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汞矿化主要特征及区域分布型式的初步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若兰 《矿床地质》1983,2(1):30-37
本文根据近年所收集的有关资料,在简述我国汞矿特点的基础上,对汞矿化的主要特征及区域分布型式作一初步探讨,以供参考。不当之处,敬请指正。一、我国汞矿的主要特点我国汞矿分布普遍,产出的地质环境各不相同,矿床类型多样。除具汞矿床所共有的某  相似文献   

2.
在城门山铜矿系统开展了土壤壤中汞、热释汞、全汞的测量。结果表明,花岗闪长斑岩和破碎带上覆的土壤中具有明显的壤中汞气、热释汞的富集,土壤中汞气的主要源是深部的硫化物矿体。汞异常能够准确地反映出下伏矿体的赋存部位。土壤全汞因为本底汞的影响不能很好地反映矿化信息,利用土壤全量汞与热释汞含量的比值来抑制本底汞,突显热释汞,能更清晰地显示深部的矿化信息,是示踪深部矿化信息的有用的地球化学指标。  相似文献   

3.
江西九江城门山铜矿汞气测量找矿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城门山铜矿系统开展了土壤壤中汞、热释汞、全汞的测量.结果表明,花岗闪长斑岩和破碎带上覆的土壤中具有明显的壤中汞气、热释汞的富集,土壤中汞气的主要源是深部的硫化物矿体.汞异常能够准确地反映出下伏矿体的赋存部位.土壤全汞因为本底汞的影响不能很好地反映矿化信息,利用土壤全量汞与热释汞含量的比值来抑制本底汞,突显热释汞,能更清晰地显示深部的矿化信息,是示踪深部矿化信息的有用的地球化学指标.  相似文献   

4.
贵州汞、铅-锌层控矿床成矿机制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傅良佐 《矿床地质》1984,3(1):83-92
汞、铅-锌层控矿床均产于一定地层、岩相和岩性中,它们的分布远离岩浆岩体,成矿温度低。多年来,不少中外地质工作者把这类矿床列为低温热液矿床(岩浆期后热液或远温式矿床)。近年来,随着层控矿床研究的进展,对它的成因也有了一些新认识和突破。本文在综合研究贵州汞、铅-锌矿床的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对矿质的初始来源、沉积环境、成矿作用方式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在大厂长坡锡矿采集土壤、岩石及矿体(矿石)样品共280个,开展了热释汞测量技术条件、异常特征及成晕机制的研究,结果表明:大厂长坡锡一多金属矿床的热释汞,在空间上随矿体赋存明显呈由下到上的"三层楼"式分布,即下部似层状矿体含汞量<中部细脉型矿体汞量<上部裂隙脉型矿体汞量,汞随矿体沿构造滑脱面及裂隙带上升运移;在平面上似层网脉状矿体中部含汞量高,边部低,细脉状矿体边部高中间低,裂隙脉矿群底部低,顶部高,清晰地体现了汞运移扩散的路径.根据汞的运移和赋存形式推判汞异常形成过程为汞伴随深大断裂和多次的岩浆入侵上升,并在成矿过程中赋存于富含硫化物的矿床中,良好的容矿构造和矿石围岩岩性保障了汞的运移和赋存.  相似文献   

6.
《物探与化探》1999,23(6):415-420
在收集整理中国大陆上十几条地学断面、数十条地震剖面、大地电磁剖面、地壳上地幔剪切波资料的基础上,对含金矽卡岩矿床的深部地球物理背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作者认为岩石圈剪切带是控制含金矽卡岩矿床的最主要的深部地球物理背景条件。壳内低速高导层因与地幔流体分布有关,同样对含金矽卡岩矿床有控制作用、大( 深) 断裂带的交汇部位控制着与矿有关的中酸性侵入岩浆,可以利用这些因素的共同制约作用进一步圈定含金矽卡岩矿床和铜伴生金矽卡岩矿床分布的远景预测区。  相似文献   

7.
Copper mineralization along the Mount Gordon Fault Zone in northwest Queensland contains sufficient mercury to permit mercury pathfinder techniques to be used for exploration for further deposits in the area. At the Mammoth mine, the No. 1 orebody contains 310–14000 ppb Hg, with the highest contents in “sooty chalcocite” which may be of supergene origin. The B orebody contains 100–4300 ppb Hg, with highest concentrations at the top of the deposit. Other deposits in the Mammoth area contain 10–1600 ppb Hg, with mean mercury contents > 200 ppb in fault-related mineralization.There is a strong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mercury and copper, sulfur, silver, arsenic, bismuth, lead, antimony and thallium contents in the deposits which suggests mercury was introduced during the mineralizing process. However, most of the mercury occurs on the surfaces of sulfide minerals, indicating its introduction at a late stage of mineralization.Mercury in the No. 1 orebody is partly of supergene origin whereas primary mineralogy may control mercury distribution in the B orebody. The presence near the Mammoth Fault of a lens of pyrite containing high concentrations of mercury (geometric mean 820 ppb) suggests that the mercury content of pyrite encountered in future exploration programmes in the region might be used to indicate proximity to mineralized fault zones.Gossans derived from copper deposits contain more than five times the amount of mercury in ironstones developed over unmineralized or poorly mineralized fault zones. The mercury contents of iron-rich rocks may be used to discriminate gossans from the numerous fault ironstones in the Mammoth area.  相似文献   

