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 毫秒
1.
本文对河外射电变源和致密源的观测特征以及理论模型进行了评述。本文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包括仪器及观测方法、样品选择及资料分析,射电源的频谱特征和时变性质等。 本文的第二部分简述了理论研究和模型工作。其中包括对于在河外射电源中观测到的射电频谱及视超光速运动等现象的理论解释。和其它模型比较起来,Rees模型比较好,它可以很好地解释观测特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日食射电观测及其资料预处理的基本方法。其中包括日食观测点的选址、观测前的准备、日食观测和食后资料的预处理等。通过资料预处理 ,可得到归一化天线温度和斜率食变曲线 ,为研究日面亮度温度分布和射电源参数等基本物理量提供基本数据和资料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1987年9月23日昆明日偏食8.2厘米射电观测资料进行了处理,分析了射电局部源和光学活动区的对应关系,得出了8个射电源的流量,二维角径大小、高度和亮温度。计算出谱斑上空晕的辐射标度N~2L=7.3~8.4×10~(28)电子数~2/厘米~5。  相似文献   

4.
我国“太阳射电宽带频谱仪(0.7~7.6GHz)”于2001年10月19日观测到的复杂太阳射电大爆发,呈现许多有趣的特征。本文结合NoRH的高空分辨率成像观测资料,分析了该爆发的微波射电源区的演化特征及与射电辐射特征的关系。还发现微波源的缓慢运动,这可能与爆发所伴随的CME的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5.
射电天文观测需要事先对射电源分布及天空背景有清晰的了解。目前国内射电天文台站缺乏射电天空与观测源分布可视化软件来对射电天空背景和观测源进行显示。开发一款简洁、移植性强的可视化软件,方便观测者直观地了解射电天空,帮助他们制定合理的观测计划。该软件使用C语言及PGPLOT子函数库编写,在Linux系统下运行,实现了星空的实时查询和按时查询,并支持用户更改观测台站、天空背景和射电源表等。该软件具有很好的扩展能力,将面向国内各天文台站及天文爱好者开源发布。  相似文献   

6.
我们从四个方面综述星系闭的射电研究进展。首先介绍了星系闭中的分立射电源,特别是cD星系研究的一些最新进展和结果。继而介绍了星系闭中射电晕的分类、目前的观测结果和理论解释。星闭中的磁场主要由射电研究得出,在本文中对此也作了适当的介绍和讨论。最后还简介了在星系闭射观测中发现的relic射电源。  相似文献   

7.
1980年2月16日日全食带经过云南天文台,本台的8.2厘米射电望远镜进行了观测,获得了预期的观测结果.本文对观测资料进行了处理,分析了射电局部源和光学活动的对应关系,得出了15个射电源的流量、一维角径大小、高度和亮温度.计算出谱斑上空晕的辐射标度N~2L=5.3×10~(28)电子数~2/厘米~5.  相似文献   

8.
利用欧文斯谷射电天文台(Owens Valley Radio Observatory, OVRO) 15 GHz的观测数据,通过Jurkevich理论分析了78个耀变体样本的光变曲线,结果表明,射电源显示了显著的光变周期,范围为0.83–2.55 yr.另外,通过估算射电源光变的调制指数,发现蝎虎天体的调制指数较平谱射电类星体有更大的高斯分布峰值.  相似文献   

9.
河外射电源在IERS综合表与观测表中坐标差的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要介绍了IERS综合河外射电源表在所用资料、建立方法等方面的一般情况,进而分析了河外射电源在IERS综合表与观测表中的坐标表的一般特性,为检验综合表提供了分析基础。  相似文献   

10.
本文简要介绍了IERS综合河外射电源表在所用资料、建立方法等方面的一般情况,进而分析了河外射电源在IERS综合表与观测表中的坐标差的一般特性,为检验综合表提供了分析基础。  相似文献   

11.
光学选射电噪类星体的射电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江华  袁启荣 《天文学报》1998,39(4):430-437
对类星体进行多波段的观测和研究,是了解类星体本质的一个重要途径.LBQS类星体是目前公认较为完备的一个光学选类星体样本,利用此样本与最新的485GHz全天射电源表进行了交叉证认,共找到了34个类星体的对应射电源.计算证明,这34个类星体都是射电噪的类星体.所得研究结果表明,射电噪类星体的射电光度与光学光度之间存在线性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用4km Ooty综合孔径射电望远镜,来研究Abell星系团A514在326.5MHz上的射电结构。该文给出了A514星系团中四个射电星系(射电源)的射电图,并作了初步分析,得出射电星系的某些结构特性及其物理参数。  相似文献   

