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卢辉 《中国测绘》2009,(3):56-56
选择测量专业让我和测量结下了不解之缘,专业课的学习让我对测量有了更深的理解,这一生也注定了要作一个测量人,为测量事业奋斗终生。从当初认为测量就是用尺子去丈量物体的懵懂,到现在对于测量的深刻理解,经历的东西太多了学业还未完成,学习还要继续,对测量的感情还在延续。测量事,测量情,点点滴滴,铭记在心。  相似文献   

2.
首先介绍了水下重力测量的概念,阐述了水下重力测量的必要性;然后简要概述了水下重力测量技术的发展历程,比较了现有的两种主流测量方案(ROV水下重力测量和AUV水下重力测量)的优缺点,重点介绍了国内外水下重力测量近期的技术进展,包括加州大学基于二级拖体ROV的水下近海底重力测量试验和东京大学的AUV水下动态重力测量系列试验;最后分析了水下动态重力测量的研究重点并指出了其后续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根据钻井井位测量的要求,结合钻井现场的实际情况,自行设计了GPS测量和常规测量相结合的钻井井位测量方法,并通过实践,不断进行改进,在保证测量精度的同时,大大节省了人力、物力和时间,对其他单位的井位测量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同时也对今后的井位测量提供了一些可行的方案。  相似文献   

4.
通过总结城市建设各阶段中由于缺少有效的测量监理工作而引起的失误,论述了开展测量监理的必要性。根据监理制的理论和运作规则,论述了测量监理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简述了测量监理的具体内容,分析了现阶段开展测量监理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5.
测量机器人变形监测系统软件研究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5  
介绍了测量机器人的外部组成,测量原理及发展应用,并设计了基于测量机器人的变形监测系统和数据库的结构,讨论了计算机与测量机器人之间的串行控制,在数据处理中加入了距离和高差差分处理技术。试验表明,基于测量机器人的变形监测系统具有自动化程度高,实用性强,高效,准确,实时等特点。  相似文献   

6.
从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DPW)到数字摄影测量网格(DPGrid)   总被引:21,自引:3,他引:21  
指出了现今的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存在的问题,总结了当今数字摄影测量理论的发展,包括影像匹配与观测值的“独立性”原则、多基线近景摄影测量与广义点的概念。结合数字摄影测量硬件与理论的发展,引出由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发展为数字摄影测量网格的理念,说明了数字摄影测量网格的结构、功能,包括基于刀片机的集成处理系统、基于网络的全无缝测图系统及其特点,讨论了数字摄影测量与计算机视觉的关系,介绍了数字摄影测量网格已取得的成果。  相似文献   

7.
建筑挡光测量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提出了挡光测量这一城市测量的新课题,分析了挡光测量的精度指标,介绍了挡光测量的内容和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地籍测量自动成图软件。软件主要解决了地籍测量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图形编辑,图形识别,成果输出等问题,可自动输出地籍测量的各种图件及文档资料,实现了地籍测量自动化。  相似文献   

9.
王星捷 《测绘通报》2019,(5):143-147
无人机测量已经融入了测绘行业的方方面面,也是测绘行业发展的重点。由于测量无人机产品昂贵、校园场地限制、维护复杂及飞手训练成本高等原因,无人机测量在教学上一直处于空白阶段。本文重点分析了校园地理环境和电磁干扰等情况,对无人机的飞行平台、航电系统、航摄系统、系统软件进行了研究和分析,设计了教学测量无人机。对航空摄影测量、空三测量等教学测量试验进行了测试,并对测试数据进行了验证分析。本文设计的测量教学无人机在进行1:2000的空三测量,所测的数据误差符合国家标准;摄影测量获得的航片,通过Pix4D软件的处理生成了点云图、数字表面模型和正射影像图。本文研究有效解决了无人机测量在教学上的应用,为无人机教学测量设备和试验教学的研究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0.
吴英浩 《河南测绘》2005,(1):19-19,22
随着GPS测量技术的发展,测绘作业方法发生了历史性的变革。GPS测量,以其全天候、自动化、高精度和高效益等显著特点赢得了广大测绘工作者的信赖,并成功应用于工程测量、航空摄影测量、工程变形测量和资源调查等诸多领域。几年来,GPS测量在洛阳市政工程建设中得到了充分的应用,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数字地籍测量的内涵着眼,详细阐述了数字地籍测量的特点,总结了数字地籍测量的各种模式,论述了数字地籍测量的基本作业流程。并分析了数字地籍测量必须满足地籍管理的各类属性及面积统计要求,保持与地籍信息系统接轨。  相似文献   

