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辽东地区前寒武纪地层分布很广,出露面积约占总面积的70%。与老地层有关的矿产资源比较丰富,铀矿和老地层的关系特别与混合岩化作用更为密切。作者于1960年初在本溪沈家堡子填图时,将原弓长岭花岗岩(对面山花岗岩)改定为混合岩,1972年发现,每次造山运动后的沉积间断面控制着铀和钍的集中和矿化。元古界底部不整合面的确定,以及元古界  相似文献   

2.
汾西矿区位于山西省汾阳、孝义、介休、灵石四县境内,面积约2500km~2。区内风化煤储量约5.2亿t,占全区煤炭储量的2.8%。作者收集了矿区内38件地质报告中有关风化煤及小窑的风化煤资料,对区内风化煤资源的分布、质量及其开发利用作一概述,希望能引起对风化煤利用的重视,不当之处,请予指正。 1.风化煤资源的分布概况 矿区内煤系地层出露广,构造中等。地层倾角平缓、煤层呈近水平展布。风化煤多沿煤层露头线分布,除宜兴井田、河溪沟井田扩区、介南普查区外,其余井田均有分布。汾孝区,煤层露  相似文献   

3.
内乡县午阳山矿区石墨矿属于蛇尾-小岔沟与元古宙变质海相碳酸盐岩、含炭碎屑岩有关的石墨矿床成矿亚系列,属于沉积变成矿床。矿区内出露地层主要为古元古界秦岭群雁岭沟组和石槽沟组,石墨矿体分布于雁岭沟组二段内部,矿区内褶皱构造发育并影响区内主要矿体分布。  相似文献   

4.
龙庆兵 《云南地质》2012,(3):404-406
东川播卡金矿,位于金沙江与小江夹持的三角成矿带上,为昆阳群中迄今发现的唯一独立大型金矿。矿区出露中元古界昆阳群浅变质岩系。结合近年来勘探成果,收集矿石品位进行统计学研究,探讨品位与矿化关系。  相似文献   

5.
会理—东川地区中元古代地层—构造格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尹福光  孙志明  张璋 《地质论评》2011,57(6):770-778
会理—东川地区是上扬子陆块出露中元古界地层最广泛的地区.以菜子园—麻塘东西向断裂带为界,之北为会理群,之南为汤丹群、东川群,断裂带内为通安组五段.均为一套浅变质的沉积岩夹火山岩.笔者等通过沉积学、火山岩岩石学和同位素地质年代学综合研究,认为中元古代( 1800~1650Ma)堆积了一套偏碱性细碧角斑岩和火山—沉积碎屑岩...  相似文献   

6.
东川、滇中地区中元古代地层格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东川、滇中地区是上扬子陆块出露元古代地层最广泛的地区,但露头又断续分布在不同的地点.由于缺乏古生物及年龄资料,在不同地区多以岩性进行地层划分与对比,而出现了"正层"与"倒层"观点之分歧.通过对东川及滇中地区地层中所夹的火山岩年龄测试及重要界面的观察与研究,发现东川地区黑山组凝灰岩中锆石U-PbSHRIMP年龄为1503...  相似文献   

7.
<正>矿区位于西坪向斜之北翼,区内出露地层主要为古元古界银鱼沟群一套中浅变质岩系,次为新太古界登封岩群和中元古界汝阳群和古生界寒武系部分地层,区内褶皱复杂,断裂构造相对简单,岩浆活动频繁,铜、铁矿点较多,成矿条件极为有利。矿区内共发现4条铜矿化带,矿化带受控因素主要  相似文献   

8.
东川托布卡金矿矿化层位与找金方向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对托布卡、小溜口、东川马鞍桥剖面昆阳群地层(包括特征岩性、岩石化学)对比研究,认为托布卡金矿矿化层位相当于东川矿区昆阳群下亚群的平顶山(美党)组和菜园湾(大龙口)组。云南在中元古界的找金工作,应以“黑层”、“断裂”、“蚀变”为重要线索。预测找金工作有望地区有:金矿区控矿剪切破碎带南延地段、小溜口—人民凹—燕子岩地区、因民-下四棵树倒转背斜逆断层带、鸡多向斜东侧茂麓断裂带、东川矿区南侧老鹰岩-白锡腊倒转背斜带。  相似文献   

9.
关于白云鄂博共生矿床沉积-变质成因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云鄂博矿区位于中国地台北部边缘,北邻天山-大兴安岭海西褶皱带,南倚内蒙台背斜. 矿区出露最老地层为上太古界二道洼群,由绿色片岩(绿泥石片岩、绿泥石英片岩、黑云母绿泥石片岩)、石英岩、二云片岩、角闪斜长片麻岩和大理岩等组成,变质较深,主要分布在矿区东部.其年龄(K-Ar)约在16.67~23.52亿年,相当于五台群. 元古界白云鄂博群不整合于二道洼群之上,主要由石英岩、板岩、千枚岩、白云质大理岩、结晶白云岩等海相沉积浅变质岩系组成.总厚度大于9000米,共分九个岩组,二十个岩段,矿区  相似文献   

10.
美国前寒武地层出露面积大约占其总面积的10%,但前寒武地层在显生代地层下面分布是很广泛的,特别在美国中部内地更为明显。前寒武地层出露区分布在苏必利尔湖区和阿迪龙达克山脉的加拿大地盾向南突出部分,以及中部内地往南的小内露层中。前寒武地层还分布在东部阿巴拉契亚山脉和西部科迪勒拉山带中由于受显生代形变作用而产生的较高隆起区内,但有关太平洋附近地区的前寒武地层是很少介绍过的。同位素年令测定资料表明,前寒武地层在时代上的变化范围很大,从35.5亿年到6  相似文献   

