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7 毫秒
1.
介绍了数字一次群多点会议电视系统中集中控制器的软件设计及功能描述,通过集中器的控制,实现了一个实用的多点电视会议系统,系统具有连接、转发、选择、拆线等多种控制功能。  相似文献   

2.
行为特征是多粒度时空对象的重要特征,是对象之间控制与响应的重要方面,是体现时空对象相互作用、动态变化的核心。传统GIS往往采用系统外挂的方式解决对象的响应与控制问题,无法提供底层模型支持。针对这一问题,采用多粒度时空对象数据模型为对象行为建模,描述对象行为特征的框架,设计其逻辑数据结构和存储格式,在此基础上,研究行为的触发和调用机制,设计其在全空间信息系统中的运行流程,最后搭建原型系统进行实验。结果表明,设计的模型框架、触发和调用机制可以从模型底层有效解决对象的控制与响应问题,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可靠性,能够为多粒度时空对象的行为表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基于中国沿海GNSS观测网20个测站31 d的数据,从数据处理模式、系统组合和卫星截止高度角等方面研究沿海地区GPS/GLONASS数据提取天顶对流层延迟的方法,以CODE提供的对流层产品和探空数据资料作为标准值来评价对流层延迟的精度。结果表明,截止高度角为10°时,采用双差网解GPS/GLONASS组合系统提取的天顶对流层延迟精度略优于双差网解GPS单系统和精密单点定位GPS/GLONASS组合系统,各方法提取结果不存在明显的系统偏差;截止高度角设置对天顶对流层精度影响较大,截止高度角为30°时,采用双差网解GPS单系统提取的结果精度最优,但其精度较低截止高度角时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4.
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理论的相关算法及其在多传感器系统中的应用,分析了数据融合技术目前在应用方面存在的问题;针对应用证据理论(D-S方法)解决多传感器条件下的数据融合过程中存在的失效问题,给出了修正合成规则;通过实例对其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5.
2008年5月31日,省、市第二次城镇土地调查办公室组成验收组,对东明县城区第二次城镇土地调查项目控制测量、权属调查阶段成果进行了验收。验收组采用内外业相结合的方式,听取了工作报告、技术报告、检查报告,实地抽查检视了部分城区D级、E级GPS控制点。验收组一致认为:东明县提交的验收成果资料基本完整,齐全,技术设计方案合理,技术总结和工作总结能反映整个工作过程的组织、计划、统计情况;质量控制措施严密,检查项目齐全,格式规范;控制测量成果符合技术设计书要求,技术路线正确,工作流程合理,GPS控制网布测方案能满足城区地籍调查和相应精度分级的要求,点位选择合理,  相似文献   

6.
正北京超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创新研发的精益敏捷研发管理体系,包括敏捷研发模式和精益质量管理体系,实现了高效的软件研发流程和质量管控,提供了快速响应用户需求、高质量、高可靠的GIS产品。为了解决早期瀑布开发模式中软件研发项目周期控制难度大、新产品投放市场周期长、对需求响应速度慢、软件质量不理想和缺陷易重复出现等问题,超图研究院构建了基于Scrum的敏捷研发模式(图1),由  相似文献   

7.
自动气象站观测系统在气象领域中应用广泛,数据采集器是系统中的关键部件,改进了低功耗、多功能、多通道、智能化控制等性能.传感器接口包括DAC实现的可调恒压源和可调恒流源、稳压二极管实现的前端保护、多路模拟开关实现的通道控制和测量类型控制、精密线性光耦合器实现的隔离电路、DAC和仪表放大器实现的增益控制等硬件部件.设计单片机程序实现电路的各种控制及要求功能.经制板、调试,该数据采集器能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8.
为了确定巴音都兰凹陷巴66扇体的成因类型和特征,利用岩心、岩石薄片、测井和三维地震等资料对其沉积特征、控制因素、沉积模式等进行了系统性研究。研究表明,巴66扇体为间歇性洪流经短距离搬运后快速沉积而成的扇三角洲,扇体水动力以重力驱动为主导,平面延伸短,内部分异差,整体呈朵状,具有“小平原-大前缘”的相带特点。扇体主要特征为:岩石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均低,以杂乱块状砂砾岩为典型岩相;测井曲线具有高幅、齿化、多突变接触等形态特征;地震相包含乱岗状、前积状、席状等类型,并据此划分出平原,前缘(近、中、远端),前三角洲或湖相等相带。综合分析认为斜坡带之所以发育扇三角洲主要受凹陷背景环境、古地貌控制:①隆起物源、盆窄(无宽缓斜坡)、湖阔等背景条件保证了物源供给以及短距离搬运的条件;②凹槽古地貌提供了砂体发育空间,坡折带改变了坡度,分割了可容纳空间并控制了相带分布,水下低凸起影响了扇体平面形态展布,最终构建了巴66扇体的沉积模式。   相似文献   

