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正核心阅读自然保护地是自然生态空间最重要、最精华的组成部分,当今世界大部分国家在构建本国生态安全格局时都以自然保护地的形式进行,自然保护地体系也是目前国际上被认为最有效的自然保护手段之一。据初步统计,我国目前各类自然保护地超过1万个,覆盖了陆地面积的18%左右,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从6月开始  相似文献   

2.
土地整理是人类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主要手段,同时也是一项功在当代,造福子孙的社会事业,还是规划国土保持耕地总量平衡的重要措施。土地开发整理在我国是一项新事业,具有多目标、多管理层次、多管理部门的特点,从项目管理目标来看,土地整理不仅要追求新增耕地的数量,而且要注重耕地质量的提高、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的改善等。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实施阶段的  相似文献   

3.
土地资源是指已经被人类所利用和可预见的未来能被人类利用的土地。土地资源既包括自然范畴,即土地的自然属性,也包括经济范畴,即土地的社会属性,是人类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对象。土地资源指目前或可预见到的将来,可供农、林、牧业或其它各业利用的土地,是人类生存的基本资料和劳动对象,具有质和量两个内容。在其利用过程中,可能需要采取不同类别和不同程度的改造措施。  相似文献   

4.
正加拿大国家公园,不仅是人们野营、休假、娱乐的最佳场所,更是他们了解自然、观察分析、思考研究自然世界的课堂。国家公园设立原则面积大小不重要,更多是从科学视角考量加拿大国家公园是在国家公园法案保护下,由加拿大联邦政府拥有,为该国民众及其后代的利益、教育和娱乐服务的一类特殊地区。1885年,班夫国家公园成立并成为加拿大第一个国家公园。截至2018年,加拿大共有39个正式国家公园和8个国家公园储备区(即候补公园),公园面积介于14平方公里  相似文献   

5.
地质遗迹作为一种自然资源,可被人们开发利用,转变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然而,作为一种不可再生资源,要实现其永续利用必须注重集中统一管理。一、我国地质遗迹资源保护和管理的现状我国是世界上地质遗迹资源比较丰富、种类齐全的少数国家之一,在世界自然宝库中享有盛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将我国列为世界地质公园计划试点国家之一。早在1980年以  相似文献   

6.
正(2014年4月10日国土资源部第2次部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令第59号《地质环境监测管理办法》已经2014年4月10日国土资源部第2次部务会议通过,现予以发布,自2014年7月1日起施行。部长姜大明2014年4月29日第一条为了加强地质环境监测管理,规范地质环境监测行为,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地质环境监测,是指对自然地质环境或者工程建  相似文献   

7.
丁全利 《国土资源》2011,(11):14-17
中国是世界矿业大国之一。今天,作为全球矿业市场上的重要国家,中国矿产资源领域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世界矿产资源供需形势的变化。一年一度的中国国际矿业大会开幕之时,来自五大洲的矿业界人士,自然将关注的目光首先投向中国矿业政策及相关制度方面。  相似文献   

8.
<正>(2014年4月10日国土资源部第2次部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令第59号《地质环境监测管理办法》已经2014年4月10日国土资源部第2次部务会议通过,现予以发布,自2014年7月1日起施行。部长姜大明2014年4月29日第一条为了加强地质环境监测管理,规范地质环境监测行为,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地质环境监测,是指对自然地质环境或者工程建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浙江省在安吉县等地开展设施农业用地管理制度创新改革试点,以建立健全长效监管机制,从源头上强化耕地保护。安吉县坚守“农地农用”底线,强化用地监管,大力保障设施农业多样化用地需求,充分调动当地发展设施农业的积极性。根据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关于设施农业用地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自然资规〔2019〕4号)和浙江省自然资源厅、省农业农村厅《关于规范设施农业用地管理促进设施农业健康发展的通知》(浙自然资规〔2020〕10号)精神,安吉县结合自身特色,在全省率先出台《安吉县设施农业用地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高质量打出“保障用地需求、强化长效监管、落实复垦责任”的设施农业用地管理组合拳。  相似文献   

