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田梦  林海  孙跃武  徐衍彬  高平 《世界地质》2003,22(3):279-283
头台油田是构造—岩性油藏。裂缝型、特低渗透是其显著特点,常规注水开发后经常出现严重的油井水淹,造成油田开发低效。本文以头台油田研究为例,认为对于裂缝型特低渗透油田,采用注水吞吐采油技术,通过套管直接向地层注水,利用储层毛管力作用,进行油水置换,实现单井自注自采吞吐采油,可以改善油田开发效果,减缓产量递减。适合注水吞吐采油基本条件是岩石润湿性为弱亲水和岩石饱和非润湿相。影响注水吞吐采油效果的主要因素是储层吸水状况、微缝发育状况、储层非均质性、注入体积和关井压力等。吞吐采油技术可作为改善裂缝型特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的一种新的模式来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2.
鄯善油田低渗油藏储层伤害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油田低渗透和特低渗透特点,鄯善油田在投产初期实施整体压裂,采取气举、深抽等采油方式生产,形成高采油速度、大生产压差的开发局面.同时随着压力的下降及油井见水, 油井产液(油)能力大幅度下降.随着油田井数增加,油水井措施逐年增加,其中2003-2004年水井共酸洗和酸化103井次,累计增注14.7×104 m,油井解堵9井次,累计增油4 203 t,同时通过井组动态分析、储层微观特征和地下渗流条件,以及各种针对性措施效果的变化,认为目前鄯善低渗砂岩油藏的地下储层存在较为严重的污染.分析储层污染的因素,进行油层保护, 针对油层污染状况,优选适宜的解堵技术,改善解堵措施效果, 对油藏稳产及提高油田开发效果和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安塞油田注水开发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安塞油田特低渗透油藏的非均质性较强,注水开发启动压力梯度大、天然微裂缝较发育和油井见水后采液、采油指数下降等因素对注水开发效果的影响日益突出,根据安塞油田多年实际注水开发试验,从注水参数优化、精细注水单元划分、注水剖面调整和优化注采井网方面分析总结了安塞油田注水开发的基本方法和基本特点,在注水参数优化方面提出了超前注水及油井投产的时机选择,以及强化注水、不稳定注水的特点和方法,针对油层的非均质性提出了三分精细注水的核心和方法,对剖面调整技术和井网优化技术的实际应用效果进行了分析评价.为油田开发提供了技术借鉴和指导.  相似文献   

4.
《地下水》2017,(6)
杏子川油田的地层水普遍矿化度比较高,随着油田开发时间的延长,油井综合含水率不断提高,到中高含水期后,油井管柱结垢严重,造成机采井故障增加。因此防止油井结垢的发生,降低油井结垢对生产设备的危害,减少油井结垢对采油正常生产造成的损失,加强对油井结垢的预防和治理成为当务之急。本次在杏子川油田使用的防腐剂是聚环氧琥珀酸盐,其阻垢整体效果好、绿色环保型防垢剂,适用于延长油田的地层水的防垢工艺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5.
杏子川油田大部分老井生产实际和产能效果较低,本文主要针对低渗透油田油层储层渗透率低、丰度低、单井产能低,大部分老井采油参数不够合理、示功图测试显示供液不足,低冲程、高冲次、大泵径的现象普遍存在,致使抽油泵效率低、油井免修期较短、单井能耗较高。为了降低采油成本,优化采油参数,通过对抽油机井机采参数全面分析,结合目前油水井的生产实际和产能状况,对抽油机井的抽油时间、冲程、冲次、泵径进行优化,实现降本增效目的。  相似文献   

6.
通过岩芯观察描述、铸体薄片鉴定、毛细管压力分析以及扫描电镜等分析测试手段,结合测井解释成果,分析了镇泾油田长6与长8油层组油井产能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沉积相带、储层微观特征、裂缝发育程度、封盖条件以及储层伤害等是决定镇泾油田油井产量的关键因素。因此,在镇泾油田长8和长6油层组开发过程中,应根据不同沉积相带及其储层特征的差异,从改进油井施工工艺等方面入手,调整开发方案,改善储层的渗流能力,从而提高油井的产能。  相似文献   