8.
钪的地球化学与铁矿石成因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宋学信 《矿床地质》1982,1(2):53-57
一、钪的地球化学特征钪在元素周期表上位于第四周期第三族,属过渡元素类的稀土元素。它的原子序为21,是一个奇数元素,具有奇数的原子量(44.956≈45)和奇数的电价( 3)。在戈尔德施密特的元素地球化学分类中,钪属于亲石元素,位于戈氏原子容积曲线第三个凹陷的上升部分。Рехарский(1976)将其归为基性元素。在费尔斯曼的对角线系列中,钪的离子半径(0.81)与Li~(1 )(0.82)、Mg~(2 )(0·80)、Zr~(4 )  相似文献   

9.
贵州省汞矿构造域与汞矿带的划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贵州是我国著名的汞矿省,贵州省汞矿以其储量大、品位高、分布广等突出特点而驰名。汞矿分布除黔东南外遍及全省。据不完全资料统计,全省有汞矿床60余处,矿点、矿化点二百余处。汞矿床有多种成因类型,以沉积改造类型为主。含矿层位除志留系外,各时代地层均有汞矿产出,主要集中在寒武系。汞矿床与构造关系密切,可划分为受褶皱控  相似文献   

10.
区内矿产资源丰富,有铜、铅—锌、金、铁、汞、镍六种成型矿床。区内古生代、中生代地层中海相火山岩层可作为有利的赋矿层,中生代沉积地层,尤其是三叠系地层可作为有利找矿层。铜、铁矿床形成与侵入岩有关。成矿带明显受北西、北西西、北西转南北向区域性深、大断裂控制。与中—酸侵入岩有关的矿床,局部重力异常多表现为圆形、椭圆形的重力低,矿床主要位于负异常中心及边部地带。航磁异常多有异常反映,幅值一般在50nT以下。与赵基性—基性侵岩有关矿床,局部重力异常表现为椭圆形的正异常,矿床位于正异常边部,且与一正磁异常对应。  相似文献   

11.
深埋条件下白云岩能否形成有效储层是塔里木盆地深层油气勘探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塔深1井大于8000m深度白云岩岩芯仍具有多孔洞带发育,并具有形成储层的孔渗性,揭示了深部白云岩有效储层的存在。研究证实,该类孔洞的形成与热流体活动相关,但其在地层中分布的特征和广泛性有待揭示。通过野外露头观察及室内测试分析,在柯坪地区经历过深埋条件的上震旦统-下奥陶统白云岩中发现了与塔深1井相似的溶蚀孔洞的普遍存在现象。孔洞内充填的石英、自形白云石以及方解石矿物原生盐水溶液包裹体均一温度依次可达到368℃、314℃和303℃,远高于相应地层最大埋深(约6000m)条件下推测的正常地层温度范围(120~240℃),盐度分布范围依次为3.39%~9.86% NaCleqv、1.05%~18.13% NaCleqv和4.34%~9.98% NaCleqv。同时,研究也发现了黄铁矿、萤石、重晶石、石英、菱铁矿、毒砂和鞍形白云石等热流体相关矿物组合,并在相应流体包裹体内发现了CO2、H2S和烃类气体等对白云岩具有溶蚀性的气体存在。综合以上测试成果,证实柯坪露头区白云岩地层内存在大规模的异常热流体活动,推断可能与盆地深部大规模岩浆热事件相关。研究揭示热流体活动产生了顺层溶蚀、冷缩裂缝、差异性溶蚀以及热流体再作用的大型溶塌等多种孔隙空间结构,孔隙类型主要为缝-洞复合型。揭示热流体溶蚀改造作用主要受构造裂缝和地层界面等因素控制,其对白云岩地层孔隙空间的改造主要表现为建设性与破坏性共存,研究区则以建设性为主。  相似文献   

12.
川西北地区金矿成矿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四川省西北部是我国岩金矿床分布的重点地区之一,尤以微细浸染型金矿床为主。该区有刷经寺联合村、嘎拉、金木达等大中型与超大型金矿床,显示出金矿成矿的良好前景。研究区处于古特提斯东缘的被动陆缘,为稳定大陆边缘海湾或封闭的海湾浊流盆地环境。浊积岩沉积形成金的初步富集,并在印支期发生低温动力变质,成为微细浸染型金矿的主要矿源层。岩浆活动沿区内构造边缘破裂带发生,形成构造岩浆岩带,并与金及多金属成矿有着密切的关系。双向收缩的造山运动为金成矿提供了区域构造条件,韧脆性剪切带控制了金矿的分布,并为成矿提供了主要的热动力。  相似文献   

