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HBCORS参考站网形结构及位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CORS构网的原理及优化方法,在满足HBCORS技术要求条件下以最少的参考站数量、合理的分布实现了最大的覆盖,完成了HBCORS的网形结构及位置设计。  相似文献   

2.
系统研究了GNSS精密星历框架变化对GNSS相对定位以及网平差解算的影响.通过实验比较发现,在高精度GNSS相对定位中,若选择的地面参考框架与精密轨道参考框架不一致,则将给区域网基线解和网平差结果带来一定的系统性误差.对于高精度的定位解算而言,2000 km以上的基线需考虑地面参考基准与星历参考基准的一致性问题,否则将...  相似文献   

3.
通过坐标联测、实时动态定位测试和兼容性测试,分析了HBCORS稳定性、实时定位精度、兼容性以及系统覆盖范围。测试表明,系统稳定性良好,测试精度均达到或优于设计要求,实现了湖北省新一代的动态参考框架。  相似文献   

4.
HBCORS运营管理机制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CORS是动态的、连续的空间数据参考框架,是快速、高精度获取空间数据和地理特征的设施之一.由湖北省测绘工程院组织实施的HBCORS系统,做为全省现代测绘基准,能向全社会提供多种精度、多种模式的导航和定位服务,实现省内基础地理信息的快速更新,以满足城市规划、国土测绘、地籍管理、城乡建设、环境监测、防灾减灾、交通监控等多种...  相似文献   

5.
针对华南沿海城市的高精度的CGCS2000大地基准建设要求,分别从基线解算与网平差计算两方面的策略进行探讨分析,建立以江门市为例的高精度大地基准框架。结果表明采用高精度的GAMIT/GLOBK数据处理软件,设置较小的采样间隔和增加一定的观测时长,能为高精度的CGCS2000大地基准建设提供借鉴参考,也为后续的似大地水准面精化提供高精度的大地基准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6.
HBCORS建设的构想与建议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分析了HBCORS系统建设的意义和作用,提出了HBCORS系统建设的原则、系统规模等总体构想,并根据湖北省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基准站分布初步设计;还分析和研究了HBCORS系统建设过程中基准站选址、数据通信、信息异构、三维基准框架统一与坐标转换等关键技术问题,并给出了初步解决方案和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7.
从长春国土C级GPS网的数据进行分析,通过高精度GAMIT软件进行解算,为了确定在严格基准下的控制网地心坐标,将控制网纳入到ITRF参考框架中,加上了ITRF参考框架中测站坐标已知的全球站数据一起处理,将吉林省CORS站与IGS跟踪站进行联测,获得控制网某点的瞬时坐标。最后,对整个控制网的精度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珠海市陆海统一GPS控制网包括由12个CORS站组成的框架网和由66个C级点组成的C级网。本文采用GAMIT/GLOBK软件,应用不同的数据处理策略对框架网和C级网进行了数据处理,主要分两步完成:①以IGS站为基准处理框架网;②以框架网为基准处理C级网。最后采用GLOBK平差得到控制网在CGCS2000和GDCORS坐标框架下的三维坐标。通过对基线解算后的NRMS值、重复性、中误差及平差后测站点位中误差的分析和探讨,总结了一套市级高精度GPS控制网数据处理与精度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9.
主要介绍了求解适合研究区域的从HBCORS坐标系统到地方坐标系统转换参数的方法,为HBCORS在研究区域的应用提供更好的精度支持,以达到充分利用HBCORS优势为城市测量服务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朱爽  周伟 《测绘科学》2016,41(1):55-59
针对地震预报平差软件处理过程中框架点的选择及内约束的松紧会对解算结果产生较大影响的问题,文章提出了应联合选择中国周边IGS站和稳定的陆态网连续站作为框架点,选择毫米级的约束的解决方法:在利用全球范围内GPS数据进行速度场解算时,由于框架点的分布均匀且质量较好,应联合选用中国周边IGS站和稳定的陆态网连续站;在测站先验坐标解算精度较高的基础之上,毫米级范围内的内约束可以保证解算的精度。研究结果可为GPS高精度数据处理提供良好的框架点及内约束选择,为高精度数据结果的获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当前区域高精度坐标框架建立严重依赖GPS,利用我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BDS)建立高精度地球参考框架具有重要的战略和现实意义。本文采用基于非差观测值的非差处理模式,单独利用常州基准站(CZCORS)的BDS数据,建立了高精度常州市域坐标框架。将基于单北斗获得的CGCS2000坐标成果与GPS结果进行了比较,两者差异较小,平面和高程方向的平均RMS值分别为3.1和4.2 mm。结果表明,单独使用北斗建立区域参考框架可以满足工程建设的需求,这为北斗系统的推广应用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在传统的大地坐标参考框架转换中,参考点都被固定在同一个历元。由于各种地球动力学现象的存在,以大地测量为目的的静态参考系统已不存在,同时随着高精度参考框架的连续观测和测定,参考框架的转化必须顾及时变性。本文讨论了时变参考框架转换中2个互逆的过程,采纳了相似转换中参考点之间的内在约束来克服转换中人为的公式简化和秩亏问题。通过数值计算分析,该方法成功实现了坐标框架之间的转换,并保持了尺度、旋转和平移参数及其变化率精度的独立性。  相似文献   