7.
靖安油田属于典型的“低压、低孔、低渗”砂岩油藏,压裂改造难度大。通过对靖安油田的长6储层特征进行描述,分析了压裂改造难点,以及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技术措施,并对效果进行了评价,说明“低压、低孔、低渗”油藏只要采取的加砂压裂工艺及其配套技术得当,仍然可以取得较好的压裂效果。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对胜利油田陆上采油区水文地质条件和污染源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对浅层地下水和包气带土壤进行了样品采集、污染物组分测试及污染程度研究,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胜利油田陆上采油区浅层地下水和土壤已普遍受有机物污染并形成多个有机污染区,检出的有机污染物达16种之多,个别有机物含量还很高.浅层地下水污染程度受到油田采油井数量、采油...  相似文献   

9.
李怀杰 《地质与资源》2008,17(4):307-311
鄂尔多斯盆地油藏以低渗油藏为主,对低渗油藏进行油藏数值模拟是目前的难点,这是因为经过大型整体压裂的低渗油藏数值模拟有其特殊性.针对鄂尔多斯盆地的低渗特点,以靖安油田五里湾一区为例,在油藏数值模拟中,结合试井资料,根据等值渗流阻力法原理对近井地带地层渗透率做了合理调整,根据等连通系数法原理采用井间连通性修正技术和局部网格加密技术来模拟水力压裂时产生的压裂裂缝,从而达到较好的动态资料拟合效果.在历史拟合的基础上进行油田不同生产规模和不同注采比开发技术政策界限的研究,设计了合理的开发技术政策,对油田开发生产起到了很好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0.
准噶尔盆地永进油田的主力油层为侏罗系西山窑组,埋藏深约6 000 m,储层物性具特低孔、特低渗的特点。油井试油试采结果表明,储层物性是制约永进油田西山窑组油层富集高产的主控因素。通过大量测井资料、砂岩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等资料的分析认为,深埋作用、胶结作用、、异常高压、泥质含量及溶蚀作用是导致永进油田西山窑组储层特低孔、特低渗的根本原因,据储层演化历程模拟出西山窑组储层孔隙的演变模式。  相似文献   

11.
长庆油区为解决低渗油田稳产问题,选择了一批井进行了高强度支撑剂压裂试验。本文对16口压裂井投产后的稳产效果进行了研究,得出该工艺适合的油层特点。  相似文献   

12.
砂岩油田开发过程中注采结构优化调整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程,采液速度和采油速度是其中两个重要的指标,依照其变化可以把油田不同开采阶段划分为3种模式:提液稳产模式、稳液降产模式和降液控水模式。注采结构直接关系到油田的开发效果,在油气田不同的开发阶段,注采结构中存在的问题也是不同的。为了达到注采结构优化调整目的,针对沉积微相、沉积构造和剩余油分布进行精细的研究,根据构造特点调整注采结构,根据微构造、沉积微相特征进行注采井网的适应性调整,从而提高注水结构面横纵向调整和注水井整体调整以及油田分区、油井分类及单井结构调整等注采结构优化调整的切实效果。  相似文献   

