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塔尔寺地处青海省湟中县鲁沙尔镇西南隅,距南宁市26公里,是西北地区佛教活动的中心。寺院的规模在鼎盛时期有殿堂800多间,占地达1000亩,是我国喇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在东南亚一带享有盛名。为我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塔尔寺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九年(公元1560年),是为了纪念我国佛教史上著名的宗喀巴而建的。塔尔寺建  相似文献   

2.
一、黄河下游古河道变迁 黄河具多泥沙和下游善淤、善决、善徙的特性。黄河下游改道的范围,西以郑州的桃花峪为顶点。北经海河出大沽口,南经淮河入长江,其冲积平原总面积约25万平方公里。在有史记载的三四千年中,黄河在辽阔的冲积扇平原上南北滚动,决口漫溢达1593次,大改道六次。①禹河故道(公元前2278年至公元前602年)。②西汉故道(公元前602年至公元11年)。③东汉故道(公元11年至公元1048年)。④北宋故道(公元1048年至1128年)。⑤南宋故道(公元1128年至1368年)。⑥明、清故道(1368年至1855年)。⑦现行河道(公元1855年至今)。  相似文献   

3.
《中国地名》2011,(12):37-38
葫芦岛,最初为海岛名称,始见于《全辽志》。明嘉靖四十五年(公元1566年)刊行的《全辽志》“宁远”卫条目下有关于葫芦岛、觉华岛、桃花岛的记载。《奏报关东情形疏》(明天肩三年(1623年)年间刊行)和《建同大纲》等文献均提到葫芦岛的名字,有的称“葫芦套”或称“断冈”、“折冈”。  相似文献   

4.
2004年,在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桥头 乡境内的马鹿山大寨坎古驿道悬崖绝壁上,发现 多段地方志中未曾记载的古代摩崖石刻文字档 案,其中尤以距今825年的南宋《修道碑记》石 刻最为珍贵。 这批石刻,掩隐在大寨坎古栈道盘龙石到 寨顶长约1公里的悬崖绝壁上,因离古道较高, 又加之野藤垂悬掩隐,荒草覆盖保护,因而深藏 山中近千年。经文物考古工作者攀崖扶碑考证, 《修道碑记》刻于南宋淳熙五年(公元1178 年),这是目前该县发现的最早石刻文字。绝壁 摩崖石刻上还有元大德二年(公元1298年),明 万历十九年(公元1591年)、崇祯元年(公元 1628年),清乾隆五十九年(公元1794年)、道  相似文献   

5.
柘城县     
柘城古为朱襄氏都邑,春秋为陈之株野地。秦置柘县,属陈郡。柘城县名称来历,据《史记·陈涉世家》载:“陈涉攻柘,谯皆下之,即此地也”。“汉为柘县,以邑有柘沟,以此名县。”西汉属淮阳国。东汉属陈国,献帝永汉元年(公元189年)封曹操为武平侯,柘县为其食邑之一。三国属陈郡。晋废。隋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复置,更名柘城县,属梁郡。唐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废县分入谷熟、宁陵二年。永淳元年(公元628年)十月又复,属宋州。五代仍之。宋初属应天府,崇宁中改属拱州。全属睢州,后省。元大德七年(1303年)复置,  相似文献   

6.
隋军 《中国地名》2012,(2):23-24
上官婉儿,又称上官昭容(公元664年~公元710年),唐代女诗人、唐中宗昭容。陕州陕县(今属河南三门峡)人,唐高宗时宰相上官仪的孙女,中国古代"巾帼宰相"第一人。上官婉儿的故里陕州(今三门峡市陕县)。"陕"作为地名,最早可追溯至商代。作为县治,陕县最早设置于秦惠公十年(公元前390年)。"陕,  相似文献   

7.
“癸丑(万历四十一年,公元1613年)之三月晦,自宁海出西门。云散日朗,人意山光,俱有喜态……”这是《徐霞客游记》开篇第一句。从此他开始了长达28年的纪游历程。然而,他为何要选择浙江宁海来开篇纪游呢?近日,有专家学者称已揭开了谜底。 吴振亚、童章回等专家认为,徐霞客纪游之所以从宁海开篇,就是他解读中国“南龙大脉”宏愿使然。他  相似文献   

8.
北魏至金代科尔沁沙地的变迁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5  
张柏忠 《中国沙漠》1991,11(1):36-43
根据史籍记载和考古材料探讨北魏至金代科尔沁沙地变迁。认为北魏至辽代(公元386-1125年)还保持草原景观。辽代晚期由于农垦科尔沁沙地沙漠化面积日益增大。金代(公元1115-1234年)是历史上沙漠化最严重时期。  相似文献   

9.
策略部署:实行机动灵活的游击战争军事部署:实行统一指挥分兵游击组织部署:实行党的统一领导早在新石器时代,大余县境内就有人类居住与活动。夏商周时代属古扬州。春秋战国时,先属楚,后属吴越灭吴后属越国,楚灭越后复属楚国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大余属九江郡。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置南野县,大余属之。南北朝梁大宝元年(公元550年)将县地由南康郡转属广东东衡州始兴郡。陈太建十三年(公元581年)归始兴郡分置安远郡。隋开皇十年(公元590年)改安远郡为大庾县,隶属广州总管府始兴郡,此为大余建县之始。隋开皇  相似文献   

