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3 毫秒
1.
袁道先 《中国岩溶》2009,28(2):I0007-I0010
1990年至今,笔者带领的国土资源部岩溶动力学重点实验室研究群体连续成功申请与实施了与岩溶有关的IGCP299、IGCP379、IGCP448和IGCP513四个国际地质对比计划项目,为国际岩溶学术界同行提供了一起学习、工作机会,进而共同解决岩溶形成、碳循环、岩溶生态、水资源等领域的资源与环境问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卢茜 《中国岩溶》2013,(1):123-F0003
由国际岩溶研究中心主办,西南大学、联合同教科文组织北京办事处和国际地学计划项目IGCP598“环境变化与岩溶系统可持续性”协办的“岩溶与水文地球化学”国际培圳班于2012年11月25日-12月7日在承庆举办。  相似文献   

3.
1991年7月12~14日,IGCP299国际喀斯特地貌对比考察在茂兰国家自然保护区举行。这是我国喀斯特学界组织的一次盛大的国际现场研讨会议。参加此次会议的中外专家52人,其中国外专家15人,来自美、英、德、日等8个国家。国际著名喀斯特学家、英国牛津大学M·M·Sweeting教授,IGCP299国际工作组主席、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委员袁道先教授参加了实地研讨。全国政协委员、著名森林生态学家、贵州农学院周政贤教授作为东道主主持了这次会议。茂兰喀斯特森林生态系统和良好的自  相似文献   

4.
由国际地质对比计划(IGCP)第247项国际工作组、国际地质数理统计资源预测协会(COGEODATA)及非洲地质学会联合举办的国际前寒武纪矿床与构造学术讨论会,于1987年12月6日~18日在坦桑尼亚北部城市阿鲁沙举行。参加会议的有23个国家的近80名代表。 整个会议共分4个阶段进行:①乞力马扎罗旅行3天;②会前地质观察6天;③学术讨论会3天;④会后地质旅行2天。我国张秋生作为IGCP第247项国际工作组的领  相似文献   

5.
岩溶IGCP国际合作30年与岩溶关键带研究展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全球岩溶类型多样,对环境变化敏感,资源与环境问题突出,是地球关键带监测与研究的重点,IGCP661项目的执行为岩溶区关键带类型划分与监测对比研究提供了契机和国际合作平台。近30年岩溶IGCP执行始终强调岩溶系统与人类活动环境的相互作用,其轨迹实际上与地球系统科学到地球关键带理念是一脉相承的。IGCP299提出了岩溶形态组合概念,揭示各种岩溶形态与其形成环境之间的因果关系。岩溶动力系统(IGCP379), 岩溶生态系统(IGCP448)概念的提出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岩溶系统的整体功能,及系统内水、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人类活动的相互作用,进而形成了一整套岩溶动力学研究方法体系。开辟了岩溶记录与全球变化、碳循环与应对气候变化、石漠化形成演变与生态修复等研究新领域,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有力地推动了现代岩溶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1991年9月17~29日,第二届IGCP283项国际学术讨论会在沈阳召开。这是继1989年新疆会议和1990年在苏联乌兰乌德会议后,IGCP283项的又一次国际学术盛会。 IGCP283项研究的内容主要为与古亚洲洋有关地区的构造演化及动力学特征。这一项目是由我国地质学家肖序常教授牵头,包括中国、苏联、美国、蒙古、日本、南朝鲜、匈牙利和巴基斯坦等国家的地质工作者共同参与。  相似文献   

7.
由我院杨遵仪教授领导的IGCP203项目(国际地质对比规划203项)东特提斯区二叠系—三叠系事件及其洲际对比研究第一次国际工作会议于3月1日—4日在北京卧佛寺召开。 IGCP203项于1982年经IGCP国际委员会通过由中国主持,时限1983—1987年。这是中国第一次担任IGCP项目的国际主席。该项目担负着确立二叠—三叠系界线层型剖面和研究东特提斯区二叠三叠系事件的重大任务。  相似文献   

8.
由IGCP国际委员会、长春地质学院、IGCP第91项中国工作组联合主办的“国际早前寒武纪成矿作用讨论会”,于1985年10月10~13日在长春市地质宫举行。来自澳大利亚、奥地利、保加利亚、加拿大、丹麦、英国、法国、芬兰、印度、伊朗、美国、苏联和中国十三个国家的20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收到学术论文100余篇,58位代表在大会上宣读了论文,其主要内容为:  相似文献   

9.
国际地质合作计划(IGCP)第91号项目前寒武纪成矿作用,始于1974年、并于今午8月在莫斯科宣告结束。中国于1981年参加该项目活动,IGCP中国全国委员会任命长春地质学院张秋生教授为91项中国工作组负责人。  相似文献   

10.
由我国学者沙金庚研究员担任首席负责人的国际对比计划IGCP506项目“海相与非海相侏罗系:全球对比与重大地质事件”获得国际地科联和国际地质对比计划科技执行局全会批准并于2005年正式启动。为了更好地组织我国学者参与实施此项工作,该项目组借在江苏常州举行中国古生物学会学术年会之际,于2005年4月25日召开了IGCP506项目中国工作组及项目研讨会。来自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相似文献   

