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统的油气地质学主要研究海相和湖相沉积盆地油气成因和勘探评价问题。自70年代左右先后发现荷兰格罗宁根、英国北海、前苏联西西伯利亚、澳大利亚吉普斯兰等一批与煤系地层有关的重要煤成气田以来,各国愈来愈重视研究和寻找与煤系地层有关的天然气田。近年来也逐渐形成了一门以研究含煤地层、含煤盆地煤成气生成、运移、聚集和勘探评价为主要内容的新学科——煤成气地质学。  相似文献   

2.
弄清煤成气的识别标志对正确确定天然气类型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一、煤成气的识别标志和方法(一)甲烷碳同位素(δ~(13)C_1‰)1.煤级 R~00.5—2.5%范围内,源岩形成的天然气δ~(13)C_1>-30‰是煤成气;≤-47>-55‰是油型气(图5-1)。由图3可知前者的变化范围是-42.9—-19‰,后者的最大值为-30‰,大于该值的气应属煤成气,如东濮凹陷文留气藏δ~(13)C_1=-28.53‰等。  相似文献   

3.
近十多年国外在一些大型煤田发现一批具工业开发价值的天然气气田。一些研究人员认为,分散在岩层中的或集中的腐植型有机物在成煤过程形成的大量天然气(即煤成气),大部分逸散在古空气中或围岩中,一小部分(3—24%)残存在煤层中(俗称煤层瓦斯或煤层气),另一小部分(1~15%)  相似文献   

4.
能源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重点,油气能源的述设更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目前为尽快增加油气后备储量,正在开展在新领域,新类型,新地区,新深度的第二轮普查勘探。其中煤成气的研究和勘探是一个值得注意的新领域。煤成气是指煤系在变质过程中生成的天然气。六十年代以来,世界上相继在荷兰东部盆地,北海南部,西西伯利亚秋明北部发现了特大煤成气田。主要成份为甲烷。在这三个气区  相似文献   

5.
程礼来 《物探与化探》1991,15(5):398-400
我省开展浅层煤成气研究,深度以1500m为限。在中隆新凹型和沉降型地区,将下第三系作为主要目的层;在迴返型地区,以石炭、二叠系为主要目的层。通过对断鼻、背斜、断块等主要构造类型的整理与研究,筛选出一批有意义的圈闭构造,并结合生、储、盖条件的研究,提供若干浅层煤成气的初查选区。  相似文献   

6.
煤炭、石油和天然气是能源的三大支柱。我国能源资源丰冒,尤其是煤炭,因此勘探和开发煤成气—天然气的新领域,对满足日益增长的能源需要是具有重大意义的。   相似文献   

7.
8.
煤成气涵义及其划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戴金星 《地质论评》1982,28(4):370-371
本世纪50年代末,在荷兰发现与煤系有关的特大型的格罗宁根气田后,这种类型气田在亚洲、欧洲、大洋洲和南、北美洲一些含煤盆地中相继发现,并且储量大。如西西伯利亚盆地与北海南部及其南沿岸荷兰和西德一带,至70年代末,共发现22万亿米~3与  相似文献   

9.
中国煤成气前景良好董乾泰(山西煤田地质局)当今世界能源中,煤、石油和天然气是3大支柱。我国同世界相比,煤、石油和天然气的探明储量,分别占世界的41%,2.7%及小于0.35%;年产量分别为18%,4.2%,0.73%。世界能源构成中,天然气占20%,...  相似文献   

10.
煤成气的形成和保存、运移、富集均受地质条件的控制,文章试图从理论的角度阐述沉积环境、变质程度、区域构造、其它地质条件等对煤成气赋存的影响,为煤成气的开发利用和矿山灾害的防冶提供指导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1.
澳大利亚煤成气资源十分丰富,对煤成气的勘探开发也很重视。早在1976年,休斯顿油气和矿产公司就开始在昆士兰州建设3个竖井生产煤矿瓦斯。此后又有别的公司在附近进行小规模实验性钻井。最近地质学家在鲍恩盆地发现了3个重要的煤  相似文献   