13.
广东区域构造及与银矿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敏 《矿产与地质》1993,7(1):29-34
广东大地构造位于华南加里东地槽褶皱系.其地质构造划分出雪峰—加里东、海西—印支、燕山和喜山4大构造层.主要深—大断裂带分为NE向深—大断裂带、EW向断裂—岩浆岩带和NW向大断裂带.广东银矿床产布主要受海西—印支构造层和NE向深—大断裂带的控制,大多数银矿床分布于粤中—粤西雪峰—加里东褶皱区内,尤其是不同级别构造单元的接触过渡地带.独立、共生银矿床与区域构造关系更为密切.  相似文献   

14.
陕西汞矿类型简介兼论金—汞矿床的找矿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可法 《矿产与地质》1991,5(5):333-337
在综合归纳秦岭泥盆系多金属矿带特征的基础上,将陕西汞矿床划分为三种类型,即层控型、裂隙脉状型和伴生型;分析了金汞元素的矿物和地珠化学相似性,金汞矿床共生成矿特征,认为陕西境内秦岭地区是金—汞找矿的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15.
卢新卫  马东升 《矿床地质》1999,18(2):168-174
根据分形理论计算了湘中各锑矿带断裂体系的计盒维数和信息维数。通过对各矿带断裂体系分维特征与锑矿分布之间关系的分析,发现断裂体系的分维高值区与锑矿分布密集区相对应,这不仅表明断裂是成矿流体运移的主要通道,同时也表明断裂体系分维特征是定量描述锑矿床定位及成矿流体运移,聚集条件的一个重要参数。  相似文献   

16.
羌塘盆地中生界含油气系统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羌塘盆地位于青藏高原中北部,具有广泛的中生代海相沉积。羌塘盆地中生代具有发育良好、分布广泛的烃源岩,其中上三叠统的肖茶卡组、中侏罗统布曲组和夏里组有机质类型好,丰度高,成熟度高,埋藏较好,其生油量巨大,是盆地油气的主要来源之一。羌塘盆地储集层和盖层发育,储盖层性能优越。根据Magoon的含油气系统理论,把羌塘盆地含油气系统分为3套:肖茶卡组(T3x)、布曲组(J2 b)和索瓦组(J3s)含油气系统,其关键时刻主要有:a.侏罗纪末—早白垩世早期;b.新近纪沉积之后,生储盖时空配置好。   相似文献   

17.
中国碱性侵入岩的空间分布及有关金属矿床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我国碱性侵入岩分布十分广泛,且常沿两大构造单元之间或古老大陆边缘的深断裂带分布。深断裂是控制碱性岩上侵定位和控岩控矿的构造,碱性岩侵入体常呈串珠状沿深断裂作线状延展,形成14条岩带,将与其有关的内生金属矿床分为12类。并对白云鄂博、牦牛坪、东坪和巴哲等矿床的地质特征进行了研究,还将与碱性侵入岩有关的金属矿床分为与正长岩类有关的矿床和与碱性花岗岩类有关的矿床两大类。  相似文献   

18.
湖南深部构造活化及其浅部响应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梁新权  郭定良 《地质科学》2002,37(3):332-342
湖南深部构造的古老性由其在古元古代的表象所证实,而长期性则由其所分割的岩石圈块体在漫长时期内的活化改造特征所体现。本研究表明,大型的深部构造是构造、岩浆活动和矿产的集中带,沿走向的区域构造、岩浆及成矿历史是深部构造在浅部的响应。深部构造作为多次能量释放带,其交汇处有利于大型或超大型矿物资源的形成和聚集,因而对找矿预测有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19.
根据钻井岩心、铸体薄片、扫描电镜、测录井资料及分析化验资料,对柴达木盆地北缘西段平台地区古近系路乐河组地层岩心的沉积构造、粒度特征、沉积序列等进行详细研究,分析平台地区古近系路乐河组的沉积相类型及演化过程。研究表明,平台地区路乐河组主要受近源沉积控制,沉积了一套以砾岩、含砾粗砂岩、泥质粉砂岩和泥岩为主的粗粒碎屑岩,发育槽状交错层理和板状交错层理,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较差。粒度概率累积曲线显示碎屑颗粒沉积物主要由悬浮组分和跳跃组分组成,表明水动力条件较强,以河流相沉积为主。沉积微相类型以河床亚相的河床滞留和心滩沉积为主,其次为河漫亚相的河漫滩沉积和泛滥平原沉积。沉积相的研究清楚展示出平台地区古近纪早期路乐河组的沉积特征和演化规律,为该地区下一步油气勘探工作提供可靠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20.
柳西地区自古生代以来形成的柳园-俞井子裂谷带等构造奠定了金矿床产出的地质背景、金矿成矿作用受一定的地层、构造、岩浆岩控制,不同级别和规模的构造分别控制着金矿成矿带、矿床(体)的产出,同时控制着金矿的矿床类型及成矿元素组合。找矿方向为柳园-俞井子裂谷带南北缘深大裂带及其内部次级大断裂两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