13.
王霖  谢瑞祥  汪敏  许春  刘玉英 《天文学报》2004,45(4):389-401
利用太阳射电宽带频谱仪(0.7-7.6GHz)于2001年10月19日观测到的复杂太阳射电大爆发,呈现出许多有趣的特征,结合NoRH(Nobeyama Radio Heliograph)的高空间分辨率射电成像观测及TRACE(Transition Region and Coronal Explorer)在远紫外(EUV)波段的高空间分辨率成像观测资料,分析了该爆发的射电频谱特征和微波射电源的演化以及它们与复杂的EUV日冕环系统的关系,该爆发是一个双带大耀斑的射电表征.前一部分以宽带(从厘米到米波)爆发为主,机制是回旋同步辐射,所对应的是环足源的辐射;后一部分以窄带(分米到米波)分米波爆发为主,机制是等离子体辐射和回旋共振辐射的联合,对应的是环顶源的辐射。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以下问题作了论述:现用基本参考系的局限性,VLBI在建立准惯性参考系上的作用,射电源星表的进展,射电源星表误差来源的分析和考虑,综合射电源星表建立的需要,光学、射电和空间天体测量星表联系的必要性,用中国VLBI网进行天球参考系工作的一些初步考虑。  相似文献   

15.
对于天体测量与大地测量VLBI观测,所选取射电源的强弱以及参加观测的台站系统的性能表现对其观测结果具有重要的影响。以基线信噪比为观测量建立观测方程,采用带约束条件的最小二乘估计方法,统一估算射电源的流量密度和台站的系统等效流量密度,从而对所选取射电源以及台站在VLBI观测中的性能表现进行评估。使用国际VLBI网观测数据验证了射电源流量密度及台站性能参数估计方法的正确性,并利用中国VLBI网实测数据评估了国内VLBI台站的性能表现。  相似文献   

16.
1987年9月23日日环食时,中国科学院数理化学局组织了一次多波段的射电联合观测,取得了丰富的观测资料。观测之后,又对观测资料进行了联合的分析研究,取得了很有意义的结果。本文介绍对射电日食观测资料进行分析、归算和研究的方法要点。  相似文献   

17.
利用北京天台ABTC巡天观测中的部分资料--20幅CCD图像,通过IRAF处理软件和底片常数法,归算得到4个河外射电源光学对应体的光学位置,参考星表为最新的CAMC星表;同时对本结果与射电位置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8.
简述了第二个天体测量卫星Gaia(将于2013年3月发射)项目的科学意义,并给出了该项目的组织工作和最近的进展.描述了Gala观测资料处理的基本原理,以及与依巴谷观测资料处理的不同点.介绍了Gaia参考架构建的考虑,以及为了构建微角秒量级的参考架,应在自行中加入系统差改正,如长期光行差、引力波效应、宇宙膨胀各向异性的影响,弱的微引力透镜和微引力透镜噪声效应等.介绍了Gaia光学参考架与射电参考架ICRFL2之间建立联系过程中,选择河外射电源的准则,其中包括源的核漂移和光学长期变化监测等.最后,提出了我国现有设备参与支持Gaia的地基观测,以及正在研制的65 m射电天线在射电天体测量方面可以开展的若干课题.  相似文献   

19.
作者使用威斯特波克射电望远镜在610兆赫频率上对古代东方天文学家观测到的“客星”的七个视场区(1~o.5×1~o.5)进行了射电遗迹的巡天探测,结果没有发现弥漫射电辐射。本文给出了在这些视场区中的分立射电源的表,表中列出作者提出的这些射电源|b|<15°以內的光学证认。  相似文献   

20.
正射电干涉成图观测通过若干台射电望远镜的信号相关来实现天体射电图像的高角分辨率的观测.它极大地促进了天文学的发展.最近几年,大干涉阵正在筹建,如平方公里阵(SKA)、下一代甚大干涉阵(ng VLA).新的望远镜阵具有更高的灵敏度或分辨率,能测得更弱的射电源、揭示更多的细节以呈现射电源辐射的物理特征,推动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的发展.观测数据中天体的信息需要大量的像素以图像的方式来表示.然而,对于大图像的重建,现存算法的性能是非常有局限性的.本论文的目的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