13.
《地下水》2017,(2)
近几年来,每年国内的探明总储量中低渗透油田大约占70%以上;而低渗透油藏储量中未动用的部分约占60%以上。要提高我国的油田原油生产能力,主要途径就是开发低渗透油田,而井网及其适应性研究已成为低渗透油田开发创效益的重中之重[1]。白豹油田长3、长4+5、长6等均为低孔低渗-超低孔超低渗油藏,储层物性差且发育裂缝,这就很大程度地扩大了渗透率的方向性。所以,注采井排在布设时应平行裂缝走向,使注采驱油方向延垂直裂缝走向,可以极大地使基质孔隙的波及体积提高[2-3]。这一点白豹油田做得很好,开发初期采用菱形反九点面积注采井网,注水、采油井排基本与最大主应力方向(微裂缝走向)平行,虽然如此,白豹油田实际开发中仍然存在较多的问题,通过综合经济分析法对白豹油田水驱开发区块的合理井网密度进行再一次研究,为下步井网调整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秦皇岛32-6油田是渤海湾亿吨级的大型整装河流相稠油油田,初期采用大井距、稀井网、一套层系多层合采的开发模式,导致油田在进入中高含水期后,逐步暴露出层间、层内和平面的三大矛盾,油井产量快速递减,亟需进行开发调整。鉴于海上油田开发的特殊性,陆上已有的开发调整模式无法直接应用到海上油田。针对该油田地质特征和开发特点,提出了适合海上河流相稠油油田中高含水期后水平井细分层系开发模式,实现了海上河流相油田的高效开发,研究形成了多层合采层间干扰系数定量表征技术,层系重组、井网重构和水平井挖潜有机结合的立体挖潜技术,实现了海上河流相油田高效开发新模式,油田采油速度提高了2.6倍,采收率提高了12.8%,高含水期开发效果得到了明显改善,为类似油田开发调整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用盈亏平衡原理,研究了高渗透和低渗透两类油田的抽油和电泵两种采油方式,在不同油价和液量时,新老油井的经济极限含水的计算方法,供现场及决策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16.
董志辉 《探矿工程》2017,44(1):46-51
永安油田永553区块目的层为沙四段,以含砾砂岩、砾岩为主,为低孔低渗油藏。前期施工井存在钻进速度慢、开采程度低、经济效益差等特点。针对永553低渗区块开发现状及开发难点,对该区块进行了一体化(IPM)钻井方案设计,并对钻井设计进行了优化。通过优化钻井技术,钻井提速明显,提高了井身质量,延长了油井寿命。永553低渗区块IPM钻井项目的成功实施,说明IPM钻井模式对于提高油井质量、节约钻井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17.
80年代初,水平井显著的增产效果已引起石油界广泛关注。90年代中期,塔里木盆地开始应用水平井,到1999年底,塔里木盆地有塔河、阿克库勒(桑塔木)、西达里亚(解放渠东)、塔中4、塔中16、轮南等油田应用了水平井,共钻水平井36口,主要针对边、底水沙岩油藏,2000年开始偿试在裂缝性碳酸盐岩油藏中应用水平井。1 塔里木盆地水平井开发效果评价 水平井开发效果评价主要是用水平井与地质条件等同的直井进行对比分析,水平井与直井具有相同油层厚度,从临界产量、初产、无水期、无水采油量、采油指数、含水上升率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塔河…  相似文献   

18.
油井技术经济评价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吉林油田前大采油厂387口油井为例,应用盈亏平衡的原理,从技术经济的角度进行低效井评价,并对特低效井提出开发措施,为油藏优化管理提供一种经济评价手段。实践表明该评价结果对油井现场开采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电气石粉对油田采出废水处理效果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电气石粉应用于油田采出废水CODCr的处理中,实验表明处理效果主要受反应时间、电气石用量、电气石粒径和溶液pH值等因素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得到处理的最佳条件为:溶液pH=9,反应时间60min,电气石用量200g/L,电气石粒径100μm,此时油田采出废水CODCr降至68.46mg/L,去除率达到了82.25%。结合紫外线、红外线、超声波等条件进行电气石粉的CODCr降解实验,结果表明,这3种方法是有效的,其中结合超声波处理使去除率达到了90%以上,结合紫外线使处理时间降低了83%。本实验的进行为电气石这种环境矿物材料拓宽了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20.
据美《地质时报》报道,我国台湾省第一个海上油田于1986年11月开始生产石油和天然气。该油田位于台湾海峡,接近我国大陆,海水深度为200英尺。该海上油田的三个海上钻井平台、九口油井及四套水下井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