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滇中地区昆阳群物源及构造环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昆阳群的形成时代、沉积环境、源岩性质等一直存在较大争议,为了查明滇中地区昆阳群的物源及其形成的构造环境,文章在分析昆阳群沉积组合和沉积相的基础上,对昆阳群3件变质砂岩样品中的碎屑锆石进行LA-ICPMS锆石U-Pb年龄测定,对昆阳群20件极低级变质碎屑岩进行地球化学分析。从昆阳群黄草岭组、黑山头组和美党组中分别获得了最年轻的谐和年龄为984.0 Ma、945.0 Ma和954.0 Ma;碎屑锆石年龄峰谱显示,在1.0 Ga、1.35Ga、1.73 Ga和2.44 Ga出现了统计峰值,其年龄主要集中在1.73 Ga和1.35 Ga。表明昆阳群源区主要经历了1.0 Ga、1.35 Ga、1.73 Ga和2.44 Ga的构造热事件,资料显示扬子地块西南缘出露的大红山群形成时代为1.7 Ga,格林威尔期的构造热事件时期为1.0~1.3 Ga。此外,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昆阳群源岩主要是形成于大陆岛弧—活动大陆边缘的石英质旋回沉积、长英质岩石和少量镁铁质岩石。在中元古代晚期—新元古代早期(0.95~1.0 Ga),Rodinia超大陆形成阶段,在扬子地块西南缘的弧后前陆盆地中形成昆阳群的沉积组合,物源主要来自扬子地块西南缘的大红山群和格林威尔期岛弧的岩石。  相似文献   

2.
概况易门铜矿区位于因民易门海槽南部,东濒昆阳古陆,西与元谋新平岛弧相毗邻.于晋宁期沉积了一套以碳酸盐及陆源碎屑为特征的昆阳群地层,为易门东川的成矿奠定了基础. 一、地层本区出露地层主要是上昆阳群,呈角度不整合覆盖于下昆阳群之上.矿床赋存于铜厂组铜厂段和绿汁江组狮山层的不纯白云岩中.  相似文献   

3.
从千米科研钻孔看滇中大红山群下伏的岩性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概况大红山群是西昌——滇中地区重要含铁铜矿地层,在云南以大红山矿区出露最好。从岩性、岩相特征,变质程度,构造部位及含矿性诸方面分析,一种观点认为大红山群可与元谋苴林群的阿拉益组及川南会理群的河口组对比;认为大红山群层位比昆阳群低,变质比昆阳群深,岩性组合、矿床类型等都与昆阳群有很大的差异,是另一套富钠质火山岩的含矿建造,是康滇地轴上比昆阳群更老的地层。另一种观点认为可与昆阳群的某些组段对比。但大红山群所出露底部的老厂河组之下究竟隐伏着什么地层?有没有含矿层位?有没有更老的结晶基底?这是广大地质工作者所关注的。  相似文献   

4.
何毅特 《地质论评》1965,23(5):423-425
一、矿区地质概况本区位于康滇地轴东部。次级隆起的南缘。隆起与凹陷间以一东西向深断裂为界。断裂以北普遍分布着前震旦纪昆阳群,断裂以南则以震旦纪至中生代的地层为主。断裂线上尚见有海西期辉长岩、辉绿玢岩及玄武岩出露。本文拟述之铜矿床是赋存于上震旦统底部的沉积中——受改造矿床。矿层的产状平缓,倾角一般为10—30°。其下覆之昆阳群褶皱强烈,倾角  相似文献   

5.
焦紫晗 《云南地质》2014,(1):91-93,97
划分出3个磁异常场区,Ⅲ区规模较大.出露中元古界昆阳群大龙口组,是勘查区内铁矿床的赋矿层位,受断裂构造和岩体控制.  相似文献   