9.
应用谱分析方法,分析了中日亚洲季风观测实验期间所使用的高原自动站冬夏两季气象资料在频域上的特征。结果表明,夏季有6~8d、候、准4d和2~2.4d的振荡周期,冬季还存在12d即准两周的周期,还发现高原上的系统对四川盆地有影响。又用常系数物理系统的分析方法,研究了500hPa高度场对热源分量的响应,发现对于短周期的温度波动,高度场几乎及时加以响应;对于中周期的温度波动,高度场要滞后1~2d才能作出响应  相似文献   

10.
多源异构数据整合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多源数据库之间的异构差异及互操作应用,分析和研究了异构数据集成体系结构、模式映射、模式冲突及解决办法、查询处理、数据集成及数据管理等相关问题,提出了中间件体系结构的异构多源数据库整合系统解决方法,模式映射方案采用GAV,系统采用JAVA语言设计,使用JBoss4.2设计,算法采用类JAVA语法描述,模式以及模式集成信息采用XML描述.以实际用例测试,成功解决了模式冲突的消解、全局查询的分解和数据集成处理等问题,系统运行效果良好,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模糊控制中的设计思想及方法,并采用模糊控制的方法来改进实际生产中PID控制的一些控制难点。将改进方法应用在一大型水压机控制系统中并在实际生产中取得了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12.
随着无人机(UAV)在民用各个行业应用领域的推广,对精准遥感的需求越来越强烈。旋翼飞行器作为无人机的一种,近年来发展迅速,已成为小范围精准遥感测绘的首选,然而其本身飞行的稳定性与遥感成像效果有着直接联系,因此姿态控制器也成为无人机稳定性能研究的基础问题。针对四旋翼飞行器运动的欠驱动、强耦合和非线性特性,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滑模和扩张状态观测器(ESO)的姿态控制器,设计了可一系列实验方法来获取模型参数(转动惯量、升力系数、扭矩系数和电机时间常数),并建立四旋翼各个模块的数学模型。在此模型基础上,采用滑模控制器实现四旋翼飞行器姿态解耦鲁棒控制,通过sat函数替换符号函数改进滑模控制器结构,减缓颤振现象。同时,结合ESO实现对四旋翼姿态回路的系统干扰总和进行实时估计,其中干扰总和包括建模状态间耦合项、未建模动态以及外部干扰,从而对滑模控制器的输出进行实时干扰补偿,实现高品质的四旋翼姿态控制。本文设计2组实验:实际操纵指令跟踪实验;外界实际挂载重物干扰实验。通过实验对这2种四旋翼无人机姿态控制器(基于滑模和ESO的控制器、单独滑模控制器)进行仿真和实际试飞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同等情况下,基于滑模和ESO的控制器能够实现姿态稳定且跟踪误差减少约20%,同时该控制方法增强了四旋翼的抗干扰能力,悬停时姿态角度波动幅度减少约50%,具有实际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针对传统控制系统鲁棒控制器阶数较高的缺陷,提出一种具有阶次限制的鲁棒控制器设计方法.利用Ne-vanlinna-Pick插值方法,将鲁棒控制器设计问题转化为求解非线性方程的根,避免选择H∞控制中加权函数.基于同伦法设计低阶鲁棒控制器,通过仿真实验研究该鲁棒控制器下的阶跃响应,以及存在外部干扰时系统的控制性能及干扰抑制能力,并与传统滞后超前校正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该控制器不仅能够在保证跟踪精度前提下具有较强干扰抑制能力,而且当系统存在不确定性时,闭环控制系统具有很好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4.
针对一类多变量非线性控制对象的轨迹跟踪问题,设计一种模糊迭代学习控制器,利用模糊控制器动态调节迭代学习律增益矩阵参数,通过反馈线性化算法和信息融合技术降低模糊控制器输入变量维数,实现多变量非线性系统轨迹跟踪控制.结果表明:与固定增益型迭代学习控制器相比,采用模糊迭代学习控制器学习速度提高,控制稳定性改善,两自由度机械臂的轨迹跟踪控制仿真结果也验证模糊迭代学习控制器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5.
高速滑坡具有运动速度快、波及范围广的灾害特征, 因此对滑坡启动、加速和静止整个运动过程进行研究很有必要。基于滑面力学特性将滑面分为弹性介质区和应变弱化区, 构建了高速滑坡二维力学模型, 提出了滑坡启动动能计算公式和滑坡运动过程的能量计算公式; 以千将坪滑坡为例, 采用启动动能计算公式得出滑坡的启动速度为2.35 m/s; 依据滑面形态将其运动轨迹划分为快速加速、平稳加速、平稳减速、急剧减速4个阶段, 进行运动过程分析, 得出滑坡最大速度为16.8 m/s, 以滑坡前缘高程所在平面为势能基准面, 分析不同能量与总能量占比的变化情况, 在滑坡的4个运动阶段中, 动能占比分别为9.1%, 25.6%, 15.1%, 0%;摩擦损耗能量占比分别为: 5.5%, 58.8%, 81.7%, 95.5%;势能占比分别为: 85.2%, 14.2%, 0%, 0%;其他阻力能耗占比分别为: 0.2%, 1.4%, 3.2%, 4.5%。研究结论对高速滑坡致灾机制和风险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针对温控系统具有大惯性、纯滞后、时变性的特点,设计了一种基于退火遗传算法的Fuzzy-PID控制器,并采用退火遗传算法实现动态优化PID参数。MATLAB仿真结果表明,控制器不失模糊控制鲁棒性强、超调小的特点,且在动态跟踪品质和稳态精度方面明显优于常规的Fuzzy-PID控制。这种PID控制器具有良好的控制性能,体现了退火遗传算法在参数寻优方面所特有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7.
基于模糊控制的快速循迹智能车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基于模糊控制的快速循迹智能车的实现方法.利用转速传感器、线阵CCD、舵机等构成一个闭环控制系统,并采用PI算法控制智能车后轮速度.采用模糊控制算法将线阵CCD返回的误差模糊化,然后按照MAX-MIN规则进行逻辑推理,最后将推理结果反模糊化后以控制舵机转向.实验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一种远程智能电话控制器的设计及实现.该控制器以单片机、双音多频解码和语音芯片为核心,通过个人通信终端和PSTN实现远程多路电器遥控.系统还具有密码设置、在线修改、掉电保护、状态查询等多种功能,所有操作均有语音提示,使之具有商业实用性.  相似文献   