12.
厘米级GPS动态定位的实现,加速了机载GPS测量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使传统的测量领域正在发生着革命性的变革,本文首先评述了实现厘米级GPS机载测量的关键-运动中载波相位模糊度解(简称AROF动态技术)的最新进展,综合介绍了GPS在航空摄影测量,航空重力测量,机载激光地形断面测量,机械激光大地水准测量,机载激光水深测量,机载合成孔径雷达测图等方面应用的实验与结果,评述了多传感器组合配置的机载平台与综合  相似文献   

13.
极化SAR干涉测量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小英  洪峻 《遥感学报》2002,6(6):475-480
极化SAR干涉测量将极化测量技术和干涉测量技术巧妙地结合,能够提高干涉测量精度,尤其是在植被覆盖的情况下,不仅能够测量地表地形,而且使得估计植被高度成为可能。因此,近几年来国际上对极化SAR干涉测量技术的研究越来越重视,极化SAR干涉测量已成为SAR应用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通过模拟技术深入研究极化SAR干涉测量理论和方法,并提出了一种新的极化SAR干涉测量改进算法,模拟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进一步提高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14.
吴庆忠 《江苏测绘》2001,24(3):36-38
由于地面立体摄影测量能够真实、详尽地记录摄影瞬间客观景物的形态,具有良好的量测精度和判读性能,因此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常规地面立体摄影测量需要有一定宽度的场地来布设基线,当在一些狭长地带或在线性工程中,摄影测量将受到限制。为此本文对等偏摄影测量的极端形式--平行摄影测量进行了深入研究,并进行了大量实施,得到如下结论:在狭长地带,平行摄影测量的精度远高于正直地面立体摄影测量。  相似文献   

15.
简述了测量监理的重要性,并介绍了如何做好测量监理工作,提出了测量监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16.
RTK技术以其测量精度高、速度快等优势在快速静态测量、准动态测量和动态测量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介绍了RTK实时动态GPS测量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其在荆江河控断面测量中的应用情况。实践证明,RTK技术大大地提高了荆江河控断面测量工程中的自动化程度和工作效率,降低了劳动成本,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7.
针对传统水准测量效率不高而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静态测量所得大地高又被闲置的问题,给出了提高高程测量精度的方法和相应措施.通过对模型组合的选定,开发了双模型高程异常计算软件.基于三、四等水准测量的技术标准,提出在卫星定位静态测量中相应的观测要求,经过在全国多个不同地方的施工现场验证,实现了卫星静态测量达到三等水准测量的精度.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对工程测量中三等及以下的高程控制测量任务,按文中静态测量要求,并运用双模型高程异常计算软件,可以与平面控制测量同时轻松完成.   相似文献   

18.
摄影测量经历了五十年代从模拟摄影测量到解析摄影测量的过渡后,从七十年代开始,又步入了向数字摄影测量(自动化象征)过渡的阶段。此间,引起这  相似文献   

19.
测量任意形状体积的一种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利用具有某种特征的球状金属粉末作为测量介质测量任意形状体积的一种方法,该方法引入由半球体,圆柱体和圆锥体组成一个整体的标准体作为测量参照物,克服了直接利用任意形状体积排开测量介质质量除以测量介质松装密度得到被测任意形状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的诸多不足,通过对体积不确定度计算,证明该测量方法大大提高了体积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20.
陀螺经纬仪在隧道建设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高精度陀螺经纬仪在隧道贯通测量中的应用。首先,介绍了高精度陀螺经纬仪在隧道测量中的工作流程。其次,结合陀螺经纬仪在上海长江隧道工程测量中测量数据的分析,讨论了陀螺方位角转化到坐标方位角的计算过程,并对测量误差进行了分析,最后将陀螺方位角加入到隧道贯通测量的平差计算中,从而提高导线点的横向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