6.
滇中玉溪—昆阳一带广泛出露的中元古界昆阳群是一套与晋宁运动密切相关的浅变质火山-沉积岩系,其形成时代、沉积充填序列及大地构造属性一直存在争议。出露于峨山县美党地区的昆阳群黑山头组富良棚段发育有厚近百米的安山质熔结凝灰岩、晶屑凝灰岩、玄武岩及岩屑凝灰岩。对样品D0121-1及D0121-2进行同位素年代学研究,分别获得LA-ICP-MS锆石U-Pb年龄加权平均值为1007±13Ma和1005±18Ma;同时,样品D0121-2中还获较多的2200±15Ma继承性锆石,推测滇中地区应存在古元古代的地质体。2件样品锆石的Th/U值均大于0.3,均具清晰的振荡环带结构,均为岩浆成因的锆石,表明黑山头组富良棚段形成于中元古代晚期,属于与造山作用相关的火山岩系,可能是罗迪尼亚超大陆事件在扬子陆块的响应,是全球格林维尔期造山过程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
胡荣民  钱长海 《云南地质》1993,12(1):112-114
对云南昆阳群持“正层”观点者一直把黄草岭组作为中元古界昆阳群之底,但各地潇草岭组皆出露不全,因此,紧接黄草岭组之下是否还有呈正常沉积接触的中元古界地层,含矿性如何,一直是个疑题。近来,云南区调队八分队在滇中南部石屏地区进行1:5万区域地质调查,在石屏县境内热水塘—车家城—带发现昆阳群黄草岭组以下存在一套厚逾1100m的地层。由于这套地层伏于黄草岭组之下,厚度较大,岩性与黄草岭组差别明显,似应另建新组。  相似文献   

8.
<正>云南博卡金矿位于云南省东川区西北部,矿体产于"康滇地轴"云南段北段远古界昆阳群中的变质岩石系中(郝珺等,2009)。云南博卡金矿金属矿区处于金沙江与小江之间的夹持带,位于扬子陆块西边缘、德钦—孟连二叠纪火山岩带东侧。矿区内出露中元古界昆阳群浅变质岩系,外围则覆盖着震旦纪及古、中生代地层。昆阳群分布有美党组、因民组、落雪组。美党组分布于矿区东部,主要岩性为浅灰色板岩,局部夹白  相似文献   

9.
云南昆阳群层序古地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言 昆阳群地层分布于滇中——滇东一带,长约300余公里,出露面积为12000平方公里,主要由一套碎屑岩类、碳酸岩和硅镁质碳酸岩类组成的基底岩系。容矿层位以沉积——浅变质层为主,著名的东川式铜矿和滇中式富铁矿分别赋存于该套地层的几个固定的层位中。因此,研究昆阳群地层並确定其层序划分方案对解决康滇地轴前塞武纪大地构造演化等基础地质问题有重要意义,並直接涉及到含矿层的预测和找矿方向等问题,本文仅就古地磁学研究的侧面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0.
四川会理 会东及邻区中元古界昆阳群 ,由下而上可分为力马河组、凤山营组和天宝山组 ,与古元古界河口群为不整合接触 ,其代表年龄值为 1 70 0± 1 0 0Ma~ 1 2 0 0± 1 0 0Ma。对这套地层的沉积学研究 ,前人涉及甚少。笔者在野外考察和室内分析的基础上 ,对其沉积相和沉积环境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初步认为研究区的中元古界昆阳群可分为 7种沉积相 ,进而探讨了该区的沉积演化历史。  相似文献   

11.
龙庆兵 《云南地质》2012,(3):404-406
东川播卡金矿,位于金沙江与小江夹持的三角成矿带上,为昆阳群中迄今发现的唯一独立大型金矿。矿区出露中元古界昆阳群浅变质岩系。结合近年来勘探成果,收集矿石品位进行统计学研究,探讨品位与矿化关系。  相似文献   

12.
一、区域地貭簡述 (一) 地层本区出露地层以昆阳群为主,约占总面积的70%,其余则为震旦系澂江组、灯影组、陡山沱组及部分古生代地层。昆阳群为一套巨厚的浅变质岩系,主要为板岩、千枚岩、石英岩、砂岩及碳酸岩,厚度在10,000公尺以上,目前划分尚不一致。 (二) 构造本区在大地构造上为一隆起地块,其基底由昆阳群组成;而盖层由震旦系地层组成。隆起的东面、西面及南面均分别为大断层所围限,并作为隆起与凹陷带的分界线,区内主要断裂为南北向和东西向,垂直  相似文献   