10.
正自然资源全要素,指的是土地、海洋、矿物、森林、草原、河流、湖泊以及动植物等可为人类利用的各类自然资源。人类社会的生存发展离不开自然资源,这些自然资源要素以其独立的体系、特征、形式存在于自然空间当中。因此,为了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为了更好地满足民生需求,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全国各地都在不断地探索自然资源全要素的科学管理,充分利用资源要素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11.
资讯速览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金句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地球家园人与自然应和谐共生。当人类友好保护自然时,自然的回报是慷慨的;当人类粗暴掠夺自然时,自然的惩罚也是无情的。我们要深怀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地球家园。——2021年10月12日,习近平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上的主旨讲话。  相似文献   

12.
正测绘地理信息工作是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机构改革后,测绘全面融入自然资源系统。基础测绘的服务模式由原来面向全社会的"普适性服务",转化为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基础性、公益性测绘保障,并为自然资源"两统一"职责的履行提供资源和技术保障支持。为此,如何在新形势新要求下找准定位,查找差距,补齐短板,满足自然资源管理新需求,高质量服务自然资源管理工作是基础测绘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3.
正随着自然资源部"三定"方案的公布,部各司局负责人的人员名单也在国庆前夕出炉。这份"大名单"所包含的90多人,成了新组建自然资源部的"班底团队",于9月30日进行了宪法宣誓,意气风发地开始在本届政府组成部门的第一个任期。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开启了师法自然、师法基层、师法新发展理念的  相似文献   

14.
<正>所谓自然资源,是指自然界中可以被人类直接获得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在一定时间和条件下,能产生经济效益,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因素和条件。自从有了人类以来,自然资源就同人类社会有着密切联系,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社会物质财富的源泉,是社会生产的原料、燃料来源和生产布局的必要条件与场所,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据之一。惟其如此,强化自然资源动态监视监测管理就显得  相似文献   

15.
在当今社会,人力资源已成为时髦并被广泛接受的名词。原来的人事部已纷纷改称人力资源部,我们成为了企业重要且急需的“资源”。然而,仅将人力作为资源还不够,还应将人力变成资本,使其成为企业的财富,让其为企业所用,给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资源和资本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却有着本质的区别。首先,资源是自然形成、未经开发的,而资本却经过精心的开发和筹划,成为企业生产利润的基础。其次,资源和资本在使用上考虑的角度完全不同。如果要资源,  相似文献   

16.
矿产资源管理是我国政府重要的社会职能之一,也是国土资源管理的重要职能。由于矿产资源不仅具有不可再生性、隐蔽性、分布不均匀等自然属性,因而矿产资源管理具有区别于其它行政管理的特殊性。在分析研究矿产资源管理制度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当前新的形势,进一步探讨加快制度创新对促进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而提出了加快矿产资源管理制度创新的6条建议。  相似文献   

17.
2020年4月20日,广西自然资源厅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资源厅关于推进矿产资源管理改革有关事项的通知》(桂自然资规[2020]1号,以下简称《通知》)。《通知》中涉及矿业权出让管理、矿业权市场化配置、矿业权登记、储量管理等多个方面工作,所提出的一系列创新举措,是广西在矿产资源领域的一次重大改革。《通知》中有哪些主要内容?有哪些创新和突破?请关注本期政策解读——  相似文献   

18.
自然元素矿物,独特而稀有,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单质矿物,若大的地球,目前已知的也只有大约40种,只占地壳质量的0.1%,因此非常稀有。自然元素矿物,不同于其它矿物,是纯自己的矿物,哪怕是最活跃的氧、最易结合的硫,它也不与结合,故被称为"自然元素"矿物。此类矿物分为两类:金属自然元素矿物和非金属自然元素矿物;下面图片中的矿物为湖南省地质博物馆馆藏的自然元素矿物,黄灿灿的金。  相似文献   

19.
自然资源按市场原则流动起来,变成国民财富和国家的经济实力,这是世界性大趋势。由于市场对自然资源配置的局限性,诸如重业主利益和当代人需要,导致对资源破坏、浪费和过度消耗。国家作为全民意志的代表者,从社会利益和可持续发展考虑,制定相应政策对自然资源开发和应用进行宏观调控,已逐渐成为世界性自然资源管理的大趋势。  相似文献   

20.
泰山是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同时又是世界级地质公园。随着泰山知名度的不断提高和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泰山石作为泰安特有的地质资源受到社会各界的青睐,市场需求越来越大,对外影响越来越深远,由此带动了奇石资源的全面开发。但违法开采、盗采滥挖、破坏地质地貌景观和非法收购、销售奇石的行为同时存在,因此,保护和管理好奇石资源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