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全国矿业权实地核查是我国实行矿业权管理以来进行的第一次系统实地核查工作。本文对矿业权实地核查方法、坐标转换、矿权测量、数据库建设等具体工作方法和技术要求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矿业权实地核查工作流程主要包括前期准备工作、控制测量、矿权坐标转换、矿区控制加密与工程测量、问题分析-报告与处理、露天采矿权界桩测设、内业数据整理、提交成果等8个环节.其中控制测量、矿权坐标转换、矿区控制加密与工程测量是矿业权核查工作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3.
通过某地区矿业权实地核查D级GPS控制网平差计算已知控制点选用的实例,对影响GPS测量精度和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4.
吕庆元  邓炳法 《安徽地质》2010,20(3):226-228
为了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和有关整顿矿业秩序的指示精神,满足安徽省矿业权实地核查需要,在全省约3万km2的矿业权范围内布设D、E级GPS控制点。本次控制测量任务量大、时间紧、精度要求高是前所未有的,本文通过对控制成果质量的精度分析,提出如何利用控制测量成果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
矿业权实地核查是国土资源大调查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国家加强矿政管理的重要举措,其成果是合理设置矿业权、保障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秩序的重要依据。该文结合山东省矿业权实地核查工作经验,对影响核查成果质量及工作效率的测量技术、数据转换、数据库建设等关键技术进行了探讨,对今后矿业权实地核查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7月24日,济宁市召开矿业权实地核查工作会议。各县市区国土资源局分管局长、矿管科长,市局有关科室处负责人,全市各矿山企业集团负责人参加会议。会议强调:要抓紧部署,制定计划。各县市区国土资源部门要根据全市统一部署,结合当地实际,抓紧制定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核查工作的内容与要求、工作部署与进度安排、人员组织和保障措施、经费预算等内容,扎实推进矿业权实地核查工作。要核实整理,搞好实测。以室内核实整理后的采矿权登记数据库为依据,以单个采矿权为基本单元,通过实测采矿权开拓工程空间分布,获取矿业权人勘查开采活动的二维或三维坐标,与勘查、采矿许可证上的坐标进行对比核实,同时对矿业权其他相关数据一并核查,获得全面、真实、可靠的矿业权基本数据;要发现问题,依法处理。对核查工作承担单位反映的问题,国土部门应及时组织调查核实并依法进行处理;对有问题矿业权的处理要有详细的过程记录,并在提交的单个矿业权实地核查报告中写明处理意见。要加强领导、明确职责。各县市区国土资源部门要高度重视,成立矿业权实地核查专题工作组,由主要领导任组长,并按照“统一组织、统一方法、统一标准、统一进度”的要求,负责本级发证采矿权的实地核查、监督检查工作;要搞好协调、合力推进。按照“政府主导、企业协同、各方配合”的要求,整合资源、形成合力。  相似文献   

7.
文章介绍了上海某石化厂厂区间石化管线三维坐标测量首级控制网(GPS平面控制网、精密水准高程控制网)的建立及数据处理方法,对比分析与讨论了对基点进行严格筛选的必要性,为保证GPS网的精度对基准点进行了检核,并对三维控制网的稳定度进行了评定。  相似文献   

8.
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水利部分)陕西省地下水监测站高程引测及坐标测量工作需完成全省558处地下水监测站的"校核水准点、附近地面、井口保护筒固定点"的高程值以及"校核水准点、监测井位置"的坐标值测量工作。本次测量任务通过建立E级GPS测量控制网,采用GPS静态定位及拟合高程联测等方式,获取相关高程及坐标数据。该方法相对水准测量,具有工期短、投入少等优点,并且拟合高程计算是基于大地水准面精化模型而来,其精度计算满足《地下水监测工程技术规范》(GB/T 51040-2014)中高程测量的精度要求。GPS测量方法技术可靠,因其高精度、全天候、高效率、操作简便等特点可以在今后地下水监测站的测量中广泛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9.
邢殿海 《吉林地质》2010,29(4):171-173
本文通过对磐石市矿业权实地核查测量工作的总结,对矿业权实地核查中测量技术的方法进行了全面介绍和系统阐述,为矿业权核查的顺利进行提供了良好的理论支持,同时也为今后类似测绘项目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0.
张涛 《河南地质》2012,(1):29-29
2011年,焦作市国土资源局在矿业权实地核查工作中,首次运用GPS测量点实地核查,有效提高了核查的精确度。焦作局矿产开发管理科科长靳小婷介绍说:"我们在2010年全市布控的19个D级测量点的基础上,重新在矿业权核查范围内做了34个E级GPS  相似文献   