13.
在川西—滇东地区,前人一直将会理群、昆阳群等作为该区所出露的最古老的地层,并认为它们代表了扬子地台的最老基底。笔者通过对该区详细的变质地质研究认为,在它们之下还存在着一套与之完全不同的层状变质岩系,我们将其称为康定群,推测其时代至少为早元古宙或晚太古宙。它与中、晚元古宙的会理群、昆阳群等共同构成了扬子地台的古老基底,为基底的两个重要的地质构造单元,分别代表了本区早期地壳演化的不同阶段。  相似文献   

14.
河南省寒武系分布广泛,层序齐全,具有不同类型的沉积和古生物群。根据大地构造单元、沉积特征、古生物群面貌,地层发育及出露情况,可将地层区系划分为华北区及秦岭区,进而又可进一步划出分区及小区。  相似文献   

15.
前言长期以来广大地质工作者对云南中部元古代昆阳群铜矿的成因和控矿因素作过许多的探讨。解放前至50年代,岩控观点占统治地位,以为昆阳群铜矿受侵入于该群地层中的辉绿岩、辉长岩类控制,属岩浆期后热液成因。60年代兴起了层控观点,认为铜矿属沉积变质成因。70年代又提出“火山-沉积-变质”成矿说,强调昆阳群沉积时期的  相似文献   

16.
钟寿华 《云南地质》1993,12(1):123-125
东川—易门地区位于东经103°00′—104°00′、北纬24°40′—26°020′的范围内,总面积约17000km~2。地处扬子准地台的康滇地轴中部,出露的最老地层为昆阳群。昆阳群赋存铜、铁矿床,“东川式铜矿”就产于其中的因民组和落雪组中。对昆阳群及其顶界面的空间分布进行调研,无论对基础地质研究还是在铜、铁矿产找矿都很有意义。本文根据重力场资料,以密度为依据,对昆阳群上界面进行反算,从而试编“重力推测昆阳群顶界等深度图”,供同行们参考。  相似文献   

17.
碳酸盐岩的环境分析,近年来正广泛展开,尤其在古生代及以后的碳酸盐岩中,相继建立有不少标准型沉积环境(相)模式。对前寒武纪碳酸盐岩的环境(相)研究则较为落后,故有关的标准环境(相)模式较少。涉及中元古代昆阳群大龙口组(Pt_2d)碳酸盐岩的代表性研究,有云南地矿局昆阳群专题研究组(1972)编《滇中东部昆阳群地层划分及对比》,在此前是1:200000区调玉溪、昆明  相似文献   

18.
拉拉铜矿区变质原岩的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拉拉铜矿床位于四川省南部的会理县境内,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康滇地轴中段西缘.矿区出露地层以古元古界河口群为主,其次为新元古界昆阳群、上三叠统白果湾组及第四系,工业矿体主要赋存在河口群落凼组中部和下部[1].该矿床经历了与晋宁运动相伴生的大规模区域变质作用,变质程度达到高绿片岩相[2],形成了以钠长岩类和云母片岩类为主的岩石类型,但其变质原岩的研究较少,且存在较大的争议[1,3].  相似文献   

19.
四川会理拉拉地区位于金沙江东岸,向东抵会理通安、会东、云南东川,向南达云南姜驿、元谋,同属川滇南北带中段与南岭东西带西延复合部位。 本区广泛出露一套元古界浅变质岩系,云南称为昆阳群、四川称为会理群,组成黄汲清先生所称“康滇地轴”中段基底岩系的一部分。 根据四川省地质局一区测队会理幅的报告与川地403队多年来的工作成果,结合我们74年来在黎溪、拉拉、毛姑坝及通安地区实地工作累积的资料,我们认为金沙江南北两侧昆阳群与会理群完全可以对比,属同一套地层(1、3、4)。会理地区元古界浅变质岩系的地层层序由新到老为:  相似文献   

20.
吴礼锟 《云南地质》1989,8(2):154-163
易门铜矿是我省大型铜矿山之一。大量地质勘探和矿山开采所积累的资料表明,矿床不仅有一定的地层层位,与一定的岩性(岩相)有关,而且受控于一定的构造,对控矿构造可归纳为几种类型。一、概况易门铜矿区出露的地层主要是元古界昆阳群。铜矿床主要赋存于落雪组铜厂段和绿汁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