和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有着较大区别,只有在充分立足于中国旅游目的地的实际状况和基本国情的基础上,才能够更好地构建“中国特色”的旅游目的地理论体系,探索更为多元化的旅游研究方法。加强与政治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研究的结合能够为中国的旅游实践提供较为宏观尺度的政策分析视角,进而有助于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的转型升级;加强中微观层面的多尺度耦合机制和多元主体行为研究,将有助于探索不同利益相关者参与下中国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7.
旅游地理学在中国的发展回顾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2  
刘锋 《地理研究》1999,18(4):434-443
全面回顾了我国旅游地理学近20年的来的发展历程,阐述了三个发展阶段的主要特点和所取得成绩,并对旅游地理学主要研究领域的理论和方法进展和旅游地理学教育和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了评述,章最后总结了旅游地理学发展的经验,认为地理学的旅游应用拓展,既推动了旅游地理学这门发支学科在中国的形成和发展,也将促进地理学本身的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社会空间重构是乡村转型发展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采取参与性农村评估(PRA)、GIS空间分析和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相结合的方法,以苟各庄村为例,研究了旅游乡村聚落的社会空间重构过程。研究发现,经过25年发展,苟各庄村在旅游驱动下发生了剧烈社会重构和“空间极化”,逐渐从一个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传统“乡土社会”聚落演变成为一个以经济利益为纽带的旅游服务型社区。具体表现为:村落社会物质空间中,家庭私人空间逐渐减少,服务与旅游业的半私人和半公共空间和公共空间增加;在居住模式上,传统封闭式山地四合院逐步消失演变为开敞式多层楼房;在人口结构上,大量外来者,包括旅游者、外来务工者和投资者的涌入改变了乡村社会关系结构,并在空间分布上呈现“极化”特征;人均收入差距加大,促进了村落社会阶层的形成与分化。其中,旅游业产业快速增长和外来人口大幅度增加是其主要外部动力,而村落“微区位因素影响”,如住宅与内部道路交通、景观环境(河流与噪声)等,则通过累积被不断“强化”和“固化”,成为加速村落社会“空间极化”的核心动力。与社会空间重构相适应,建设新型社区组织管理服务模式,规范产业发展组织方式,重塑社区文化,对于保持旅游村落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9.
胡炜霞  谢迎迎 《干旱区地理》2020,43(6):1603-1611
改革开放 40 a,在中国各种形式的产业结构中,对乡村聚落保存贡献较大的是乡村旅游的 开展。新时代大旅游发展模式中,游客活动范围不再局限于景区内,而向景区周边环境及区域环 境扩展,周边环境的充分利用对于旅游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本文以乡村大院景区皇城相府周边环 境为例,采用统计分析、ENVI 解译和 GIS 方法对其演化的机理进行深入分析。结合周边环境空间 演化过程的 3 个时期和先天条件、管理、需求 3 个影响层因素,发现景区周边环境演变机理的根本 性原因是管理层因素,即自主性强、环境宽松的集体体制与目标明确、踏实奋斗的管理人员的共同 作用。这一演化机理对于古村落、乡村民居旅游开发及乡村振兴具有推广意义。其中集体经济体 制使得景区内部以及周边环境的管理主体唯一,有利于协调管理,对山西其他乡村大院旅游开发 具有很强的示范作用,并为国家和全球治理提供微观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