11.
RTK测量技术因具有作业精度、作业效率高等明显优势,被广泛应用于矿区测量工作中。宁东煤田梅花井井田.总测量面积约70km^2,测区内沙漠较多.原有控制点破坏严重,采用常规测量手段施测十分困难,为此采用RTK技术,并建立了精度高、布局合理的矿区控制网。控制网由已知点4个,未知点15个组成,共处理基线65条。通过对控制网进行技术分析,发现RTK测量的各项指标均优于规范要求。结合GPS RTK技术在该矿区测量中的应用实例.指出RTK技术从基准站与流动站的设置至数据检验各程序中应注意的问题,并认为RTK技术是矿区测量工作的优先选择。  相似文献   

12.
白浩铁路一期工程线路自桑锡线的白音库伦车站引出,直至门迪诺尔,全线长约52.253km。根据野外施工条件采用GPS定位技术进行E级网平面控制测量,高程控制采用几何水准方法,在施测时加测一个临时点以增加图形强度。测量施工采用4台S82-2008双频GPS接收机按静态观测方法进行同步观测,观测时间控制在45min~60min。根据GPS网平差后坐标和点位精度分析,该项勘测工程控制网设计与施工措施合理,测量结果满足规范所规定的各项限差要求。白浩铁路一期工程GPS施测控制网的布设方法为GPS在沙漠地区特殊条件下的应用提供了一成功例证。  相似文献   

13.
手持GPS在地质矿产调查中常用来测量地质观察点和一般地质工程点点位坐标.本文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探讨手持GPS的使用及坐标转换,获取需要的各种测量成果,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4.
矿产资源储量核查中测量精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矿山资源储量核查中,应对其采矿工程测量资料进行检测。检测项目包括基本控制点、近井点和高程基点、井口坐标、井下导线点及高程基点、井下巷道及采区范围,并根据有关规范推算其测量精度及误差范围,进而对矿山原有资料进行评述。  相似文献   

15.
手持式GPS在化探工作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立文  安兴 《西北地质》2012,(2):151-156
主要论述在化探预查和普查阶段使用手持式GPS,实现了单点绝对定位,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野外定点的精度,降低了工作强度,简化了工作程序,保证了工作质量。GPS在化探工作中的使用必须按照必要程序进行,为保证精度,必须进行GPS试验,主要包括控制点的选择,仪器参数校正,精度试验,多台GPS一致性检查,并明确给出该地区GPS能否使用报告。通过野外实例充分说明了利用手持式GPS的定位方法在地球化学勘查中应用的效果,利用GPS航迹跟踪功能验收当天野外工作,制作航迹监控图、野外实际材料图,利用GPS和MAPGIS制作地质简图及化探测网的布设。重点讨论了GPS有关参数的设定、校正及准确度等细节,从而保证地球化学勘查测点定点的精度和质量。  相似文献   

16.
结合GPS控制网和三等精密水准网的对比试验,构建了GPS测高技术中高程拟合模型,据此对锦赤铁路三标段工程项目进行分析。实例中选取多项式曲面拟合方法,进行高程内插计算,并将拟合结果与水准测量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GPS高程拟合的内、外符合精度完全满足铁路工程精度要求,精度可达到2~3cm。  相似文献   

17.
简要介绍了CORS系统的发展情况,分析了GPS C级控制网测量的精度,就GPS网的布设、基线解算、GPS网平差及检核进行有益的探讨,旨在发挥CORS的优势,解决GPS控制网测量中控制点缺乏的问题,提高CORS的应用水平。  相似文献   

18.
对勘探精度及分辨率要求越来越高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对测量技术提出了更严格的标准,而“3S”(GPS、RS、GIS)技术在物探测量中的应用,为物探测量工作带来更好的解决方案。通过分析”3S”技术在测量中存在的若干技术和概念问题.指出GPS技术在物探测量中的应用,可有效提高测量精度,保证测量数据的可靠性,提高测量效率,降低工程费用:RS技术在物探测量中的应用.为在沼泽地、高山区等不易到达的地区施测提供了参照资料,其小于1m的影像图分辨率,对于物探施工设计、变观放样及精确绘制测线草图,提供了较大方便;基于位置多属性处理和分析的GIS技术,在数据处理、图形处理、空间查询、可视化表达等方面,为提高物探测量技术水平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9.
地矿勘查工作信息化的理论与方法问题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实现地矿勘查工作信息化的有效途径与方法是根据地矿勘查工作自身的特点, 建立以主题式地矿点源数据库(包括空间数据库和属性数据库)为基础的共用数据平台; 利用信息系统技术对地矿勘查工作主流程进行充分改造, 实现全程计算机辅助化; 进行“多S”的技术集成、网络集成、数据集成和应用集成, 同时实现勘查数据的三维可视化.为此, 需要加强地质信息科学和地矿勘查工作信息化的理论框架、技术体系和方法论研究, 重视与地矿勘查工作相适应的集成化信息技术开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