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珠江口近15年海平面变化特点及其与强咸潮发生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珠江口30多年相对海平面和近15年绝对海平面变化的研究,比较1992年12月~2008年12月南海卫星观测和珠江口验潮站观测的海平面变化趋势,认为珠江口的相对海平面(RSL)上升最主要原因是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所致;通过研究29个冬季各月西、北江冬季径流量、海平面、表层盐度的变化趋势,以及强咸潮月份的径流、海平面、盐度的对应关系,得出海平面上升是加大咸潮影响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气候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环境因素.近百年来由于工农业城市发展,释放大量温室气体.导致全球增温且有可能产生灾难性后果,在农业上有局地干旱、热害和病虫害加重、海平面上升、臭氧层空洞的紫外线危害等.为此1989年联合国大会宣布本世纪末的十年为"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1992年在巴西召开的环境与发展大会签署了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相似文献   

3.
姜爱军  董晓敏 《气象科学》1991,11(3):244-251
本文利用1905—1990年南京,上海两站的温度和降水资料分析了长江三角洲近百年来的气候变化情况,提出了用方差分析方法来讨论近百年来的气候跃变,并得到与Yamamoto所用“信噪比”方法研究气候跃变相一致的结论,为探讨区域性气候变异作了初步的尝试。  相似文献   

4.
<正>在过去的20年中,所罗门群岛一直是研究海平面上升的一个热点地区。自从1993年以来,该地区海平面的上升幅度几乎为全球平均水平的3倍,达到每年大约7~10 mm。该地区局部海平面上升速度较快,在某种程度上这是由气候变化造成的。由于人类活动导致的海平面上升,这种较快的上升速度跟研究人员对太平洋大部分地区在21世纪下半叶的预计情况是相符的。若非执行最低的排放方案,许多地区将会长期经历类似所罗门群岛所经历的上升速度。  相似文献   

5.
范金松  陈开喜 《气象科学》1997,17(3):237-245
本文对近百年来(1905-1994年)南京实测降水量资料序列和降水的其他统计特征作了详尽的诊断分析,得到如下十分有益的气候变化信息。  相似文献   

6.
简要介绍了2006年11月9—11日在北京召开的地球系统科学联盟(ESSP)全球环境变化科学大会的基本内容,着重论述了全球环境变化背景下,海平面上升、城市疾病灾害、非洲的灾害以及灾害风险评估与管理等当前灾害研究热点领域的最新进展。从大会与灾害相关分会场的讨论内容可以看出,未来国际灾害研究关注的重点问题包括:理解和研究气候变化,以及气候与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之间的相互影响;加强对决定沿海系统脆弱性因素的评估,开展避免和减轻海平面上升影响的适应性研究;推进全球环境变化对人类健康影响途径和机制的深入研究;区域食物安全和饥荒依然是全球环境变化背景下非洲发展的重要议题;增强国际社会开展灾害风险评估、灾害预警、应急和恢复等风险管理方面的研究,探讨利用灾害制图、GIS和GPS等技术,对灾害多发地区,特别是沿海地区的灾害影响与损失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7.
在过去的几年中,预测因温室效应引起气候变化一直是人们广泛专注和思考的主题。预测温室空气浓度增高的效应之一就是到2050年全球气温将上升3—5℃(Riebsame1990)。升高3—5℃将引起海平面的升高,到2100年海平面将上升0.55—1.28m  相似文献   

8.
中国沿海响应气候变化的复杂性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过去的一个世纪,中国海岸已明显观测到气候变暖和海平面上升所造成的危害。气候变化对中国海岸带的影响和海岸系统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差异。海岸自然条件复杂,海岸不同生态环境的自修复能力各异。人类活动对海岸带的影响巨大,在适应气候变化方面具有明显的能动性,适应能力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从而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海岸系统与气候变化之间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未来气候变暖和海平面加速上升无疑将加大对海岸带的影响,但目前尚难以确定海岸生态系统的气候变化阈值。  相似文献   

9.
<正>由于全球海平面的变化与海洋热容量的变化和海洋与陆地冰盖(或冰川)的融化密切相关,因此全球海平面变化是衡量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指标。IPCC第五次科学评估报告继续强调,全球变暖和全球海平面上升密切相关[1]。但是,由于海洋观测资料的获取困难和气候模式的不确定性等因素,提出对全球变暖与海平面上升有必要进行更深入的研究,近年世界气候研究计划(WCRP)召开了海平面变化研讨会[2],给出了自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以来的进展,由于研究涉及的领域宽  相似文献   

10.
正一、立项背景气候变化导致的气温增高、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与气候事件频发,对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生存环境产生了严重影响。在2015年12月12日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上,全球《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近200个缔约方一致同意通过《巴黎协定》,是继1997年制定的《京都议定书》之后全球气候治理领域又一实质性文件,为2020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作出安排。  相似文献   