11.
云南省德钦县羊拉乡的羊拉铜矿,地处金沙江缝合带中段。矿区地层划分为羊拉岩组和里农岩组,矿区火山岩由两个岩组的火山岩组成,主要沿金沙江西侧分布,构成一条区域性出露面积达150km2、总厚度约400m的火山岩岩带。羊拉岩组玄武岩锆石UPb不一致线的下交...  相似文献   

12.
陕西略阳东沟坝金银铅锌多金属矿床成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一、地质背景矿区位于华北板块早古生代俯冲带南缘,南邻扬子板块。区内出露地层为中新元古界碧口群的一套海相火山喷发-沉积细碧角斑岩。此套岩系由基性岩浆、酸性岩浆喷发堆积而成,其上为正常海相沉积。可分为四个亚群,矿区内只出露二、三、四亚群,矿体产于第四亚群中。?..  相似文献   

13.
一、矿区地质 矿区位于阴山复杂构造带东部与北北东向新华夏构造带相交之联合孤西北部(图1) 。 矿区范围约六十余平方公里。地层以前震旦纪变质岩为主,出露宽度8~12公里。其次为侏罗系地层,分布于矿区东南,出露较少。前震旦系(Ar)地层为建平群小塔子沟组(Ar~(inx))自下而上岩性为黑云母角闪斜长片麻岩夹斜长角闪岩,磁铁石英岩(鞍山式变质铁矿)岩层(Ar~(jnx1));角闪斜长片麻岩类磁铁石英岩扁豆体(Ar~(inx2));  相似文献   

14.
河南嵩县前河金矿矿化特征、成矿时代与矿床成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前河金矿位于华北克拉通南缘熊耳山地区,属于典型的构造蚀变岩型金矿.矿区出露的地层主要为古元古界熊耳群鸡蛋坪组流纹斑岩、英安岩及安山岩和马家河组安山岩、杏仁状安山岩夹凝灰岩.区域构造以近EW向断裂为主,局部有NE和NNE向断裂发育.  相似文献   

15.
北衙金矿位于云南省大理州鹤庆县北衙乡,矿区面积约20km2。矿区出露地层有三叠系下统腊美组(T1l)、中统北衙组(T2b),下第三系上始新统丽江组(E23l)及第四系。矿区的褶皱、断裂及节理、裂隙等均十分发育,主要为近SN、NE、NNW及近EW向构造,并明显控制本区富碱斑岩体和金矿(化)的就位。矿区出露的岩浆  相似文献   

16.
墨斗河钼多金属矿是斑岩-夕卡岩-脉型"三位一体"复合型矿床,位于豫南大别山北麓新县境内,地处东秦岭—大别钼成矿带的东段。矿区岩浆活动频繁,经历了不同期次的区域变质作用。矿区出露地层主要为古元古界七角山组和新元古界苏家河群浒湾组。文章根据区域地质背景、矿区地质特征,综合研究了墨斗河钼多金属矿床的成矿信息、成矿地质环境和化探异常特征,认为矿区钼矿成矿条件优越,找矿潜力较大,预测矿区南部及深部可能存在大型斑岩型钼矿体。  相似文献   

17.
陕西汉中马元铅锌矿床成矿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MVT(密西西比河谷型)矿床是一类产于碳酸盐岩中的、具有显著后生特征的铅锌矿床.马元铅锌矿床形成于扬子陆块北缘稳定陆表海环境中的汉南基底隆起边缘.矿区出露地层主要有中新元古界火地垭群、上震旦统灯影组和寒武系.中、新元古代火地垭群位于碑坝隆起中心部位,灯影组和郭家坝组出露于隆起的周缘.灯影组与火地垭群呈角度不整合接触,与郭家坝组呈平行不整合接触.  相似文献   

18.
广泛出露于四川会理-会东及云南东川等地的中元古代东川群地层,由于其中赋存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包括铜 矿、铁矿等而倍受重视。前人对其地层划分、岩石学及其含矿性等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和认识,但尚未对其进行系统的层序地层研究。本文在野外地质考察的基础上,通过室内的详细分析,建立了东川群的沉积层序,即1个I级层序(时限约2.3亿年),12个Ⅱ级层序。  相似文献   

19.
宋要武 《华北地质》2002,25(3):179-182
马圈一带出露的主要地层为上元古界栾川群和中元古界官道口群,是Pb、Zn、Ag的主要含矿地层.燕山期花岗岩在空间上与矿化关系密切.矿体主要受北西向断裂控制,常分布在北西、北东向断裂构造交汇部位.根据地球化学特征、矿产分布规律和找矿标志,划分出百炉沟西凹—东凹—磨沟、百炉沟—黄花北沟—杨树凹等两个一级和银窝沟—大石渣沟—小石渣沟、板岔沟等两个二级找矿预测区.  相似文献   

20.
宋要武 《华北地质》2002,(4):179-182,189
马圈一带出露的主要地层为上元古界栾川群和中元古界官道口群,是Pb、Zn、Ag的主要含矿地层.燕山期花岗岩在空间上与矿化关系密切.矿体主要受北西向断裂控制,常分布在北西、北东向断裂构造交汇部位.根据地球化学特征、矿产分布规律和找矿标志,划分出百炉沟西凹—东凹—磨沟、百炉沟—黄花北沟—杨树凹等两个一级和银窝沟—大石渣沟—小石渣沟、板岔沟等两个二级找矿预测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