19.
为满足钻井导向系统非接触供电单元开发设计需要,设计一种小功率调压、调频电源.采用智能控制芯片AT89C51作为控制核心部件,自振式反激变换器实现调压模块设计,全桥逆变电路实现调频模块设计,通过IR2110芯片实现驱动.控制芯片产生PWM控制信号,控制开关管的导通并在直流侧加入合适的整流电容使电压平稳输出,经隔离驱动电路实现电能的通断控制,实现电源电压、频率和幅值可调.实验结果表明:该电源具有过电流、过电压保护功能,设计结构合理,成本低廉,控制精度较高,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20.
2016-03-30发射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IGSO-6卫星采取了不同于之前在轨运行的IGSO卫星的姿态控制模式,在地影期间保持连续动偏模式。利用多个观测网的观测数据进行GPS/BDS联合定轨,分析了IGSO-6卫星的定轨精度。结果表明,IGSO-3卫星地影期间轨道重叠段3D精度平均为0.31 m,最大为0.67 m;IGSO-6卫星平均为0.18 m,最大为0.28 m。姿态转换期间,激光检核视向精度IGSO-3达到0.2 m,IGSO-6优于0.1 m。相比于同时段经历地影期的IGSO-3卫星,采取新的姿态控制模式后,IGSO-6卫星能够有效避免因为地影期导致的定轨精度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