11.
陈从喜 《地质论评》2001,47(6):583-583
经国家科技部批准,在中国科协和国土资源部的领导下,“首届岩溶地区可持续发展国际学术会议”暨“IGCP448—世界岩溶生态系统对比国际工作组会议”于2001年8月30日—9月2日在北京万商花园酒店召开。会议由中国地质学会主办;国际教科文组织、国际地质对比计划委员会等国际组织,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地  相似文献   

12.
<正> 联合国教科文地科联下属的国际地质对比计划委员会全体委员会议于1991年8月批准了J.卢卡和L.普雷沃特呈交的新计划,题为“古地理与磷块岩及有关的自生矿物的对比关系”。并将其列为国际地质对比计划第325项计划,简称IGCP325。参加此项工作的成员来自35个国家,共计141人。项目主持人为法国斯特拉斯堡路易十八大学地球科学部的J.卢卡博士和L.普雷沃特博士。我国参加IGCP325的成员仅三人,他们是化工部化学矿产地质研究院的东野脉兴、陈延成和郑文忠。  相似文献   

13.
由长春地质学院、IGCP第247项国际工作组、IGCP第247项中国工作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吉林省地质学会联合举办的“国际前寒武纪矿床、构造及地球物理学术讨论会”,将于今年10月7日—10日在长春地质学院隆重召开。 会议的宗旨是系统总结和交流在前寒武纪矿床、构造和地球物理方面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4.
10月10~13日,《国际早前寒武纪成矿作用讨论会》在长春地质学院地质宫隆重举行。大会由IGCP中国全国委员会、长春地质学院、IGCP第91项中国工作组主办。来自澳大利亚、奥地利、保加利亚、加拿大、丹麦、芬兰、英国、法国、伊朗、印度、美国、苏联和中国的190名正式代表参加了讨论会。  相似文献   

15.
国际地质对比计划(IGCP)是当今国际地学界最主要的研究计划,成果显著。它的执行局与科学委员会联席会议于1993年2月1~5日在法国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举行年度例会。第30届国际地质大会筹备委员会办公室赵逊同志以观察员名义出席了这次会,介绍了30届大会IGCP学术活动筹组方案并听取各界意见与要求。会议除审议各国IGCP国家委员会和全部项目的年报以及评议各项目进展情况外,还批准新建16个IGCP项目,它们是:  相似文献   

16.
谢运球 《中国岩溶》2004,23(4):292-292,298
2004年10月2日至24日在澳大利亚召开了IGCP448“全球岩溶生态系统对比”(2000-2004:)的最后一次年会暨RAMSAR地下湿地第一次国际专题讨论会。会议包括两大主题,即IGCP448“全球岩溶生态系统对比”和RAMSAR湿地.主会场设在南澳州的纳腊库特(Naracoorte)镇政厅。国土资源部岩溶动力学重点实验室的袁道先研究员、岩溶地质研究所的谢运球副研究员。  相似文献   

17.
章程 《中国岩溶》2011,30(3):270-270,277
2011年6月8—10日“岩溶水文地质与生态系统”国际会议暨IGCP598项目国际工作组会议在美国西肯塔基大学召开。来自美国、中国、加拿大、牙买加、斯洛文尼亚、巴西、印度尼西亚、荷兰、匈牙利、乌克兰、德国、英国等12个同家的60余位代表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8.
刘连登 《地质论评》1986,32(1):100,95
由IGCP中国全国委员会、长春地质学院、IGCP第91项中国工作组主办的“国际早前寒武纪成矿作用讨论会”,于10月10日—13日在长春地质学院地质宫隆重召开。与会正式代表共190人,分别来自澳大利亚、奥地利、保加利亚、加拿大、丹麦、芬兰、英  相似文献   

19.
自1991年开始,又有10项国际地质对比计划(IGCP)项目经批准开施实施。这些项目是: IGCP301项:南美古基因形成的对比 申请人:N.Malumian(阿根廷),S.Benitez(厄瓜多尔) 本项目的目标是对南美、特别是南美大陆西侧区域古基因的形成进行详细的研究和对比,  相似文献   

20.
全球岩溶生态系统对比:科学目标和执行计划   总被引:88,自引:4,他引:88  
由我国提出的新的国际地质对比计划“全球岩溶生态系统对比”(IGCP 448)已于2000年初由IGCP科学委员会批准,在2000-2004的5年中执行。该项目的科学目标是:对比全球不同气候条件下的宏观岩溶生态系统,揭示其形成机理;对比不同地质条件下微观岩溶生态系统,揭示其对物种选择的影响,为岩溶地区石漠化治理,重建良性生态系统探索新思路,从地理,地质角度对比地下岩溶生态系统;研究岩溶生态系统与人类活动的相互作用。5年中除40余个参与国将作好本国岩溶生态系统研究作为全球对比的基础外,还将重点联合考察罗马尼亚,巴西,中国,西班牙,法国,美国,俄罗斯,澳大利亚等国的典型岩溶区,并作深入对比研究,IGCP448的核心科学问题是岩溶生态系统的运行规律,对如何利用我国地域优势和组织该多边国际合作计划的有利条件,进一步做好我国岩溶生态系统研究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