10.
穆克登(公元1663—1733年),满洲镶黄旗人,祖籍珲春。曾任打牲乌喇总管、内大臣等职。清康熙五十至五十一年(公元1711—1712年),他奉旨组织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中朝边境国界勘察工作,始称“穆克登查边”。 当时中朝边境的中国一侧,属柳条边封禁地区。人迹罕至,物产丰富。因此,常有关内人潜入挖参捕猎。对岸李氏朝鲜边民也不时潜入,中朝两国民间贸易不断。经济纠纷案件时有发生。康熙四十九年(公元1710年),朝鲜渭原郡民李万枝等乘夜渡江,杀人越货。此事引起清政府极大关注,决定派员赴凤凰城(今凤城市),与朝方人员会审此案。  相似文献   

11.
清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咸丰八年(公元1858年),英帝国主义强迫清政府签订中英《天津条约》,规定将海城辖境牛庄(后移营口)开埠,英国人诡称营口为牛庄,由英国开为商埠,从此英、法、日、俄等帝国主义在营口设领事、开办海关、洋行。帝国主义势力侵入辽宁沿海地区。  相似文献   

12.
“章华台”之名最早见于《左传》、《国语》,当时称“章华之台”,为楚灵王所修。三国吴韦昭(公元204—273年)注:“章华,地名”。但没有指在什么地方。西晋杜预(公元222—284年)明确指出“台在今华容城内”(《左传·昭公七年》注)。华容为汉县,隶南郡。属荆州刺  相似文献   

13.
袁辉 《中国地名》2013,(1):76-77
提起"安东",人们都会认为它们是今辽宁省丹东市、东港市的前身——安东市、安东县的专名。这样的认识,虽有一定道理,却不免有以偏概全之嫌。因为在历史上,除了这两个"安东"以外,还有其他一些冠以"安东"的行政区域名称存在。把这些"安东"纳入视野和研究范围,一会让人们增长见识,二会对我们的研究提供帮助。安东都护府,唐总章元年(公元668年)置,辖9都督府、42州,100县。初治平壤(今朝鲜平壤市)。上元三年(公元676年),移治辽东城(今辽宁辽阳市)。仪凤二年(公元677年),移治新城(今抚顺高尔山  相似文献   

14.
诗人陶渊明,东晋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西南)人。他生逢晋末宋初乱世,洁身自好。几番出仕,时间甚短。最后一次在元兴四年(公元405)八月,出任彭泽令。“彭泽去家百里”,就在浔阳以东百里外的江畔。“在官八十余日”,终以“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弃官归田,时年41岁。此后,陶渊明在浔阳地区过着“归园田居”的生活凡廿三载,直至宋文帝元嘉四年(公元427)病卒,终年63岁。近见报载:“采菊东篱下,隐居九峰山———一史料证明陶渊明养老于浙江金华”(见《羊城晚报》1997年11月22日第八版“国内新闻”),称:金华县文物管理部门近日在整理明…  相似文献   

15.
欧阳修一生,历仕三朝,足迹遍及长江、黄河流域的广大地区,后人不仅称颂他“生前事业成三主,天下文章无两人”(《毕仲游挽辞》),而且说他“譬如大川乔岳,虽不见其运动,而功利之及于物者,盖不可以数计而周知。”(《苏东坡祭文》)欧阳修祖籍江西,生长于四川,因饱读经史,对《禹贡》中记载的九曲黄河早有顷慕之心。但限于条件,一直无缘相见。北宋天圣九年(公元1031年)三月,二十四岁的欧阳修乘“金榜题名”的东风,踏着明媚的春  相似文献   

16.
一、制图学之父”裴秀的地图学思想西晋时期,中国出现了一位著名的地理学家、制图理论家裴秀(公元223—271)。李约瑟称他为“中国科学制图学之父”,与欧洲古希腊著名地图学家托勒密(Ptolemaeus Claudius,约公元90-公元168年)齐名,是世界古代地图学史上东西辉映的两颗璀璨之星。  相似文献   

17.
《中国地名》2012,(4):13
独树镇位于河南省方城县境内,汉代中叶,独树称为龙泉店。明朝正统四年(1439年)设诸阳驿,独树正处在驿道上,称为龙泉店铺,后称龙泉镇。明嘉靖三十二年(1476年),洪水淹没冲毁龙泉古镇,仅龙泉寺前一老槐树得以幸存,后人因此将该地易名为独树。1950年成立独树区,1958年5  相似文献   

18.
桂林,是我国重点风景游览城市,又是首批历史文化名城。知道它的风景特点、历史情况的人不少,但知道桂林之名来历含义的人,可能为数不多。为此,试作桂林地名辨析。 一桂林的来历 桂林,作为政区地名,始于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所置之桂林郡。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武帝置始安县于此。唐至德二年(公元757年)改始安为临桂县。以桂林做政区名,是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改静江府为桂林府时开始的。但早在唐中期,始安就有“桂林”的称谓了,如宋之问《始安秋日》诗:“桂林风景异,秋似洛阳春。”诗中的桂林就指始  相似文献   

19.
岳麓书院是中国最古老的书院之一,自北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年)创办以来,历宋、元、明、清各个朝代,至晚清时(公元1903年)改为湖南高等学堂,后又改为湖南高等师范学校,1926年定名为湖南大学,历史已逾千年之久。由古老的书院到今日湖南大学,一脉相承,书香不绝,被人们誉为"千年学府"。从岳麓书院至湖南大学的千年办学历史,集中反映了中国教育制度的变迁,可谓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史的一个压缩版。  相似文献   

20.
陈思 《中国地名》2012,(2):22-22
谢道韫(公元349年~公元409年),东晋女诗人,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她出身于晋代王、谢两大家族中的谢家,是东晋后期打败苻坚百万大军的一代名将谢安之侄女、安西将军谢奕之女,成人后又是大书法家王羲之的二儿媳,即王羲之二子王凝之之妻,可谓是出身于诗书富贵之家。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