12.
西宁盆地位于青海省东部,大致以西宁市为中心,南北长约30—50km,东西宽约30km。   相似文献   

13.
煤成气包括煤层气、页岩气和致密砂岩气。煤层气开发对保障煤矿安全生产、增加清洁能源供应,改善地区能源消费结构,促进碧水蓝天建设具有现实意义,更符合国家发展绿色能源,实现碳中和、碳达峰的战略要求。页岩气和致密砂岩气对于改善我国能源结构,实现“双碳”目标意义重大。通过对山西省煤成气资源勘查开发现状、体制机制改革、煤层气开发主体技术创新、产业升级方面的有益探索及成功经验进行综合分析总结,认为:煤层气矿权体制机制改革是促进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技术创新是煤成气开发实现商业化、产业化的关键;“三气并举”有助于加速产能建设,激发企业勘探开发积极性;煤矿区“四区”联动井上下联合抽采技术体系是煤矿企业安全生产高效发展的可靠模式;合作共赢是煤炭和煤成气产业协同发展的必由之路, “先采气、后采煤、采煤采气一体化”是践行“双碳”目标实现的可靠路径;提升煤层气产品附加值,有助于煤层气产业实现升级。   相似文献   

14.
《煤田地质与勘探》1987,15(3):68-73
一、煤和源岩中的有机成分
煤和源岩中的分散有机质均由微成分组成。烟煤微成分的国际分类如表2-1。   相似文献   

15.
山西煤田生气物质基础雄厚,总生气量约250Tm ̄3.后期改造作用,使煤成气的赋存,高沼矿并及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的分布,都有明显的规律性。理论计算总资源量约0.9Tm ̄3.晋中断陷盆地、河东煤田及临猗预测区,有深层气藏前景;沁水煤田南北两端,河东煤田复式背斜有浅层气藏前景;煤层有丰富的CH_4潜在资源。CH_4高含量区可采用矿井和地面钻孔抽放。  相似文献   

16.
二、煤型有机物质热演化阶段和成烃模式上述热模拟实验所取得的热解产物和热解残余物一系列丰富的资料为建立煤型有机物质的热演化成烃模式和正确评价煤成气资源量提供了重要的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17.
热演化模拟试验的主要目的除了解煤型有机物质在热演化过程中生产物的组成及其变化规律,为认识其成烃机理和建立成烃模式提供实验依据外,还可以获得视煤气发生率数据,为评价区域煤成气资源量奠定基础。国外早在六十年代已进行了很多工作,国内虽起步较晚,但随着煤成气研究工作开展,近年来也进行了一些煤热解成烃的模拟试验,取得了必要的基础数据和成果。   相似文献   

18.
中国西部煤成气资源及大气田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中国西部煤成气的资源量和探明储量分别近 2 0× 10 1 2 m3 和 144 0 7亿m3 ,相应占该区天然气总资源量和总储量的 6 2 5 %和 6 7 8% ;我国 5个储量大于 10 0 0亿m3 的大气田均为西部的煤成气田 ,且大部分未开发。因此 ,西部煤成气将是我国今后天然气储量和产量大幅度增加的重要支柱。西部目前已发现 12个煤成大气田 ,这些大气田均分布于生气强度在 2 0亿m3 km2 以上的地区  相似文献   

19.
鄂尔多斯盆地二叠纪煤成气成藏特征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二叠系烃源岩,储集层,封盖条件及运移聚集特征的研究,认为盆地内部二叠系煤成气藏是地层封闭的岩性气藏,储集体的分布主要受沉积体系的控制,特别是山2期和盒9期的河流-三角洲沉积体系的控制,它们是盆内二叠纪煤成气藏的主力气层;并在结合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恢复了盆地的地热史划分出二叠纪煤成气运移的3个阶段,从而得出了二叠纪煤成气最后成藏期为中新世早期(喜山构造旋回),成藏期晚,生气,供气时间长,最大,有利于形成大型煤成气田。  相似文献   

20.
韦天蛟 《贵州地质》1997,14(2):164-167
煤成气是一种新兴的重要能源。文章在首先简介煤成气基本概念的基础上,着重论述了勘查与开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最后提出了加强勘查与开发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