13.
基于大规模GNSS基准站网数据处理中的相关理论和技术,介绍了高精度数据软件及精密数据处理方法,以江苏连续运行参考站网(以下简称江苏CORS)为例,探讨分析了子网划分策略的可行性,给出了适用于大规模GNSS基准站网数据处理的原则,并将其结果与整体平差进行了比较分析,对大规模GNSS基准站网中子网划分方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赵倩  沈飞 《测绘科学》2011,36(6):124-125,76
本文针对江苏连续运行参考站网(以下简称江苏CORS)数据处理中IGS基准站的选取问题,简要介绍了数据处理软件GAMIT,探讨了选取IGS基准站的方位分布对基线解算结果U方向的影响以及IGS站数量的选取对江苏CORS网解算精度的影响.通过实验证明,在本文给出的GAMIT解算策略下,选择北半球较高纬度的IGS基准站与江苏C...  相似文献   

15.
随着空间大地测量技术的发展和对高精度参考系统的迫切需求,美国国家大地测量局(NGS)计划对美国国家空间参考系(NSRS)进行现代化。本文主要介绍了提出并采用板块固定参考框架的理由,并根据NGS的NSRS现代化蓝图阐述了三维坐标基准现代化的基本策略及特点。新的三维坐标基准相比现有的NAD83,主要改进为:①采用了“板块固定”策略,板块参考框架由3个增加至4个;②参考框架实现将主要依靠主动控制点(连续运行基准站),被动控制点仅充当补充和辅助角色;③将提供框架内速度场模型。目前各板块框架板块旋转的欧拉极点和框架内速度场模型还需进一步确定。  相似文献   

16.
探讨小波分析中滤波的基本思想和数学模型,基于小波分析法在高精度GPS测量数据处理中的研究成果及其特点进行滤波、误差估计和数据分析,为高精度GPS测量工程中实际应用及科研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当前关于IGS站选择对GPS数据解算的影响尚未有定论,讨论陆态网数据解算过程中IGS站的选取问题,简要介绍陆态网和GAMIT软件,分析IGS基准站的分布以及数量对陆态网解算精度的影响。在本文的GAMIT参数设置下,通过实验发现,进行陆态网解算时只需要加入北半球的IGS站就可使基线得到较好的U方向解算精度,而陆态网选择8个左右的IGS站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18.
以中国区域内8个IGS站时间序列为研究对象,对其非线性变化的规律进行分析.首先,对这些测站时间序列进行频谱分析提取周期项,结果表明周年频谱是绝大部分IGS站共有的非线性运动规律,只是振幅大小不同;其他周期项则不具有普遍性,并且在垂直方向上周期规律最明显.然后采用三角函数法对时间序列中的周期规律进行拟合,结果显示三角函数法能更加直观地体现出非线性变化的规律,有利于进一步分析非线性变化的性质与机制,对建立和维持高精度地球参考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