11.
广西近百年来降水量序列的气候变化特征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用统计方法、插初法延长了梧州、桂林、柳州沙塘、百色、南宁、北海、荔浦、龙州8个表站逐月降水量充列,建立了广西自1916年以来8站平均降水量序列,并延长到1898年。根据这个序列,对广西近百年来降水量的气候变化特征进行诊断分析。  相似文献   

12.
WCRP 《气象知识》2019,(2):42-42
全球气候研究计划(WCRP)全球海平面收支研究组发表的最新报告中,给出了1993年以来全球海平面的变化。报告显示,25年来全球海平面在加速上升,平均每年上升了3.1毫米,25年累计升高了约8厘米。图中给出7个不同数据来源代表的过去25年全球海平面变化(图中剔除了年信号,给出相对于1993年数值的6个月滑动值)。  相似文献   

13.
《青海气象》2010,(1):74-74
<正>近百年来,我国平均地表温度上升1.1℃,高出全球平均上涨幅度。气候变化对我国造成了很大的影响,高温、干旱、强降水等极端气候事件频发,2007年是我国自1951年有系统气象记录以来最暖的一年。这是我国科学家已经完成的《第二次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的结论。11月12日,中国工程院院士、  相似文献   

14.
2030年上海地区相对海平面变化趋势的研究和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全球气候变化区域响应角度,依据1912-2000年吴淞验潮站年平均潮位资料,构建灰色线性回归组合模型,并将其与最小二乘法和小波变换相结合,分析以吴淞为代表的上海绝对海平面长期变化趋势和周期变化规律。由此预测2030年上海绝对海平面相对2011年的上升值为4 cm,结合已公布的构造沉降和城市地面沉降、流域水土保持和大型水利工程及人工挖沙导致的河口河槽冲刷、河口围海造地和深水航道及跨江跨海大桥导致水位抬升等叠加效应及其变化趋势,预测2030年上海市相对海平面上升10~16 cm,陆地海平面上升有7个风险分区。  相似文献   

15.
用统计方法、插补法延长了梧州、桂林、柳州沙塘、百色、南宁、北海、荔浦、龙州8个代表站逐月降水量序列,建立了广西自1916年以来8站平均降水量序列,并延长到1898年。根据这个序列,对广西近百年来降水量的气候变化特征进行了诊断分析。  相似文献   

16.
都市化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利用分析城市站与参考站年平均气温、年极端最高与最低气温的观测资料表明都市化对气候变化的影响.文中给出发达国家以美国为例近百年来都市化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同时给出发展中国家我国北方几个城市近几十年来的类似分析.分析表明,不论对于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市化造成年平均气温与年极端最低气温都有明显上升,尤以年极端最低气温净增暖更甚.因而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相似文献   

17.
低径流量条件下海平面上升对长江口淡水资源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长江口水动力及盐水入侵三维数值模式ECOM-si,统筹考虑气候变化导致流域极端低径流量的前提下,研究在未来(2030、2050和2100年)海平面上升过程中,长江口淡水资源分布及总量变化过程,探讨河口三大重要水库取水活动对海平面上升的响应,对防范未来可能出现的盐水入侵危害具有重要作用,也为长江口水源地建设与水库取水调度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1999年冬季、2006年秋季和2011年春季期间长江径流量均为自1980年以来的同期最低,且长江口均发生了极为严重、影响巨大的盐水入侵,考虑到径流量的季节变化特点,选取上述3个时期的径流量作为上游边界条件。结果表明,长江口淡水资源在1999年冬季径流量条件下随海平面上升而减少,至2100年大、小潮期间淡水总量相比于2012年分别减少42%和41%,水库最长不宜取水天数增加70%以上;在2006年秋季径流量条件下,淡水资源随海平面上升而减少,但在海平面上升至2050年情况下,河道水位抬升使进入北支的径流量增加,削弱盐水倒灌,水库最长不宜取水天数减少40%~50%;在2011年春季径流量条件下,淡水资源在海平面上升至2100年后大、小潮期间分别减少43%和20%,水库最长不宜取水天数增加1~3 d。  相似文献   

18.
从高温热浪、极端气候事件、空气污染、海平面上升等角度综述了气候变化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就气候变化对媒介传播性、水源性、食源性、呼吸道传染病以及部分慢性非传染病的影响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该领域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和研究重点,包括法律体系的建立、机理的研究、疾病负担的测量以及成本效益分析等。  相似文献   

19.
近110年来全球地面气温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110年来全球地面气温变化吉村纯(东京航空地方气象台)1前言以二氧化碳为代表的温室效应气体增加所引起的地球变暖的危机正在扩大,但现在的科学对气候变化的理解尚不充分,为了预测今后的气候变化需要进行各种研究。在各种研究中对过去实际出现的气候变化的分析是...  相似文献   

20.
气侯变化对人体健康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高温热浪、极端气候事件、空气污染、海平面上升等角度综述了气候变化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就气候变化对媒介传播性、水源性、食源性、呼吸道传染病以及部分慢性非传染病的影响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该领域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和研究重点,包括法律体系的建立、机理的研究、疾病负担的测量以及成本效益分析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